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打算让孩子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家长一些建议。
主讲 | Kevin 图 | Kevin提供 整理 | Irene
谢谢菁kids提供这个机会,让我跟大家分享这20多年来陪伴孩子成长,以及帮她们选择学校的经历。
我家姐姐在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从一年级读到三年级,四年级随着妹妹来到了协和双语的虹桥校区,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妹妹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协和双语虹桥校区就读,十年级时转学去了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陪伴孩子十几年,她们陆续到国外读书之后,我才终于有机会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姐姐去了剑桥读书,其实这样的例子很难模仿复制。即使我们家有另外一个同样基因、同样成长环境的妹妹,她也做不到。我没有要妹妹跟姐姐一样去走纯粹的学术路线,而是依据她的性格特点去找适合她的学校,陪伴她一路成长。
教育需要一些蓝海策略
世外、协和、惠灵顿是三所各有风格的学校。世外是上海教育界的老招牌,协和是过去这三五年才有了比较大的知名度,而惠灵顿更是一所刚刚有两届高中毕业生的新学校。
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在世外小学读书,每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还是大队长,每年你都到学校去领她的奖学金。你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孩子转出这所学校吗?
还有,你会支持或者鼓励已经高一的孩子,转到另一所学校去完成她高中最后两年的学业吗?
可能大家都不会这么做,而我就是这么做的。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一个主要的观点——教育需要一些蓝海策略。我想稍微懂一点商业和管理知识的家长一定都知道蓝海策略的意思。如果走红海策略,你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因为大家都这么做,风险最小。以教育为例,我们只要找到一所好的学校,找到一名好的老师,甚至帮孩子找到外面最好的学习课程和教学方式就行了。作为家长,只要负责他的衣食住行照顾就好。
而蓝海策略呢,就必须要求自己跟大家背道而驰,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有时候可能要忍受一些孤独,经历一番内心的挣扎,还要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孩子,专注在孩子的成长上。我以近二十年的经验告诉大家,蓝海策略真的是应该选择的。
1997年底,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和太太两个人先到了北京,半年之后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才在第二年的5月份把姐姐从台湾接过来,那时候妹妹还没有出生。
2003年,又因为工作的原因全家搬到上海。那时姐姐在读大班,我们在上海的吉的堡美语幼儿园完成了大班的后半学期。当年幼升小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两所学校,静安外国语小学和世界外国语小学。幸运的是姐姐都收到了录取通知,因为世外校园稍微大了一些,而我希望孩子在一个比较开阔的环境里学习,所以没有想太多,就选择了世外。
姐姐从来没有去参加过课后辅导班,补语数外这些文化课,就这样每天上学放学,在世外度过了她最初的小学阶段。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每天都要很早把孩子叫起床,帮她做早饭,带她出门到小区的门口坐校车。上海冬天的早晨非常非常冷,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在思考,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与喜欢看书、喜欢做研究的姐姐不同,妹妹从小就活泼好动、静不下来,喜欢唱歌、跳舞、打扮,喜欢一些和美有关的事物。妹妹的幼儿园就在我们小区里,幼儿园老师曾告诉我一件事:有一次下课,老师回办公室喝水,不到五分钟再回教室的时候,发现全班小朋友都不见了,原来都被我家妹妹带到幼儿园的户外游乐区去玩了。从这点我就看出来,妹妹具备很强的领导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所以在幼升小的阶段,我就决定不送她到姐姐就读的世外小学去读书。
于是我和太太就开始寻找适合她的学校,同时也想把姐姐一起从原来的学校转过来。虽然姐姐在世外的三年每年都拿奖学金,可是我发现她并不快乐。可能是功课太多,姐姐脸上天真的笑容慢慢地不见了。总之,离我对孩子的初心越来越遥远,而这个初心就是我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快乐。
于是在给妹妹选择学校的时候,我思考的方向就变了,想要找一所可以让她们两姐妹开心地度过童年时光的学校。参观协和双语虹桥校区的时候,招生老师介绍的教学理念让我印象很深刻,当天晚上我回去跟太太一商量,就决定把两个孩子都送到这所学校去。然后在协和双语一读就是六年。
