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新东方双语学校一年,孩子说不想放假在家,想上学……

NOA, A School that Students Love to Go

“我记得有一次他做数学作业,老师要求他们自己设计故事来给其他小朋友讲个知识点,他很投入地花了好几个小时制作了一本小漫画书,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反而特别开心。”

口述 | Raymond妈妈   文、编 | Cici    图 | Uni You拍摄、家长和学校提供


国际课程说实话“都挺好”, 我更看重校长和老师

去年上半年,因为孩子爸工作调动的关系,我们全家从外地搬到了北京,孩子也因此面临着转学。这可以说是我们搬到北京生活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跟孩子爸爸就这个问题讨论过很多次,也趁机梳理和统一了我俩对于孩子教育的方向和理念。

首先,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选择上,我们进行了多方的比较和考虑,最后还是选择了私立学校。不可否认,我国公立小学基础教育很扎实,但在我看来,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他们的高等教育是很成功的,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去美国读书。基于这方面考虑,国际化的双语学校是我们择校的首选。

▲ Raymond一家

选定了这条路后,我们就开始着手收集信息、考察和拜访北京的一些私立、国际和双语小学。因为国籍、插班生名额等原因,先排除了几家。在考察完一圈后,我和孩子爸锁定了几所备选的学校,便张罗着带孩子去参观、体验,参加考试和面试,当时孩子对于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的感受和体验还是挺不错的。

在待选的几所学校里,实话说,在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上,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明显的差异。而最终选择新东方,其实是基于对高校长、俞敏洪老师的认可和对新东方这个品牌的信任。我们觉得,有高薇校长多年的双语学校管理经验,有新东方集团的支持,学校的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执行都会有保障。

而且,据我了解,虽然新东方小学部是新成立的,但老师配置一点儿都不低,主要课程研发和教授的老师都是在国际双语学校有十年以上教龄的资深教师,像小学部的门建春副校长、数学学科组组长毛朝静老师,都是跟着高校长一块儿奋斗十几年的“老将”。

▲ 高薇(左二),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从事教育工作28年,其中超过20年在国际教育领域创办并负责学校的管理和运营,是最早进入到北京国际教育圈的管理者之一,历任北京青苗国际双语学校中文校长,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北京天悦学校创校校长,在国际教育圈享有很高的声誉。

虽然说择校时我和孩子爸并没有明显地倾向于哪种国际课程,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尤其是课程能否切实落地执行,我们还是非常看重的。探校时,校方进行了IPC(国际小学课程)的说明,当时的感觉是很不错。但实话说,听别的学校介绍时,我们也觉得不差。

*国际小学课程(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是一套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以主题单元为依托,集学术教育、个人发展和国际化学习为一体,专为5-11岁学龄儿童设计的小学课程,目前已被全世界92个国际公司730所学校采用。

真正觉得认可IPC课程,其实是在孩子们上了一学期的课之后。在了解了孩子的学习内容,看到孩子们各方面变化和进步之后,我才切实地对IPC和其他课程,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感到认同。

开学第一天,孩子们不紧张我紧张

好不容易办好了转学手续,兄弟俩都安排妥了。弟弟David跟着哥哥Raymond一起,也转到了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读学前班,俩兄弟一起上下学,我想着还能有个伴儿,多少能减轻紧张感吧。结果,开学第一天,他俩笑嘻嘻地手拉手去上学,空留我这个“老母亲”在家操碎了心……

那天,我早早送他们上了校车,一直盼着他们回家,想知道他们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后来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下了校车的他俩都挺开心的,询问了下这一天也过得不错,这才觉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转学后,随着孩子课程的深入,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将新东方和原来的学校进行比较。令我欣慰的是,Raymond每次对新学校的感受都很正面,评价也很高。他说以前其实挺讨厌上学的,现在很喜欢上学,学校课程很有意思,作业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而且作业也很有趣!

