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家务,不是为了省钱,是为了他们不抑郁!

最近碰巧看到上海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林紫在CC讲坛上的一段演讲,主题是“抑郁症更喜欢对‘好学生’下手”。

在她所任职的心理咨询机构,90%以上的来访者都来自国内外知名学校,都是或者曾经是“学霸”,而一半的孩子有过自杀的念头,8%左右的孩子甚至有过自杀的行为。

她认为“好学生抑郁”总体成因是一种真实的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好”的标准都是别人定的,他们只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恪守这样的标准,但内心里他们并不认可这样的标准,也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好”。

而做家务,恰恰是一种人的个体建立内在评价标准的过程,最近,我从五岁的儿子身上就看到了这一点。

文 | 歪老师 图 | Pexels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会因为没有碗洗而就地大哭。

那是一个工作日的晚上,公公婆婆来家里看望我五岁的儿子,晚饭结束把餐盘收到厨房之后,爷爷奶奶就和孙子聊天玩耍了起来。最近晚饭之后都是我和儿子一起洗碗,但看他们正玩得开心,我也没多想,直接把碗都洗了。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儿子跑来厨房,环视一周,把眼睛睁得圆圆地问我:碗呢?我说(带着某种母亲帮孩子减轻了负担的自豪感):我已经洗完啦,你继续去玩吧。

儿子一下瘪起了嘴,眼睛里唰地盈满眼泪,然后哇哇哇地哭了起来。上一次哭到这个程度还是两周前,他幼儿园的好朋友因为有事没有赴公园游玩之约。

十分钟后娃还在哭,怎么都哄不好。我只好从冰箱里翻出来剩米饭、火腿肠和鸡蛋,现炒了一个炒饭。为了增加洗碗的数量,我把炒饭分别盛在了三个盘子里。然后我们俩一起吃了这顿加餐,又一起洗掉了一个沾满锅巴的炒锅和三个油乎乎的盘子,儿子才终于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虽然儿子时不时会做些家务,但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他原来是真的很喜欢洗碗啊。

Part.1,家有爱做家务的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电视上各种家长介绍自己“激励”孩子做家务的“妙招”,有的搞道德教育,有的走付费路线。那时我在家完全不用做家务,看到这些真是替自己松了口气。但是我现在发现了新大陆,原来竟然有小孩子是喜欢做家务的?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也译作“蒙特梭利”)所著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她提到了孩子对劳动的痴迷是天生的,这是一个经常被成年人忽略的“童年的秘密”。

成人总觉得自己作为父母的职责是帮孩子料理好一切,但实际上,“对儿童而言,劳动是一项本能,劳动可以塑造个性,冲破自身局限:人类在劳动中发展自我。”

这让我想起我儿子每次做家务,都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要求他做过,包括饭后和我一起洗碗。

从小,他就对我所做的各种家务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像对他来说这就是游戏的一种。

记得他刚刚学会爬的时候,每次洗衣机发出“洗涤完成”的提示音,我起身去取出衣服,他都会像个特种兵一样以最快的速度匍匐到晾衣服的榻榻米旁再翻上去,然后等着我走过去把衣服一件件晾起来。

大一点之后,他会时不时在衣架下徘徊,一旦发现有衣服干了,就大声提醒我取下来收进衣柜。

从用我给他买的儿童扫把扫地,到后来可以用正常尺寸的拖把拖地;
从在我做蛋糕的时候把我称好重量的面粉倒进鸡蛋液,到后来可以在我做饭的时候帮我翻炒,而我正好利用这个时间给下道菜备料;
从一开始把纸巾扔到家里的垃圾桶,到后来系好一大袋垃圾然后双手举起扔进高高的小区垃圾桶里……

我所需要做的,只是在每次他提出想干什么家务之后欣然同意,并提前告诉他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在他干完之后猛夸,因为他真的每次都干得挺不错。

Part.2,爱做家务的孩子,会发展出不一样的竞争力吗?

我之前其实没有特别从这个角度留意观察过,不过最近和朋友的一次野餐让我有了一些发现。

当时我们在一个有点斜坡的草坪上野餐,因为有斜坡,一瓶打开盖子的矿泉水洒了,儿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了我的手机,拿餐巾纸擦干了上面沾上的水;之后他发现野餐垫的一个边角折进去了,他起身把边角铺平,让野餐垫变得更加平整。

朋友对此发出赞叹,我也为他这一系列动作的丝滑程度感到吃惊。我吃惊于他动作的敏捷和对事物之间因果关联的分析,但我更欣喜的是他对待周围环境的主动性,在他看来,不管是别人矿泉水瓶洒了还是妈妈手机被水泡了,都和他有关系,并且他非常愿意帮忙解决。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竞争力,不过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写到过劳动对孩子的好处:

“在成长和发育阶段,个人与环境之间愈发紧密的关系可以帮助儿童在日后取得重要的成就。……在适宜的环境中找到发挥自身功能的必要工具,否则个性的发展——即我们所说的‘儿童的自由意志’……就不会实现。”

简单一点说,当孩子和环境之间的关联紧密,他会感到世界是可由他掌控的,而这种掌控感和确定性,让他觉得安全和自信。他会以此为起点,不断开疆辟土,进入更大的世界。

既然爱家务是孩子的天性,做家务又有诸多好处,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孩子抵触做家务呢?为什么当下的父母还需要用我小时候听到的那些方法“激励”孩子做家务?为什么很多孩子需要专门去上学习穿衣服和叠被子的课程?

