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日本心理大师带你走入孩子的宇宙

这段时间,亲子关系不再如之前那么简单,甜蜜的部分则更甜蜜,却也多了生气、误会、道歉等戏码。如果说我之前是百分百享受妈妈的身份,最近则明显感到压力:如何对待一个头脑和情感日趋复杂的小孩?

文|苏敏  图|Pinterest


周末有几个时段撒手让先生带女儿,我则在一旁做做家务和自己的事。到了周日晚上,又恢复我弄她洗澡和睡觉。可能是因为下午摔了跤,女儿小一的额头肿了个大包,各种不配合:擦头发不要、梳头不要、擦香香也不要。

我失去耐心,才说了她一句“你怎么回事”,这孩子就嚎起来了。

爸爸赶来救场,把她抱入怀里,听了我简述原委,问她道:“那你想跟妈妈说什么吗?”她已经止住了哭,似乎很急切地用右手拍了脑袋两下——表示“sorry”。我一下也心软了,“那妈妈抱抱吧?”她立刻从爸爸怀里挣脱、朝我伸出双臂。

我把她揽在怀里,好像抱小宝宝一样。她也一反猴孙的常态,就这么安安分分地依偎着我。给她擦擦眼泪鼻涕,问:“是不是想妈妈了?”笑。“是不是想跟妈妈在一起呀?”又笑。“妈妈就在这里。”亲一口,她整个笑出声。

“你爱爸爸吗?”“啊啊!”“爱妈妈吗?”“啊~~~”

上面那一幕,让我很惊讶于小一心思的复杂程度。虽然她可能并不自知,但当我询问一些封闭式的问题,她能清楚地分辨是或否。一岁半前后真是个神奇的阶段(其实养小孩最初的每个阶段都像里程碑),虽然语言发育还没太跟上,但她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生活化的简单指令,对大人的情绪也异常敏感了。

呆萌的一岁已经留在昨天,一个有着大猩猩般闪烁智慧的直立小动物正向我走来。

这段时间,亲子关系不再如之前那么简单,甜蜜的部分则更甜蜜,却也多了生气、误会、道歉等戏码。如果说我之前是百分百享受妈妈的身份,最近则明显感到压力:如何对待一个头脑和情感日趋复杂的小孩?

读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有很多惊喜。身为心理治疗师的他,熟读海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书里除了少量的临床案例,主体都是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分析,来解剖“孩子的宇宙”。孩子的宇宙究竟是何物呢?我理解是他们庞大、精密、难以被大人触及和了解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宇宙》
作者:[日] 河合隼雄
译者:王俊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2014-8

虽然以我女儿的年纪,“宇宙”还没有到书中孩童、少年那么精妙的程度,但不妨碍我“预习”嘛。作者自序前言中的这段话,一下子就打动了我:

孩子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呢?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一想到这种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称的“教育”、 “指导”和“善意”的名义下进行的,不由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我忽然想到,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们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渐忘却的过程。这样一来,人生似乎有点太凄凉了。……当我们反过来努力去了解孩子的宇宙的存在时,我们也许会回想起已经忘却的关于自身的宇宙的一些事,或者有一些新的发现。……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思考孩子的宇宙吧。

字里行间看得出他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爱,不愧是知名的心理学家。他对孩子心理的洞察,并没有深奥的专业词汇,反而常常给人思维清奇的感受,本书分别以孩子与家人、与秘密、与动物、与时空、与死亡、与异性分章节论述,涵盖了孩子宇宙的关键元素。

1——独立小大人

我怀疑孩子的生活是否真的“无忧无虑”。他们只是开心得比较用力吧?想想他们的挫折,每个时辰都在发生。以小一为例:

晾衣杆的操作装置好高够不到,可我好想转着玩啊,求助妈妈被拒;想要出门却还需要继续等待,妈妈的准备步骤也太多了吧;天气这么好我想要走一走,妈妈却要求我出了小区就要坐上婴儿车;已经很饿了,妈妈却要求我先洗手,我是有多脏?中饭又是我妈做的黑暗料理……

