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国际学校到加拿大私校,我从“学习型”家长变成“体力型”家长

我是个爱学习的家长,但是这两年在国外陪读,不光闹了知识荒,还不得不面对“从学习型家长向社交型家长,甚至体力型家长转型”的难题。

某个周末,本是个睡懒觉的日子,我却上好一大早七点的闹钟,准时爬起来收听女儿在北京曾经就读的学校(就简称B校吧)组织的,几位已经毕业了,现正在美国和英国大学的学心理学专业就读的校友的分享会,目的是给马上进入11年级IBDP阶段、今后打算学心理学的10年级学生提供些实用信息,帮助他们找找感觉、回答一些他们心里的疑问。

虽然已经离开了B校社区大家庭,但我的心却从未走远,相关的社群没舍得退,一直默默关注着曾经的“同伴们”的一举一动。

为什么要顶着时差,反向收听曾经的学校组织的分享会?

文丨Beth 编辑 | Yuan

图 | 网络


原因很简单,我是个爱学习的家长,秉承着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理念。
随着女儿进入高中,她需要关注并参与、执行的任务越来越多样化,家长绝对有必要同步扫盲,以做到不乱指挥、瞎出主意拖后腿,同时,用知识武装自己,减少焦虑,更避免将这种焦虑波及到孩子身上。
但这两年在国外陪读,说来也奇怪,现任学校针对家长的讲座却是一场也没有。这不太正常吧?
B校以前针对家长(Parent As Learner)的讲座是我的最爱,隔三差五组织一场,我三天两头泡在学校里,获益不少,也日久生情,以至于女儿转学离开的时候,百般不舍的那个人竟然是我。
当年跑到学校听的讲座,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从general的话题,

如:
家庭作业对提高学生成绩是否有帮助?
如何管理孩子的屏幕时间?
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到专业类的,比如IB的成绩单如何解读?

IB阶段如何选课?
IB的数学是怎么个教学逻辑?
大学升学辅导老师可以为学生做些什么?
在MYP阶段可以做些什么?
等等。主题多到我已经记不清了。

感觉那些年,女儿在不断长大,我也在不断学习如何当个尽量合格的家长——了解她现在所处的、与我几十年前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知己知彼才能当个懂得理解、且不添乱、不瞎指挥的家长。
听讲座,去图书馆借书,不停的汲取关于国际教育的各种新的知识,让我觉得虽然交了一份学费,却同时受益了两个人。那几年,自己记录下了不少文字,灵感均来自学校的讲座、活动,因为总能接触到各种新鲜的内容,很是怀念!

一转眼,奔着更加国际化的教育,转战到枫叶国已是第三个年头,女儿进入这边的私立学校也步入第二年。比起第一年的公立学校,私校有比较紧密的家长社区和社群,终于感觉有了组织,基本温饱问题(归属感)解决了,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想来想去,是学习的气氛。这一年多,除了每年开学伊始组织的curriculum night(课程介绍会),好像想不出学校组织过任何一个和学习相关的活动。
哦,有一个。今年请来了一位校友,是个作家,要给家长讲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个讲座是家委会而不是学校组织的。除此之外,真的没了。
为什么学校不组织给家长的讲座?这个问题在我的脑袋里盘旋了很久。若说学校其他的活动,其实还真不少,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社交类型的,就是找个机会把家长们组织到一起social(聊天),比如,新生家长见面晚餐会,xx年级家长清晨咖啡恳谈会,圣诞季各年级家长大聚会(英文叫mingle)……
主要形式就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聊天,而且一定得是站着的,方便随时溜达走,找不同的人开启新一轮海聊;
另一类是志愿者服务类的活动,比如午餐pizza活动,学校会招募家长志愿者给学生们买pizza发pizza(这是学校的保留活动,每年好几次,但我一直不明白其意义何在);
学校的开放日需要家长志愿者,负责从支摊儿、来宾签到、发胸卡,到指路,再到回答问题,发放宣传册等各项事宜(这些难道不是学校招生部员工的工作吗);
再比如,二手校服大卖场需要人手提前把家长陆续送来的二手衣物分类,按尺码归类并摆放好,售卖当天还要有人担任出纳;
此外,还有组织给学校所在社区捐东西;等等。

