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高孩子阅读效率?这里有一份书房改造秘籍请查收!

Make Room for Reading

有句话叫“A good study makes good study”,如果你们家的书房是温暖、有趣、吸引人的,就会增加家人进入这个空间的频率和选择概率。

文:BusyMaggie  图:BusyMaggie 提供、Unsplash


在很多家庭,书房仿佛就只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而生。当尚未有学龄孩子或孩子上了大学以后,这些书房可能是保姆房、祖辈房甚至家庭仓库。如果书房唯一的使用者、或使用频率最高的人是孩子,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成人了以后是不用学习的。这显然不是理想的状况。

有句话叫“A good study makes good study”,如果你们家的书房是温暖、有趣、吸引人的,就会增加家人进入这个空间的频率和选择概率。

几乎每一次的家长工作坊,我们的破冰游戏都是给每个大人、每个孩子一张白纸、一些彩笔加一些提示,请大家画出心目中最理想的阅读环境。有时候夫妻两人共同前来会说:“我们俩画一张就可以了。” “那怎么行呢,你是你,TA是TA啊”,即使是夫妻,各自的喜好也不尽相同啊。最后果不其然,经常出现丈夫画的是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而太太画了一个吊床,上面坐着她和孩子。

其实,每次这个环节都是一次特别好的互相进一步了解的机会,尤其是每个小组进行组员分享的时候,人们在述说自己需求的同时也在拓展自己的视野,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并试图去理解和接纳。

一起来欣赏一下部分作品吧:

↑ 5岁许传煦:“我喜欢躺在床上,我爸爸给我讲故事,我听,我喜欢灯光亮亮的。”
↓ 33岁许传煦爸爸:“带着耳机听听音乐,躺在床上,希望有人在身边,不容易困。不会孤单。”


↑ 10岁Yoyo:“有个很大的灯,小夜灯,小箱子放读书要用的东西,床给我放松,书柜提供很多书,小毯子,有个钥匙打开小箱子,这是我,我喜欢穿着芭蕾舞鞋读书,可以边读书边跳舞,窗户是为了如果有书是关于大自然,我可以窗外看。”
↓ 50岁Yoyo爸爸:“午后阳光进来,软一些的沙发,以最舒服的方式,窝在里面躺在里面,放一些早期歌曲,八九十年代,声音小一点,时间很容易过去,室温20度最舒服,最好下雨天,噼里啪啦,把台灯打开,像上大学时候下雨天不去上课躺床上看书。”


↑ 14岁 小的笃:“桌子,我喜欢一边读一边吃小点心,喝喝茶,听音乐,有绘画工具,让我心情很好。”
↓ 41岁 笃妈:“太阳下面,自然环境下,喝着咖啡红茶,红酒,下雨天有个小船,池塘边。”


↑ 11岁Summer:“我喜欢在树林里躺着看。”

不知道欣赏过这些大人小孩的画作以后,是否你也会静静思考一下你本人喜欢的阅读空间。而从这些画作来看,虽说元素各不相同,但是共性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让自己的身心放松。身体舒服了,各个感官需求都满足了,大脑自然会启动学习模式,关注所需要关注的事物。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看如果需要重新设计规划家里的阅读空间,有哪些元素需要纳入考量吧。

 

1.光线

学校的教室一般采用长长的日光灯,照明且提神,办公室也常常使用冷光灯,让员工不知疲惫地工作下去。光线对人们产生着不一样的功效:一些需要提升高级感的店铺往往使用白炽灯,再加上射灯辅助,干净利落地突出要呈现的昂贵商品;而咖啡馆或餐厅则多采用暖光灯,让人自然而然有在家的放松感觉。

在访谈中,有孩子喜欢“亮亮的灯”,而有大人则喜欢雨天读书,太亮的灯晃眼。哪怕是读电子书,我们也惊奇地发现通常女士们喜欢略暗的屏幕,觉得这样眼睛舒服,而大部分男士则需要把电子设备的屏幕调到最亮。

回忆一下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你更愿意选择靠窗的位子吗?如果是,那不妨把阅读的位子也往窗户或阳台的方向挪挪。如果孩子对光源很敏感,也可以选择LED灯条,在家具边缘,或者隐藏在边缘反面,起到弱化照明效果,但同时又提供了让眼睛舒适的光源。

 

2.声音

我们遇到过一些家庭,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们看“哑巴电视”,而有些人在述说理想的阅读环境时,会特别加上背景音乐的部分。那些容易受到声音、噪音影响的人非常可能是偏听觉型学习者,而非听觉型学习者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教室里安静得只听得到写字沙沙声,甚至作文里常用的“掉下一根针”的声音。

