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上热搜的“毒玩具”伤害身心健康?我却从中看到了更严重的问题……

如若孩子们能在课间十分钟跑到操场游戏一番,又有谁会选择在跑去厕所的路上甩着手里的塑料小刀只为过过手瘾?

文 | Stella  图 | 来源于网络

 

你家孩子玩过萝卜刀吗?

毒玩具最近频繁挂上热搜,眼看着“萝卜刀”的热度随着学校发出的禁令慢慢减退,这两天势头却又卷向了韩国的中小学校园,当看到学生们开始拿萝卜刀玩刺人和挟持人质的游戏时,家长间出现了担心“模仿犯罪”的声音,大邱市教育厅随即发布了“关于防止购买及携带玩具萝卜刀的协助请求”的公文,不少家长对此措施表示欢迎。

层出不穷的毒玩具

01

如果在社交平台搜索“毒玩具”,相信你也会感到震惊:原来那么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玩具竟都能对孩子的身体、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萝卜刀、小黄鸭、史莱姆、奶油胶、水宝宝、磁力珠、火漆印章,甚至是毛绒玩具和手办都难逃被贴上有毒标签的命运,品类多到不管多小心谨慎,都很难不踩一两次坑。

如果去细究毒玩具究竟毒在哪里,不难发现主要是以下三大因素:材料问题、安全问题、心理暗示。

比如史莱姆的原料成分硼砂一旦被过量摄入,就会导致急性中毒。孩子们如果皮肤有伤口,或是误触口腔,摄入的硼砂会在体内蓄积。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对于玩具的化学物质迁移有相应标准,但并没有对硼作出规定。

早前环保组织“无毒先锋”从多家电商平台各选取销量靠前的10件史莱姆产品,共30个样品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其中仅三分之一的样品硼元素迁移量达到欧盟标准。而这批产品中哪怕有3C认证标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体系)和CE标志(欧盟市场的强制性认证标志),硼迁移量也并非100%达标。类似的还有奶油胶里的甲醛量成倍数超标、塑料制品中的增塑剂超标……这些原材料安全问题无疑会侵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不少玩具更是踩了多个雷,比如萝卜刀,曾有家长晒出自己孩子因为萝卜刀而受伤的照片,轻则破皮重则缝针,家长们更是担心其会对还不完全具备是非判断能力的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助长暴力倾向。

就在最近,萝卜刀的升级版又出现了,如果说前者的外观看起来人畜无害还算可爱,升级版的蝴蝶刀则光是看挂在某宝首页的销售视频就足够让人胆战心惊。长长的刀柄和刀尖看起来更难掌控,甩起来也更容易误伤。同系列还有萝卜枪,能够打出软弹,买家评论道:“打出去不是很疼,但威力刚刚好,应该能打个小十米左右。”很难说如果在与同伴玩耍时近距离射击会造成什么后果。

毒玩具的层出不穷与下列因素有关:带节奏的短视频平台、盯着学生零花钱而不管不顾其他的校门口小卖部、最上游的利欲熏心的生产厂家,以及管理缺位的有关部门,在此不做赘述。我们来说说面对这一现象,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毒玩具为何风靡一时?

玩具的社交属性在作祟

02

打开某宝搜索萝卜刀,店铺销量高达10万+,不少买家都在评论区说“孩子高兴坏了,说可以拿出去跟小朋友炫耀啦”。当玩具在校园里成为了社交话题,没有的孩子也会跟风买一把,以防被孤立。风靡一时的玩具总是承载着社交功能,哪怕家长成功避雷了,也很难说孩子不会在学校被同学安利。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原先并不知晓萝卜刀的存在,直到孩子从校园义卖里带回了一把……

针对毒玩具的兴起,不少买家也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为什么不能玩这种刀?就是小孩子喜欢玩武器啊。至于‘以后拿刀捅真人’,问题的关键难道不是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

“孩子只会觉得这是个很酷的玩具,三观塑造得看家长怎么教育。”

“上学用的三角尺很尖容易划伤,用书包打闹也容易砸伤,更何况孩子不可能一辈子不碰刀具。”