我记得有一次他做数学作业,老师要求他们自己设计故事来给其他小朋友讲个知识点,他很投入地花了好几个小时制作了一本小漫画书,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反而特别开心。

他还说,以前几十个孩子上课,老师就是权威,虽然说鼓励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但你要是答错了或者是作业写不好老师都挺凶的。以前上课主要是以老师讲为主,现在上课老师只是点一下,需要自己看自己探究,探究完之后还要互相讲,挺有意思的。

而且新学校的同学没那么多,他跟同学交流和沟通更多了,关系也更加亲密了,这也让他很喜欢。

他还悄悄告诉我,班上同学少,留给他表现的机会更多了。几次课上发言后,他也越来越自信了。

有次放假前,孩子跟我说:“新东方是最好的学校,我都不想放假在家了!”听到老大的这句“童言”,我很惊讶也很欣喜,至少这是对我们择校的一种正面肯定。同时,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学生对一个学校和老师们最大的肯定。

从抵触到接受,老二学英语有点“难”

在哥哥顺利适应新学校的同时,弟弟可谓是让我操碎了心。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像在幼儿园上小班、中班时那样,老师会教他玩很多游戏,有保育阿姨照顾,每天还能午睡,弟弟有些不习惯。让他更不习惯的是还有很多课程要学,特别是全英文课程。因为听不懂,他一开始上英文课就很抵触。有段时间他还告诉我,他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英语课。

一开始我挺焦虑的。经过跟老师的沟通,老师针对性地减少了他的拼写作业,我们每天晚上也在家里带着他读英文,有时候哥哥也会教他一点,慢慢地,弟弟不再抵触英语课了。这也跟他上了一学期的课,英语有所进步有关系。现在弟弟也跟哥哥一样,很喜欢学校。

把孩子送到双语学校学习,我们自然是希望他们能把英文学好。学校配置了外籍老师作为班主任及授课老师,孩子不得不全天候地用英文跟老师交流,无意识地提高了英文水平。除了英语和IPC课程,新东方的其他课程也用英文教学,美术、体育、戏剧等,全都是外籍教师。数学虽然是中国老师授课,但老师是用双语教学的。

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孩子的英文进步飞快。在上个月举行的家长、老师、孩子“三方会谈”式沟通会上,老师说了一大段英文,连我都觉得有些复杂,好多都没听懂,但孩子都明白了,而且还跟老师对答自如,我简直惊呆了!

双语学的不只是语言,而是两种思维

把孩子送到双语学校后,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跟我一样,都很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当然,我说的中文不仅是语文的学习,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新东方,我很欣慰地看到,老师们把对中文的重视落实到了很多日常教学活动中。

这两个学期,我看到老师把传统文化渗透到了很多课程和活动里,给了我很多惊喜。比如,语文课上有对古诗词的延伸阅读,孩子经常带回来一些纸张,上面都是他当前学习的古诗词,有好多都特别好;再比如,学校会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老师还会带着孩子们煮腊八粥、制作腊八蒜等等。

在我看来,双语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中文和英语,而是借助这两种语言,让学生学习和融合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这一点学校也做得很好。

比如,教数学的毛老师会把中国的抽象数学、新加坡的Model-Drawing和美国的Bar-Modeling(*即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方格或长条的形式来解决)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解答同一个数学问题。

哥哥现在上小学4年级了,很多时候老师会让孩子当“小老师”,自己探究学习内容,并通过小组授课的方式,在“教”其他小朋友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哪里懂了,哪里有欠缺,从而查缺补漏,记忆自然十分深刻。前面我提到他的作业是要自己设计故事来讲解某个知识点,他为此花了好几个小时制作了一本小漫画书,别提多认真了!

