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能理解的“美育”,十之八九与艺术有关。说白了,全民热衷的“钢琴课”、“画画课”等等,其实都是艺术教育,音乐里有美,色彩与线条里有美,人的表情里有美,肢体动作里有美,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家长们的困惑和孩子们的痛苦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已经渗入大多数成人的内心,一个不当心,就会毁掉这种“美”的培育。而所谓的“技术”、“技巧”,那不过是让人终身在“美”的大门外徘徊罢了。
本期封面故事里,你可以看到性格不同、背景不同的孩子。你也可以看到在艺术环境里熏陶的孩子,脸上的那种光。一位妈妈的话让人深思:外公问“这里怎么不教孩子画画?”她答:不急,真的不急,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这里。
音乐是我给孩子的礼物
文: 孙思琪 编: 李佳 图: Sui
月月 Jasmin, 17岁。
龙龙 Gabriel,13岁。
都就读于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妈妈杨峥,钢琴家。
爸爸Simon Spooner,环保水利专家。
月月和龙龙出生在剑桥,从小就颇具明星气质。姐弟俩不仅拍过广告,当过模特,参演过著名的音乐剧《南太平洋》(《音乐之声》作曲者的代表作),而且最擅长的是器乐演奏,龙龙拉小提琴,月月则是大提琴、钢琴、作曲样样精通,钢琴和大提琴都通过了英皇八级。
The Spooner一家一上来就给人一种不凡的感觉。这不单是因为中英跨国婚姻,不单是一双漂亮的混血孩子,也不单是因为家世履历都闪闪发光的夫妻俩,更因为这个家庭成员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正如孩子们所形容的,爸爸是科学家,妈妈是音乐家,东方和西方,理性和感性,严谨和直觉交织碰撞,时时上演着激昂或温柔的交响乐。正如科学是生活的理智,艺术是生活的欢乐,也许这正是The Spooner一家紧紧维系的纽带。听听妈妈杨峥讲述的故事。
先让孩子们领略到音乐的美
音乐教育肯定还是要引导。我们家其实挺幸运的,因为我妈妈是作曲家,女儿三岁零四个月就跟着姥姥一起弹琴,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又唱又玩,根本没觉得是一种负担。
音乐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每天必须练5小时,这样孩子不知道音乐为什么美,为什么好,你就让他狂练琴,这就是欲速则不达,应该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比如带他去听一场音乐会,这样的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从内心感受到音乐的美秒,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音乐。练琴重要,苦练也特别重要,但是你一定要先让他尝到甜头,让他看到音乐其实是特别美的,练琴可以像玩一样。
孩子每次在台上演出,我在台下都很感动和享受,有种成就感。我承认有时候会对孩子很严厉,我先生有时候会觉得没必要,但他自己小时候也是因为没有坚持所以放弃了大提琴,现在看到孩子们的成绩,他也认同音乐是需要坚持和毅力的。
音乐、体能、礼仪、谦虚,都很重要
对于教育孩子方面,我管孩子的音乐和学习,先生管带孩子玩,他从来不知道孩子有没有作业,总张罗这周末去哪儿爬山,去哪儿滑雪。我们俩的分工是一种平衡。孩子们也很擅长体育,在体能上也特别突出。我那个时代音乐学院很多学生身体锻炼不够,这也不正常。
除了学习,我觉得待人接物,礼仪,怎么能去关心别人更重要。我会让孩子去做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现在一些孩子,哪怕是国际学校的孩子看见人都不会打招呼,我觉得不行。龙龙和月月去其他小孩子家吃饭都会很有礼貌,不会挑三拣四。
虽然他们现在经常有演出,但是他们很谦虚,跟小朋友们也相处得也很好。他们姐弟俩的关系也很好,一起演出,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弟弟练琴需要督促,有时候我还会贿赂一下姐姐,让她当弟弟的小老师监督他练琴,月月是一个很好的小老师。弟弟也还经常给姐姐做饭呢。
我既然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就应该教育好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出去工作,这算是我个人的一个选择吧。我在教月月练琴的时候,我觉得她实在是太聪明了,可爱得都不行了,那个时候真的是带给我特别多的乐趣。
音乐是我给孩子的礼物
我觉得音乐是我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我去了荷兰的海牙演出,以前演出的时候我可能会紧张,但是肚子里面有了小生命,感觉特别幸福,我很享受那个过程。
现在音乐已经成了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什么时候,女儿今后的人生中永远都有唱歌,有钢琴,有大提琴陪着她,这是一个礼物,是一个高境界的宣泄和释放,比出去喝点酒,吸点烟好多了,别人都说你女儿这么漂亮肯定有男朋友吧,是会有喜欢她的小男生,但是我觉得特别正常,她自己写歌,写失恋,写情人节,我觉得特别好,那个词真的特别感人,我女儿内心这么丰富,并且她可以把它表达出来,我很骄傲。
