草履虫:你为什么要让孩子感恩?

草履虫是上海某中学的语文教师,“池塘之底”工作室创始人。他是慢跑和骑行的爱好者,有云南支教经历,曾在澳大利亚在线学堂网站Openlearning开设《唐诗简介》课程。

这次他收到了来自学生的一封来信,内容如下:

老师,请问,如何教育一个孩子,让他不产生愧疚感而且从小知道感恩。

见信好。

草履虫老师想说:……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池塘之底”(chitangedu),菁kids获得授权转载。

这是池塘之底目前为止收到的最简单的一封来信,但恐怕也是最难回复的来信。”

一个多月以前,我们收到这封求助信,大意是亲戚家孩子(22岁)沉溺网络,离家之后再也不跟家人联系。

收到那封信的时候,关于杨永信网瘾治疗的讨论刚刚沉寂,身边也有过因沉溺网瘾而辍学的学生,本来也想就网瘾写点什么,于是后来就有了那篇《网瘾的伤害》。当中用到了几年前发生在广元的一个案例,并说了一句“愧疚感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前些天,这篇文章也引发了一些的讨论(感谢MOOC学院开放了评论,让我看到了所有留言)。其实我也没想到有那么多网友认同我的观点的,因为这些年来邹越的演讲能那么受欢迎,足可以说明接受他那种观念的人,比例相当之大。

那么,我也借你的这封来信,继续来讨论这个话题。

从你来的来信看,你大概也基本认可我的观点:以制造愧疚感来教育小孩并不健康,并有可能对小孩造成心理伤害。但同时,你又担心因为放弃这一教育方法,从而让小孩的成长不可控,甚至走向危险的道路。是这样的吧?

所以,你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让他不产生愧疚感而且从小知道感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讨论一点: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感恩?

有人认为,感恩这个词是舶来品。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大概是认为其受到“感恩节”的影响。至于感恩节的来历,大抵是这么相传的:1620年,“五月花”号到达美洲,船上载着不堪宗教迫害的102位清教徒。那年的冬天,他们遭遇困难,而当地的印第安人帮助了他们,除了送来了生活必需品之外,还教他们狩猎捕鱼和种南瓜玉米。后来喜获丰收的移民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来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感恩节由此而产生。从传说看,这个节日其乐融融,非常符合“感恩”这一主题。

只是,这一说法却受到了后人们的质疑。传说中1921年首次的庆祝盛宴延续了三天,但那三天的盛宴,却并没有留下什么历史记录,存活下来的印第安人也不认可这个传说。

据《世界新闻报》的文章,真实情况是由于欧洲人带来的瘟疫,然后印第安人像苍蝇一样死去。现在康涅狄格州的佩科特部落(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在欧洲人来到时有8000人,到1637年只剩下1500人,而那一年,白人官方才首次宣布庆祝感恩节。

看来至少有相当的可能是:感恩节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白人为了庆祝佩科特人大量死亡于瘟疫和屠杀。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感恩节似乎也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温暖和谐。

但无论如何,感恩这一做法,是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相吻合的。虔诚的基督徒,本就非常讲究感恩。所以他们“感谢主”,“感谢上帝”,每次吃饭之前,也一定会“感谢上帝赐予我们食物”。

也就是说,感恩节之所以能在美国甚至加拿大伴随着美好和谐的传说发扬光大,是因为它政治正确:不但符合基督教教义,还在无形中化解了白人与印第安土著之间的矛盾。

大概因为类似的原因,也有这块土地上的专家提出设立“中华感恩节”,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

而实际上,感恩这一说法,的确也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甚至是融为一体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当然不认为它是单纯的舶来品。

“感恩”这个词,在汉语中最早的记载,应该是《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成语“感恩戴德”也出自这里。

最早与感恩这个词扯上关系的这个骆统,实际上是三国时吴国的一名有名的将领,他经常劝孙权要尊贤接士,他说:“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蜜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您在宴会赏赐的时候,不妨让他们每个人一个个分别进来。然后对他们嘘寒问暖,用温和亲近的语言安慰他们,引诱暗示他们说出心里话,然后观察他们的志气和所好。“

仔细看这段话,骆统的目的再也明确不过,他所有的施恩建议,不过是为让君主便于控制下属,从而让他们“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当然,从实效看,那些小技巧的运用极其有效。时至今日,赏赐时的”人人别进“,时不时地对下属”问其燥湿,加以蜜意“,依然为许多管理者所用。而且,也依然有效。

明代张居正的《答蓟镇巡抚周乐轩书》中,也有:“两河官军,感恩图报,当有激於衷矣。“这样的句子。

神话中也有鲛人泣珠的传说,而鲛人所泣之珠,就被称为“感恩珠”,常常用以指受恩施报。唐李商隐的《锦瑟》中所谓”沧海月明珠有泪“,源头就是这个传说。

当然还有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有“一饭之恩”的典故……若是愿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的句子和典故,还能找出很多来。

”恩,惠也“,这是“恩”字在《说文》中的解释。从前文的句子和典故看,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感恩,从来就是和回报紧密相连。

