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从互联网时代转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近年来教育界也在不时冒出新词,如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面对这些变革,我们应该张开双臂去拥抱吗?究竟有哪些教育命题是超越时代亘古不变的?
3月17日,在2019菁上海国际教育博览会的校长论坛现场,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校长龚德辉女士、威雅公学校长David Griffiths先生、上海民办光华中学校长陈河清女士、上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Charles Ellison先生为现场家长分享了他们的治校哲学,探讨了教育的本真,以及有关创新教育的实践经验。
整理 | Emma 图 | 谱时
以敬畏之心待生命,看教育改革中的变与不变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校长龚德辉女士说:“我喜欢这次展会的主题——教育不止择校,我认为这是当下的教育立场,或者说在教育的变革中我们始终应该牢记的基础。”
龚校长分享道,每一个爸爸妈妈对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无疑心中充满担忧和焦虑。从母亲的角度出发,她理解也认同。但是,如果以一个拥有着40多年教育经历的人来说,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思考。比如关于生命的理解。每个父母在十月怀胎之时,只是期盼孩子的健康,但是随着孩子牙牙学语,父母亲的愿望便开始一点点叠加。每一个生命体是独立的,值得被尊重的,那父母和老师应当赋予的就是这个生命体与另一个生命体的不同,我们施予的资源、教育,必须是适合他的,这是生命的基本意义。
近十年教育发生巨大变化,未来十年教育将经历更大变化
龚校长说:“这未来10年的未知性,其实是我们今天产生全社会普遍焦虑的根源所在。除了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以外,我们想要知道这个生命体在这个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间,他去向何处?以及他在去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他。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文化大变革的浪潮下,教育领域难免受到质疑、冲击和挑战
“今天的父母为一根稻草这样小的问题都会产生着焦虑。这是由于社会变革中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不再是唯一的传授知识和助力成长的一个载体。今后,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校教育,有可能会三分天下。那么在三分天下的教育格局中,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是不是说我们就值得去那样的焦虑呢?只要你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种变化,一切从学生的生命体的成长出发,去把所有的资源做一个合理的调整和分配,帮助这些孩子们有更多更好的可能性,就可以用这个时代最好的资源让孩子有更多发展的可能。”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改革,唯有“变”是永远不变的
经济社会文化大变革的浪潮之下,教育难免受到质疑、冲击和挑战。“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只有变是永远不变的。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也发现,教育不改是不行的,但是教育老是改也是不行的,一定要知道教育所有的变革要依据于规律、依据与所有的原则,基于这个哲学意义上的立场的变革才是具有价值的。”
所有变革应该基于一个立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电子产品的迭出,彻底的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席卷了教育工作者原有的权威和认知。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得到比教师更优秀、更全面,甚至更前瞻性的结论,于是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相比互联网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教育有着无穷无尽的不变性,我们还是秧田式的教育方式,我们还是希望在全国意义上有一本教材、一个大纲,最后由一个考试决定那么多学生的未来,这样的认知和挑战是必然要发生的,这绝对不是以人的意志可以转移的。于是我们重新定义教育目的,在当下东西方教育相融合的前提下,我们既然无法关上那扇变革大门,我们就要教他具备拥抱世界的能力。”
“全球精英教育,IBDP给了我们10种人的培养目标。有的朴素到你认为就是应该对民众讲的道理,比如“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做一个反思者。这是作为人的品质而有的教育,但是在那个格局上面,全人教育的图谱出现了。2018年哈佛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未来10年推进教育或者未来领先的人才,是需要有宽阔而广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有创新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目前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部分。
当然,未来教育一定要有变化,所以父母在选择教育的时候,不应单单立足选择一所学校。作为校长来说,办学校不等于办教育。教育的特征应该反映在课堂上,只有课堂发生变革,才能触及到核心。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孩子在学习中肯定会产生问题,且每个孩子问题不同,那么一个好的课堂,尊重孩子的课堂,一定是能解决问题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适合孩子的,所有的变革都应该基于孩子的发展这个立场上。”
改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本质。
“回归到本质的概念。当下教育正在发生裂变,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爸爸妈妈其实真的不必焦虑。因为教育的趋向一定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和国际化,更开放。其实越未来,我认为应该是越本质的。外面的世界尽管很绚烂,但是任何教育都逃不出教育规律的裁判。所以无论教育形态怎么变,只要能够守住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他,一切都有可能。灌溉在根,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播种和收获不在一个季节。中间只需要我们等待,陪伴和用心。
扎根于中外传统文化的成功学习者和优秀的世界公民,两端是出发点和终级点,中间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我们要用全人教育的理念,让孩子有享受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应该给孩子无限的温暖,因为他只有充满了温暖的记忆,将来才可以温暖别人。”
一段英式全人教育的旅程
四年前,威雅公学校长David Griffiths先生来到中国,他的愿望是建成一所传统意义上的英式寄宿学校。可当时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国际学校了,但实际调查后发现,其实中国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英式寄宿学校,最大的问题是师资能力。于是威雅通过非常传统的哈利波特式的学员制度,以及比例非常高的英国外教老师,在国内开始了这段英式全人教育的旅程。
威雅最终的办学目的是希望能够送毕业生去到英国、美国等地的顶尖大学深造。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就是教师能够在学校里非常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色,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根本,是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
