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爸爸”:面对青春期男孩,我怎样用孩子听得进去的方式与其沟通

文 | 俞恺
图|unsplash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后侃侃而谈,获得复杂的语言表达能力似乎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怎样用创意的方式进行表达却并不容易。大到竞选总统,小到家庭教育,听众都很容易厌倦陈词滥调。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已经在创意表达的路上摸索了很久。

在儿子小满还没满月的时候,我就买了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买回来当天就看完了。当时信心满满地认为我可以轻松驾驭书中所罗列的那些方法,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小满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已经体会到了“怎么说他都不见得听,怎么听他也不太想说”

最近,我又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它跟我已经相识了十二年,可是每次读它,都能有一点新的启迪。

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孩子赞赏的表达。

根据作者的建议,如果我们想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就需要避免一些带有“评价”含义的词,比如“好”“好极了”“真棒”。相反,我们应该描述自己看到的,比如,“哇,你的球从那么刁钻的角度入网了!”;或者描述我们的感受:“我喜欢你画的《田野春歌》,它让我感觉安详愉悦”。

这种描述所看和所感受的方法,带来的结果不可思议,不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还帮助他们相信自己。

当然,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描述性赞赏”中引出的另外一种方法——用一个词总结你看到的。

“你坐在那里一直把书看完,中间没有起身喝水上厕所,这就是我说的坚持”,“我看你咽了咽口水,最后还是把这块糖给了妹妹,这就是意志力”,“你没有把失败的原因推给别人,而是在自己身上找不足,这就是反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表达方式也很有创意,那就是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去指责那个错误,而是换个角度,告诉自己:不管他完成了多少,向孩子描述他们已经完成的部分。

与其指责孩子吃早餐花了那么长时间还没有结束,不如告诉他:“你已经自己穿了衣服,刷了牙,洗了脸,就剩下早餐了”;与其恼怒孩子十道题只做了两道,不如这样说:“这么难的题目你都完成了前两道,看样子你正在努力的做!”

如果我们真的找不到可以称赞孩子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帮助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犯的错也是一次重要的发现。

孩子失手打破了一个杯子,我们当然不能假装兴奋地抚掌欢庆,也不能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是可以对着有点失神的孩子,略带夸张地告诉他:“喔,你有了新发现!”

孩子会问:“什么新发现?”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告诉他:“走路的时候身体摇晃,杯子和手的接触面积太小以至于摩擦力不足,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引发了一次自由落体运动,玻璃杯因为与地面的碰撞发生解体,期间产生的能量使玻璃的碎片溅射四方……”

我相信,这个表达比指责孩子的错误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幽默感。

总之,不管孩子做对做错,父母的话出口前都得“走心”。

小满今年快13岁了,直接说教威力已尽。我发现假手于某本书、某个综艺节目,甚至是某部动画片,并配合融洽环境和所观看内容烘托出的特定主题,有些事情更能自然表达出来。我把这样的沟通也列入到需要学习的创意表达中。

去年夏天,我有感于小满学了7年钢琴,对音乐还是提不起兴趣,感觉他学钢琴是为了弥补我没有接受过正统音乐教育的遗憾(而我的父母是大学音乐系教师)。在他身上我完全看不到音乐带给他的激情,那种享受旋律的忘乎所以的神态。

看着他深入宝山多年,却对里面的宝贝置若罔闻,我心里很着急。无论如何讲理、煽情、换老师,小满已经决定不再学琴,那架从小就弹的钢琴像是认识了很久的陌生人,琴盖不再打开,家里也不再有熟悉的琴声。

一次自驾旅行的路上,我们一起听一个音频节目,主持人在介绍《乐队的夏天》,分析每个乐队的特色,每个乐队成员的个性,还有每个乐队背后的成长故事。我听到很多青年时代耳熟能详的乐队名字,突然意识到就算过了这么多年,它们的歌声也一直在我心里,从未离开。很多曲子第一句刚唱出口,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出来,让人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那种直击人心的歌词,表达无可比拟。

我带着这样的感受听完了节目,当下就决定带小满一起看《乐队的夏天》。暑假的一个晚上,我打开电视问小满看点什么,然后装作不经意地说:要不我们看看推荐的《乐队的夏天》吧,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的。我很庆幸他说“好的”,因为这句话,音乐再次回到了他的生活,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他,充满激情。

