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第三文化小孩夏洛特小姐妹的快乐与烦恼

“I Just Want to Be Green”

9岁的夏洛特和7岁的玛蒂尔达出生于上海,是一对如洋娃娃般漂亮可爱的小姐妹。和大多数小姐妹一样,她们大多数时候相亲相爱,常为争夺玩具和爸妈的爱打打闹闹,很快又抱成一团。但和大多数小姐妹不同的是,回答她们来自哪里,是一件让她们颇为犯难的事情。

采、文:Raina 图:Heather提供


I grew up in a Yellow country
But my parents are Blue.
I’m Blue.
Or at least, that is what they told me.
But I play with the Yellows.
I went to school with the Yellows.
I spoke the Yellow language.
I even dressed and appeared to be Yellow.
Then I moved to the Blue land.
Now I go to school with the Blues.
I speak the Blue language.
I even dress and look Blue.
But deep down, inside me, something’s Yellow.
I love the Blue country.
But my ways are tinted with Yellow.
When I am in the Blue land,
I want to be Yellow.
When I am in the Yellow land,
I want to be Blue.
Why can’t I be both?
A place where I can be me.
A place where I can be green.
I just want to be green.
——节选自惠特尼·托马斯(Whitni Thomas)的诗《Colors》

 

爸爸George来自美国纽约,妈妈Heather来自加州,夫妻俩于2006年新年来到上海,决定将事业发展目的地定于这里,很快小姐妹便出生了。她们会说流利的中文和英文,每年会回到美国度假。先别说她们的家乡是中国还是美国,就是美国东西海岸文化差异也很大,以至于美国人经常开玩笑说,加州其实是另一个国家。

家有“第三文化小孩”两枚,Heather希望她们能够完美融合中美两种文化。的确,长期浸润在外国人社区,即便抛开白皮肤蓝眼睛的外表,她们和一般的上海小孩也是不同的。但融合并不容易。

地球游牧人:无根或是自由?

第三文化小孩最常问的问题是“我是谁”,他们很容易认为自己没有根。他们感受并吸收了许多文化,居住过许多国家,接触过许多民族,但他们不属于父母的文化,也不一定能从呆过最长时间的地方找到归属感。

由于每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和经历都有所不同,因此每个第三文化小孩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习惯、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等也是由这些大量的元素所构建的。

很多第三文化小孩都会经历早期的文化紊乱。对于孩子来说,敢于与众不同并不那么容易。夏洛特和妹妹在早年回美国的时候,不会使用中文,也不会主动对她们的美国小伙伴说,她们生活在中国的上海。

而在中国,她们又总是被当作是外国人。这导致的后果是,Heather的美好期待变得有点偏离方向。夏洛特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倾向于和说英语的孩子们玩,尽管她拥有很多中国的小伙伴。而玛蒂尔达仍然跳跃于双语之间,即使在美国,当她想上海家的时候,也会和她爸爸说中文。在美国看到亚裔面孔,她会主动地上去和别人说中文。

不同的语言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塑造着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这种对于根的潜意识的焦虑感,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形成个人的特殊文化,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现象。

从各种文化中兼收并蓄,找到自己舒适的方式,也正是Heather和George对小姐妹的期许。他们想要孩子们能够吸收中国和美国文化的精华,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为孩子选择了中国人办的国际学校——包玉刚实验学校。

文化小使者

这所学校既有土生土长的中国小孩,又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第三文化小孩。如果说寻找身份认同是第三文化小孩的必须经历,那么一旦成功跨越这一点,他们便能够在多种文化中游刃有余,无缝融入。

夏洛特家庆祝每一个西方节日和中国节日,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更多的中国社区生活。

而且今年夏天,姐妹俩开始告诉美国的小伙伴们:我们来自上海哟。她们当下便成了孩子群里的焦点人物。她们的美国小伙伴们叽里呱啦地提了一大堆问题,她们则兴奋地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两种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学校会布置很多作业。无论是在街上、公车上还是在餐厅里,小姐妹俩都是周遭的焦点,社区的宠儿,每个人对她们都温暖而友好;大家甚至会主动地和她们搭话。但是在西方国家,她们会被陌生人忽略。

在上海,小姐妹会跟着爸爸妈妈骑摩拜、小黄车或者步行,而回到加州,则得生活在车轮子之上,没汽车基本玩不动。

无论是在中国和美国,小姐妹俨然已经成为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世界小公民

让小姐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他们父母的梦想。不过,中美教育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甚至冲突,Heather和George也在努力地帮助孩子们发掘她们是谁,并找到自己的平衡。

Heather和George是纯正的美式思维,乐观无畏、诚实热情,强调个人的力量,但他们也希望夏洛特小姐妹能够深入经历中国文化中所看重的价值,比如:和谐、家庭和教育。

最让Heather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夏天,全家参加玛蒂尔达所在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在她看来,这个毕业典礼“就像CCTV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每个孩子的父母、祖父母,甚至亲戚们,都来见证自己家的小孩从校长手中接过的“学位”。

“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有多注重家庭。当然,职业父母要保持与学校教育专家们的沟通——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挑战。”Heather说,“我和George每天都忙着处理好几个学校微信群的事务,就跟全职工作一样,哈哈!”

另一个巨大挑战是,中美家长对于孩子学业的要求是如此不同。George夫妇早就被国内朋友“警告”过,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有多么大的区别。因为政府规定幼儿园不能教读写,然而一进入小学,如同一个学业的竞技场。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个跨越,Heather让孩子们在上一年级之前,以让她们感到有趣的方式接触了一些读写知识,但夫妻俩完全低估了她们同班同学的进度。中国家长对孩子课外学业的投入令他们咋舌。

George夫妇很喜欢中国教育系统中对于学习成绩的高要求,以及对孩子自律和严谨治学的推崇:在中国,没有“惩罚学霸”的传统。聪明或者成为学霸是很酷的一件事情。在George看来,分析性思考加上学术的严谨,再加上创造性和有效的讨论,能够让中国的教育系统变得更强,走得更远。

事实上,全世界的教育者都越来越不确定,如何才能最好地帮助孩子准备好应对未知的未来,但适应性、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公认为是孩子所需的几项核心能力。

George夫妇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和小姐妹俩讨论,她们在接下来和更遥远的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经过与孩子们的沟通,他们更倾向于“世界公民”的概念,因为无论什么国籍,大家都想要同样的好东西:平安健康、好的工作和好的教育、同理心、温柔慈爱、诚实坚韧、正直感恩等等。“我们想帮助她们发掘她们是谁,并始终成为她们实现自我的最坚实后盾。”


菁kids 2017 10月刊 《第三文化小孩》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关于“身份焦虑”

|封面故事|

从孩童、大人到领袖——第三文化再思索

第三文化小孩夏洛特小姐妹的快乐与烦恼

跨文化小孩——成长在交错之间

扎根于意大利的国际公民

|话题|

养娃,一个终身的项目

从职场精英到全职妈妈,你怎能不失落?

无条件牺牲自我?我不是这样的全职妈妈

|专栏|

带你远行,我到底在怕什么?

第二代的第三文化

全职爸妈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不伸手的懒妈妈

|在读|

我爱女儿超过……马桶吗?

|看世界|

带着两岁半娃在台湾上山下海的11天

|美食|

Helen的全套爱心早餐

|出去玩|

博物馆公主奇遇记


本文原载菁kids 10月刊《第三文化小孩》,印刷版于2017年10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