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与收费 |竞波专栏

Mandatory "Donation"?

8月中旬,加州的公立学校纷纷开学。小女儿进入了本地一所2000多名学生的公立高中。又要适应新学校,我和妹妹兴奋之余,不免有点儿小紧张。

越紧张的事越要就近了解,缓解因未知而来的焦虑。于是,我参加了新生注册服务,和几位家长一起,看着青春又懵懂的孩子们一个个走过来报名。养眼之余,我心想,回家可别再挑孩子的毛病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这个样子啊。

新学年开学,家委会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返校文件包”,里面有各类表格、校长致辞、日程安排、活动指南等等。其实,这些学校官网上都有,但不少家长还是亲自开车来领取。手里拿着标注有孩子名字的文件包,感觉很踏实。漫长的暑假结束了,孩子总算开学了!

妹妹上的这所高中,学费书费全免,连笔记本电脑也是免费发给学生的。但我们也不是不用出钱了,返校资料中,一多半是关于捐款的通知。需要捐款的项目可不少,家委会、艺术课、合唱团、图书馆、多媒体中心、机器人俱乐部、剧院翻修等等。

公校学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多样化,有收入很高但选择让孩子接受公立教育的,也有接受政府补贴免费午餐的。捐款自愿,不捐老师也不会给孩子脸色看。捐多少根据自家能力,有的项目写明预算,给出一个平均每人捐款的“建议”金额,后面还加一句,“不论多少,所有捐款都会得到诚挚感谢”。

我比较习惯“免费”或者“收费”。自己从小上学是免费,轮到两个女儿到国内上学,那学费可没少交。那时候家委会办活动,也是平摊到各家,由志愿家长收钱,一笔笔记清楚。

冠名“收费”,没听说谁不交或者少交的。“捐款”和“收费”感觉很不同,因为有捐有不捐,捐的有多有少。作为既没有穷到拿政府补助,也没有富到能加倍捐的中产家庭,我就不免以习惯性思维研究一下。

在美国,收费就是收入,有收入就要交税。学校和家委会就成立非营利机构来筹款。这样机构免税,捐款人也可以免税,家长拿着捐款收据就能退出一部分税钱。另外,很多公司还按照员工的捐款数额再给学校赞助一笔,福利好的甚至加倍赞助。这种来自政府和商业的支持当然要充分利用,所以新学年伊始,收到捐款通知而不是交费通知,相比硬性收费从税后工资里出,就显得更合情理些。

本地筹款力度最大的是“教育合作伙伴基金会”,捐款主要用于弥补本市所有公立学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经费缺口,包括聘用课外辅导、升学辅导,开设科学、艺术、音乐选修课等等。

近年来,本市房价飞涨。按理说,房价高,地产税就高,而地产税中近一半用于本地公立学校。这样高于其他城市两三倍的房价,教育资金怎么还有缺口呢?记得去年10月份,我就收到初中校长的电邮,说捐款比往年少了4万多美金,几门艺术课就只好停了。

原来,加州房价涨,但地产税涨幅有限。1978年,税改通过了一个13号提案,规定房地产税按最近一次的房产交易价计算。如果地不出售,税额增幅会控制在每年2%以下,包括商业地产。比如,位于南加州的迪斯尼公司总部,1978年以来从没易手。迪斯尼公园的票价虽然涨了8倍,但公司缴的地产税还是每平方英尺几个美分。这样几十年下来,加州税收大受影响,加上人口多、移民多,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远远落后于麻省、伊利诺伊等教育大州。

经费少就只能先照顾困难学区。本市被认为经济条件不错,州政府拨款就更少了。靠本地房产税也不够,住宅中四分之一是几十年不出售的低税老房。高素质高学历的家长们哪里能看着教学质量下滑呢,于是就发起基金会,集社区之力弥补经费缺口。为鼓励人人出力,几个捐款大户还联手挑战,社区集资多少他们就等额再捐多少。这样下来,每年的捐款总额竟然占到校长可支配资金的70%左右。

捐款有了,家长关注的还有如何使用。支持自己孩子的项目没问题,用到与自己无关甚至是自己不赞成的项目上就会有意见。另外,同是公立学校,富裕区集资多,也突出了美国两个理念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个人有权利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财产;另一方面,无论贫富,所有孩子都有权利接受公平的教育。

另外,捐款不强迫,不代表没有数据。学校的年度报告上,十来页都印着捐款人的名字。近几年,新生人数增多,捐款却下降了,这引起了基金会的重视。基金会董事大多是名校毕业的高管,以数据查原因,“不交与少交”人群构成很容易就总结出来,拉上文化背景,不免就会有成见。

如此分析下来,捐款还是要当做“收费”重视起来,该交的就交吧。


竞波:北京人,留美15年之后,回国居住12年,在上海加入英文媒体《Shanghai Family》,在北京参与创办国际教育媒体《菁kids》并担任执行出版人。2016年搬回加州湾区,现自由撰稿。有两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儿。


2017 10月刊 《爱是一捧光》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慈善就是捐钱吗?

|封面故事|

爱是一捧会蔓延的光

公益,让爱传递

众爱:杂物的英雄时代

他们是折翼的天使,却不曾被上帝忘记

“援藏村”的故事

|学无止境|

在学校:“请以善小而为之”

专题报道:一位英国老师的志愿者生活

深度对话:神童是否靠天生?

未来艺术家:来自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的学生艺术作品

|父母社区|

中西文化对对碰:您会与孩子聊慈善吗?

|专栏|

我眼中的英国公益与慈善

人人都是志愿者

要垃圾分类,不要垃圾国民

捐款与收费

|全家出动|

和快乐私奔,一辆房车游澳洲!


本文原载菁kids 10月刊《爱是一捧光》,印刷版于2017年10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