我看过孩子做的探究过程记录和笔记,也听过他的一些反馈,我觉得特别好。的确,比起掌握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自己研究和探索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些都能为他们以后学习新知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很好的支持。

 IPC的主题式学习很有意思

前面提到过,新东方小学采用的是IPC(国际小学课程),它是一种主题单元学习模式。一开始我对这个课程并没有太大感觉,而且觉得国际课程都差不多。一个半学期下来,我渐渐对这个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IPC其实学的东西一点也不浅,比如说同样内容,他们会在数学、语文、英语、艺术、历史、科学等各个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因为很多东西不是说某一个学科就能概括的,它确实可以多角度来看。

比如,IPC有个主题单元是“节日的庆祝”,学校就把这个单元规划到了12月前后,而且中国年和万圣节、圣诞节又比较接近,相当于把国外的节日和中国的节日、西方的和东方的节日,以及IPC对于节日的庆祝这一主题的研习结合起来了。

原本我以为,既然是学习节日,学校肯定会挑选过年这样的大节来讲,比如说说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人们要放鞭炮、发红包之类的,没想到他们还讲了腊八节。老师不仅告诉他们什么是腊八节,还叮嘱他们回家看书,带食材去学校一起做腊八粥、腊八蒜,还给他们介绍了“九九消寒图”,有些东西甚至连我都不知道,我就觉得他们教的不是大家熟知的比较浅的知识,而是教孩子们去深入地理解节日。

除了课堂学习,他们有时候也会出门研学。比如,上次他们小学部一起去故宫也不光是走马观花。去之前,老师让他们看与故宫相关的书,哥哥还都专门从图书馆借了书带回家。

因为Raymond是高年级的,需要他自己先了解故宫,然后当向导来带低年级的小朋友游览,所以他看书看得可认真了。回来后,老师给他发了个小牌儿,上面写着“故宫金牌讲解员”,他可高兴了,回来还让我贴到房间里。我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挺好的,没有流于表面,而是让他们真正去掌握知识,不然他们怎么去给别人当讲解员呢!

▲ 孩子们在故宫研学

以前我也慌,现在反而不焦虑了

以前孩子上公立小学时,周围的家长们都像打鸡血一样,每天都很焦虑,我也一样。孩子晚上放学回来写作业,写完作业,还要送去上补习班,每天都特别匆忙。哪怕就一个小考试,那时候我也觉得特别重要。虽然说以前学校不排名次也不公布成绩,但是大家互相都知道成绩,孩子和我压力都特别大。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觉得小学低年级一个期中考试有那么重要吗?但是当时就是焦虑。现在这个学校,没有家长群,孩子们也没有那么多考试,家长之间也不会互相攀比孩子的成绩,没有那个氛围。

这里的学习方式跟公立学校不同,在公立学校,孩子的学习进度是很快的,但是它更多地强调灌输知识,而新东方这边是孩子要自己去探究、学习,虽然更费时,但这是一个学习方法的积累过程。一开始我可能会觉得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更重要,但现在我觉得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

另外,学校也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学校的图书馆为孩子们准备了内容丰富图书,而且鼓励甚至可以说是要求孩子们阅读。不仅如此,学校还配备了优秀的语文老师专职作为图书馆老师,每周也有图书馆课,引导孩子们养成爱看书和思考着看书的好习惯。

在学校图书馆做志愿者的时候,我曾亲眼看到孩子们一大早到校后首先冲进图书馆去看书、还书和借书的情景,那画面十分令人动容。

编者后记:

听了Raymond妈妈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她对孩子教育细节的关心。在国际教育圈,人们常说:“在孩子的教育面前,每个妈妈都是自学成才的专家!”她对学校的解读,也让我们对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的课程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感性过后,我们也采访了新东方小学部门建春副校长、数学学科组组长毛朝静老师,以及IPC协调员Abbie,从理性的角度和他们探讨了家长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 新东方小学部门建春副校长

菁kids:为什么会选择国家课程大纲和国际小学课程(IPC)相结合的融合课程来作为小学核心课程?

