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开头这样写道:“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哈里斯在哈佛大学拿了心理学硕士学位,却没拿到博士学位。因为身体原因,她毕业后没有在学术界继续研究, 而是在家编写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并养育两个孩子。
1997年,这篇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
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系统地阐明了她论文中的观点,即:家庭教养对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没有长期影响,在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中,父母不起决定作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他们自我归类的心理群体——亦即是同辈群体完成的。
此书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震撼与回响。在育儿焦虑情绪高涨的当下,相信阅读这本书对家长会有所触动。
文 | 师偃 图 | 师偃提供
教养的迷思
作者:【美】朱迪斯·哈里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原作名: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译者:张庆宗
出版年:2015-9-1
对教养假设的层层批驳
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哈里斯通览了行为遗传学领域与社会化研究领域各自的研究数据——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通常互不参阅,因为行为遗传学重视遗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而社会化研究者重视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在家庭内环境与家庭外环境中,社会化研究者又偏好研究家庭内环境,更经常将家庭内环境偏颇理解为父母的教养。
哈里斯回顾了社会化研究领域关于父母教养与孩子心理特质的一些研究,在批评了许多社会化研究中普遍的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上的谬误之后,她指出,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是符合事实的,这也是“教养假设”的立足之处,但她并不认为这样的相关性能证明父母的教养造就了孩子的人格,因为:
首先,在解释父代与子代的相关问题时,自变量有基因和环境这两个,因变量有相似性和差异性这两个。我们既要解释子代与父代的相似,又要解释子代之间各自的不同。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似性首先可以用遗传来解释。好父母会给孩子好的基因,问题父母会给孩子问题基因。
其次,孩子与父母行为特质的相似可能与彼此共同的环境有关。
再者,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可能是孩子自身特质的因变量。对于难以与人合作的孩子,父母也难以对他用“爱与尊重”的教养方式。家中有多个孩子的父母对此体会尤深。
哈里斯继续综述了运用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即控制了基因变量的人格特质研究。遗传可以百分之百地解释父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但只能部分解释子代之间的差异性。人格特质的差异一半是由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所以环境因素对孩子有影响。但社会化研究者错误地将环境理解为“家庭教养”。
1983年,在参考了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之后,一篇篇幅较长且有深度的社会化研究综述得出结论:“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的基本特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的好坏等,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要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影响,要么父母的行为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这个结论将哈里斯引向对出生顺序研究结论的综述,因为出生顺序可能能够表明“父母的行为对不同孩子有不同影响”。但两项重要的出生顺序研究综述得出共同结论:出生顺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就使教养假设完全崩塌。
“教养假设”也无法解释一些事实或者相关研究的结论,比如:
1、移民家庭的孩子能够自然习得不带口音的当地语言,并且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移民家庭的父母倾向于保持原有文化时却不能阻止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孩子会习得新社区的文化;
2、按照英国传统贵族教育的方式,孩子生下来之后与父母待的时间非常少,父母通常不怎么见孩子。幼年时,孩子更多与保姆和家庭教师在一起,8岁左右,男孩们会被送去学校寄宿和完成学业,但这些男孩最终都成长为跟其父亲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很相似的人;
3、父母教养子辈的方式,不太影响子辈教养孙辈的方式。人们教养孩子的方式与他们的朋友、邻居、当时正权威的专家的方式一样,而不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
4、如果人格测试和童年创伤测试分开做,则人格与童年创伤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家长不在孩子跟前,或者孩子没特别回想起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消失。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养成的人格可能会永远消失。
