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际课程系列[3]|资深老师告诉你:IB课程到底难在哪里?

the Secret of IBDP

姜华老师多年从事国际教育工作,他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深入浅出地分享各种主流国际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以助家长在择校或孩子选课时,对于课程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为姜华老师“国际课程”系列的第三篇。

这个介绍国际课程的小系列至目前为止,一共写了三篇。前面的两篇文章分别是:

揭秘国际课程系列[1]|选课“潜规则”: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吗?全A的成绩,你仍有可能是个选错课的“输家”

国际课程揭秘系列[2]|“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一线老师解读多方争议,为AP课程正名


前面两篇笔者都写的比较学术,比较深入,但是这篇关于IBDP课程的文章,大家读后会觉得主要还是围绕一个点来说,并没有深入和展开。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作为一个国际教育从业人员,笔者在三大国际课程中唯独没有IBDP课程的第一线教学和管理经验。因此,本文涉及的结论,更多地是从课程比较的角度得出而并非来自于第一手教学和管理经验(也请那些有一线IBDP课程经验的专家们不吝指教)。

事实上,三大国际课程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易懂难精。没有5-10年以上的一线教学和管理经验,谁敢说自己登堂入室?

而且这几个课程体系本身还在不断地改进和进化,所以从业人员真是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才行呢。

闲话揭过,进入正题。这篇文章只想向读者解释清楚一个问题:IBDP这个课程到底难在哪里?

有人会说:“这还用说,当然是难在学的内容上,太深了呗”。笔者刚涉足国际教育领域时,也有过同样的想法。不过,在时间久了以后,对于三大国际课程体系部分科目有了一定的了解,我逐步推翻了自己的这种想法。

比如以中国学生最擅长的数学为例,情况就根本不是这样。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去搜索一篇名为《数学也要写论文,IB这样衔接国外大学课程》的文章,作者於嵩是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数学教师、IBDP 数学考官。

於老师在这篇文章里面对比了IBDP数学和AP数学的知识点,列出了一个清楚的表格:

并分析到:“其实单从单科的难度和宽度而言,IB-DP和A Level数学难度不相上下。而AP就微积分方面而言,比IB-DP的微积分多了一个参数方程及其求导等。”

这个结论和我们印象中“IBDP课程最难”这样的看法可是大相径庭,但在反复检验以后,你却不得不承认是现实。

其实,国际教育圈内基本达成共识:三大国际课程如果把每一门的单科拿出来单独比较的话,难度排列应该是AP>IBDP>A Level。

可是为什么我们又会有“IBDP课程最难”这样的印象呢?奥妙不在于学的内容,而在于AP课程是可选择学不学的,而IB只能在每个学科组里选择上什么,但是却不能选择学不学。

这一点於老师也在文章中提到:

如果一名学生只选择了AP微积分AB,那么他的数学知识储备是少于DP数学标准水平的;只有当学生选择了AP微积分BC和AP统计学后,在知识储备方面才能完全超过选择DP数学高水平的学生。

但是如果选择AP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微积分或者统计,而IB-DP课程学生必须要学习这两个知识点。所以相对而言,IB-DP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备。

IBDP分为六大学科组(母语与世界文学、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学、科学、数学和艺术选修)+三大核心课程(认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和创意、行动与服务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学生在前五大学科组里必修一门课程,另外可以从艺术组选修一门课或从前面5组再修一门课。

这意味着学习IBDP课程的学生要同时研习9组内容,这个量远远超出了其他课程的要求,这是IBDP课程最难的首要原因。

但如果仅仅是研学内容多,但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因此可以占据明显的优势,那么内容多一点也不算是个大问题。

可是,等到申请大学的时候,你会发现IBDP的课程修的那么多,并没有给你的大学申请带来明显的优势,有很多时候还有潜在的劣势。

让我们以申请英国牛津大学为例。一般用A Level成绩申请,学生最少要提交3门A level的预估成绩,现在一般学生会提交4门 AAAA*的成绩,以防万一。但是提交5门以上的成绩是不建议的,因为这会让招生官觉得你对自己并没有明确的定位。

如果AP成绩申请牛津大学,按照牛津大学招生主页上的要求,你必须提交3门以上的AP成绩(5分),同时提交SAT1 1470/1600分的成绩和3门SAT2 700/800。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IBDP申请牛津大学的要求,同样是在牛津大学的招生主页上,对于申请标准是40分以上。

IBDP的每个学科组课程的满分是7分,所以6个学科组课程每门都拿到满分的成绩是42分,三大核心课程每门是1分,所以IBDP的满分是45分。

40分的IBDP成绩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在4个学科组要拿到7分的满分,另外两个学科组每科只能失1分。

一个是3,4门课程A,另外一个是6门课程A或接近A的水平。两者孰轻孰重,相信不需要我再来做决断了吧。

有人会说,你说的那是申请英国大学,申请美国大学可不一样,美国大学更青睐IB课程。

那么是不是在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时候IB课程有明显优势呢?仔细考察下来,可能结论也没有那么乐观。

首先,申请美国顶尖大学基本上必考SAT1或ACT,并不因为你读的是IBDP课程就可以免去提交SAT1或ACT的成绩。其次如果你的母语非英语,那么你还要提交托福成绩。

这些标准化考试都是需要时间准备的,如何平衡好IBDP课程学习和SAT、托福考试准备就成申请美国大学中的一个高难度考验。

网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个IB国际课程申请人的回忆》。作者老杨是位父亲,女儿在上海某国际学校就读IBDP课程,最终ED拿到了明德学院(美国顶尖文理学院,2017年排在文理学院第4位)的OFFER。

在他的这篇干货满满的帖子里,有一段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爸爸观察女儿班级的申美数据后,得出结论:

就拿我女儿班级举例。全班25个同学,IB课程,在2010年上海中考中,属于一般市重点水平,但各门功课比较均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平衡,尤其是很多是从校初中部直升IB高中部。根据其今年5月全球IB统考平均分,和历年学校数据相同,但这一届申请结果,却超出前十年,创造历史高峰,为何在大陆申请群体爆发增长,美高申请群体崛起的背景下,我女儿年级,却异军突起?

