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请机构也逃不过“操心命”?我和孩子的升学指导老师这样“斗智斗勇”

文丨彩虹糖 图 | Pexels,网络

要说找升学辅导这件事,我在经历了漫长的犹豫、纠结和筛选之后,最终签了约,不安的心总算沉回了肚子里。

家里那个不是学霸、又兴趣多变的小人儿终于可以交给别人“对付”了,想想接下来柳暗花明的日子,老母亲我就开心激动的不得了。

虽然孩子在国外留学,但是我给孩子选择的是个中国背景且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辅导老师:

既了解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没有文化差异,老师曾经的国外求学经历又可以有切身体会分享给孩子,再者,能讲中文,家长与之沟通起来也方便。方方面面看起来都不错。

我想,花钱享受专业服务,又买了个踏实,值了。

谁知,好景不长,辅导老师突然辞职了。

机构工作人员说,别担心,我们给你重新找了一位更资深的辅导老师,而且不加钱。按照你们的要求,有亚洲文化背景,可就是不会讲中文,反正你们都能讲英文,对吧?新辅导老师是一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二代移民。

仔细研究了好几遍他们的辅导老师列表,好像也没有别的可选了。

当初明明是自己千挑万选主动选择,一转眼怎么就成了被动选择了呢?可钱已经交了,没退路了。想想就有点不爽。

但更不爽的,还在后边。

原来的辅导老师虽然与我们在不同时区,但基本可以随时预约见面时间,有问题随时微信沟通,基本是无缝沟通。

新老师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工作时间卡的非常严格,每天下午五点下班,周末不工作,可选的见面时间一下子变得非常有限。

前后两个老师的性格完全不同,辅导方式也不同。前一个温和有耐心,顺着孩子的兴趣点和他分析、探讨如何深入下去,态度不严厉。

后一个老师则是雷厉风行型,感觉有时候就直接帮孩子做决定了,你去做这个,哪天前把某件事完成…… 感觉一直在推着孩子往前走,很美国式,不过确实效率高,很有成效。

毕竟今后想去美国读大学,就当是提前适应美国做事风格了。

但辅导老师太有主见,也未必是件好事。“他让我做的事情我不喜欢”,孩子渐渐开始和我抱怨。我心里冒出那句经典的台词,“他都是为了你好”。

辅导老师推荐的都是美国文化下的主流活动,再正常不过,而孩子尚处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还不能完全接受。

于是我成了他抱怨倾泻的对象,才享受了没几天的松弛感荡然无存。

当初特意选择一个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师,为的就是避免中西方文化的直接正面碰撞,多些理解与共情,现在倒好,该面对的想躲也躲不掉。

无论如何,孩子的主动性是要保护的。找辅导老师的初衷是为了引导他探索自我,而不是找个人牵着他的鼻子一步步把他领进大学校门。

本来和辅导老师在一条战线上的我,开始扮演无间道的角色。

当老师提议的活动他很抵触、甚至事先都没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我就在背后怂恿孩子,要勇于说不!表达你的好恶,别怕”折磨”辅导老师!

偶尔会和孩子开开玩笑,怎么才能更好的“折磨”辅导老师?然后两人心领神会地相视而笑。

每当这时,我总能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一股自信——你放心,我会让他知道,我是没那么好管教的。

我的目的自然不是真的要折磨辅导老师,只是想借孩子的反应与感受,让辅导机构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要为了升学而按照统一的流程来塑造他们。

所谓统一的流程,自然也包括他们认为的那些必须有的经历,比如夏校。

由于前一阵子的放松,我并没太关心他们是怎么挑选夏校的,孩子也没跟我仔细讲过,就说辅导老师就给他推荐了一所美国大学的夏校,因为它家课程比较多。

躲不掉操心命的我,点进夏校的官网一探究竟:课程确实不少,但筛选下来,符合孩子兴趣方向的其实并不太多,而且基本以线上录播课程为主。

赶紧跑去问辅导老师为什么不推荐线下夏校?只记得老师说,觉得线上更适合孩子,其他的blah blah一大堆英文直接从我耳边飘过。

哎,辅导老师不讲中文,真的是折磨家长的听力呀!而且美国教育体系教出来的人,本来就喜欢说车轱辘话,经常是说了一大通,总结下来、中心思想可能就那么一两句。其他的不知道都在说什么。

可是我们并没有确定今后一定申请美国大学呀?是不是其他地区的夏校也可以推荐一下,做个对比?而且只申请一家,万一失手怎么办?