哈里斯的结论:“群体社会化”
基因差异只能解释个体50%的差异性,另外50%源自环境差异,但又不能由家庭教养的差异得到解释,由此,哈里斯提出了自己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哈里斯认为使孩子社会化、并且强有力地塑造了孩子人格的力量,在于家庭之外的环境:
孩子是被他自我认同的心理群体,亦即同辈群体社会化的;
他的人格,是被他自我认同的心理群体塑造的;
一旦孩子自我认同于某一心理群体,他就会内化该群体的价值规范,比如他认同自己为不好学的群体中的一员,他就会内化“不努力学习”的价值观,因为那是他们的群体规范。
一个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就好像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看守一样。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从“演化适应”的视角看,模仿同辈群体而不是模仿父母,有利于孩子适应未来的社群。孩子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么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尤其是同辈人——能否和谐相处,因为他们要与同辈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只向父母学习的倾向会阻止孩子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年轻人有更多创新。孩子受外面影响也能增加家庭内部的多样性,从而使家族成员有更广泛的技能和知识基础,让整个家族更适应环境。
如果父母不是社会认为的“正常人”(比如犯罪、酗酒等),模仿父母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孩子模仿父母时其实非常谨慎,只有当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一致时,孩子才会模仿。
当然,孩子也不是完全不模仿父母,凡是文化中涉及在家里做的事情,父母都有影响力。任何在家里学到的、在家里保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父母传授给孩子的。例如,如何持家,如何烹饪。
父母可以做什么
尽管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也不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父母还是有许多事情可做。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父母跟孩子之间一辈子的亲子关系。
通过群体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属于无意识的过程,大脑中处理关系的模块则与意识中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记得父母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会很轻易地将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我们的人格养成紧密联系起来。
父母虽然没有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孩子,但仍有很大的权力决定孩子在家里是否快乐。普通正常范围内的教养方式差异,不会对孩子造成终身影响,但极端虐待孩子的父母肯定会危害孩子的未来,造成对大脑的长久伤害。
其次,父母可以选择孩子的同辈群体,可以决定孩子居住的社区环境。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父母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第三,父母能改善孩子外表,降低孩子被群体欺凌的风险。也不要给孩子起一个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
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因为外表的确很重要。“正常”指给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你可以做这样一些事情,让你的孩子具有“吸引力”,例如,带有皮肤问题的孩子去看皮肤科医生,带牙齿不整齐的孩子去看牙科医生。如果你能负担得起,或健康保险可以支付的话,带脸部畸形的孩子去做整形手术。
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一种美德。
当代父母的误区:重学术、忽视孩子的社交
就我自己来说,这本书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书中对于教养假设的批评有理有据,我非常信服。最直接的帮助,是帮我卸下了带孩子的沉重心理负担。正如哈里斯所说,她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
“养孩子应该和性一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演化是一个既有胡萝卜又有大棒的过程。大自然让我们愉快地去做她想让我们做的事情,如果为人父母是苦差事的话,你认为黑猩猩会去做吗?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
书里重点提示的基因的视角拓展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自1998年这本书出版以来,基因科学又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如今我们知道,孩子并不是一块父母可以随意涂抹的白板。他们出生时就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情特质,这是他们人格的起点。人格的许多特质,例如外向性、攻击性、易激动性、紧张性、神经质、忧郁性、抑制性、冷静、支配欲、开朗,等等,基因都有其决定作用。教养方式,通常是对这些先验的、基础设定的反馈。
从优育的角度上,了解基因信息可能是父母可以努力的方向。攻击性强、易怒、难以与他人共情、神经质、抑郁焦虑易感,等等,如果具备这些基因,本身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只是在一个统一的、一元的、铁板一块的社会评价体系下,这些特质的孩子适应会出现问题。如果我们及早了解孩子本身具备哪些特质,就可以扬长避短,培养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更擅长的事。
