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梗:出国数年花百万,回国工作赚八千。事实真的如此吗?菁kids撰稿人最近采访了一个高中出国,留学七年后回到国内进入大厂工作的样本:来自北京的V同学。从她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个人成长和人生思考中可以看到,留学与否,是远远不能用钱作为标尺来衡量的。
采访、撰文丨隋艺 图 | Unsplash
为方便阅读,以下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Part.1,回国求职,突围进大厂
2016年申请大学时,我理性分析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我喜欢与人沟通,善于分析和洞察,有创意,脑洞大……综合这些因素,我最终敲定了商科的市场营销方向。
而且每个公司都需要市场营销,未来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可观。
申请研究生时,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深耕市场营销的决心,我想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于是顺理成章的继续攻读这个专业。
2021年,当我完成硕士课程开始寻找实习机会时,正是全球疫情肆虐的时候。在我的同龄人中,有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了留在了加拿大工作,其中一些直接选择移民,极少一部分同学去了美国,或者选择创业。
当时北美的大环境并不乐观,疫情下人心惶惶,很多加拿大企业暂停开放招牌名额,而国内当时疫情管控很稳定,很多大厂仍在招贤纳士。
面对这种大环境,我给自己两个选择:一、留在加拿大,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找个一般的工作;二、回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起跳。
最终,我选择了后者,这样父母不仅不必再为我的安全担忧,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可以有一个高起点。我的很多同学也跟我一样,利用自身留学背景和优势,回国进入起点颇高的大公司。
回国工作以后,我发现了与国外很大的不同。
在北美和加拿大,大家都很重视 work life balance,工时普遍是朝九晚五,有大量的私人时间去享受生活。
而在国内大厂,生活和工作很大部分是重叠的。市场营销岗的上班时间非常灵活,一般早上10点多到公司,规定上,晚上7点以后可以下班,不过规定是规定,加班是常态。
大厂给员工打造了一个完美的工作结合生活的环境,福利待遇好,食堂饭菜丰富,茶水间零食常备,咖啡不断供,健身房免费用,累了还可以在休息区小憩一下……
当然,在这种环境下,员工很容易把公司当成家,生活与工作的边界就变得模糊了。
除了环境以外,人际关系也与之前有了很多不同。
回国以后,我发现身边的人都特别积极上进,目的感强,相比加拿大人的放松,国内的环境确实可以用“卷”来形容了。
在加拿大,工作状态基本是根据时间来划分的,上班时间内完成一天的工作,上班时间以外不管是老板还是同事都找不人。
在国内,上班时间很多情况下就是个摆设,下班时间一到就能拎包就走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另外,我还发现一件有意思的反文化冲击。
在加拿大,当教授在反馈作业、论文以及个人表现的时候,一般会进行积极反馈,也就是先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再指出不足之处。
但是在大厂的工作中,不管是上级还是平级,大家可能更多地采用严苛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不进行铺垫,直接进行负面反馈,甚至批评,这让我不太接受。
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也慢慢适应了这种节奏,在大厂工作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
一方面,大家的背景非常多元,由于市场营销工作很多时候涉及到短片制作和平面设计,我的一些同事是艺术科班出身;也因为业务涉及海外,所以一些同事是海外背景或是来自欧美国家的外国人。
这种“大熔炉”的环境总带给我新鲜感,从同事身上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包括专业知识、文化、业务经验等。
另一方面,因为项目经常涉及多个组别,团队合作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我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在加拿大上学的时候,小组作业是家常便饭,如何与组员沟通、管理时间、管理任务进度对我来说游刃有余,每当我收获好评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
然而,对于 20 多岁的我来说,这只是我对职业和生活的初步探索,我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再说回到“出国数年花百万,回国工作赚八千”这件事,我想打破这个梗。
首先大厂的工资普遍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大厂有相对完善的奖励机制,公司会根据员工表现给予相应的年终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晋升后工资水平也会增长。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我永远感谢父母让我留学。出国是我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有更多选择人生方向的机会。