音乐其实只是一种工具,但我觉得自己的孩子们以后会用到。弹琴只是一种机械的动作,而通过弹琴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想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特别有才,特别有能力的话,家长看到了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但是要很小心,分寸要拿捏好,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大的舞台。
现在的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比别人优越,就相当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点很高,但是怎么将这些优点变成更大的优点也很重要。
享受音乐,超越自我
我不会强求孩子走音乐专业道路,但我也不会抵触。现在很多搞音乐的人都不想再让孩子走音乐这条路,很多演员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进演艺圈,可能觉得自己走过的路太苦太难,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受一遍。
我对月月和龙龙的期望就是希望把我会的都能够教给他们,希望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月月和龙龙已经离不开音乐了,他们已经学会去欣赏音乐。他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女儿自己作曲作词,儿子唱音乐剧里的歌,他们姐弟俩还自己演奏演唱,录了一盘CD送给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作为金婚礼物。
我很感动我孩子的内心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并且他们知道怎么用音乐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音乐已经融入了孩子的生活,他们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无论他们选不选音乐这条路,我都一定会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
龙龙和月月会带着音乐这份珍贵的礼物,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孩子们的话:
月月:我妈妈从小就知道自己想当钢琴家,我还没想好。现在练琴对我来讲已经不算苦了,反而还挺有意思的。明年我想去牛津读历史或政治,但是未来做什么职业还没想好。
龙龙:等我变老(大)一点,我也想像姐姐那样去牛津读大学。我练琴烦了的时候就会去打网球调节一下。
用一句话形容爸妈?月月说,妈妈会做最好吃的面包和薯条。龙龙说,妈妈的音乐和爸爸的科学,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组合。月月接着说,他们有自己的和谐相处的方式,尽管有很多冲突。爸爸一在北京,妈妈就会抱怨说你为什么不管孩子的学习,整天带他们玩?你干嘛不回英国?爸爸一回英国妈妈就会打电话说Simon我想你。这时候,月月做了一个调皮的表情。
戏剧带给孩子的能量
文: 肖菁 图: Ken
妈妈,于露
儿子,Leo,6岁,
就读于北京私立汇佳学校
给儿子起名Leo是希望他正直、善良、勇敢、坚强。每个父母的愿望都是美好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灵气和纯真也与日俱增,但他也还是继承了父母内向的性格,而且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环境是他主要的生命体验场所,我希望他变得更勇敢些。直到我们遇到了戏剧,它带给孩子的能量超出了我的想象。
初为人母
Leo从出生到四岁前,神情总像一只楚楚可怜的小鹿,让人想去疼惜和呵护,虽然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能娇惯他,实际上我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他身上,Leo的内向和依赖最早被孩子爸爸观察到了,为了避开纯粹的家庭生长环境,在Leo两岁时,他就有意识地把Leo送到了国际幼儿园。在那里,我们和孩子一起亲身参与和体验了国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也感受到了孩子在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实际上,那里的教育方式和后来我们选择卓美教育戏剧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妈妈,我清楚地知道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当我们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无法理解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对“母子连心”这句话深信不疑,当我纠结、不自信的时候,他就会胆小、害怕;当我一步步突破自己的时候,他也在给自己制定突破恐惧的计划。记得有一次周末我正在外地上体验课,体验如何突破自己的恐惧, 那次课程让我自己实现很多突破。没想到当晚 Leo和我在电话里说:“妈妈,我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就是这学期我要突破害怕住校,喜欢上住校。” 天啊!我们竟然如此地心照不宣!