家长们说得不无道理,哪怕今天的萝卜刀可以被学校下禁令,也难保明天不会再出现另一种“毒玩具”。家长之所以担忧,主要还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和玩具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特地请教了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曾在双语学校任教的Lene老师。

Lene老师认为,孩子们在群体中的从众行为使得萝卜刀迅速成为一种通行的社交语言。家长和老师应从中看到孩子对于群体融入、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从而正向引导、满足,并在其中培养孩子们的分辨和见识。

“一线教育者敏锐地嗅到萝卜刀带来的潜在危险和不良暗示,及时禁止是积极作为。只是禁了萝卜刀,下次可能还有白菜枪,从这个角度而言,疏甚于堵。”Lene老师说,“于家长而言,要正视孩子的‘玩闹’需求,倾听孩子的诉说和要求,准确共情,有所赋权。在安全、自理等底线约定之上,不妨适度满足孩子的期望。可能一个小小的玩具背后,隐藏了孩子的自我效能和自主决策。”

当然,当孩子玩得开心时,那些约定也极有可能被抛之脑后,家长应对此有所预期。Lene强调:“被环境所强化的行为都具有功能性,而根据认知行为疗法(CBT),行为是可以被塑造的,家长要理解孩子隐藏的信念,这是行为发生的根本所在。”

比如,家长可以进行情境式发问:

“你这么做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当你伸手去拿的时候,浮现在你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如果孩子答道:“我其实就是想多练几次,我觉得我老弄不到像同学那么丝滑”,可能指向孩子对于自己“我不够好”的信念;

如果孩子答道:“我怕我玩不好会被同学笑,他们就更不带我了”,可能指向孩子认为自己“不被喜欢和接纳”的信念,

针对此类孩子,如果采取强硬措施,显然不是上策。

Lene认为,相较于萝卜刀,家长们更应警惕的是游戏类、物质类“成瘾”,若有此现象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和精神崩溃相比,解压玩具的副作用似乎不值一提

03

事实上,不少玩具的兴起都打着“解压”的标签,也正是看上了“解压”的功能,孩子们才会进行尝试。对于解压玩具,成年人都很难抵抗,比如笔者本人就很爱在某书上搜索史莱姆视频,看着它不断发泡的过程,听着泥在双手间挤压最终发出的炸耳的声响,那一刻内心真的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连小学生都需要“解压”玩具了?印象中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似乎对“压力”是什么都还没有清晰的认知,直至我看见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根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团队2022年发布的一项权威研究,中国6-16岁在校学生,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约为3.2%。

如何帮助孩子们舒缓压力显然成为了比如何禁止毒玩具更重要的课题。Lene提到,诸如萝卜枪、史莱姆这类机械性重复操作的玩具,对于成年人而言,可帮助建立内心稳定的秩序,从而对抗无力和混乱,从中获得掌控感。对孩子们来说,或许他们的初衷是对同伴行为的模仿,但在一遍又一遍重复操作的过程中,或许孩子们也真的感受到压力的舒缓,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这让我想起“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很久之前我就遇到过一位家长因为学校制止学生在课间离开教室,串门与隔壁般的孩子打招呼,最终一怒之下转去了双语学校,孩子原本就读的还是在上海排得上号的重点学校。没成想这几年竟然已经演变为了普遍现象。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伸展,社交需求得不到重视,这和在家上网课有什么区别?显然已经失去了学校之所以存在所需提供的重要功能——社交。孩子们只能在结伴上厕所的过程中浅聊几句,耍耍塑料小刀。

更何况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一直都不算太友好,卷完学术卷素质教育,做作业、补课、加题、竞赛,卷无止尽。孩子只是想找个发泄口解压,那些玩具会带来的副作用相对激烈的竞争中随时可能崩溃的精神和心理,似乎已经不值一提了。

毒体制比毒玩具更毒。

Lene老师认为,课间十分钟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节律,有效缓解压力和疲劳,增进积极的同伴交往。有条件也应倡导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运动机会和空间。

好消息是新华社已在呼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希望学校们能够赶快跟上步伐,至少让孩子们在这短暂的十分钟里能够更快乐一些。

如若孩子们能在课间十分钟跑到操场游戏一番,又有谁会选择在跑去厕所的路上甩着手里的塑料小刀只为过过手瘾?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