虽然当时的协和双语刚刚创办三年,根本没有高中毕业生,可是姐妹俩在学校很自在很快乐,这其实是我最珍惜的。而且我并不想做一个甩手掌柜式的家长,就是花了钱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可是这里面有极大的风险。因为孩子一旦进入一些名声比较好的学校,家长就会有一种心理投射,以为自己的孩子也会像学校宣传的一些被名校录取的毕业生一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会有一种输不起的压力,以为孩子就会像那一所学校的毕业生一样,下一个阶段理所当然的应该进入一个非常好的学校。而学校的老师们也同样会把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压力加在孩子的身上,而这些东西都不是我想看到的。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而学校的老师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不能忽略我们作为父母的重要性。选好的学校当然是很好,很重要,但是不要忘记父母本身的重要性。
发掘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
我家姐姐的成绩好一些,妹妹在社交和活动组织上更擅长。在姐姐收到剑桥大学录取通知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给妹妹带来的压力。因为她从小功课就不是很好,现在姐姐又上了剑桥,所以我特别把她拉到旁边和她说:爸爸没有想要你跟姐姐是一样走学术路线,你只要做好你自己,你只要选择你自己的方向,做到100%的努力就可以了。如果你没有做好自己,就是别人来选择你;你做好自己的准备,就是你可以选择别人、选择大学。
我觉得她可能听进去了,所以在惠灵顿的这两年她表现得很出色。一开始,只是在舞台剧中担任一些路人甲路人乙的小角色,后来成为学生会主席,还学校组织了TED演讲。
组织TED演讲需要自己跟学校老师报备、发邮件去TED总部申请。我作为父亲在演讲的组织工作上面帮不上什么忙,因为活动是在学校里面举办的。我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她联系好上海的一些国际学校之后,我来当司机,开着车载着字牌帮她送到这些学校去推广;当宣传员,帮她去宣传,让这个活动在学校内外都能招募到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作为父亲能够做的。
她还连续四年,自己一个人飞到北京去参加哈佛大学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志愿者,而不是参赛者。她要提前和哈佛大学的大学生开会,去讨论所有的细节,而我只是做一些帮她签名、跟学校请假、送她到机场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思考你想要孩子学什么?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所有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学校不是完美的,老师也不可能完美,孩子也一样有一些缺陷。每个孩子都是24小时,你选择了刷题,就必须要牺牲天赋的挖掘和发展;如果选择发展兴趣爱好,成绩就不可能是永远拔尖。这方面需要我们家长多做衡量,不能又要这个又要那个,最后你会什么都得不到。
这些就考验父母有没有真正的花时间去了解孩子,找出他的兴趣,然后给他更多的鼓励。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我们家长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土壤。这个合适的土壤就可能有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现在帮他挑选学校,这个学校不一定是最好最顶尖、学术最强的,而是最适合他发展的。
上面这张图是我要举的一个例子:2017年暑假,我以前学生的家长希望带着孩子和他的同学一起去京都自助旅行,因为他知道我对日本文化有些研究,也常常带着一些亲子团去国外做艺术参访,所以她想邀请我担任领队。
我请这位家长安排时间让我跟她的孩子见面,我带了一本当年我家姐姐学习日本茶道时买的一本介绍京都的书,跟这位孩子聊了两个多小时,大概介绍了一下京都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然后我鼓励他用他喜欢的绘画方式做一份旅游行程表,类似大家平常跟团出去旅游时,旅行社给你的行程表那样,只是我们不是标准的制式活动。
我用引导的方式和孩子大致说了一下行程,然后让他带上那本书回家,大概三天之后他就把一份十几页的行程表给了我。我看了之后觉得很好,就请他妈妈把这个行程表复印,装订成小册子,每一本上面都签上他的名字。出发前,由他妈妈把小册子发给我们同行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大家都非常惊讶。
大家就根据这个小册子中的计划慢慢地走完整个行程,我没有干预他的绘画过程和整个策划设计,只是前期做了一些铺垫,给了他一个框架,当然也做了一些简短的示范。后来,孩子说那一年他做过的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这件事。可见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动力,关键还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没有细心地发现它。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很多关键的转折点,如果我们把握住了,推了他一把,可能就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最好的自己。
经过20多年来与孩子相处,我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金字塔结构:最下面一层的小学阶段,家长不要给他太多压力,让他多方面去探索;初中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孩子会慢慢开窍,但是这中间有很多细节的操作;到了高中孩子会很努力,而到了大学他们会拼命钻研知识。
至于怎么去有效地去陪伴孩子和发现孩子的天赋,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我们要跟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是一个物理上的距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