偏听觉学习者在人群中本身不占大多数,所以当你有一个这样听觉敏感的孩子,很可能会忽略TA对声音的需求。如果TA平时容易受到声音干扰,那请你为TA准备一副儿童耳塞,在TA需要专注的时候教会怎么佩戴耳塞,让TA能更有效地集中精神。请选择合适孩子耳朵大小的耳塞。

对于听觉不那么敏感的人们来说,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去试探自己对声音的容忍程度,以找到最适当的音量和类型。

 

3.温度

人体对温度的感应是不一的。在同样一个空调间,丈夫可能汗流浃背,睡觉甚至不需要薄被,但是妻子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冬天的话,如果盖厚厚的鸭绒被,妻子感觉正好,早上起来丈夫那侧的被子几乎可以挤得出水来。

对孩子来说,从医学角度看,由于快速新陈代谢和“一刻不停”地在动,他们的体温经常比成人高一些。而由于中医对中国人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均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家长,尤其是老人,忌凉,感觉自己体寒并畏寒,比如:孩子无时无刻必须穿着袜子,把袜子脱掉简直是不可以中的不可以!所以才有一种“冷”叫“妈妈怕我冷”。

有了温度这个意识,当你发现孩子的画作里有“三个空调对着她吹”、“需要坐在‘凉凉的小竹椅子’上”、“喜欢被子裹着我”时就会清晰地发现孩子给你传达的信号。而如果他的需求和其他家庭成员不一样,那就大可在他们的阅读区域放置一个固定或可移动的降温小风扇或升温小油汀,也可以问问他是不是更愿意把可移动的懒人沙发或地毯移至通风口或暖气边。

 

4.空间布局

家居设计是门在每个人身边的学问,有的人喜欢密集热闹,有的喜欢“性冷淡风”;有的喜欢地中海格调,有的喜欢“小清新”。除了风格以外,空间的利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大要点,简而言之就是,哪里放什么,要不要放。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家庭的重心也会慢慢转移到新的关注点。大部分孩子和成人都喜欢新鲜感,记得我大女儿小时候有一本绘本叫《找不同》,这是她2-3岁时最喜爱的一本书。某一天我把客厅角落的大型植物搬到阳台上让它多晒点太阳,她幼儿园回家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妈妈,我‘找不同’了,大树搬家了!”当我表扬她非常有观察能力以后,她也很自豪,觉得自己的眼睛简直就是“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睛”。从那以后,我会有意识地换换桌布,调整一下地毯位置,添置一个小件家居用品,孩子们无比享受“找不同”的过程和结果。

 

5.色调

色彩学研究属于美学范畴,是其重要分支。第一个把色彩学这个概念带进中国的是于西蔓女士。她于1998年留日归国,愿景是“让中国人美起来”,除了人,她也提倡关注环境的色彩以及色彩心理学对人的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里有特别喜欢某种颜色,而其他人直接或间接表现出不悦,那就应该尽可能通过避免这个颜色的大面积色块来“辣眼睛”。相反,可以折衷,选择用这种颜色在不影响整体协调性的同时作为点缀。好些家长甚至是设计师喜欢在孩子的房间用彩色,而且每个颜色饱和度都很高,占比都很平均,用色之大胆令人发指,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童年就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有一些小孩对色彩很敏感,对美天生就有一种神秘的sense,那在布置家里阅读空间的时候大可以不按照类别分类,像图书馆和书店一样,比如中文书放一区、外语书放一区、文史类放一区、生活类放一区,试试看按照书皮的颜色让孩子分类,增加整理书房和阅读的乐趣。

 

6.气味

有的听众曾经说,还要考虑到气味,那这个书房真的太矫情了。因为气味的不可视性,往往会被忽略。

有一次参加综艺节目,一位嘉宾的身份是芳疗师,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芳香还能有疗愈功能。我们且不讨论香味是不是有疗愈作用,起码好闻的味道对每个人的心情愉悦都是起正面作用的,而每个人喜欢的气味也一定不一样。比如我在植物中特别喜欢香菜的味道,水果中非常喜欢西瓜的清新,还特别喜欢咖啡的香味,孕吐严重的时候我会马上打开家里的咖啡豆罐,一顿猛吸让我好受些;而我的小女儿对所有花的香味都很喜欢,并且可以通过气味来分辨,水果里她偏好柠檬,所以有时候我在家点蜡烛或精油香氛,她会指定柠檬味儿的。

如果视野上舒坦了,鼻子里吸进去的味道也是“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那心情就会无比愉悦,干什么事情都有一股内在的力量。当然,气味是一个附加值,如果对某种气味产生了强烈依赖,或者某一天我女儿说“没有柠檬味我看不下去书”,那可能是时候让她接触其他气味了,或者告诉她,这个味道是“你喜欢的书房”的味道,其他人有他们的选择,下一次轮到其他家庭成员选,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7.自然元素

经常可以看到朋友圈里有朋友晒插花、绿植让自己心情美美的,下面也经常一连串点赞,可见大多数人对可爱的自然之物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或者发现孩子或伴侣的画作中有自然元素,那就可以考虑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装扮书房和客厅,或者悬挂与自然有关的、有自然图案的装饰物。

除了人以外,动物也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工作的时候,我的狗就会屁颠屁颠跑过来,一个倒地靠在我腿边撒个娇然后入睡,也有朋友是在家边看美剧边撸猫。

总之,喜欢自然的人本身就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画作上若是出现了什么自然元素,就是在提醒你,是时候把它们添加到家庭中来啦!

