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国际线路与公立线路是两条平行线,要说有交集,也仅限于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赛道转换。但是最近听到的一个故事让我大开眼界。
一个成绩平平、厌倦了公立卷来卷去的学习、觉得自己无望国内985/211大学的高中生,最后一刻改了主意,花三个月时间准备申请材料与标化成绩,居然就被一所不错的美国大学给录取了。
突然间,美国大学成了高考的备胎?
到底是什么样的机缘与特质成就了这份offer?这位同学的经历到底可不可以复制?
以往,追逐美国大学offer的往往都是那些就读国内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和身在美高的小留学生们,再不就是公立牛校国际部的学霸们。一路公立走来的A同学,高中阶段就读于北京一所以体育为特长的学校。
要说学校的优势,估计也就是GPA给得还算宽松吧。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A同学依然厌倦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从高二开始,他不再一门心思学习,而是一头扎进他钟情的模拟赛车里。
模拟赛车,说白了就是电子游戏的一种。天天扎在游戏里,A同学的父母不但没有慌张,反而为他提供资金支持,供他买装备。至于孩子这种选择的后果,就留给他自己去体验吧。
图源:《全职高手》剧照
就这样,在高中学业最紧张的阶段,A同学一心一意徜徉在游戏世界里,不断练习,后来参加比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要说正经学业不受影响,那绝对是假话,但好在佛系的父母一直没给他施加什么压力。
到了高三,在仔细地评估了自己的实力后,A同学发现,即使努力再拼上半年也很难考进国内的好大学,不如干脆出国吧。在距申请季结束还剩三个月时,A同学在中介的协助下,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美国大学的申请准备工作。
三个月的时间看似紧迫,但在中介的规划下,待办事项一件一件按部就班的进行起来,好像也没那么匆忙。用A同学的话说,压力远不及高考冲刺来的大。
文书有中介把关,如果想偷懒,甚至都不需自己动手写。英语标化考试有解题套路,过来人都知道,考试成绩与考试者自身英文水平关系没那么大。高中期间没学过AP课程,但平时积累下来的还不错的GPA好像也足够了。外加他钟情的模拟赛车属于小众爱好,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比赛成绩,拿得出手。
最终,A同学最终如愿拿到了普渡大学的offer,外加部分奖学金。他很谦虚,解释道:申请大学有点像找女朋友,赶巧双方就对上眼了。
图源: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
听了A同学的申请经历我忍不住在想,像他这样最后一刻转换赛道的经历,在国际学校学生家长看来算不算是走了捷径?没有额外的AP成绩,不用学累死人的IB课程,无需研究夏校,不用操心社团活动、volunteer和service,没有从小五花八门的才艺培养,更没有一路下来高额的国际学校费用……
在这几年惨烈的美国大学录取竞争环境下,如若考不进美国top30的“优质”大学,那么,那些奔着美国名校,一路陪着孩子奔跑在私立赛道上的家庭,对比A同学的经历,岂不是有点劳民伤财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不了学霸,对高考没有把握时,申请美国大学当真可以成为一种备选方案?
虽然大家都承认,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非常含糊不清。但不可否认的是,申请者要么是一名全能选手,要么就是可以做到在某一领域精耕细作。
A同学这份打游戏的热情赶巧成为了后者。然而光有热情是万万不够的,打比赛、拿成绩,以此来向招生官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才够。据我们分析,这应该是A同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当然,中介在这中间怎样“包装”,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除了A同学,“精耕细作、长期投入”派还有Q同学。从小生长在海边城市的她在厌倦了高中的学习生活时,意外赶上了学校组织的一个交换生项目,高二那年毅然只身奔赴美国,就读于一所项目随机分配给她的公立美高。
海边长大的她因喜爱游泳而加入了学校的游泳队,从此天天泡在泳池里训练。正是这段坚持不懈的经历及不错的游泳比赛成绩,帮她斩获了所有提交申请的大学(一共16所)发放的offer。连她自己都感叹,参加游泳队对美国大学申请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有热情、有坚持、出成绩固然重要,但一份说得过去的GPA永远是申请的基础。无论是A同学自认为还说得过去的GPA(他谦虚地归结为学校打分宽松),还是Q同学努力学习换来的好成绩,都说明,若想拥有最后一刻脱离高考赛道的底气,好成绩绝对永远是硬道理。
至于其他,比如A同学参加了篮球队,Q同学在小学四年级就考过了钢琴10级,多才多艺永远是锦上添花,有机会还是抓一抓。
其实,在申请大学这件事上,放松心态是非常重要的。A同学打游戏的时候,父母没有在一边百般阻拦,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他自己,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也正是在这种宽松家庭氛围的熏陶下,A同学才会心态平和——被拒了不表示你不够好,双方能够对上眼,互相选择才是最好的结果。
相比之下,很多家长眼中只有大小藤校。若是能少些非其莫属的执着,学子们也许能少些外在压力,少些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迷失自我的可能。
如果没有那些来自他人的必须要考取某某名校的期待,学子们也许就有多些机会主动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去哪里读书?读一个排名多少的大学?为此自己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到底是选择排名还是选择专业?读书是为了今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抛开top排名的那几所大学,USnews排名30-50,甚至50-70之间的大学,若说其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还真的不好说。能匹配上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才是最好的。不是经常听说有使出十八般武艺好不容易挤进藤校的同学,却怎么努力也无法毕业,失了自信甚至还搞到抑郁。
放轻松点,未尝不可。
正是在轻松的环境下,A同学为自己的将来做出了清晰的规划——到美国大学学习汽车工程专业,既是爱好也便于今后在美国找工作,同时作为非热门专业,还能避开激烈的申请竞争。如果今后不首选回国工作,那么学校的排名就没有那么的重要,尽力而为去申请就好。且不说A同学这番规划背后的逻辑是否完全正确,但年轻人难等可贵的不就是敢于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大胆地选择吗。
这样看来,A同学的转换赛道的经历其实不太具有可复制性,无论是其小众的爱好与专业,还是全家佛系的择校思路,都不具备普遍共性。若想申请国外的大学,还是尽量踏踏实实在各自的赛道上努力吧。
所以,半路换赛道其实看起来更像是小概率成功事件。甚至不敢设想,如果A同学没有幸运地拿到offer他接下来该怎么办?在求学的路上,毕竟大多数家庭承担不起这种带有“赌博”性质的选择。
还是踏踏实实沿着各自的赛道、按照每条赛道上的游戏规则将游戏进行下去吧。只不过,尽可能放轻松一点,不妨带着一点点游戏心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