小孩子在幼儿园、托班的阶段,我们对他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这很正常。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应该慢慢把手放开。比如说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如果我们还要看着他绑鞋带,要天天盯着他穿衣服,他大部分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
第二,要关心孩子的状态,而不是他的成绩。
孩子每天放学回来,他的心情,他的眼神,他跟你沟通的状况,是不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我们很多家长会忽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只是不断地询问今天考得怎么样。孩子要的关心不是只有成绩这件事情,成绩对他是一种压力。教育这个单词Education是从拉丁文演变过来的,它的原意就是引出孩子的天赋。我们的责任主要就是发掘孩子的天赋,找出他到底擅长什么。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可能要到七八岁甚至十一二岁,甚至有些人更晚,才能看出来每一个孩子真正有兴趣的地方在哪里。
给转轨家长的建议
接下来我要给打算让孩子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家长一些建议:
1. 当孩子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时,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态度。不要孩子已经进到体制外学校了,父母还是用体制内的方式盯着孩子读书做功课和补习。
2. 家人必须要同心,孩子才能够有所适从。有些家庭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奶奶对孩子转到体制外的态度不一致,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3. 转到体制外学校后,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学校的活动。这些活动不是纯学术的,甚至会占用学习的时间,短期内看不到什么,但是从长期来看,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
4. 不要担心孩子课后的作业变少。我们把孩子转到体制外来,一是希望他轻松快乐,此外就是希望他能学到很多学术领域以外的能力。
5. 不要再去跟孩子原来体制内的同学对比。有些孩子转到体制外后,家长还留在原来的家长群里,看到语文人家已经上到第几课了,数学已经学到奥数几级了,就会焦虑。这就是家长的心态没有调整过来,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6. 要特别关注孩子转到体制外后的交友状况。十二、三岁的时候,同侪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定力不强的孩子。父母要特别注意顺势引导。
7. 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爱,孩子的自信和独立其实都来源于这里。
8. 体制外的学校也会有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在没有很严重的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去出手干预,或者跑到学校去找老师找同学的家长去理论,应该让孩子自己慢慢去摸索,去调整。孩子在学校碰到的挫折比他将来进入社会所碰到的时候小很多。
选择学校有很多决定因素,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回到你的初心。有的父母给孩子安排很多课外活动、很多学术补习,我发现这样的孩子到最后,说难听一点就是唯唯诺诺,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我的孩子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会成为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而不是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两句话看起来很像,我就把这个当成题目留给大家回去反思吧,去看看这中间的差异在哪里。我们是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我觉得他就是什么样的人;还是你一直想要他往名校、往第1名、往100分去做?字眼上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中间的差别是极大的。
另外,关于放手这件事情,其中的先后顺序我们应该拿捏好: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你才相信孩子,而是相信孩子了,你才能看到希望;不是孩子有责任了你才放手,而是你放手了孩子才有责任。
Kevin老师
1997年从台湾搬到大陆生活,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创办人,专业艺术策展人。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目前就读于剑桥大学历史系,毕业于上海协和双语学校;二女儿现就读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于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著有《做孩子的超级粉丝》一书。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