我自己也在想着,可能去给女儿弯弯做一个基因测试呢。
从同辈认同的视角看,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从2岁左右就开始了。孩子3岁上幼儿园开始,就很有社交需求了。父母没有必要拴着孩子。弯弯现在快6岁了,从进幼儿园的第三个月开始,就社交欲爆棚,有一段时间根本接不回家来。
虽然弯弯也很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但只要在有小朋友的场合,她都会去跟小朋友玩,这很符合哈里斯的理论。弯弯社交经常受挫,这时,我会接纳她的情绪,但不会直接介入帮她解决问题,不会去评断小朋友们谁对谁错,只是抱抱哭哭,哭完自己去处理问题。弯弯目前社交非常好,跟男生女生大的小的都能玩。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她能适应领导者、跟随者、协调者等各种不同角色。
以哈里斯的理论看养育,社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能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需要调整一个思路,就是过于焦虑孩子的知识水平,而忽视了孩子的社交需求和社交质量。
父母对孩子仍然很重要,因为父母既能够参与塑造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孩子通常会自我归类于与自己相似的那一群人里,那孩子自我归类时的自我认知如何,这也是跟父母相关的。在这方面,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做了很多探索。
哈里斯的行文风格犀利,主要是用科学和逻辑的方式批评了支持教养假设的社会化研究的不合理之处。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社会化过程以及人格形成过程中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是很难否认的。自我、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很复杂、也很个人,目前的基于实证数据、经验验证的科学方法范式,不足以应付其复杂性。
比如,哈里斯讲,回到原生家庭时,原生家庭中的人格会重新出现,那么在与原生家庭类似的家庭情境、亲密关系情境中,一个人的人格如何,他的思维行为模式如何,会没有父母的影响吗?哈里斯自己也在本书前言里说:
“我很清楚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社会化是让儿童更加适应自身的文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同性别同伴的行为更加相似的过程。而人格发展正相反,它要么保持、要么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将这两个过程混为一谈是我的过错。”
哈里斯认为,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对人格形成产生永久的影响,那么这种“人格”在成年之后的家庭和亲密关系情境中如何表现呢?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体表现的是父母给他人格的影响,还是同伴给他的人格影响呢?
父母同辈群体的共识是孩子同辈群体社交总体框架的依托。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个幼儿园、一个班级、一个社区,孩子们是一个社交圈,家长们也是一个社交圈。按照哈里斯的理论,父母同辈群体的共识会渗入孩子同辈群体。焦虑、竞争、攀比,会渗入,鼓励合作、鼓励独立解决问题、鼓励自由表达、容纳多样性,也会渗入。
我们在大理,弯弯所在的猫猫果教育社区,就有着非常良好的社区环境。父母们经常会带孩子在一起聚聚,聚餐、露营、轮滑、运动、读书会、二手交易、家校沟通、教学研讨,总体上是独立、自由、合作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也渗入孩子的同辈群体中,他们会自己协商解决冲突、民主投票制定规则。
从优育的角度,哈里斯的理论还对学校和媒体提出了要求。
现代教育制度下,学校是孩子们度过最多时间的地方,也正是孩子同辈群体的所在。学校的价值观、学习风气、老师的师德、教学能力,老师对孩子们的组织能力,都对孩子的社会化与人格有着巨大、深入、持久的影响。按照哈里斯的理论,孩子自我认同于的那个群体是否有着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决定孩子人格的关键。
媒体呈现的内容是孩子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时所依据的素材。哈里斯的社会化理论,就是讲小孩子学大孩子,大孩子学青年人,而青年人的文化素材,一是从媒体中学来,二是借助媒体广泛传播、相互感染。
师偃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专业,因为不喜欢大城市的氛围,也一直有出去浪的梦想,在北京做了两年杂志记者后,和媳妇儿先到丽江生活,做过酒吧歌手,2012年至今住在大理,2013年女儿弯弯出生,变身专业奶爸。目前很享受在家中应用和实践一系列育儿理念,并开了公众号“师偃茶事”(ID: shiyanchashi)记录心得。
-End-
菁kids 2019 5-6月刊 《自然教育,从现在出发》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封面故事|
幼儿园孩子的种子探究课
自然教育实践者说
自然教育书籍推荐
|父母社区|
|心理咨询室|
教导孩子怎样与“特别的人”相处
|话题|
国际化学校的视觉艺术教育
高中生的艺术热忱: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IB艺术展
挑战创造力: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IB视觉艺术课师生访谈
A Level选艺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特别报道|
观化启蒙园:以爱创设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闵行晓苗:上海IB PYP候选幼儿园性价比之选
|父子说|
|在读|
家庭教养VS. 同辈群体,谁塑造了你的孩子?
|看世界|
|校园笔记|
|未来艺术家|
本文原载菁kids 5-6月刊《自然教育,从现在出发》,印刷版于2019年6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TRM SHOP订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