而传统文化伦理的根本,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三纲之中,地位和关系从来都不是对等的。而正是因为地位上的天然鸿沟,所以臣对君好,乃至付出生命,那都是理所当然。而君对臣好,哪怕给件黄马褂之类的小物件,那都是天大的赏赐与恩惠。

正因为如此,封建社会里,“谢主隆恩”之类的话语,是必须时不时挂在嘴边上的。而”臣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之类的话语,不光得时常挂在嘴边,还得牢记在心里。否则,一旦有所僭越,无论忠心是如何地耿耿,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甚至是被诛九族。

父子夫妻之间,也莫不如是。虽然程度和风险未必有那么厉害,但基本的纲常是一样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忠孝二字,从来都是紧密相连。而妻子若违背了基本的伦常红杏出墙,在古代也是要被浸猪笼的,无论是单纯的偷汉子,还是追求真爱,都是如此。

很多时候,施恩者之所以会施恩,都是为了让人感动而回报。甚至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难免于此,封建时代很多时候人们养儿,是用来防老的。

记得几年前讲试卷,曾讲到过一篇课外文言文,《王祥事后母》。

早先对于王祥,我唯独知道他是有名的大孝子,”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故事里说他的后妈喜欢吃鱼,可大冬天里并没有鱼。于是他跑到冰冻的河上,”解衣,将剖冰求之“,然后孝行感动了上天,”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这个故事虽然无稽,但也算不上太过分。只是看到试卷上的这个故事的时候,不由得我怒从心起。“蠢得死!”我忍不住停下来骂道。

不妨在这里将这篇封建社会反复传唱的佳话贴出来。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这里的“斫”,就是用刀斧砍的意思。后几句话的大意是:王祥的后妈想砍死王祥。王祥大概起床上厕所去了,没砍成。后妈回来后觉得太可惜了,差一点就可以砍死王祥了。王祥知道后跑过来,跪在地上说:“妈,对不起,昨天晚上没让你出砍死,现在请你砍死我吧。”

当时就觉得,这个王祥的脑子,是不是被驴给踢了?

当然,同样被脑子被驴给踢了的,还有晋代的郭巨。因为家贫,他不能同时奉养母亲和儿子。而母亲因为心疼三岁的孙子,老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孙子吃。知道这件事后的郭巨觉得有愧母亲养育之恩,然后和妻子商量:我们为什么不把儿子活埋了呢?”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哦,对了,春秋的时候还有个隐士,叫老莱子,他七十多岁的时候还经常穿着花衣服,然后学小孩又哭又闹,以此来逗他父母开心。

当然,还有“尝粪忧心”的庚黔娄,还有“恣蚊饱血”的吴猛,还有“哭竹生笋”的孟宗……整个二十四孝图,我没有见到有一幅图上的人物,他的形象是正常的是健康的,我没有看到任何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是平等的。

当然,为了宣传的需要,那些孝子们的结局,结果一定是好的。无论是吃了屎的庚黔娄,还是要杀人的郭巨。到后来,总有上苍开眼,老虎也不吃人了,竹子马上长笋子了,埋儿子的过程中挖到金子了……

我想,接受过现代文明洗礼的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再接受这样的故事,也应该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中“忠孝”背后的东西。甚至,理性地看待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感恩教育。

看到这里,我想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最需要的是什么?父母与孩子之间,到底应不应该存在施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我们让孩子感恩,是不是在追求回报?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回报,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感恩教育?

而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感恩,从来都是和回报紧密相连的。

当然,客观来看,基于农耕文明的封建社会,物质是相当匮乏的。即便在太平盛世,底层农民也会因生养过多而疲于奔命。所以,强调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也无可厚非。养儿为了防老这样的观念,本也算不上错。但文明发展到现在,在物质供给并没那么困难的今天,父母们是不应该再有那么强的不安全感的。更不应该基于这样的不安全感,而想办法对下一代进行控制,从而进行感恩教育。

相比而言,个人总以为,与“感恩教育”相比,“爱的教育”要重要得多: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觉得父母对他们的好,是对他们的恩惠和施舍,更不是让他们因此内心产生愧疚从而进行回报,而是要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来自父母来自他人的善意和爱,然后体悟,然后学会回应和反馈那些给予你善意和关爱的人。

做老师到现在,见过无数失败教育的个案都指向了一点:所有问题的小孩,都一定有原生家庭的问题。而几乎所有的原生家庭的问题,都几乎集中在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然后让小孩产生无价值感和不值得被爱感。

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珍贵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他有了爱他人的能力,又怎么会不爱父母?

若是能给予孩子有原则的关爱和爱的教育,你又何必把“爱”等同于对他的恩德,又何必再去追求回报?

想必当下的你,一定也会认同爱孩子是每个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吧。所以,那不是恩惠,不是施舍,你只是做了你应该做的。而接受关爱的孩子的一方,之所以得到你的关爱,是因为他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

”这是你应得的!“

以前看电影的时候,我总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喜欢对人讲这句话。后来我终于慢慢明白,这句话,是在强调你本身的价值,是在告诉你:我之所以这么对待你,不是恩惠,不是施舍,那只是你应得的。

真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