其实就是很多同学,重视标化考试,千方百计挤压时间分配,平衡IB课程和标化考试。根据我统计数据,凡是SAT成绩突破的,申请结果都非常满意。25个同学,获得哥大,西北,芝加哥,明德,哈佛福德,CMC,瓦萨,伯克利,香港大学等名校OFFER,同时,经过二个月在大学学习,很快适应美国大学学习生活。

如前所述,IBDP本身课程内容已经很多,综合难度已经大大超出其他课程。在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时候,还要重视标化考试,千方百计挤压时间分配,平衡IB课程和标化考试。

这等于是在本已经倍感沉重的学生身上,重重地再加上一个包袱。把原来已经非常紧张的IBDP学习时间再从中挖走一块,这样的情况下IBDP怎么可能不难?

看到这里,可能有家长会说:“难有难的好处,只有现在能应付得了这样高难度的课程,进入国外顶尖大学才能跟得上”。

这位家长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也着实反映了一部分选择IBDP课程家长的真实想法。

为了证明这种想法的合理性,这些年颇有些此类研究报告发布,从而给人IBDP课程比其他国际课程更优秀,更好的印象。

比如国际文凭组织2016年10月11日就发布了一份2016年度英国大学招生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显示,英国大学的招生官相比A-Level更青睐于IB。

但是这份看似公允的报告,其实隐藏着一个严重的“幸存者偏差”。(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这个被驳斥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东西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A Level课程只要参加了统一考试,且成绩不低于F (A*,A, B, C, D, E)就都有成绩,但是IBDP要拿到 Diploma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按照国际文凭组织的规定,光有分数不一定就可拿到IB diploma,还需要达成如下要求:

1、选修的六门学科必须都要有成绩,各科不能低于1分且总分至少为24分;

2、完成不少于150小时的CAS活动(IB DP的特色课程,通过CAS活动能培养学生诸如创新、领导、合作与奉献等综合能力)

3、完成TOK理论知识论文和EE拓展论文,且分数只能有一个得D(分数等级A-E)

4、不能作弊

5、最多有3个学科分数为3或以下分数,HL高等级学科不能低于2分,SL标准等级学科只能有一个2分

6、HL高等级学科总分不能低于12分,SL标准等级学科总分不能低于9分

如果你的考试分数在28分以上,除了满足上面所述的前4个要求外,会有如下调整:

1、HL高等级学科只能有一个2分,SL标准等级学科最多有两个2分

2、3个HL高等级学科总分不能低于11分,3个SL标准等级学科总分不能低于8分;4个HL高等级学科总分不能低于14分,2个SL标准等级学科总分不能低于5分

以此看来,那些能拿到IB Diploma的都可以算是“幸存者”,用他们来和A level F以上成绩获得者来比较是不公平的。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把所有选择了IBDP课程的学生,不管最终有没有拿到IB diploma和所有修A level课程,最后拿到成绩的学生来进行比较。

这时候,你才会发现IBDP课程没有那么“高大上”了,因为再好的学校都会有那么一些拿不到IB Diploma的学生。

笔者就知道上海的某所开设IBDP课程的中学,曾经出现学生多人不参加三大核心课程,结果大面积学生无法拿到IB diploma的情况。

还有某著名的重点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同时开设IBDP和A level课程。在向他们的负责人请教以后,她一语道破苦衷: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保险”,让学生在学IBDP的时候,另外再去考一下 A LEVEL的数理化。学生无需额外的准备,又可以手握两套成绩,万一IB diploma拿不到,或者IB某科成绩考砸了,还可以用 A LEVEL成绩来申请。用上海话来说,这个真叫“算盘打得精刮”。

因此,对于一心想要选择IBDP课程的学生和家长,我有下面一些话想告诉你:

IBDP确实是很好的国际课程,但是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问自己三个问题,如果都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再做选择不迟。

问题一:我的英语水平是否已经达到选择这个课程的最低要求?(托福最低80分以上,单科不低于18分,雅思6分以上,单科不低于5分)

问题二:我的学业水平是否比较均衡,没有明显偏科?

问题三:我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否达到了选择这个课程的要求?(在时间方面,能不能平衡六大学科和三大核心课程之间的矛盾,能不能平衡专业与标准化考试之间的矛盾。)

如果在以上三个问题中,有任何一个题目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建议你考虑其他的国际课程,他们也许没有IBDP课程那么有深度和广度,但是更灵活,足以弥补你学习IBDP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缺陷。


作者:姜华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赴欧盟进行深度研修,获得政府WTO高级人才资格,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担任过讲师。现在上海某国际学校负责宣传、品牌建设工作,同时承担美国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工作事务。著有《国际课程谁在选?谁在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作为菁kids上海的立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