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美国,为孩子择校成为头等大事,一波三折之后,我来之前的“有了学区房,就可以心无杂念无拘无束地享受自由、个性的美国教育”的幻想灰飞烟灭。展望女儿的教育之路,在省略了国内“一纸定乾坤”的选拔方式背后,我们和孩子将在这里经历比中国高考更加严苛的考验。
文 | 三生 图 | 源自网络
在中国,9月初出生的娃几乎都免不了8月31日的入学大魔咒,本以为来美国女儿就可以逃开月份的限制提早上学了,事实上,现实不仅完全不是这样,甚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美国各州的入学年龄要求不同,女儿在美国连续读了两年pre-k。
她3岁时在华盛顿特区就读公立小学,特区教育政策规定9月31日前满3岁的小朋友可以入学,她的生日在9月中旬,刚好顺利入学并成了班里年纪最小的小朋友。毕业后随我们工作调动来到加州硅谷,州政策又变成入学年龄为9月1日前满3岁的小朋友方可入学,这下尴尬了,只能再读一年pre-k。
两年pre-k读下来,东西海岸同年级却不同的学习经历,让我对在美国小学择校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感受。
美国南北文化有不同的历史积淀,这种差异也影响到了东西海岸的教育风格。东海岸的教育气氛保留着英国的传统价值观,学校的历史和东海岸的历史一样悠久,校园里常青藤布满红砖墙、学术传统十分严谨,被美国人称为贵族精英文化教育。
而西海岸的教育气氛中渗透着高科技园区的自由、创新和开拓的精神,创新教育模式层出不穷,遍地开花。由于亚裔人口比例较大,移民附带的教育相关产业百花齐放。如果你驱车在硅谷,沿路就可以看见日本、中国等各国流行的课外补习机构,双语私立学校也能满足不同种族的教育需求,学校活动也更具国际特色。
对比东西海岸两所小学的pre-k,在教学风格上的差异非常明显。
在华盛顿特区,女儿就读的是一所中规中矩的公立小学,而在硅谷我们给她选择的是私立小学。通过女儿每周五拿回来的在校学习材料和学期末总结看,能够比较直观地发现,两所学校的学习内容只有极少量重复的部分。
华盛顿公校的教材是按照班级老师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编排的,同一所学校同年级各班的课程也不尽相同;而女儿所在的硅谷私校以Bob Books这套书为教材(并非所有私校都如此)。教材只是作为学习主线,并非圈定学习范围,私校教学课程在同校同年级各班是一样的。归纳起来,重叠的部分是注重阅读、观察式教学、教室布置、独立性培养、责任感教育;有差异的部分是基础数学、第二外语、课外活动比例(field trip 和party)、stem教学、期末考核标准、学生比例等。
女儿pre-k的老师建议我们给她选一所私校,老师认为更适合她,可是经历一番探校后我们发现,评价相对好的学校不但需要严格的面试,还需要等空学位才能入学,等着排位的队伍也打破了我“花钱就能进好学校”的算盘。
据说想被名列前茅的Harker School高中录取,要从该校的pre-k开始占学位,而想申请就读,需要提供父母年度税务证明,这意味着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能获得面试机会。而斯坦福边上的Bing Nursery School从孩子刚出生就要排队递交申请表了,Bing Nursery School(必应幼儿园)是心理学专业实验室,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调查下来我意识到,在这里想成功地为孩子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的家长太多了,对教育高标准的追求相比国内,其激烈程度不相上下。
眼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排队等学位和递交税务证明,同时全家准备入学面试。这一改我来之前的想法——给孩子选一所好学校,其实哪是我们选学校,明明就是学校选我们。我曾经有过的“来了美国只要有了10分学区房,孩子就能享受自由、个性的教育环境”的幻想一时间灰飞烟灭。
这里的爸爸妈妈在孩子一出生就设计好了清单化的童年,他们知道哪个年龄阶段、哪些校内和校外活动能最大化辅助孩子未来进入常青藤盟校;他们研究专攻什么运动项目,进行哪些相应的训练有机会进入精英运动队;哪些夏令营能最好地增强他们的经历;应当获取哪些公共服务机会给自己加分;他们没有哪个周末会感到无聊,“无聊”不在他们的教育计划范围内……
在美国,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择校其实择的也是家庭教育观。
择校这段时间,我们东奔西走地探校,四处打听学校信息。我们联系过来硅谷探校的记者,也在华人论坛搜集教育信息,有时候在餐厅遇上与女儿年纪相仿的中国家庭也会聊上几句择校的话题,最终发现大家的心目中的“好”,概念千差万别。
大多数国人还是倾向于购置学区房,毕竟移民买房置业还是国人的传统,新移民中的中产阶级比例相对较大,买学区房上公立小学是一个比较稳妥且安全的选择。
还有很多中国家长在美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他们的教育观点相对新颖,比如用科学的方式将孩子分类,通过孩子的“属性”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而他们的眼睛瞄准的也一般是私校。硅谷的私立学校具有实践性,是创新教育的温室,比如之前的Alt School,一项由谷歌公司Google+项目前负责人马里斯·温蒂拉(Max Ventilla)在旧金山湾区推动的一项教育实验项目,以及现在的Imagination Lab School都是创新教育中众人皆知的典范。
再有,家有好几个小孩且年龄均较小的家庭,他们会选择配有“2岁班”的小学,这样所有的孩子都在一个学校,方便接送;还有很多和宗教有关的学校,圣经是每周的必修课;注重母语的移民家庭通常会选择双语私校。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在美国人眼里都没有对错之分,在这个尊重个性的国度里,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如果想实现阶级跨越,这里没有固定套路,也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初来乍到,我想,我们必须首先要认清自己,制定一套适合自身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在美国踏实地让教育“落脚”。在省略了国内“一纸定乾坤”的选拔方式背后,我想,我们和孩子将在这里经历比中国高考更加严苛的考验。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