我和老师沟通之后,过了几天,辅导老师给孩子推荐了一所英国名校的夏校。

辅导机构一定最不愿意遇见像我这样认真的家长——居然会点进这所英国名校夏校的官网,一个目录一个目录的研究。

“您不是说授课老师都是这所大学的教授吗?为什么官网上却写着,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姓名+照片)不光不是本校老师,连教师资格证都还没拿到!”

顶着这么有名的大学名称的夏校,原来和该大学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在暑假租用了大学的场地,妥妥的商业机构在运作。估计是由于英国法律有要求,网站最下边一行小字标明了上述信息。

再看看该夏校的高昂学费,越发验证其背后的商业运作。

我直接问辅导老师,参加这样的夏校,希望孩子收获些什么呢?老师说,就是体验一下。

我说,这项目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给那些家里不差钱、又没机会进名校的孩子一个住进名校体验一下的机会。老师回答了好长一串,我又没能精准总结出中心思想。

事后我就在想,明明花钱请个辅导老师是为了解放自己,怎么到头来自己却又搅合进来了呢?到底是自己太爱操心,还是在孩子升学这条路上本来就没法当个甩手掌柜?

只能说,也许是和辅导老师相互了解和磨合工作尚未完成。在申请准备工作的整体时间线大框架下,相互增进了解和持续往前推进,很难同时进行。

而机构又无法承担不在“清单”上打勾的后果。因为他们尚不确定这个孩子今后会不会在其他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好到足以可以忽略眼前这一项准备工作,而申请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辅导老师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我不希望今后某一天你会说,“我真希望我当初就知道应该要这样做(但是却没做)”。
对机构来说,学生的录取结果就是他们最好的宣传,所以流程上的一切都要尽可能的覆盖,最好一样也别落下。

我常常在想,什么样的机构才会有足够的底气根据孩子的特点,在一长串人尽皆知的申请活动清单中适当的做出取舍?换个角度,也许恰恰是孩子自身的竞争力,决定了机构敢不敢在一些事情上选择让孩子放手。

从好的方面看,正是基于什么都要做,什么都不能落下这样的原则,辅导老师会对孩子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是家长即使提了,孩子也爱答不理的“常识”。

比如早点着手准备标化考试和SAT/ACT考试这件事,没有个外人监督,有些孩子就会拖拖拉拉、迟迟不肯起步准备。

而当辅导老师向他提出了这些代办事项,并列出阶段性目标时,他就算跑来跟我抱怨辅导老师给他布置了太多任务,我也只好当个老好人,安慰他一下而已。不就是接收点负面情绪吗。

大不了再意思意思,我给你找了本复习参考书;我觉得SAT可能相对简单点,更适合你;如果你实在不想考也行,你看UC系列都不要SAT成绩,可是他们的活动列表一共有20项活动的填写空格,而CommApp最多只用填10项活动。

这样一唱一和,肯定比家长天天单方面唠叨办事效率高。

而且,这样打配合可以更好地小步推着孩子走出他的舒适圈,试探他的潜力。

这个过程中,家长比辅导老师更了解孩子,更能近距离看到他现阶段的喜好、他在做选择时面临的纠结、他应对压力时的承受能力,这些都可以多和辅导老师沟通,帮助他们随时更深入的了解到孩子的状态。

从当初一个人和孩子较劲,到现在的“三角关系”,有专业陪跑的老师,家长总归能轻松一点,就这样吧。

总之,在升学这条路上,想偷懒把孩子交给辅导老师、自己撒手不管,这样的想法也就当个美梦吧。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