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少年三明治”儿童写作学院的中文导师和图书馆负责人修睿老师做客菁kids线上沙龙,为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培养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孩子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本文为沙龙精华实录的下辑,相信你会有不错的收获。
主讲人 | 修睿 图 | Unsplash、修睿提供
给大班到三年级孩子的中文阅读建议
为什么特别看重这个阶段呢?这是考虑到在母语环境中,从一二年级到三四年级,往往是孩子在阅读上发生“飞跃”的阶段。一二年级孩子积累了常见的字词,渐渐可以独立阅读简单的章节书,同时他们的心智和理解力也在成长,情节丰富的长故事,有时候比简单的绘本更能吸引他们。
如果希望孩子在三四年级时,能够顺利地开始独立阅读儿童文学中的重要作品,我的建议是尽量在二三年级之前,完成两个跨越,一是“独立阅读”,二是“能够阅读文字为主的书”。这样到了三四年级,孩子能够阅读的材料,才比较能跟得上他们的心智发展。
大班到一年级:亲子共读,兴趣为先
首先讲大班到一年级。我接触的大部分学前到一年级的孩子,都还比较享受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的时光,即使有些孩子已经能够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绘本,他们还是很愿意听爸爸妈妈讲故事。这个阶段,亲子共读仍然是重要的。
那么,该选择什么样的书呢?虽然我一直很喜欢选书、推荐书这项工作,但我一直都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什么“必须要读”的书。人和书之间是有缘分的,一本在别人看来不怎么样的书,可能正好切中你某个阶段的需要,对孩子来说,也是这样。何况,选择自己想读的书,而不是一味读别人要你读的书,也是在培养孩子的主见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对于具体的书的选择,我觉得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爸爸妈妈可以做的,是打开孩子的视野,让孩子知道世界上除了他手上这本喜欢的书,还有很多种类、很多主题、很多风格的书,那里面可能也藏着宝藏。不一定要马上放下手中这本书去读下一本,但要有机会看到,还有很多其他的书。带孩子多去书店、图书馆看看,就是很好的办法。
爸爸妈妈还可以顺着孩子的兴趣,和他一起分享他会喜欢、爸爸妈妈也认为精彩的书,真正好的童书,对孩子是会有吸引力的,孩子在接触过足够多的书之后,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眼光和判断,从众多的书里,挑选出那种既有趣味,又经久耐读的书。
还想说的一点是,这段分享的小标题里有“亲子共读”,但也包含在做好足够的铺垫之后,爸爸妈妈陪伴和鼓励孩子,逐步尝试靠自己的力量来阅读。
一开始,爸爸妈妈可以尝试在共读时,请孩子自己试着读书里比较简单、重复的部分,渐渐地可以尝试你读一段、我读一段,或者分角色来对话。或者,爸爸妈妈可以安排一些“独立阅读时间”,鼓励孩子试着阅读文字简短的绘本,或是阅读听爸爸妈妈讲过、内容熟悉的绘本,爸爸妈妈可以在一边读自己的书来陪伴孩子,让孩子看到榜样。如果家里有弟弟妹妹,或者孩子有喜欢的小玩偶,可以请他扮演故事哥哥或故事姐姐,由他来尝试讲绘本故事。总之,是在亲子共读已经培养起孩子对书的兴趣和亲近感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建立独立阅读的意识和信心。
接下来分享的这些书,在少年三明治的图书馆里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可以给爸爸妈妈们做个参考:
《好酸好酸的柠檬呀》
宫西达也绘本系列
“一年级的一年”系列
如果是国际学校的孩子,大班和一年级阶段,也许还有一项需要,就是“识字”。如果学校课程中并没有特别安排识字内容,这个部分可能需要由家庭来帮助孩子完成。一些对文字特别敏感的孩子,有可能在大量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认不少汉字,而有些孩子则可能需要在保持阅读之余,专门学习识字。目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需要掌握700个汉字,二年级需要掌握900个汉字,这个数量给大家参考。
小学二三年级:从“读图”向“读文字”过渡
从“读图”向“读文字”过渡,可能是孩子在二三年级阶段需要翻越的一个“坎”,借助文字较多的绘本、桥梁书和拼音书籍完成这个跨越,顺利通过纯文字读懂故事,才能为将来顺畅阅读篇幅更长、更复杂的作品打好基础。
一些孩子比较关注画面,过渡阶段,可以选取图文配合、文字量较多的书籍;一些孩子能够接受纯文字的阅读,也能理解较复杂的故事情节,但认识的字还不够多,这时可以适当阅读一些拼音版书籍。一些孩子可能还会比较依赖爸爸妈妈讲读,那么可以参考上一部分说过的方法,从简单的绘本开始,请孩子尝试独立阅读,慢慢建立独立阅读的信心。
精读:建议由专业老师带领
第三点是关于“精读”的。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阅读抱有比较高的期待,不仅希望孩子可以从头到尾读完,还希望孩子可以读得深、理解得透彻。读完一本书后,总想问问孩子从书中读到了什么,却觉得无从问起,问多了,又有点担心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很理解这样的期待,不过“阅读”不像解数学题,孩子究竟从阅读中读到了什么,有时真的很难衡量。想一想成年人的阅读,是不是有很多书读过也就忘了?但你可能会在来到某个地方或遇到某件事时,依稀记起书里讲的一些东西。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持阅读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记住读过的每一本书,而是在持续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遇到那些对我们很重要、很有启发的书。我们可以期待孩子适时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却很难期待,孩子能够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所总结和收获。
阅读像一个学科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和方法,它本身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不经点拨,一些孩子在阅读中,很容易仅仅关注情节而忽略人物塑造、环境背景方面的细节,也可能仅仅理解字面意思,读不到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些阅读方法,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借助适当的文本,向孩子们讲解;而在学习这些“方法”的过程中,还要特别留心,不要磨灭了孩子对书籍、对阅读最本真的理解和感情。
阅读这件事上,我建议爸爸妈妈和老师有所分工,爸爸妈妈可以更多扮演“阅读伙伴”的角色,从情感的角度,保持孩子对“阅读”这件事的兴趣和热情。尽可能让孩子放松感受阅读的快乐,帮助孩子保持阅读时间、建立阅读习惯,和孩子分享作为读者的感受。至于阅读方法的学习、基于一本书的文本精读,更适合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来完成,爸爸妈妈找到合适和信任的老师,和老师保持沟通即可。
最后,借孔子的一句话,给今天的分享做个小结吧。这句话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阅读和写作,看似有纷繁复杂的方法,但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根本”,适合孩子的方法,便会从这个“根基”开枝散叶。那么阅读和写作的“根本”是什么呢?我认为在于对书本和文字的兴趣,在于探索和表达自我、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意愿,在于对有限的生活时空之外更广大世界的兴趣。具体到中文阅读和写作,可能要再加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认同。如果我们能在这些方面为孩子做好铺垫,相信有一天,孩子一定能从阅读和写作之中,找到自我成长的强大力量。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