反正学校的活动不是需要动嘴皮子,就是要贡献体力。
动嘴皮子这种社交类的活动,每次都让我很是纠结一番——理性告诉自己应该去(对于我这样的社恐来说就是硬着头皮去),了解一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在教育孩子上都做些什么,但每次去了又总免不了尴尬,整个就是尬聊,几句就冷场了。要是再有点听不懂的,真的是拔腿就想走。
语言不是母语,无法实现自由沟通,有时候人家突然海阔天空聊起来,或者你半路加入的某个小群体正就某个话题聊到一半,真的是听得云里雾里。
其次,就是真的不知道聊什么,我把这多多少少怪罪于文化差异。和华人家长聊天,大家可以东拉西扯、很自然把一段对话进行下去,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西人家长,这天怎么就那么难聊下去呢?
打个比方,华人家长们可以聊选课,聊课外活动,分享一些有用的资源,甚至吐槽学校,或者聊自己的感受。和西人家长聊这些?这对话好像很难深入进行下去。
我猜想,华人家长重学习,西人家长重运动,这种价值观的差别导致了表面泛泛的简单沟通。
在一次本年级家长组织的晚餐交流会上,我观察到,不光中国家长扎堆儿,白人家长、印巴裔家长,都扎在与自己相似的小群体里,三三两两热热闹闹的聊着。
我很想加入陌生的群体,去跟他们多沟通,探索彼此的不同,只是,这任务太艰巨了,尬聊实在是我这个社恐所不能应付得来的。

说回最初的疑惑。
既然这边的家庭不像我们那样注重学习,把学业放在第一位,那么可想而知,学校又怎么会像国内学校那样,组织丰富多彩的针对家长的学习类的讲座呢?
另外,国外的家长本身就是在同样的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那么多不对等的信息,当然也就没有对家长进行再教育的迫切需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组织社交活动,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自己去沟通、去聊吧,学校给你们创造机会。
想到这里,好像有那么点理解这边的学校风格了。
另外,这边还特别强调服务精神,所以学校(包括家委会)把有限的精力全都投入到组织这类活动中。
隔三岔五就会收到邮件通知,接下来哪个活动需要家长志愿者。我一直不明白意义何在的午餐pizza活动,每个月都在招募家长志愿者。
重点不在于这个活动是发pizza还是发三明治,也不在于这顿饭的pizza有什么意义(真的别多想),而在于这体现了服务他人的精神。做就对了!
再比如给学校所在的社区困难户发节日食品篮,送冬日保暖围巾,甚至给社区里的宠物送宠物食品和用品,都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区,这种服务意识对当地人来说已经深入骨髓。
而且服务需要是真心诚意的,不能把家里闲置的物品(哪怕很新)拿去接济生活困难的居民(包括宠物),必须是全新的、未拆封的。学校在组织这些家长活动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向学生们传递,服务他人、帮助他人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清楚地记得,曾经见到一个穿着整齐精致的老太太问坐在路边的流浪汉,你饿吗?需要我给你买点什么吃的?想想自己很难会这样做。
还有前些天读过的一本书,美国作者在讲述如何使老年生活丰富且有意义时,就列举了很多受访的者案例,他们都积极投身于社区公益事业中,小到为改造社区绿化环境出一份力,推销本地食品,大到为全球难民危机问题付出努力。
不得不说,东西方看待问题的视角有着大不同,而这其实也正映射在大学的申请过程中。
美国大学希望看到的不正是那些有服务意识,愿意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去为身边的世界做出改变的学生嘛。
Common Apps列表的10项活动中,除了所获的奖项和参加过的有价值的学术类活动,你做了哪些服务类的活动,坚持了多长时间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这样看来,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该多鼓励孩子们去参与社区活动、多去为他人提供服务。
而首先,家长自己得先建立起去参加这类活动的习惯。既然学校不再组织讲座,没有了知识的汲取,那就只能多去付出,多贡献爱心。从脑力劳动者转型为体力劳动者。
然而,事情远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看看加拿大高中的大学申请结果,不难发现,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学生比例并不高,或者说,加拿大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的本就不太多。而大部分在非传统赛道上的中国家庭,目标锁定的依然是美国大学。
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当地家长的套路,以为干点“体力活”就足够了。多拿知识武装自己,总归这个大方向错不了。国外的学校提供不了这些,只能自谋生路。
好在网络上各种直播外加公众号文章,为我们这些高中生家长提供了不少信息。虽成不了专家,但通过学习,在孩子升学这件事上,至少能具有一定的判断力。
学累了,或者脑袋里接收的信息纠缠混乱了,就去学校参加个志愿者活动,劳动一下筋骨,让大脑放松一下。

<End>


想了解更多信息
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菁kids择校顾问
发送关键词“加拿大私校”
加入“加拿大私校和陪读群”
让加国留学温暖透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