Part.2,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的留学生涯,还要从一个电话说起。
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留学规划,但我家是个特例,说来有趣,我的留学规划其实源于一通推销电话。
有一天,我妈妈接到一个来自留学中介的电话,推广一个加拿大高中。出于好奇,我和父母接受了邀请,没想到这次路演就此打开了我对教育的全新认知。
当时我还在北京读高中,每天的重点就是四个字:备战高考。
图片
我是个典型的 ENFP(16型人格中的一种人格类型,ENFP指竞选者型人格),对于喜欢的科目,我会用尽全力,但是对于不喜欢的科目,再怎么强迫自己,也无法学到极致。
我偏科严重,英语成绩非常好,尤其是口语,但是数学这种理科科目就很差。
这种状态在应试考试中非常吃亏,一门我不喜欢、甚至以后未必用得上的学科可能会拉低我的高考分数,影响我的择校甚至就业,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有说不出来的压力和委屈。
所以,当我在路演上了解到加拿大高中有戏剧表演课和合唱团的时候,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这不就是我在美剧中看到的校园生活嘛!
自此之后,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想要踏出国门的种子,我想真正地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而学习,我还想尝尝美剧中食堂的美食,我想让我的青春在开心的氛围中度过……
于是我与来路演的老师一拍即合,我直接选择了那所学校。怀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开始了我的留学之路。
Part.3,我成为班里唯一一个亚洲人
在我踏上加拿大国土之前,我偷偷看了班里的入学名单,想看看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中国留学生。
让我意外的是,名单里不仅没有一个中国姓氏,甚至亚洲人都没有!我变得忐忑不安,怕自己无法融入、无法适应,可以说,这是我留学生涯中的第一个挑战。
开学的第一堂英语课上,我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心想着说点什么才能破冰呢?
正在这时,坐在我前面的加拿大同学M突然转过身跟我说话,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忐忑,非常友善地给我介绍教材和学校。我的不安瞬间消失,慢慢地,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我这个好朋友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是学习音乐出身,她自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号手,也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
有一天,她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来一起来参加合唱团呢?”自认为完全没有音乐细胞的我,当场就打了退堂鼓,连连摆手回答道:“我不行……”
可能是“我不行”这三个字戳中了加拿大人的敏感点,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我不是五音不全,我就算行;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我没有考个专业的声乐证书,我就算不行……
她惊讶地看着我,说到:“你都没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再说了,我们是去玩的,又不是要上格莱美!”说着,她就带我去合唱团报了名。
所以现在,如果让我总结快乐留学的秘诀,那就是三个字:不拒绝。不要拒绝别人的善意,不要拒绝社交的机会,不要拒绝任何未知的挑战。
Part.4,学校是生活的预演
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学校生活是与社会脱节的,学生只需要遵守纪律,考试取得好成绩就够了。然而在加拿大上学后,我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学校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预演。
就拿评价机制来说,加拿大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日常作业形式也很丰富,包括小组讨论、上台做presentation……
期末考试只占评估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发展综合能力,而不是单单掌握某一个知识点。
这跟工作中的评价机制不谋而合。在工作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些软技能至关重要,只有硬技能的人并不占优绝对优势。
同时,学校还给同学们自由选择科目的自由。
因为课程氛围必修和选修,而选修课范围非常广,从戏剧表演到电影制作,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来安排校园生活。
除了必修课以外,我选了最喜欢的戏剧表演课,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列好课表,同时每天早上会安排自己的待办事项,需要考试的科目我也会重点标注,然后根据时间先后和优先级安排复习时间。
所以,作为高中生,我们就懂得如何管理时间、管理优先级、以及权衡利弊。
现在想想,如果在平行时空中有一个没出国留学的“我”,那么她一定没有现在的我成熟、独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