因为还无法顺畅交流,和小宝宝的关系中也有一部分密码未破解。好在年龄越小,她的需求也越简单、好猜。

《孩子的宇宙》一书让我最有共鸣的,是“孩子与秘密”这一章。河合隼雄这样界定秘密的意义:

拥有秘密,也就意味着“这件事只有我知道”,因而可以证明“我”这一存在的独特性。……如果把自己存在的基础放在自己是父亲或是大学教授这一点上,那么,它不过是由自己与自己之外的其他人例如孩子或学生等的关联产生的。……如果其他人不存在或不搭理自己,那么自己的自我同一性立即就会崩溃。

原来秘密之于一个还未能独立生存的孩子是如此重要。由此准确地勾起儿时的许多回忆。自从进了小学,不能说秘密不断,但的确,父母不再能够了解我百分之百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了,其中有些部分是刻意保守的机密,绝不能透风的。想到女儿将来也会保守自己的秘密,一方面觉得那是长大和独立的一个表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些失落。毕竟从她生命的最开始,我和她是共享一切的。

把因为表达障碍造成的沟通真空地带称为“秘密”显然不恰当。不过,一想到这么小的宝宝已经独自承受着只有她自己才了解的感受、想法,觉得他们挺了不起的。生而为人,尽管她在生存层面要依赖父母到成人,但精神世界从来没人能够百分百做她的支撑。所以尊重一个宝宝,绝不是矫情,而是必须。

设想自己活在孩童的世界,耳边时不时飘来父母的指令:把这点饭吃掉;(玩到一半)快来换个尿布;你把这块圆的积木搭在方的这块上呀……我也会有逆反心态吧。不过,我一不留神就让孩子落入这样的处境了。孩子虽小,却也有“自由”和“选择”的需求。所以在管教上,我和老公尽量谨慎地限制她,不做“处处”限制的爹妈。

限制当然还是有一些的,不希望她碰的东西就放在高处,她能碰到的都没什么危险性。用完卫生间出来每一次都要记得及时把门带上,因为我不想去马桶里掏玩具,或是令她被强酸消毒液弄伤眼睛。就这样,家是一个安全地带,无需跟在她屁股后面一个劲儿地说“不”。在公园里,或是游乐场,只要是我可以从旁保护的,都让她尝试、探索。她会爬镂空的楼梯,就是踩着一根根钢管往上爬,漏下去就被我及时捞起来;也会在下雨天像小猪佩奇一样踩水塘。

想到孩子的眼睛看到的真实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可望不可即、无能为力、挫折感,就不忍心滥用大人的权威去处处控制。

2——孩子的时空

孩子对时空的感受也和大人不一样。

我辞职做全职妈妈之前有过无谓的担心:我能和孩子玩什么?而当24小时和孩子在一起后,我发现“玩什么”根本不是问题。哪怕没有正儿八经的出行计划,在家方圆百米以内活动,洗衣服、逛公园、买菜,或是去街道办个事儿,喝杯咖啡,等等,孩子完全不会无聊。她在我看来平凡的日常中都能发掘乐趣,虽然我不一定很理解那乐趣到底是什么,何以让她如此乐此不疲。街边公园里的一座石桥,小一大概走了100遍,新的小白鞋鞋头都黑了,磨坏了。

“活在当下”,不懂无聊为何物,永远要为自己争取“好玩的”。——这是我想和孩子学习的。“自我”一些,不要太责任驱动和任务导向。与其过那种“被填满”的生活,不如主动创造生活,这就需要挖掘内心的热情。

带着孩子,很难做什么需要很专注的事。但很神奇的是,这半年我读的书比工作时多多了,也不全是育儿相关。手机放在一旁,就不会一直吸引我的注意力,蒙蔽我内心真正的需求。小一投入玩耍的时候,我可以做点儿什么呢?于是就翻书看了。

书中用儿童文学作品《汤姆的午夜花园》为例,展示了孩童的“时空”之特别。孩子和汤姆一样,会被秘密花园这样的非日常世界(时间混乱、花园在白天会消失)吸引,与这样的“奇妙世界”相对的便是平淡无奇的日常世界。河合隼雄引用了日本教育学家的一段话,阐述“奇妙世界”的重要性:

此侧的日常世界是由彼侧世界所支撑的。但是现在,不仅是大人,就连孩子也很忙(或许应该说是在大人的安排下边忙),与彼侧世界的接触被切断了,因而产生了种种问题。
教育学家蜂屋庆认为,此侧世界是“技术性世界”,彼侧世界是“超越性世界”,并指出,现代教育的盲点之一,就是热衷于传授并让孩子掌握技术,而忘却了超越性世界的存在。(《教育与超越》,蜂屋庆著)
他说:“居住在技术性世界的人,被按照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欲望’(目的)来测定。孩子被按照学校的分数测定,被相对分为优秀生和后进生。相对性地对待孩子,已经成了教育的基本。即使绝对性地强调‘重视每一个孩子’,由于忽视了超越性世界,这种声音也是空洞的。”
蜂屋还指出,教师通过接触绝对性的世界,才能“超越孩子性格和力量的差异,把每个孩子都当做绝对的超越性世界的体现,去接触那些有着宝贵的、无可替代的尊贵的孩子”。

的确,无视超越性世界,只注重技术性世界,就会让本来相对性的评价带有绝对性的分量,结果就会出现仅仅以孩子们的学业成绩进行绝对性评价这样的事。

这样看来,孩子的“奇妙世界”如此重要,可惜我们正不可避免地用种种压力(比如升学压力)让他们速速归队到日常世界,忽视了孩子的宇宙中那个奇妙的空间。

作者并没用具体的语言论述这个空间是什么,我揣摩,它不一定是玄乎的、幻想的或灵性的,普通日常中也能收获类似的体验:一个突然到访并小住的远方亲戚,或是去探访一个如大姐姐般的老师的家,这些都可以是孩童生活里不同寻常的体验,更不用提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一本书、一首歌所引发的遐思。

总之都是人大容易忽略,甚至认为“没用”的东西。

要带着爱去接触孩子,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拥有注入这爱的“通道”。……焦急的人、慌张的人是看不到“通道”的。
面对如此值得敬畏的存在,那些自认为“教育者”和“指导者”的人们,是多么积极地参与到扼杀它的行为中去。……灵魂的扼杀不可能通过制度和法律来防止,只能依靠每个人深厚的自觉。

3——不做盲目自信的父母

我相信小一很快也会有她的精神世界,有她的心事了,但没想到,除了爸妈几乎没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她,最近已经显露出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和紧张。

前阵子有个早上我和先生严肃沟通,我用指责的口吻,他的语气很闷。小一前一刻还在作天作地——这也正是我发怒的导火索——一副怎么都不舒心的样子,看我们脸色不对了,立马“识相”,做专注玩耍状,一边玩还一边来拉爸妈的手,一手拉一人。我当时很震惊,她知道一切因她而起吗?她是想把我们拉到一起,重新和好吗?

我小时候最害怕父母吵架,可以说是痛恶。自己做妈妈就极力想要避免重蹈上一辈的覆辙。然而有些坑还是绕不过去。有本叫《造化》的小书,讲的就是孩子会从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中“创造”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失败和不完美,我想来想去,只能通过更快地真心道歉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就好像《孩子的宇宙》里面说的:

父母对于自己对孩子的爱,似乎有些过于自信。哪怕再怎么爱孩子,如果不去努力探索这种爱应该怎样传达,或者只顾爱孩子,却不思考孩子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都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听研究脑神经的朋友科普,人类从胚胎、出生、0-2岁,再到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大脑的神经元数量一直在变化,其中,0-2岁这段时间,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数量急剧增多。我又要忍不住感慨,婴幼儿很了不起的,他们正在以几乎是这辈子最快的速度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认知、一个世界。

如果想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实在没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要不断追随着孩子,因为ta是属于不断成长和变化的一方,父母则是非常稳定的大人了,容易墨守成规。正是因为如此,养育孩子的日子也过得特别新鲜、扎实。如果能多一些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那就再好不过了。

-End-

 

苏敏

六年媒体从业经验,新上任的全职妈妈。和女儿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