David分享道:“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的英式寄宿学校,整个学校开始于早上七点,一直到晚上十点。中间除了上课时间外,还有艺术、音乐、戏剧、体育运动,和导师一对一聊天的时间、和学院院长聊天时间。整个周末的时间也是全部利用起来的。在我们和孩子共处的所有时间当中,我们是想完成四个目标。一是学术上的目标,孩子在学校就是要好好学习;二是人文关怀上的目标,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建立一个非常紧密的关系,关注他个性的成长;三是课外活动的拓展,帮助孩子丰富自己;四是建立社区,把家长以及毕业生全部融入这个大家庭。”
创新教育并不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通过整个课外活动都能够得到延伸和拓展。特别是一些远足、旅行,通过这样的教育,给学生一些竞争力。去年暑假,David亲自带队去冰岛做探险活动,那边有一个科考站是牛津大学建立的,那次旅行首先满足学生学术上的要求,另外通过20多天艰苦环境中的锻炼,也培养了学生坚定的毅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对孩子们的人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术方面,David说:“我们也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邮箱,在他不在校的时间里,可以在线随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来学习和提问,学校里网络共享的资源也可供学生做研究时候使用。”
最后David分享道:“其实教育最终回到根本,还是对每一个人个性特质的发掘。”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
来自上海市民办光华中学的陈校长以课程介绍开始她的分享。“学校有着中西融合的国际高中衔接课程,整体教育体系在原来20年的基础体系上做了升级,所以我们一直称自己的课程是3.0的。”
陈校长说:“大家去考国际高中时主要考数学和英语,那么这两门学科应该在初中段加强建设,尤其是英语学科,需要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协作能力。从2016年到今天,从一个基本上只有十几个孩子的学校到现在有300多名同学、将近60门艺术、体育、音乐、学术类的课程,每个孩子都能在相应的方向上有自己的专修,并且每周有至少两课时学习自己的专项。所以在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舞台上会找到闪光的时刻。很多智能的舞台,都为孩子们打开。
学校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育人的环境,也是一个生长的空间,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一个健康的生态。我们是一个书香校园,每天都告诉孩子读书阅读是一种最朴素的高贵。同时,每个学期,我们也带动家长一同学习,学校和家长同时线上线下一起开学。每个月到学校有讲座,很多孩子都感受到父母在变化。其实在学校给孩子们的就是生长空间,给他们尊重,让他们得到支持和关怀,并且有舞台去绽放自己。这样孩子们将来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才可能无所畏惧。
关于教育创新,我认为第一,要让这个社会最优秀的人成为学校的老师,因为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古话说,见贤思其,只有让孩子们见到这个贤,才可能去思其。第二,一个学校除了教书,更加要育人,而育人这个环节中,最硬核的部分是育心。因为只有把孩子们的心打开,只有跟他的心产生连接,一切才能通途。这是学校教育中最不能被替代的,无论AI和教育科技如何创新。第三,希望未来的教育真的能因材施教,大部分人有机会接受到好的教育,我们国家才有希望,社会才有未来。”
那些几百年来不变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去坚持的
“AI时代已经来临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三分之二的工作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在过去的五十年,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是非常确定的,我们知道他会从事某一个专业,可能是律师,可能是医生。但是现在面对未来的二十五年,我们变得不那么确定了,因为他可能会做很多人生职业选择的变化。”来自上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校长Charles先生,用AI打开了论坛的主题。
Charles分享道:“在这些变化中,很多家长说我们要持续不懈的更新迭代,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持续在这条路上创新。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回顾一下那些几百年来不变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去坚持的。上海哈罗是有非常多创新的元素、科技的元素,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帮助孩子具备最核心的素养,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而不被机器人所取代。
哈罗是培养未来领袖的摇篮。我们是培养未来具有领导力的人才,所以在我们日常课堂内外的活动中,都会让孩子挑战跳出舒适区,让他具有创造性思维。我们不必对未来进行过多的预测,我们深信,我们提供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人才。
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喜欢问问题的,他也会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挑战固有的思想观念,所以这些就是我们创新的一些雏形。我们都知道教育界有先天天赋和后天培养的讨论,我们相信我们营造的这样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让我们的学生能在不同的活动中尝试挑战自己。
在上海哈罗,即使是如此现代化的一所学校,也会看到非常多的延续了450年的传统。比如哈罗传统草帽,以及关于传统的一些特殊语汇。课堂内外,不管是教学活动或者课外活动,会让小朋友了解自己,踏上认知自己的终身旅程。他会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同时通过不断犯错误,他们会认知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如何去补足,我们非常鼓励孩子们去挑战固有的思维。
课堂上,我们给了孩子最大的自由去提问题和探索,尝试不一样的活动。同时,追求学术依然是我们非常坚持的,但我们并不希望孩子非常应试的面对考试,成为考试的机器。而是他通过尝试不断的去顺应自己,面对未来的挑战。在多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学生也会看到不同的机会,他会知道不同学科再结合几个角度,他会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学习。当然,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的老师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育人的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在讲座的最后,一位爸爸提到的一个问题,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他问道:“接受国际教育的孩子们,他们是否知道今后会对国家、对社会该承担多少责任?我们的国际教育真正能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四位校长不约而同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和愿景。
“在面对全球化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也在被追问,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些在圣殿学堂里面的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和我们所追求的高度相一致吗?我们要把中国教育从“知识技能的拥有者”这个相对基础的目标提高到“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甚至全世界”这个愿景来,这是教育大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所有的教育一定不能够脱离自己的土地。同时,教育有很多途径,我们也不应该只让他了解中国,他还需要了解世界。孩子的眼界不一样了,他的格局才可能不一样,所以将来这些孩子对国家的建设和对社会的发展,一定会起到相当大的助力作用的。”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