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真正喜欢的书,我眼中的世界变大了

最近我们围绕“阅读”这个话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这个周末,“父子说”的两位作者也有不同的想法来和大家唠一唠。

爸爸俞恺强调阅读要思考,因为“学而不思则罔”(点击此处阅读);儿子俞皓蓝则很坦诚地说“阅读是喜欢什么读什么”。不让阅读承载那么多的意义,只是为了乐趣而读,不也挺好?

文 | 俞皓蓝   图 | Unsplash、网络
漫画 | Brightly Shen

俞皓蓝:
00后初中生,感觉自己已经像个大人。喜欢击剑、雕塑、画画和工程设计。希望用写作和校外的世界对话。

我的阅读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岁:从上小学开始每年会有两次订书活动。每次拿到老师发的厚厚一沓订书单,我都会仔细看每本书的介绍,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想买的书全部圈出来。我的喜好在小学最初的两年是这样的:变形金刚系列、星球大战系列、乐高忍者系列、恐龙系列、鲨鱼系列、风火轮(Hot wheels)系列(我喜欢车)和一切带玩具的书——我订过一些间谍套装系列,纯粹是奔着里面的放大镜去的。妈妈有时候会给我一些建议,但大部分时间她会为我圈出来的每本书买单——如果换成玩具目录册的话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后来一年两次订书已经没法跟上我的阅读速度了,我开始去学校图书馆借书。记得第一次去图书馆借书是在二年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眼就爱上了书架5.2:世界之最、吉尼斯纪录大全。直到四年级上学期我去图书馆,还是先看5.2。我选书的方式落后于同龄人,说我不成熟也是应该的。我的同学们大多是按小说系列,或者根据学习资料去找书,而我在图书馆漫无目的,总是喜欢封面好看、有图片的书

 

纯粹的解压娱乐项目

正经阅读也是从二年级开始的,老师要求用Raz kids来读书,这个在线图书馆陪伴我直到五年级。《鲁宾逊漂流记》我看过不止一次,侦探、恐怖、科普类是我最喜欢的。那个时候,阅读对我来说是纯粹的解压娱乐项目。我还记得三年级每天晚上七八点的样子,我就会把iPad放在书桌上,盘着腿半坐半躺在比我身体大许多的椅子上。我会读Ocean、Voodoo Island,有时好看得一口气读上一两个小时不想做作业的情况都有。

书展是我在订书单以外的另一项期盼。每年都会有书在图书馆义卖,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喜欢的书买下来。意思是超出阅读,是拥有。比如已经借来看过的漫画书,我喜欢在书展上买齐全套,最后相当于花掉所有钱买了二手书。比如有一年我迷恋星球大战,买了各种版本的星球大战百科全书,分别是人物、武器、历史、中文版、英文版……

 

喜欢什么读什么

现在懂得我的阅读理念了吧,那就是喜欢什么读什么

虽然我小时候确实有些幼稚,但我现在长大了仍然受这样的理念影响

我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咖啡馆里读到《鞋狗》(Shoe Dog)的,那天做完作业等妹妹下课有点无聊,就随便抄起一本咖啡馆书架上的书读了起来。球鞋是我这个年纪的朋友们会感兴趣的话题,我在店里读了一百多页完全停不下来,对这本书印象很好,回家就买了一本。

后来想想也不是随便拿起来的,实际上我之前在一家知名书店里就看到了这本书。《鞋狗》是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的自传,里面写了他是如何借父母的钱去了日本,如何跟鬼冢虎谈生意,又是如何找几个朋友开了个小鞋店,两百多页后才讲到他是如何创立耐克的。

这是我读过为数不多的几百页的自传,并且读之前、读之时和读之后都感觉是一本有意思,值得阅读的书。

这本书吸引我的几点是:

>不夸张,没有强调悲哀和喜悦,而是很朴实地陈述一段故事。

>主人公很成功,很有钱,但在自传里从不说自己有多厉害,或者让大家向他学习。

>写到第一次谈生意成功了,他没有说自己是天才,而是说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写到合作失败,他没有诅咒对方,而是说自己要开始独立打拼了;写到创业成功成为世界第一后,他没有去点评对手不应该怎么怎么样,而是说自己的义务已到,跑步是他的一生。

 

“陷下去的沙发”

这本书让我看得不腻,虽然前五十页不知道他要干嘛,但之后就融入到了他的世界,他的时代,他的大脑,体验如果我是他,我会做什么。

我想用“陷下去的沙发”来形容这本书——让读者可以陷进沙发里的书,才是一本好书。在我看来文笔再好的书,如果只是一把用来调整你的背部姿势的木头椅子,让你并不自然的被逼迫坐在上面,那就不是一本我自愿想看的好书。

在阅读这方面,我一直凭感觉。因为我知道,一本书要啃下来很不容易,甚至读到一半都很不容易,但是很多时候读完一本真正喜欢的书,就会对身边的这个世界有一个新的认知。我通常是这样坚持读完一本书的:

>开头:

不耐烦地看着介绍,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跳过几页,但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一字一页地读了下去。使我没有跳页的原因是以前我跳过几页导致我读到最后还不知道角色的来历、目的和一些基本信息。把前面的每一句话都看完,知道了谁是谁,什么是什么后,就可以不用担心会迷茫地看着角色的名字,不知道他们在干嘛了。写作中用铺垫是给我们阅读打基础的,如果读者都不看,还有什么用呢?

>进入高潮:

到了这个部分就比较有意思了,有基础,每次引进一个新角色都不陌生,可以很好地和整个故事挂钩。不管是教科书还是小说,每一段都有自己的钩子,能不能把它和别的钩子挂上,就要看你每一个钩子有没有钉好。在这个阶段要读得稍微慢一点,把堡垒慢慢地搭起来,毕竟这一部分在故事中的环节就叫做Build Up(搭起来)。

>高潮(问题出现):

是不是“oh yeah”了,那就对了,终于等来了冲突。我在读这个过程时读得非常快,也很起劲,乃至于当妈妈说要熄灯睡觉时都感觉像天塌了一样。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说书人的必学台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我们都想知道下一段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他又倒了什么霉,还是他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谁,你都不想错过。每一段都对这个故事有影响,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比如你因为读了一本书而决定了要当作家!一本书,小吗?小。但可能就是因为一本小书让你成为了世界一流的作家,谁知道呢?

>问题解决:

我最喜欢读的部分,一个结终于解开了,这位人物也到达了人生巅峰。他是如何骗过对手的?如何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读了就会知道。

>结尾:

然后你就差不多读完了。我在读完《鞋狗》的最后一句话后回味了几分钟,不光光在回味那句话,还在默默地给自己鼓掌看完了一本书,我觉得这是阅读的成就感

 

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

这本书虽然没有推销球鞋,讲鞋子设计的也很少,但是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想到鞋子背后的故事的伟大。在阅读时,有时会看到作者对70年代创新的美好的描写,令我很感慨。里面有一段讲了奈特的教练鲍尔曼用华夫饼机和粘土做了一个网格鞋底,畅销了5年,变成了现在的zoom;还有一次他又有了个主意,用气球类材料做了个气垫鞋垫,说跑步时就像飞一样,演化成了现在运动系列的Air Max。

这都是所谓的小主意,没想到一个个积累就变成了现在的畅销球鞋品牌。阅读也是一样,一个个小故事,一本本书,让我们了解别人的生活,读懂这个世界,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可能读完一本书之后想通了一件令你纠结的事,可能灵感受到的启发,也可能阅读完全就是你的娱乐方式,还是一句话,谁知道呢?

不管是《变形金刚》、《吉尼斯大全》,或者最近的《鞋狗》,我的阅读经历就是从一次次的喜欢什么读什么,到被启发,到见世面,到让我感觉愉快。我向往明天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读书,因为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眼中的世界也会有变化。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