我想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在孩子最初提出想做家务时拒绝了他们。拒绝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孩子对家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往往都是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家长可能觉得没有必要让孩子在还这么软软糯糯的时候就开始“承担责任”。也可能因为他们还小,家长觉得他们就算干也干不好,还要帮他们收拾残局,不如自己干了省事。孩子最原始的家务热情就这样被磨灭了。

而等他们再大一些,一些关于家务的成人化理解会侵占他们的意识,他们会把家务和“劳动最光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大词儿”联系起来,他们觉得家务是一项任务和一种责任,他们不再享有小时候对家务纯纯的爱,他们开始抵触家务,并和家长开始了关于家务分配的漫长拉锯。

这有点像“二语习得理论”,在孩子年幼时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实现“习得”,也就是无意识的输入并获取;而如果在孩子长大后再有意识地学习,就是“学得”,这会比“习得”更加费时费力且过程更加漫长。做家务也同样,开始得越早,越愉快,越轻松,越受益。

Part.3,多做家务,远离“好学生抑郁”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孩子开始晚了,错过了早期进行“家务习得”的黄金期,会怎么样呢?日后进行“继续教育”会有多难?

我不知道别人,但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3岁就进了一所全托幼儿园,每周末回家一天,其余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所以在我3-6岁的“家务习得”黄金期,我完全脱离家务,在幼儿园过着一切都被安排好的生活。

6岁我回到家,开始上小学。因为成绩好,父母不让我做家务,希望我花更多时间学习。他们觉得,学习这么难的事情我都能搞定,家务这么简单的事,我还不是一学就会?

所以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做的全部家务就是洗自己的内衣裤和袜子。然后我上大学,工作,成家,生孩子,并且一路学会了本来不会的生活技能。看上去确实如我父母预想的“一学就会”,但我自己知道,有些事情不太对。

事实上,我每次做家务之前都需要进行很久的心理建设。在家务面前,我总是感到恐惧。我只是“会做”家务,但我做得不好,总是手忙脚乱、缺乏条理。

每次做家务我就深深感到自己的笨拙和无能,这和外人眼中优秀能干的我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让我无比羞愧。越羞愧,越恐惧,越拖延,所以我的家里经常一团乱。

有一次我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书《浮生一日》 (Creature of a Day) 里看到一个心理咨询实例,咨客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三十多岁,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却有严重的情绪困扰。

他外形俊朗,有完备的社交能力,却活得像个孤岛,无法走进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一次亚隆去了他家,他家中的混乱让亚隆大为震惊。此刻的这位斯坦福教授,坐在亚隆对面,和他隔着山一样的杂物,窘迫、消沉、颓废,和他以往意气风发的样子完全不同。

这段描写总让我想到我自己,似乎对家务的无能,偷走了我们最底层的一种自信,一种人生尽在掌握的自信。不管我们在外面有什么成就,回到家中,面对无序和混乱,以及随之而来的眩晕感,我们都会被打回最落魄的样子。这种无能为力,恰恰是抑郁、焦虑等等情绪障碍的源头。

在书里,亚隆的咨询没有帮到这位咨客,反倒是他推荐的一位家政阿姨在日复一日的收纳整理中带咨客走出了阴霾。至于我呢,我是在和儿子一起做家务的一天又一天里,一天比一天更深地体会到了做家务给人的慰藉。

最近碰巧看到上海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林紫在CC讲坛上的一段演讲,主题是“抑郁症更喜欢对‘好学生’下手”。

在她所任职的心理咨询机构,90%以上的来访者都来自国内外知名学校,都是或者曾经是“学霸”,而一半的孩子有过自杀的念头,8%左右的孩子甚至有过自杀的行为。

她认为“好学生抑郁”总体成因是一种真实的自我价值感的缺乏,“好”的标准都是别人定的,他们只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恪守这样的标准,但内心里他们并不认可这样的标准,也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好”。

而做家务,恰恰是一种人的个体建立内在评价标准的过程。

首先,家务,和人的关系是最亲密的,甚至是私密的。学习属于头脑,是智识层面的;家务属于身体,是有烟火气的。

其次,家务的标准,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菜是甜口还是咸口,垃圾桶靠左还是靠右,地板几天扫一次,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我喜欢。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做家务的价值感,是立竿见影的。大风呼啸的寒夜里给自己煲一锅热汤,天气好的时候把床单拿出去晒晒晚上睡在太阳的香气里,只要行动,幸福感就会唰唰的奔涌而来,不像做“好学生”那样,需要等待漫长的回报周期。

我相信,只要不被剥夺做家务的权利,每个做家务的孩子都会是快乐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