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五年,再也回不去北京城

文 | 山抹微云 图 | 作者提供、网络

刚搬来顺义那天,满心哀怨——我这又是个千年俗套的为儿“牺牲”的故事,为了孩子的教育,忍了吧!别了,五光十色的北京!

2018年夏天,下定决心要送小孩去国际化学校,于是因为探校我才第一次来到顺义。这是什么鬼地方啊!把车停在裕安路上,下车买根冰棍的功夫,前后就被两辆大骡子车夹击。

骡子们拉来俩大车西瓜,在树荫下温顺的打盹,骡车主人把老头背心往肚皮上一卷,麻利的掏出电子称、大喇叭——“沙瓤保甜!不甜不要钱!”

2018年的北京啊,顺义的大主路上骡子还能当街走叫卖,这老家城乡结合部都不常见到此情此景了。

初来乍到,探校出来想买根冰棍儿,开过了几条街都找不到一个明亮点的小卖部,夫妻烟酒店最多卖点冰红茶。最后可算摸到一个支着冰柜的小区菜店,店主掀开黢黑的棉被,给我从冰柜里头掏出一根“高端点”的蒙牛“随变”。

刚开车来此地,很难适应那么多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由于车辆稀疏,我有种开车在美国的错觉——到路口停车,东张西望一下,按先来后到通行。

多年的北漂好不容易在城里买房定居,又一朝甩到五环外,想进城就得上京承高速,那心情简直就是苏武牧羊、甄玉娆流放宁古塔。

刚到宁古塔时,偶尔会找一位也是因为孩子上学搬来顺义的姐姐聊天,顺便吐槽下此地诸多不便。没想到姐姐神秘一笑——“顺义的好啊,你慢慢体会吧!”

我不信,郊区就是郊区,城乡结合部生活还能好的过首都?

然而我嫌弃顺义,顺义大度不嫌弃我,它用很短的时间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我驯服。

那时的顺义基础设施远没有现在完善,但是天地格外开阔。

才定居短短两周,当我从城区开车回来,越走越顺,从京承高速口下来就像突然进入宁静的世外桃源,把滚滚车流喧嚣人海统统阻挡在外。

房屋低矮,大摇大摆随意停车,刚刚在城区办事找车位有多不痛快,顺义就把舒畅给我加倍返还。

就算是挤地铁回家,满身疲惫刷着手机,突然眼前光明重现,绚烂的夕阳在在地铁窗外如约而至,再穿过一片绿茵连绵的高尔夫球场,那就快到家了。

顺义好像是大都市疲惫生活的一块盾牌,把城里的逼仄不如意都拦截在地铁和高速之外。

顺义路边经常停着房车,小区门口也好几辆房车

周末我们去温榆河畔露营烧烤,钓钓鱼睡着摇椅晃晃悠悠就是美好的假日一天。哪怕是口罩的日子,顺义人民也没少太多这种户外休闲的机会。

烧烤前备料,十分钟一脚油门就到回民营,买来新鲜正宗的羊肉串,完全不输二环牛街。

每天只要你能起的来,总有各种最接地气的早市、市集可以逛,常规买菜就去古城村,早起遛弯就上罗各庄高丽营。

甚至,在北京定居十几年后,当我们搬到顺义,才第一次实现在北京做腊肉、香肠,再也不用从老家快递了。

因为家附近的市集上能买来所有做故乡香肠的材料并且帮忙加工,居住环境也更好了,开阔的露台随便晾晒个几百斤年货没问题。

从来顺义的第一年,北京于我,突然就有了江淮小城的年味。


别墅区路边的花市果园,跟城里的花卉市场不一样,这里的花市都是地里长的,接地气的植物,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随时看重任何果树种回家

当初我嫌弃的那些看起来不太高级的小区菜店,后来才发现原来里面大有乾坤,区区顺义,却很容易买到丝瓜尖、红菜苔、苋菜等等北京不常见的蔬菜。

但如果仅仅是车少人少接地气,那么所有农村和郊区都如此,也没什么稀奇。

最难得是,这五年,顺义的基础设施配套就像开了挂,一路火速前行。

我们先是迎来了全北京唯二的山姆,又紧接着迎来全北京唯二的中国本土版山姆“fudi”超市,从此周末上山姆试吃试玩成为顺义家庭“新团建项目”,不想到现场凑热闹,就躺家里等着半小时后蛋糕卷送到家。

喜滋滋的看着这两家顺义超市打架,蛋糕卷降价再降价。降价也还是不够的,顺义人民有条件嫌弃山姆和fudi东西贵,因为开车不到二十分钟就可以抵达顺义版“新发地”石门批发市场——从海鲜干货到天南海北新奇水果,石门市场无所不包。

