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辞去国内的工作,带即将上小学的女儿来美国读书,开始了异乡陪读生活。
感觉?五味杂陈。
当我们做出一些改变时,必须尽力去看到积极的一面,且不走回头路。
初来乍到,适应新社会
虽说老公已先来美国打前站了,但浩浩荡荡的国际大搬家还是历时了两个月之久。直至现在,辞职告别、安置国内房子和各种杂事儿,我们全家拖着一大串行李箱走出旧金山机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转眼间,我这个全职妈妈上任已有半年,这期间,国内好友纷纷发来消息,关心我适应得怎么样,讲真,在适应国外生活的节奏和方式上,人到中年的我真的还不如一个孩子。陌生的环境和文化带给我深深的 “排他感”。
生活上,差不多每逢周末,这里都举办不同风格的集市;节日里不开party是不符合常规的,有时女儿学校突然通知放假两天,可大部分节日我从来都没听说过,party准备起来措手不及;公园和儿童游乐场比起国内,设施简单、干巴巴;美国独立日那天我们去观赏礼花,大家都在八卦华盛顿阅兵和川普的Twitter,我却无比怀念这时候应该发在家庭群里的大红包;饮食上也是如此, 现在家里都是中餐,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吃西餐,如果能在外面吃到地道又实惠的中餐,那真是莫大的慰藉……
精神上,我的圈子基本上扎根于老公的圈子,与外界的联系也基本徘徊于老公的同学同事组织的饭局和女儿朋友来家里做客两点之间。这一茶一坐,文化差异立刻就显现了:他们尊重个体选择,不会评价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他们外表朴实,更注重思想上光鲜。
陪孩子出国读书,新的文化、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周围,要求我运用这些崭新的思维模块来应付这个社会,我必须放下在国内的习惯、经验、交际圈子、还有即将结出硕果的成绩。好比《惊奇队长》里的一句话:你需要放下过去,过去让你迟疑,而迟疑让你脆弱。
新的教育方式亟待适应
在异国他乡,连日常生活琐事都亟待学习,女儿的学习节奏随着加州开放的教育气氛一点点发生着转变,我知道,我需要调整家庭教育方式了。
交友
比起学业,我感觉美国家长更在意孩子是否交到朋友,好像有没有朋友这件事远比学业重要。一日,我去学校接女儿,一位美国妈妈说想邀请女儿去家里做客,说我女儿是她女儿最好的朋友,她女儿在学校没有朋友,很孤单,希望可以经常私下聚一聚。要不是遇上这位美国妈妈,我很难相信没有朋友会让家长如此焦虑。
作业
赴美之前,女儿的英语学习偏重于听力和口语,可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我们语言学习的深度和角度都有偏差。在美国,女儿每天的作业是:选一本书独立阅读、写出书名和作者名、画一幅和本书相关的图、写一句书评。而女儿的英语只限于听说,基本不认识单词,而且一般阅读也都是我读她听,我也很少会就书的内容与她作深入讨论,所以这也几乎成了留给我和女儿共同的作业。
语言
在国内的时候再怎么拼,也没想过给孩子学第二外语。来了之后听说美国有些大学招生官,对中国籍申请人的中文AP课程的分数不重视,似乎需要在英语之外再学一门外语。
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西班牙语必修课,一日放学,女儿兴奋地告诉我,她学了数字0的新说法——nada,还以为是什么英语新词,后来才弄明白是女儿混淆了西班牙语和英语。面对混淆外语的女儿和英语吞吞吐吐的自己,我真有点无可奈何。
体育
美国人对体育的重视和数学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女儿在国内练击剑,一个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选的离家近的项目,来到美国后击剑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女儿的同学周末常和爸爸去公园打棒球,这女孩子肌肉健壮,个头也高一些,她告诉我二年级就想申请加入校足球队。
体育课在美国深受重视,是美国民众的文化价值观,擅长一两项运动是他们的成功标志。在人烟稀少的居民区,路上的慢跑者远比步行的人要多。
全盘接受,还是取其精华?
带女儿来美国读书,本想着从一种残酷鸡娃的教育方式中解脱,还她一个“健康”的童年。可我发现,即便到了美国,竞争和鸡娃的心态依然扎根在每个华人妈妈的心里,没有家庭作业会慌张、Extended day自由活动就会心神不宁,中国妈妈围在一起讨论的话题仍是兴趣班哪家强、新加坡数学如何讲……
不遗余力地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开小灶,真是中华母亲之共性啊!