那个夏天,我们全家用两天时间看完了《乐队的夏天》的所有内容,包括幕后花絮,直至深夜。在此之前,我已经上网查了很多乐队的背景资料,做了功课,就为了在最恰当的气氛中貌似随意地附上我的殷切期望。

我时不时丢一点看上去很随意的评价,透露一点乐队的逸闻趣事,通过这种经过设计的“创意表达”,我能感觉到音乐的火焰在小满心中点燃,那团火像是一个火种在心中沉寂多年,将要熄灭,然后突然遇到一个火引,再接着注入巨大的能量,“嘭”的一声,在他的心中炸开。就像我们父子最爱听的新裤子乐队改编的《花火》:“变得像一团暴烈炽热的花火……”

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小满的摇滚乐队成立了。乐队从课间的校园唱到学校的集会,又唱到《菁》杂志的露天派对。当我在台下看着他激情高歌,想起那个一度远离音乐的孩子现在这么沉醉,用自己的身心来拥抱音乐;看到他有时会情不自禁坐上钢琴来一段即兴伴奏,每每这个时刻,我就颇有些感慨。

今年夏天,这个刚刚过去的暑假,是另一个创意表达的实践故事。

和一个自我意识逐步上升的孩子沟通是对我这样的家长最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目睹着小满变得自我、叛逆,既为他的成长而赞叹,也为他的不羁而忧虑。

就像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小满从来不缺少关注,但也从来没有被真正关注过。我们关注的是他的学业,他的运动表现,他的由兴趣班堆积起来的才艺,却较少关注他对于自我和对社会的认知。

于是,他不知道社会对他有什么要求,也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边界在哪里。具体而言,就是对纪律不知敬畏,对他人漠不关心。这两件事,同样不是可以通过一般的讲道理就能让他体会的。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他有效沟通,也一直在留意是否有能够达到这一沟通目的的有效途径。后来我意识到,关于纪律和关怀,需要一套组合的形式来协作完成——既要有感同身受,也要有故事激励;既要有实实在在的践行,也要有理想主义的催化。

在决定把小满送去军事夏令营的那天,我在网上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世界著名军校介绍,一本是由著名海军毕业生写的传记。收到书的当天晚上,我就拿着那本著名军校介绍跑到孩子们的卧室,从序言开始给他们读起来,在他们的呼噜声响起时,放下书本,熄灯离开。接着我回到沙发,伴着夜灯,拿起那本毕业生传记细细品味。

等到儿子去上军事夏令营的当天,关于著名军校介绍的书已经读完了,那本传记我自己也读了一半。

小满整理行李的时候,我把传记交到他手里,跟他说:有空可以读读!

三个星期后,我们去夏令营接他回来,队列结束后,他走过来给我一个拥抱,晒得黝黑,满脸笑意:爸爸,我把带去的书都读了三遍。我搂着他:我给你的那本书呢?他整了整军帽:我每天睡觉前都读,读了三遍,那些折起来的地方都是我觉得很有意义的。

爸爸,我想考军校,我想当海军!

我盯着他看了一会:让你到夏令营受苦不是我的目的,让你接受队列训练也不是我的目的,甚至让你每天早上跑八圈,一个军姿坚持一个小时,这些都不是我把你送来的目的。

我的目的是想让你知道,这个社会对你是有要求的,有些要求远远多过父母的要求,知道了这些,就不会觉得父母对你的要求有多么苛刻,心里就不会有太多的不情愿。

送你那本书,也不是非得让你去考军校,去当海军,而是让你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立大志,寻求更好的改变,爱护自己的团队,关心周围的事情。在做大事和小事之间,选择做大事。在做难事和易事之间,选择做难事。

通过两本书以及把他送到夏令营二十一天的训练,我为他找到了一个重塑自己的机会:他说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学前一天,他告诉我们:我想让自己的学校变得更好!我想参加学生会竞选,我要从我身边的事情开始做起!

“我们的乐队,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听他这样说,我心里竖起一个大拇指:有这样的想法真好!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