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彦:在孩子的引领下

ScreenShot01554

我们和孩子们的关系是慢慢转变的。小的时候,他们步步紧跟着我们,觉得妈妈爸爸就是世界知识宝库;中学了,他们和我们平起平坐,抛出各种问题和挑战;再后来,他们成人了,走在时代前沿,而我们的思维和脚步却迟缓下来,要靠他们带领了。

一年暑假,老大和他哈佛,达特茅斯,伯克利的5个同学,开车去了拉斯维加斯,见到了一位非常成功的年轻企业家托尼。回家后聊起来,老大问我知不知道托尼。我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虽然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但我哪儿就知道这么多不在眼前的事呢?我明白,在儿子的世界里,自己是远远落伍的。

托尼毕业于哈佛,目前是美国互联网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在他不到30岁的时候,就把自己创办的互联网广告公司Link Exchange以2.65亿美元卖给了微软,引起很大轰动。现在他拿出几百万美元,捐给拉斯维加斯的一个社区,希望能从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提升这个社区的综合水平。

儿子和朋友们对托尼很崇拜,直接写信求见,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喜的是,托尼不仅亲自回了信,还在拉斯维加斯为他们安排参观项目,又免费提供了非常舒适的住宿。于是见面之外,5个大学生还舒舒服服地玩了一番。出乎儿子意料的是, 托尼是一个很谦卑并不善言谈的人, 虽然有那么多财富,但见面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很平和,让他们印象很深。

我好奇地问:“人家那么成功,你们怎么知道他会见你们?”

儿子说,“妈妈,很简单,我们只要花10分钟,诚恳的写个邮件就行了。人和人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障碍,障碍是在你自己的心里。退一步讲,如果他忙,不能见我们,我们也没损失什么啊。做什么事情不要还没做呢就先怕被拒绝。妈妈,想想看,你现在想做什么事情?不要怕,要勇于去尝试……”

曾几何时,“要勇于去尝试”是我鼓励他的啊,可转眼之间,他就用来督促我了。在我这个年纪,养着4个孩子,忙碌着生活中的琐碎,我是宁愿生活里没有风险,没有挑战。可是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又总是给我一些触动。

我平时做义工的家长协会,每年要举办一次筹款午餐,还要请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来演讲。比如2012年曾经请来了当年布什总统的交通部长。邀请嘉宾这样的事我一般是不会主动请缨的,和名人打交道感觉不太容易,也怕被拒绝。受到儿子的启发,今年我突然想尝试一下。

我听过美国畅销作家闵安琪的演讲,印象非常深刻。她的作品曾被翻译成33种语言,并被列为美国大学文学史,亚洲史及世界妇女史的选修教材,在西方曾多次获奖并登上主流媒体畅销榜,还应邀在2010年华盛顿奥巴马总统夫人举办的美国文学节上演讲。

我知道她的日程一定是满满的,但我还是写了一封邮件,代表我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家长协会发出邀请,心里也准备好被她的经纪公司打发掉。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闵安琪的亲自回信。她不仅欣然应邀,还和我讨论各种细节直至最后敲定。这让我非常感慨。的确,正如儿子所说,机会是要自己主动去寻找的,束缚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儿子用3年半的时间,学完了所有大学课程, 提前毕业了。我们当然希望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正常日子。可他却说:“妈妈,你不要期待我和别人一样,马上找工作,拿股票,挣大钱,那不是我的梦想。我这个年龄,正是寻找自己,承担风险的时候,我想先到一些非营利组织去工作,磨练自己,当然前提是我会自己养活自己的。”

这让我们很感意外。虽然我们支持年轻人有理想,可心里却还是求稳,希望他先安定下来再考虑其他的事,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啊!他看出了我们的顾虑,发来了一封邮件,主题是”关于金钱和财富”,大概意思如下:

钱=$$$ , 财富和钱是不一样的。财富是由技能,智力,教育,投资和人脉关系构成的,这些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收入。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你今天拿走了比尔·盖茨所有的钱,他拥有的智力、教育、network和投资,还是能帮助他重新创造收入。 找工作需要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把钱和财富区别开来。很多人追逐钱,其实,他们应该做的是建立财富。

看到儿子坚定的态度,虽然心里不太愿意,我们也只好放手了。毕业后,儿子申请了Teach forChina, Teach for America, Data Science for SocialGood (DSSG) 等非赢利项目,结果全部被录取,最后决定去了DSSG。

DSSG由谷歌支持,在全美国招收教授学生,与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用数据分析来研究在教育、卫生、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社会问题,比如为什么非洲裔的学生缀学率那么高,为什么政府为无家可归人士办的医疗资助项目却无人享用等等。儿子和同事一起,走访缀学率很高的市中心学校,和流浪人士组织合作,用统计模型为当地学区和医疗机构提供咨询,很受欢迎。

这期间他生活简朴,拿的是最基本的生活工资,背着一个大书包,每天做地铁、公交车穿梭在芝加哥城里上班。有一次他想买辆旧车,但一看那首期付款,马上打消了念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车是很少见的了,可他完全不为所动。每次回家都坐夜里的航班,因为要省钱。看到他的“穷酸样”,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太落伍了。

终于有机会和他聊起来,他说收获太多!接触社会底层,让他学会感恩。他也接触到了很多高科技人士和行业知名人士,打开了眼界。他决定项目结束后继续读研深造。儿子说,这个项目的领导人是奥巴马2012年竞选团队的顾问,当年就是用数据模型分析了选民的结构,为奥巴马的竞选连任立下了汗马功劳。儿子和他多次深谈,得到不少鼓励和建议。这些日子,儿子挣的钱虽然不多,可是他积累的财富确是一点也不少。

看到他充满自信的样子,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上,我又被动地被他带领着走了一段。

文:赵丽彦

笔名阿朵,海外文轩作家协会成员,文章刊登于美国《星岛日报》、《教育,还可以》,《生活,还可以》等书中。在美获计算机硕士。目前就职于美国硅谷,养育着四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着,成长着。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