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特别是在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积极的词语,但是最近听到朋友的遭遇,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文|林夕余 图|来源于网络
01
留学变“流浪”
朋友A先生今年35岁,是上海985名校本科,本科毕业后跟着一股潮流出国留学,如愿去了常青藤。毕业后踩着互联网发展的红利,顺利进了海外大厂做程序员,年薪很早就已经破百万(换算成人民币)。
在海外的日子十分潇洒,玩遍了欧美,打卡各地的米其林餐厅,谈了几段恋爱,没有走入婚姻,没有孩子,自由自在。长久以来大家都十分艳羡这样的生活,尤其在国内996的对比之下。
然而,他最近主动打破自己的滤镜,说国外的日子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美好。
出国之后,国内的亲戚朋友联系渐少,每到逢年过节看着朋友圈,心里总是不是滋味。在海外的公司晋升空间其实十分有限,很现实的原因是重要岗位并不会给“中国老外”。
这些都还算其次,眼下最急迫的问题还是自己的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要是母亲摔了一跤或父亲生病了,只能老两口互相照应。独生子的他没办法经常两边飞,父母也不可能定居海外,每一次回国后的分离都特别让人难以割舍。
人在外漂找不到归属感,就是A先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三年的全球疫情更是加速了某些方面的分化,回国似乎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过去一年,A先生不断留意上海的职位,像他这样的年纪和资历,回来做个普通职员肯定很不甘心,然而管理层职位在这两年的环境下别提多紧张。
不知不觉的,A先生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进一步尴尬,退一步更尴尬的境地,迷茫中他有些后悔当初出去的决定,如果毕业后回到上海,或许现在困扰他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实很多留在海外的留学生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随着时间拉长不得不去考虑很多现实问题。年轻的时候有的是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能留在国外就直接留下来了。因为年轻,家里的反对声往往不会很大,也因为年轻,在新鲜的地方闯一闯享受自由更是一件美事。
然而临近四十的时候,人生的很多问题就会自己找上门来。这时候想再回来,才发现早就没了合适的位置。留学变成流浪的人比比皆是。
02
繁花上海,为何还要出去?
然而年年屡创新高的留学人数也让我不禁感叹,留学难道就是最好的选择吗?特别是很多上海本地家庭,变着法地想把小孩送出去,甚至留在国外,仿佛只有这样脸上才有光。
作为新上海人的我却不禁感叹——出去了,还能去哪里?全球还有几个城市可以超越上海?
随着《繁花》的热播,让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又火了一把。上海人确确实实是中国最早感应时代潮动的人,上海这座城市也是一步步顺着潮流走到了世界的舞台。
上海摩登、洋气、前卫,有世界级的产业链,有宜居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还有不断完善且首屈一指的城市服务,就连上海基层部门的办事效率都令人惊叹……在全球各大城市排名的榜单上,上海一直位列前十。
每每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出国后回来,走在浦东机场都会有强烈的对比感,更现代整洁的环境,更宽敞明亮的空间,说是超过了国外99%的机场也不为过……如此种种,对于留学生而言,上海难道不是毕业后最佳的选择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偏见的认为是上海。
一味向外寻求会不会是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错觉,总觉得最好的东西是别人的?或者又是以往的思维惯性,“进口”更胜“国产”?
我想起此前网络上有个很火的话题叫“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说这句话的是马斯克,没错就是一心想上火星的那个马斯克。这句话仿佛撕开了这个世界的一块巨大遮羞布,“祛魅”大概是这个世界下一个主题吧。
03
变味的“留学”
祛魅首先从留学本身这件事开始。我记得小的时候,留学生是天之骄子,各个学校甚至各个单位选拔最好的学生去国外学习,俗称公派。因此留学生回国后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们更容易进外企和大厂,工资也更高。
但是最近这十年,留学开始慢慢变味了。随着上海对留学生打开大门,很多人为了一纸上海户口一年“游”。
留学生中很多都是本科不够亮眼,想着大学毕业出去读了一两年回来,摇身一变比国内一路厮杀上了985的大学排名更好,最终毕业院校排名至少都能混个前百。求职的时候,好像能披上某种“名校光环”逆袭。但是这样留学生的工作能力究竟怎么样,我想用人单位是冷暖自知的。
亲戚家的孩子是95后,本科没有考到好大学,作为江浙沪的家长,很理所应当规划了一年研究生留学的路。想着去外面镀镀金,学历漂亮些,工作也好找一点。只是不曾想,镀金之所以叫镀金,这个金总归不是真材实料,一年游回来,投了好几家单位都没消息,还是在家等待安排。
是啊,这两年的大环境不比前几年,大厂在裁人,小公司倒的倒、散的散,就连楼下的奶茶店、蛋糕店都跑路了。不过,一年的海归也终究是海归,本事涨了多少不知道,这个气质拿捏得死死的,小公司肯定是不愿去的,大公司又进不了,很是尴尬。
大概就由此催生了不少“全职儿女”,所谓“全职儿女”很多就是国外回来不急着工作,美其名曰为父母“打工”或是Gap,实际上就是变相“啃老”,只不过这种啃老的方式,吃相倒是好看一点。
留学一年就镀金的“遮羞布”随着每年大批出国留学回来“奔现”后被撕开了,展现在眼前的,就剩下了一条龙的服务产业链,是前留学生得知了真相后的不甘心,继续鼓吹,才能挣到后来人的钱罢了。多少留学生因为迷茫而不知所以,为了留学而留学,选了自己根本不想读的边缘专业,只能徒耗青春和金钱!
这个世界,只有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是出去还是踏踏实实留下来自然迎刃而解。
菁kids撰稿人丨林夕余 Jessie
原记者,现自由撰稿人,教育观察者、人类幼崽观察者,育有魔都双语学校七岁男娃。每天都在女性独立和为爱回归家庭之间挣扎,幻想着能两全其美。希望人生在世,清醒着糊涂。
— END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