门校长:因为新东方是国际双语学校,所以我们要参考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多年的国际教学经验与实践,我们最终选定了用IPC和国家课程大纲相结合的融合课程。之所以选择IPC,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 学生培养目标高度契合:IPC有三级培养目标,一是学术目标,二是个人发展目标,第三是国际情怀,它强调我们既要夯实智能基础,又保证个体特色的发展以及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的课程体系。
  • 主题单元式探究课程:IPC有将近130个主题单元,选择空间比较大,而且它每一个单元的设计都能够激发孩子兴趣,且和他们的实际生活、国际热点等现实问题相关联。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情的投入,并不会觉得陌生。
  • 按年龄划分学习阶段,适配性强:IPC按年龄将小学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5-7岁、7-9岁、9-12岁,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适合该阶段的探究单元,选择空间比较大。
  • 清晰的评估体系:IPC会从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
  • 专业的教师成长平台:我们会邀请IPC培训官到学校来定制培训内容,老师们也会参加IPC的全球培训课程,而且它有很多在线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每个老师都可以和全球使用IPC的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获取一些指导性的文件。

菁kids:IPC的最大特色是主题单元化,新东方的单元学习内容是如何制定的?

门校长:每年,我们会从IPC单元库里为每个年级的学生挑选6-8个主题单元,每个主题有一个问题(Big Question)贯穿始终。确定好主题单元后,在6-8周的时间内,孩子们会在各堂课上对这一主题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学习和讨论,对他们来说既有趣,又能深化知识的吸收。以语文学习为例,我们先要看IPC的单元,再对比国家课程当中的八大单元,看看哪些主题是相同的,或者是素材比较接近的,我们会把它们结合在一起。IPC比较灵活,单元学习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所以这两个是互相补充的。比如,在学习“节日的庆祝”这个主题单元时,我们会启发孩子们思考:不同国家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庆祝节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呈现?他们可以画画、做手工、写文章,甚至可以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来呈现他们这个主题单元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去量身定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他们会怎么去创造?这个节日背后有什么意义?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加深对节日的理解。

菁kids: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双语学校,是希望孩子能保留中国的根,或者说希望汉语能成为他们的强势语言。新东方如何平衡孩子对两种语言的习得?

门校长:考虑到我们的学生主要以中国孩子为主,他们接触的大环境是中文语言环境,所以我们授课的语言比例是英文65%、中文35%,因为我们要给英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慢慢地适应双语言的环境,养成双语学习的习惯。首先,我们每个班里面会设置两位住班老师,一位中文老师一位外教,他们就相当于是家庭当中“爸爸”和“妈妈”,孩子们见到中文老师就用中文,见到英文老师就用英文,目的是让他们在这样一种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学会两种语言的切换。另外,中文35%是完全按照国家对于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在每周需要的时间来设置的,所以孩子能够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文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给英文更多的学习时间,我们是希望孩子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英文近母语的水平。在日常的课程当中,我们也会设置专门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课,IPC的课程也是融合在里面的。

菁kids:IPC课程是如何和中国国家课程融合起来的?请举例说明一下。

门校长:比如,我们的国家课程在圆明园这个单元会涉及到圆明园、长城等等文化胜地,我们就会开展文化研习活动,带着孩子们去圆明园。去之前我们会用IPC的探究方法,先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到那里去做什么,每一次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孩子们做实地考察。甚至当场的采访稿怎么列提纲,回来之后要怎么进行整理和回顾,我们都会让孩子们做好准备。

菁kids:分层教学是新东方的一个特色,请问分层是如何实现的?

门校长:分层教学不是分班教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分层。一个班里的每个孩子学习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比如,课堂上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分组,有的时候不同组会使用不同的文本,有的稍微简单一些,有的难度大一些,老师设定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上的提问、练习题都是不同的;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也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附加一些高阶的习题,每个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

▲ 新东方数学学科组组长毛朝静老师

菁kids:Raymond妈妈提到新东方的小学课程很有特色,借鉴了不少国外数学课的教法,非常有趣,您是怎么将这些有趣的教学方式融入您的数学课堂的?

