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过载的年代,你完成了几门网课?

最早接触网络课程,是在2011年,那一年大女儿升入6年级。她进入了上海一所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每天要起很早,坐车一小时才能到校。

小升初是一个转折点,女儿对于新学校一直不太适应。没过几个月,孩子爸爸的工作迁到北京,我们就准备搬到北京去。忙碌的重点由“适应新学校”改为“申请北京的学校”。这样一调整,“每天再跑那么远去孩子并不喜欢的学校”就觉得不值得。

正好,女儿有一个好朋友,就住在附近小区。她的妈妈感觉孩子每天坐车上学,来回一两个小时,回到家还要做那么多功课,效率实在不高,还占用每天练琴的时间。于是,从小学3年级起,她就让孩子退了学,自己在家里教孩子。

这位美国妈妈在养育孩子上非常用心。她拿出之前做管理的劲头,整合中美两边的资源,为孩子制定出一整套教程。她很希望我家女儿也能加入,两个孩子一起学,会很快乐。

我看了她家的小课堂和“私人订制”的课程表,感觉十分惊艳,就让大女儿欢欢喜喜退了学,开始每天去Home School。这半年多的经历,让我和女儿大大开了眼界。

印象最深的就是网络课。在家上学,客厅就是教室。吃完早餐收拾一下,餐桌就是课桌。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时间完全省去。这就好像一个取景框,去掉了上限和下限,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可能。

比如一周有三天,孩子们早7点就打开电脑,透过屏幕,跟着相隔万里的美国老师学习英文写作、拉丁文和精读。这三门是经典英文基础课,但在国内属于名师难寻那一类。这位妈妈阅读了很多网络课程介绍和家长评论,根据孩子的性格和接受能力,从美国的三个州挑选出了三位老师。

因为十来个小时的时差,家住上海的孩子只有起早。美国老师吃完晚餐养好精神,在书房里开始视频。遇到节假日和家庭旅行也不耽误,只要酒店有网络,提前把时间留出来就行。

那时候的网络课远没有现在的技术好。上课之前,老师先发来一个很大的PDF文件,要求提前打印出来,上课的时候边讲边看。屏幕左边是教案,右上端很小的一个视频里有老师的实时讲解。孩子们一边“看”课,一边做题,以敲字和音频与老师互动对答。身边的妈妈担任助教,帮助孩子跟上进度。有问题当堂解决不了的,就记下来,课后发邮件给老师。

从能和几十位同学左顾右盼的教室,缩小到眼前餐桌上的电脑屏幕,这对孩子是个很大的改变。孩子不是机器人,不能这边一输入,那边就走程序。平时看卡通听音乐,几个小时的定力也有的。但跟着老师的头像学习似懂非懂的课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为了吸引孩子们不走神,老师们各出奇招。教写作的老师,备有五颜六色的卡通大帽子,大得能占据屏幕的三分之一,在视觉上活泼很多,上课的开场白也有了:“这个汉堡帽是我在圣路易买的,你们感觉如何?”

多年之后,孩子们还会提到这位头顶布制面包夹鸡肉蔬菜的老师。因为和小朋友一家很合得来,选的课也是女儿喜欢的,这半年多她体会到了,为自己而学习有多么快乐。

我常常想,同样的课,为什么有的老师讲起来,孩子很爱听;而换另一位老师讲,孩子就听不下去。女儿说,当然是因为喜欢老师啊——“只有在感情上建立联系,才能听得进去。”

感情的建立需要多官能感应。全天上课七八节,老师的音容笑貌,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和引导,直接谱写情绪主旋律。如何培养师生在感情上的联系,这对网络课,尤其是那种全世界学生看视频、老师神采飞扬讲了一年也不认识你的热门大课,有很多挑战。

相对正规学校,网络课程在地域及时间安排上更加灵活,可利用的资源也扩大不少。但那些提前录好的视频,虽然看起来很方便,可以随时听、反复听。但如果没有互动和管理,单单依靠自律和自发的听课欲望,往往很容易积累一大堆“欠债”。漏听多了,就很难跟上进度。越跟不上,就越难启动那个开始键。

学习的过程也是与惰性对抗的过程。如今的网络课在师生互动和课程管理上都有改进。开办网络课也越来越容易,课程数量飞速增长。然而据报道,成年人的课程完成率平均起来只有5-15%。有妈妈一旁监管,孩子的完成率可能要高一点儿。这个“辍学率”如果放在实体学校,那还是挺吓人的。

手指一点击,藤校大师课尽入囊中。这种雄心往往令家长们很兴奋,忙着选课、选老师,监督进度,半个学校的工作一人承担起来。然而,孩子一进家门就皱眉头,又替我注册什么啦?信息过载的他们最不爱听的就是,网上都有,你完全可以自学。触手可得而完不成,带来的强烈挫败感,也影响亲子关系。如何让孩子享受到网络课的优势,这其中还是大有学问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