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第一奖1000,没进前十扣500”,这样真的好吗?

终身职业消失的社会,只有具备以内驱力驱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被淘汰。

文 | 逗号妈妈  图 | Unsplash


有位妈妈跟我分享了一个关于激励儿子考试的苦恼。

她儿子小学四年级,学校是著名的徐汇区四大。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她儿子几乎每次考试都保持在前十名,而且学习习惯很好,基本不需要她鸡。她想着让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特别费了脑筋,参考企业管理的奖励机制,和孩子定下一个规矩:如果考了第一名,就奖励一千块,如果考进前五名,奖励五百块;反之,如果没进前十名,就扣掉五百块。

她当初的想法是,既然儿子基本没有落到过十名以外,那么这个惩罚机制基本上就是用不到的。这笔买卖对于儿子来说,稳赚不赔;对于自己来说,万一儿子还有潜力往前冲一点,也是好事。

这个方法前两次非常管用,儿子第一次考进了前五,第二次居然拿了第一,她自然也高高兴兴地奖励了一千五。儿子也想着再攒一点,年底就够买个游戏机。出乎意料的是,第三次只考了第十三名,她本来以为只是一次意外,没想到第四第五次就再也没考进过前十,儿子还出现了考试前失眠的情况

后来我和她儿子聊天,他特别沮丧地跟我说:其实每次考试之前,都会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把之前输掉的钱赢回来。但越着急脑子越是一片空白,题目就越来越没思路,反倒越考越差了。

其实关于外部奖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四十几年前就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随机抽调了两组学生去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研究人员观察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奖励组被奖励了一定的现金之后,觉得解题是“帮助老师完成的一个任务”,从而忽略了做题目本身的乐趣,所以当没有奖励的时候,对解题丧失了兴趣;而无奖励组因为一直都没有受到外部刺激,反而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解题本身,保持了兴趣。

就像这个本来成绩稳定的男孩,在有了外部激励之后反倒变得患得患失,无法聚焦在做题目本身。题目之外的东西想得多了,就影响了解题的能力和热情

我在企业里看到过不少天赋不错、内驱力被破坏的孩子,最近就有一个刚从美国藤校毕业、资质也很不错的大学毕业生,刚入职的时候领悟力和学习力都超过其他新员工,一个新任务交给她马上就可以上手,做事情干净利落。于是我希望培养她、想和她多聊聊:

从选择工作是妈妈表示稳定开始,我就心凉了一半,一路问下去,果然对于工作没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显然,工作之前的路径,都是妈妈安排好的,安排得太好,导致她自己完全不需要思考了。

事实证明,在之后的工作中,她的成长最慢,布置任务可以完成,然而从来不会超出预期去多想或者多推自己做一步,相比其他几位刚进来的大学生,慢慢就变成只会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没有任何惊喜和创造力的人,自然也没办法真正排进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库里。

明明本身苗子是好的,只是浇灌了不那么合适的肥料,就削弱了他们自我成长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驱力

缺乏内驱力有什么问题?再来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一个担任财务总监的朋友跟我说,目前已经有人在研发财务机器人以代替普通会计了。他苦笑着说,其实研发这个技术,就是要革下面员工的命,无奈人工智能和银行降本是大趋势,无法逆转。有些员工会很主动地表示自己希望从单纯的数据处理迭代能力,升级到分析财务数字如何服务于公司策略这样的方向,防止被代替。

这个趋势不只发生在金融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也预判:目前人类工作职责中的50%可能在2055年因为自动化的实现而被替代。 终身职业消失的社会,只有具备以内驱力驱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被淘汰。

孩子从一出生什么都不会,到后来自己学会坐、学会爬、学会站和走路、学会吃饭,每一步学会带来的都是他们内心的喜悦。自我驱动的学习力其实是每个孩子天生的能力,如何保护好这份能力不被破坏是我们每个家长需要学习的艺术。

关于内驱力有很多的理论,我觉得掰开揉碎最核心的就是两点:第一个是别破坏孩子做这件事的快乐感;第二个就是让他觉得这个快乐是自己的,不是爸妈或者别人的

第三个例子来自我家的逗号小朋友。

先说说快乐这件事,吃饭是很多爸妈头疼的事情,而逗号作为班里最小的孩子,刚开始上托班的时候,老师就说她是班上自理能力最强的孩子之一。当时老师请我去分享如何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我放了一段逗号十个月时、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自己吹烫的粥的视频,老师的话我现在仍然记得很清楚:

第一次试图喝发现很烫之后,她就会吹一会儿,第二次再喝,就会改变方法,小心翼翼地稍微碰一下,觉得温度可以了再喝,这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孩子有能力自己尝试、稍微受挫之后再变换方法尝试,成功了之后他们的乐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千万不要剥夺孩子自我学习的过程。

其实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件开心的事,的确是一开始我就希望给她营造的体验。而我们在饭桌上,经常会听到这样“好心”的提醒:

别烫着吹一吹!

汤要端平小心别洒了!

这勺舀太多了会噎着,少舀点!

怎么吃得桌子上都是?把碗端起来吃!

把自己想象成孩子,如果做什么都要被说不对、都要被纠正,那肯定很难受,从此一想到吃饭就头疼。

什么叫让孩子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而快乐?这里还有第四个例子。

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从十几名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第三名,他是这么表扬孩子的:

“上次爸爸希望你考得再好点,你就真的做到了啊,真是乖孩子!这就是我想要的!下次考个第一、超过小明给我看看!”

他以为同理心了孩子,没想到孩子的第一反应不但不开心,反倒把书包一摔说:“第一第一第一,那你干脆去做小明的爸爸好了!”

他很奇怪,明明就是表扬,怎么孩子完全不买账?

仔细分析他的表扬包含的意思:

上次爸爸希望你考得再好点,你就真的做到了啊,真是乖孩子!

你符合了爸爸的希望,因为符合了我的期望,所以你很乖,反之,如果不符合,就是不乖

这就是我想要的!

再次强调的是爸爸想要的,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下次考个第一、超过小明给我看看!

这次虽然第三,爸爸还是不满意,你必须继续做到爸爸的期望

将心比心,换成我是孩子也会觉得,我在进步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爸爸没有看到,我进步之后的开心也没看到,最后还否定了我的成绩;我考试就是为了你开心咯,那你干脆认小明当儿子最开心了。

而这样的表扬最要命的,是会让孩子觉得爸妈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我符合了这个条件,我才能被爱;为了被爱而努力学习,内驱力就慢慢被磨灭了。

我们在给孩子反馈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开心的权利还给孩子,用平等的姿态赋予孩子力量,可以多用以“你”开头的语句,比如:

你努力了,这是你应得的。

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

你自己解决了问题。

 

很喜欢纪伯伦《论孩子》里面的话: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

 

但愿我们可以为孩子生命的箭注满勇往无前的能量。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