我们可以选择溜达到家门口的fudi超市来一只180一斤的帝王蟹,也可以去顺义新发地来只同款只要120。

朝阳人民有奥森,纽约人民说中央公园就是他们的心脏,我们顺义人民有绝对不输前两者的温榆河公园。

什么周末大小长假,懒得出远门懒得规划的时候,就一家老小奔赴温榆河。

小孩子喂喂牛马羊鸡鸭鹅,泥塘里捉泥鳅螃蟹,地里挖红薯拔萝卜,河边有松软的沙滩任他们从朝霞挖到晚霞。

步行十分钟就到的罗马湖

城里人流行的浆板、皮筏艇,到了温榆河才有了真正施展的天地。在温榆河的芦苇荡荷花从里可以悠哉哉的蹬会儿水上自行车,或者拎壶茶到手摇乌篷船上喝,让人恍惚间不知道是在北京郊区还是在江南水乡。

今年顺义又发生了件划时代的大事——著名的三甲大医院“友谊医院”终于在此正式开张了,从此又少了一个非必要不进城的理由。咱顺义有了自己的三甲,而且条件如此高大上,碾压过去的一切私立医院。


友谊医院顺义院区

来顺义原本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上国际化学校。当初想的就是,反正顺义学校多,万一上的这家不好,到时候真要转学都不用搬家啊。

住了五年发现,何止是国际学校多呢,配套的各类辅导也多啊。不论你想怎么鸡,不论你想从什么稀奇古怪小众的角度鸡,顺义都有资源。

踏踏实实在顺义上学,基本上所有辅导班都不需要离开起步价范围。从某种程度上说,顺义这一点优势,甚至好过上海。

同样是住郊区,浦东外环的姐妹每周要开车带孩子辗转去学戏剧和英语——如果是在顺义,这两样也是家门口就有优秀的老师。退一万步说,就算没有优秀的老师,顺义妈妈聚集的强大实力也能把老师攒到跟前来。

也许海淀妈妈对此不屑,顺义不过是有几家品质一般般的国际学校罢了,哪科资源也还是海淀最强。再说,万一孩子不上国际化学校呢?万一哪天再来个类似口罩的国际形势万一要再退回到高考赛道呢?顺义难道值得留在此地高考?

其实自从口罩时代结束,我身边就有人陆续回到高考轨道。然而回到高考轨道却选择不回城依然留守顺义的也大有人在,同事朋友邻居我认识的起码有三位决定就在顺义推娃高考。

当初为了孩子教育来顺义定居,现在也可以为了定居顺义安顿孩子教育,天地宽了其实路有很多。

某天我带娃公交车去温榆河公园,路过新建成的著名中学顺义分校,远远的看着条件甚好的校园悄悄对娃说:“这学校的设施看着不比你们学校差哦!”

结果前面座椅的小哥哥回过头来说:“阿姨,我在这上学,我们学校很好马上还要建游泳馆,老师也特别好!”这段十五分钟的公交路程,小哥哥全程激情宣讲自己的中学。不得不说,顺义这两年连公立学校都越建越多,越来越优质。

做鸡头还是当凤尾?拼命去掐尖最厉害的中学?其实很难有正确与否的答案。

但是,不论最后选择教育的哪条轨道,我都愿意留在顺义。

因为顺义其实有特别多样化、松弛的教育环境,不明内情的人会误以为顺义妈妈是鸡娃要鸡到全球高度、全面搞精英教育。

其实很多顺义妈妈见过大场面,体验过别样的精彩人生,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之路尤其宽容。

有太多人对学科成绩根本没那么在意,能包容孩子小众的无用爱好,敢于尝试各种创新的教育课程,敢用一个个无所事事的周末带孩子疯跑,敢帮孩子请假溜出去野——都是顺义妈妈。

如果顺义仅仅就是那个自媒体“顺义妈妈”的那种顺义,仅仅就是别墅区富人扎堆的顺义,就是小孩英语浓度格外高的顺义——那也真是没意思,太不利于让小孩“见世面”。

顺义的可贵,就在于几千万的别墅不远处就是本地居民世代聚集的村落、有回迁房、有精装刚需小平层。中粮祥云的路边,一边是豪车满路,一边是电动车挤挤挨挨。可以选择在学校附近来个正经下午茶,也能在学校门口小摊上开心买个手工冰粉。

湖畔餐厅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可上可下,能够见识世界的每一面才是“见世面”,顺义的教育生态也足够丰富。

要说顺义生活也有很大的烦恼,对顺义人民最不利的就是大兴机场开通导致咱原本独一无二离机场近的优势被分流大半;还有北京南站太远太远,想要高铁南下,先得体验穿越北京城南下五个环。

也许是太过宜居在北京郊区独树一帜,顺义新开的楼盘越来越多了,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些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再也没有了,往日那种纯粹的宁静也在一点点打破。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