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来不及做,早上睡不醒,这届小学生太难了?(上)

文 | 紫霞
图|unsplash.com

最近有不少同学在抱怨怎么小学生,甚至才上幼儿园的孩子时间都排不过来,我回答说没有时间不够的,只是取舍的问题。

记得本科时学过一门课叫“最优化理论”,通篇密密麻麻很多方程组。毕业多年后基本忘光光,只记得两点:

  1. 很多方程组无解。
  2. 很多能解出来的答案还是一组方程,而不是具体的数字。

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俗地说就是要理清楚思路,先把最大化的目标、各种约束条件列出来,其次不要幻想能够得到明确的解。

 

先理清思路


01 有哪些目标?

这个作为家长的我们经常想不清楚,排不了优先级,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会儿活在当下,一会儿又以终为始;一会儿体制内,一会儿体制外。

对孩子的各项目标是什么?是否达成学校目标就可以?这个目标是宏观、定性的,没有标准化定量评估的。比如几年级要拿到什么考级证书,这个不是目标,而是具体路径。要上画画班,也是路径,而不是目标。

 

02 无解时必须做好目标间的取舍

  • 哪些可以舍?
  • 底线是什么?
  • 是完不成作业也必须到点睡觉?
  • 是为了足球比赛,学业成绩只要合格就行?
  • 还是如果不是全A就不要去踢球了?

 

03 约束一

  • 人类幼年发展的普遍规律,相关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理论。比如:
  • 人脑前额叶的成熟要到25岁左右(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
  • 孩子生来就具有temperament,而不是一张白纸;
  • 智商受基因的影响比重;
  • 人的内在动机三方面;
  • 婴儿出生就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甚至有通感。
  • ……

特别之处在于,这些理论不断被更新修正甚至被推翻,群体描述正确也不代表一定适用于某一个体,完全不同于数学物理那么严谨。

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大脑、神经、意识、心理等方面还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但也只能且必须依据能够摸到的象腿来构建框架,就像有几种哲学理论,总得选择相信其中一种。

关键在于,家长接受了一种之后是否还能跟进科学发展而不断修正甚至颠覆自己的理念。

 

04 约束二

孩子自身的情况,包括:作息、爱好、思维特点、心智发展情况,这个需要多客观观察;

 

05 约束三

学校的教育理念、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尤其要了解学校教学内容及目标是高于还是低于自己给孩子设定的目标;

06 约束四

自己本身的知识背景、财力、时间、能否接送等等;

以我自己为例,我得到的方程解


01 保障睡眠第一位

小学生通常要睡到9-11个小时,9点左右入睡,7点左右起床。具体个体有差异,有的孩子需要睡到10个小时以上。很多家庭父母下班回家晚,孩子很难做到还没有见到父母就早早入睡。有的孩子是早起清醒,有的孩子是夜深了容易兴奋起来。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我用保障这个词语则是因为现在资源太丰富,想学的东西太多,很容易挤压睡眠时间。家长要为孩子守住底线。

举例:我之前观察自家孩子属于夜深了容易兴奋型,早起迷糊,而且需要睡足10个小时。现实又是学校是早早开始上课,早早放学,没有晚点上学的选项,因此一年级时放弃了校队6点半的晨训。

当然,这个睡眠时间也是动态变化的,进入二年级以后发现她天天不到6点就自己起来了,而且不迷糊了,可能9小时睡眠够了,所以就让她参加定期晨训去。

 

02 运动第二

包括精细运动及大运动方面。

就我观察下来,城市里小孩受保护太多,自由奔跑攀爬机会不足、耐力锻炼不足,因此平时需要参加有对抗、偏激烈、挑战性运动的体育课程。节假日,通过山野游玩来弥补,带着孩子参加爬山、较长距离的徒步、骑自行车等活动;平时在小区内外跟小朋友们追逐打闹等。

这些活动并不是培养兴趣或者特长,而是玩。

 

03 交谈时间

具体可以安排在接送路上、就餐、洗漱、睡前甚至具体功课辅导等时间,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家长也多聊聊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思考、表达能力,亲子关系等等都蕴含其中。

幼儿园时期的儿童哲学需要花时间延续,而犹太式海沃塔亲子聊天法更需要充分的时间才能进行。这个本身也是玩。

 

04 培养良好的习惯,参与劳动,逐步放手自主管理

这块内容太丰富,简单说就是让孩子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当中,而不是整天忙于“为未来生活而准备的学习”,把当下真实生活的事情都外包。对于上了小学的孩子来说,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不是玩。这个模块另外说。

 

05 特长发展、兴趣选择

最后的时间是在学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特长发展或者说是兴趣的选择。我对这块的定义也是玩。

 

关于时间表的具体制定


01 柔性且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白天的时间是被学校定死的,切分得细细的、碎碎的、不停地更换内容,这并不符合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致赞同的认知原理,更不一定符合具体某个孩子的节奏。历史上,现代学校的安排是源于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目的是知识传授及训练的高效率,并不是从儿童心智能力及长期健康发展出发的。