当然,亚裔圈内不仅仅是中国人,印度裔也一样竞争激烈,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勤劳团结、不甘落后。在加州工作的父母普遍带着高学历的光环,这个精英群体的教育目标远远不止于让孩子未来拥有一项高薪职业,其教育理念更加开放、自由、多元化。就好像孩子的发展没有定式一样,教育理念也随着移民家庭在异乡的不断成长而悄然更新、优化着。
全职妈妈如何谈榜样教育?
我对自称“宇宙中心”的硅谷小城的生活缺乏想象力,或者说,我虽然对全职妈妈的生活有一些心里预设,但是对全职妈妈这个新身份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我在国内职场奋战多年,瞬间停止了国内紧张的工作节奏来美国陪读,每天女儿上学后家里极其安静,房子外面走出几条街都难看到半个人影,陪伴我的只有家务和中文书。只有周末老公和女儿都在家的时候,才仿佛回归人间烟火。
有一天,女儿突然对我说:“我同学的奶奶就在我们学校工作,你也可以去我们学校上班,工作很简单,只要会说英语就够了。”我惊了一下,好像在做梦的时候被敲了一棒。不久,女儿又问我每天在家都做什么,我解释说,做家务、看书、写写东西…… 事实证明我的解释她并不买账,一天放学后她说:“我长大也要生个宝宝,和你一样不上班,每天在家陪她玩儿……”
什么?难道“全职妈妈”这个角色在女儿眼中是这样一种存在?
我的知识范畴、谋生方式、社会经验局限于地球另一面,在这个陌生国度,我能教给女儿的经验越来越少,如果我止步不前,安于现状,如何言传身教?
跳出舒适圈,走出家门
我开始意识到,陪读远远不是在家做一手好菜、陪孩子写作业,我和女儿一样,需要在新的环境下重新审视自己,继续我想要的人生。
褪去休假的热情,看着窗外无人的街道,听着一知半解的英文电视节目,我想丢掉这种孤零零与世隔绝般的感觉。我决定走出家门。很幸运,社区语言班正在招生。当然了,意料之中,我的阅读写作成绩很棒,可是口语听力成绩低得可怜,我从考场出来安慰自己:外国人嘛,不会很正常……
因有当地税收支持,社区语言班的学费很便宜,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从18-70岁各肤色人种都有,有些国家我都没听过。有个同学住在巴拿马附近,交通不发达,到美国要走两个月,中途各种交通工具轮个遍,终于让我这个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就怨声载道的人明白了什么才叫千里迢迢、穿荆度棘。
老师是位金发碧眼的中年女性,英语吐字清晰且语速很慢,我听力差,每次问她问题她都想方设法给我解答。我刚到美国是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是她的耐心和微笑让我有勇气去表达。她或许就是那一类我们在中国就已经熟悉的热切地时刻准备帮助他人的美国人,他们是面向外国人的美国知识分子,符合我心里的期待。
然而,真正接触到美国人的处事方式,是在校外。
全新的社会规则和逐渐清晰的想法
为了给女儿建立家庭医生档案,我找到一位离家近、懂中文的医生,按照医生的看诊日历,我们约到半个月后的一天上午10点。
建档当天,我们带足了可能需要的证件和各种翻译本,10点准时到医院前台报到。前台护士递给我们一份孩子身体状况调查表,足有4页密密麻麻的英文,涉及家庭信息、生活习惯、患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我读英文本来就慢,加之是医学词汇,有少数选项甚至连查完翻译软件也没能明白其准确含义。填了半个小时,表格总算提交上去了,我松了口气,等着见医生。
没想到,前台护士却说我们迟到了半小时,要重新预约下次看诊时间。什么?我明明是10点准时到的,然而护士解释说10点就要填好表格等着医生叫,我实在不明白那为什么在预约电话里不说清楚要提前一刻钟到达,需要先填信息采集表?
类似的事情经历得多了,我才明白我们来到了一个制度严谨的国度,宛如被放到传送带上,进入分拣中心,只要一个动作错误,程序就会被中止。
坦白说,未来等女儿上大学后我也不确定能否还长居美国,父母的养老和个人发展都是问题。和很多家长一样,初来美国时,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健康多元化的理想人生,而达到这个目标不仅仅是换个学校、换个国家那么简单。眼下需要我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仅仅是为了女儿。也许当我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有自己的圈子和事业时,我才会对自己的人生另眼相看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