 

8.同伴

同一张卷子在学校里可以40分钟做完,带回家就可以拖拖拉拉做整整一天。如果这种情况在你家发生,说明你的孩子在学习时需要一个或一些同伴。这同伴可能是同龄人,也可能是师长。

学习或阅读的时候家长要不要坐在孩子身边呢?我们可以从很多孩子画的“理想阅读环境”中发现端倪,也可以通过观察、询问甚至做实验的方式来解答,并且要相信,人的喜好是会根据年龄增长和生活方式更新而变化的。

我的小女儿没去幼儿园以前就能自己安安静静从书架上找绘本看,不会要求在做家务或工作的我坐在她旁边陪伴,但这并不代表她不喜欢和同伴一起学习。当她有需要亲子共读的作业或者有超出她能力范围的书籍需要我帮助时,会要求爬到我身上,坐在我腿上,和我共同面对这本书,让我的声音从她脑袋后面发出,双手围绕着她。

而我的大女儿则对同伴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是活人,又不能发出很多声响影响她。我让她自己设计了一个关于做作业时旁边是不是有人以及在哪里做的实验方案,她把选项都列了出来:

第一天独自在书房做作业,门关上,妹妹在客厅做;

第二天她和妹妹都在书房做作业,门关上;

第三天她和妹妹都在客厅的茶几上做作业;

第四天她在客厅茶几上做作业,妹妹在客厅餐桌上做作业;

第五天她在客厅做作业,但旁边放了一只超大但不会说话,同时手里捧了一本书的公仔玩具。

然后安排了时间表进行实验,最终尝试了不同方法才得出结论。在征求了妹妹的意见以后,她俩达成一致:在随时可以看到彼此的客厅里,把餐桌和茶几拉得近一些,达到一个“安全距离”

当然我也听说过特别希望有师长在边上的,这样的孩子能通过“权威人士”的肯定来获得及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课堂中也一定有老师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稍稍做了一小步就需要拿来给老师看,那他们就不适合太小被独自放到一个学习空间,人为隔绝ta心理上求关注求肯定的需求。

 

9.食物

你希望孩子一回来脱了鞋秒进入做作业状态,这样可以做到前紧后松、前苦后甜,但孩子第一句话却是:饿死了,啥时候可以吃饭?而你一看5点了,但晚餐还没好,给孩子吃吧,怕孩子停不下来影响吃晚饭的食欲;不给孩子吃吧,又不想做没有人情味儿的家长。

这时候,请一定要理解你的孩子,就像有的人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泡一杯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买杯咖啡一样,listen to your body,摄入食物饮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舒缓压力 。我遇到过一位知名讲师,她走到哪都必须带着水,哪怕全程讲完都没有时间喝,但是对她心理上来说会舒缓很多可能因为嗓子不舒服而造成咳嗽的恐惧。她还特别喜欢吃薯片或任何脆的食物,她说这种嘴巴里嘎嘣的感觉能够帮助她转移一小会注意力。

我们大人可以做的是什么呢?在量和种类上进行控制,而不是一大包零食或半个西瓜全部给孩子,给他们准备尽可能多的选择任其挑选。我们可以在低脂低糖的小零食或当令水果里让孩子口头挑选几样,然后每天放学用小碗盛其中一样,并且告诉孩子“吃好后请放到厨房水斗,然后你知道自己要干啥”。这样,孩子既觉得你关心他的胃口需求,也有力气和好心情去做一些需要完成的任务。

如何设计孩子们喜欢的书房?要孩子喜欢,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其中。就好比让孩子们参与烹饪,自己有了付出,仿佛增加了美食的可口度。

曾经有一年的宜家的主题叫 “make room for life”,这一次我们来make room for reading。有时候一个放饮料的小茶几、一盏暖暖的灯、一个懒人沙发、一块洞洞板甚至一条小毯子就可以完全改变孩子和你对阅读空间的喜好程度,快去试试吧。


BusyMaggie:
菁kids上海家委会成员、带劲er公众号创始人,常年关注自闭症和盲童群体、NRSI美国国家阅读学会认证讲师。目前正在撰写帮助家长破解孩子天生学习性格、学习难点应对方法的使用手册,以此对抗焦虑情绪。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