毛老师:我是一个比较狂热的数学爱好者,所以我会很关注西方数学是怎么教的,国际学校给我开了一扇窗,我从外教那儿学到了很多好的方法,也得到很多启示。现在我把西方数学一些好的方法都加到我的数学课程里边来了,这样的话,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会更多一些,就不再是我们中文数学按传统方法来教,而英语数学按西方方式来教,最好的方式是融合,然后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学习发挥巨大的能效。
举个例子,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需要在数学课上学习数字。和咱们传统的教法不同,我会先让孩子们观察教室,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双鞋、多少个人、多少块白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我先让孩子们对数学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来培养他们的“数感”。之后,我会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用小圆圈,也可以用小棒棒或者小长条——来表示数量的多和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数字图片化的过程。接下来,我会向孩子们提问:”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用数字表达东西的个数,由此引入了抽象的数字概念。

菁kids:用中英两种语言教数学,对孩子们来说有什么好处?

毛老师:我觉得双语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双赢,老师通过教学相长会有所提高;对孩子来说,它能够多样化的学习,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另外,让孩子多学一些方法,他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也会开阔一些,我们的孩子至少都能选出4-5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在做分数的乘除法或加减法的时候,我们也要求他把模型做出来。在我看来,懂得解答问题只是知道一些基本的方法,所以我们会鼓励孩子把解题过程讲出来,这就是我们推崇的”探究式学习“,因为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我们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在课堂上,我会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在白板上跟他们一起讨论出提纲,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一个个破解这些问题。自己探究结束后,他们会把解题过程整理成一个PPT,或者是一个小海报,然后讲给其他同学听。讲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检验过程,因为如果学生讲一个概念或者方法没有讲明白,那说明他的知识点存在漏洞,需要他回去再深入地探究、学习,把漏洞补上。补完以后,我们会要求学生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总结它,就相当于在做一个数学家的旅行:最后一步,我要把我的概念、公式、定理用最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呈现给大家。
▲ 新东方小学IPC协调员

菁kids:IPC课程是如何教授的?

Abbie:IPC课程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展开,涵盖英语、科学、历史、地理、艺术、音乐、体育、社会、科技、国际等学科领域。针对不同的主题单元,我会选择其中几个学科作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比如,去年圣诞节,我们学习了”墨西哥文化“这一主题,我就在课上带领大家了解了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地理)、风土人情(社会)、英雄事迹(历史),并由此引申到其他国家(国际),整个单元学习结束的时候,孩子们从方方面面了解到了墨西哥的文化和生活。

菁kids:作为IPC协调员,您是如何帮助孩子们实现成长目标的?

Abbie:通过IPC,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有能力来自行思考和学习。我上学那会儿,知识都是老师传授给我的,我没有机会来自己探索。IPC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家长的参与,整个家庭都会深入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充满热情,喜欢上学。IPC提出了八个个人成长目标,包括适应力、道德感、探究精神、尊重、团结、交流、体贴和坚韧的品格(adaptability, morality, inquiry, respect,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thoughtfulness and resilience)。

根据学生的年龄,我会在每个主题学习中单独选取一至两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如坚韧,我们会在英语课、地理课、科学课上跟孩子们解释这个目标的涵义,让他们在两周的时间内通过方方面面来了解它。在主题学习结束的时候,我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坚韧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经历一个“顿悟时刻”,我称为“Aha moment”,通过他们自己的表述,你会看见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一品格。


关于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

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鼎力打造的一所K-12学校,致力于培养拥有面向世界的视野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鼓励学生发展面向未来的独立人格,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学校成立于2010年,提供小学到高中的国际化双语教育,现开设IPC、IB MYP、AP课程,即将开设IB DP课程。学校秉承中国基础教育优势,全面推行中英文双语教学,整合中西方资源,多元并举,学贯中西。招生范围:小学部(K-G5)、初中部(G6-G9)、高中部(G10-G12)
五月招生说明会安排:
2019年5月12日(周六)
2019年5月18日(周六)
2019年5月26日(周日)

开放日流程:
报名方式:

  • 致电招生部报名:400-688-1000186-122-46990
  • 扫描下方二维码:
更多学校详情,请扫码了解:

招生部微信:NOA-Admissions

招生部邮箱:noa_admissions@xdf.cn

官网:http://noa.xdf.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满白路101号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