事实上,可能只有流水线上的工人(也只是集中做某一件事)、监狱以及精神病院(没有那么多的任务及考核)才有如此严格的时间安排,大部分成年人都受不了这样的时间表,因此学校之外的时间要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正如前面写到,睡好玩好是最重要的,日常项目就是:运动+交流+完成作业+阅读+学科拓展一项+练琴+写日记,其中也只有前三项是必须的。周五下午则安排了乐器课+游泳或户外玩耍。周末以体育课程+户外运动+自由手工+看电影为主。除了每周一节课外的乐器课,其他全部时间都是可以调整的。

天气好的时候多户外运动,天气不好的时候多在家里看书,她自己有什么事情非常感兴趣也可以尽情地做完,而不会因为有固定的课程而不得不被中断。

乐器本来是考虑这个学期每周再加一节的,也就是每周两节。但是她想到多上一个小时课就占用了她玩的一小时时间,坚决不同意。我考虑到兴趣+基础的重要性大于学习进度,平时玩的时间也并不多,同意了不加课。

 

02 留出大量空白、衔接时间

简单说就是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昨天看到网球教练在抱怨,现在小朋友们时间排得太紧了,甚至很多家长给孩子时间安排颗粒度细到以15分钟为单位,而且一天有好几场安排,导致孩子们的课后时间都凑不到一起,网球团课都很难凑时间。

记得幼升小的时候看到过一个牛娃时间表,周六周日排了8个培训。不知道是否真实,真心希望这个孩子现在能轻松些,能身心健康的成长。

我当时很诧异这个时间表的执行结果。学龄前孩子有大量时间都花在撒娇哭闹打闹拉臭臭上,时间表上都没有留出来。

另外,上学放学路上不要一边走一边停下来捡树枝、玩毛毛虫吗?没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个不停吗?从来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从来没有长时间自由玩吗?

我仿佛看到一群羊,争先恐后地跟着队伍往前飞奔,生怕落后了,但也不管前面是大草原还是悬崖。可怜小羊本来是有机会左顾右盼,探索发现,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寻找另一条路的……

反思自己,大班阶段有几个月周六给孩子安排了三个项目——英文、合唱、篮球,晚上玩,周日则是整天玩或者看书。孩子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周六整个白天都没有办法自由思考表达、自由运动,行动受限,心很累。其实周边普遍现象是大班的小孩周末都有几项培训班要上,周六周日都很满,我似乎算是最佛系的了。

仔细想想后觉得不对,普遍现象并不代表就是合理的,更不意味着符合自己孩子的情况。结合一些生物进化理论,再加上仔细思考《园丁与木匠》一书当中提到的观点后,给她取消了2个培训班,多出来大量自由安排的时间。就这样到了暑假,她一不写字二不上坐在教室里上课的班,而是去了一天要忙4个运动的夏令营,交了一堆朋友,剩下时间都在家里看书、发呆、涂涂画画,就是这么幼小衔接的。

上了小学后,有没有必要语数英作业每天都做,都拓展?有没有给孩子安排各种打卡活动?我都没有。实践下来,孩子有没有无所事事,浪费时间?一秒钟都没有浪费。

 

03 给孩子留出试错的时间和空间

额外说一下学校发的额外练习,也就是家庭作业。无论是鸡血学校还是佛系学校,作业练习都不是家长应该花时间最多的地方。不用着急孩子作业完成质量差,时间管理能力差,写字慢,要留给孩子试错的空间,留给孩子探索自身学习方式、尝试管理自己的锻炼机会,就像孩子学走路不能一直扶着跟着一样的道理。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做法就是样样细节都给孩子安排好,把自认为最好的方式教给孩子并监督其严格执行,比如排得满满且固定的时间表。

她也有作业忘记做收到老师警告的情况,也有胡乱做导致得C的情况,也经常非常积极主动做并得A+的时候,但她没有被老母亲抓着一项项核对作业并修改,然后再交给老师得A+的情况。

她也有阵子是要求回家后先阅读再做额外练习,我也同意,让她实践。结果实践下来,沉浸阅读中很容易时间就过了,手上的书又不舍得放下,再去做作业就手忙脚乱,也记不太清有哪些作业,后面再练琴更是昏昏欲睡。之后她心里就有must do需要先做的概念了,也明白自己需要这样的时间安排,而不是我安排她这样。

这就是她的作业,她的历练,耗时耗力。她的时间管理能力是需要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总结:最优化路径


首先,我们多花时间把宏观的事情思考并执行好。日常则让孩子睡好、玩好,这个是底线。

其次,时间表的具体制定要柔性、尊重孩子的意愿、留出大量空白、衔接时间、给孩子试错的空间。

我们需要做的是成立家庭学习中心,构建一个热带雨林式的生态系统。比如树立目标,动态跟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形势、学校情况、孩子情况,匹配相关资源,再执行并反馈,下一步修正目标后继续跟进。仅希望做个好木雕出来,那么盯好技术细节就行(比如把看着孩子完成作业作为重要的事情来抓),但想要培养参天大树,就需要构建系统。

 

建议家长阅读的书目


  1. Free to learn
  2. The self-driven child
  3.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4. 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又译作《摇篮里的科学家》

作者|紫霞

坐标魔都的小学生妈妈,从事地产PE及投行业务多年,爱研究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等,现潜心研究家庭教育,希望能以更宏观且全面的视角与各位家长交流分享可落地的育儿方法。家有一女,动若顽猴、口若悬河,唯有阅读及手工时才能安静下来。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