和儿子一起体验
我是在中国体制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大学教育的。小时候也学过舞蹈、钢琴、表演等,妈妈的传统教育和爸爸对我的宠爱使得我在三十岁前一直不敢,也不愿意自然地、尽情地展现自己。
当了妈妈以后,面对儿子的成长教育,我开始回顾和反思。这几年我读了很多心灵成长书籍,我明白了人生有很多面,活得纠结或是快乐完全取决于每个人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以及看待问题的宽广度。
曾经有段时间,我深深地体会到内心的无力感。直到有一天,我上了一个成人的体验式课程,课程的目标是突破自我固定模式、开拓生命宽度、提升包容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会用负责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在体验中我找到了发自内心深处力量的源泉,深刻地感受到了“体验”带给人的收获。
去年Leo上了一所寄宿学校,因他在六岁前几乎天天和我同床睡觉,所以刚开始他特别不适应,每天给我打电话,可怜巴巴地让我去接他回家。我因心疼和不放心便顺从了他,但内心深处看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追根溯源,实际上我们自己有与孩子分离的焦虑,有怕被遗弃、被不重视的担心。
当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大爱时,当我体会到生命需要去经历跌宕起伏才精彩时,再面对Leo,我和孩子爸爸便全心地帮助他走出了每个成长阶段的各种不适应。就像趴在墙上的一只壁虎,他在一个二维的世界里,永远无法立体地看到这个墙面究竟有多大。Leo的学校有句很精辟的话: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独立,陪伴的目的是为了离开。
教育戏剧的能量
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相对来说是单纯的,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感到人生不只是简简单单凭学历、专业技能就能获得快乐和幸福,孩子需要智商和情商、逆商等并行发展。如何给他们创造这个环境呢?我觉得“教育戏剧”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教育戏剧”起源于英国,在西方国家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这里所说的“戏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它可以解放天性,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教育戏剧”是以戏剧为载体,不教任何表演技巧,而是引领孩子们在虚拟的戏剧情境中去体验,没有既定的台词、动作、故事情节,一切都是通过孩子自己进行观察、想象、创造与反思,让孩子真正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在戏剧体验课上,我们经历了一次社会现实与童话故事的嫁接。孩子们是森林里的小动物,经常会被狼吃掉,有一天,狼中了猎人的圈套,受了很重的伤,面对狼的求救,这些小动物们会如何处理呢?每个孩子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说害怕;有的孩子说去救它,看它流了好多血,多么可怜;有的孩子说不救,它吃过那么多小动物,如果救了它,它再吃我们怎么办啊?还有的孩子很纠结,一会儿说救,一会儿又说不救。
“教育戏剧”就是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更具反思能力和批评性思维,更具同理心,也更具备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常想,或许他们现在还没有多深的感触,但我相信等他们长大后的某一天碰到了类似的事情,这种训练中带来的某些潜意识会很自然地显现出来。
我们俩的收获
Leo在半年多的戏剧课程学习后,性格更开朗了、表现力更丰富了、语言更幽默了、行为举止更得体了,比如在一次体验课上,他们假装端着满盘的食物,在运送的过程中都撒到了地上,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别的小朋友就趴在地上捡着吃,Leo会用很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并幽默地说:Oh, my god,I will kill myself.
经过这几年的回顾、反思、学习和体验,我终于发现一个人能否活出生命的真实状态,不在于他学了多少专业技能、获得多少奖状,而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生命本身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们俩在路上,继续学习和体验,继续快乐并收获着……
Drama是一种教育体系
张丹:
卓美运营总裁
其实除了语言之外,戏剧是最能够让孩子了解西方文化习惯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孩子能够身临其境,真正地学好英语。
卓美已经作为第三方进入了北师大附小、曙光小学等学校。曙光小学的校长说过,学英语并不能让孩子国际化,但戏剧可以让孩子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Drama说简单了是教育思想,说复杂了其实是一种教育体系。这个课程对孩子语言能力,表现力,感染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我想做好儿童戏剧教育的初衷是因为儿子。我儿子在拍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得了肺炎但还是坚持完成演出,虽然心疼,但看到儿子一下子长大了,我突然意识到拍戏对我儿子成长的意义。但我不想他再进行商业性的演出,我希望给我儿子一个干净的舞台。后来我了解到国外有这种drama课程,我知道这个东西正是我作为一个母亲想要的,而且可能很多母亲都想要,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使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其实我女儿也因为这个课程变化特别大,越来越自信,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在剧场长大的小天使》,作为母亲,我真的很高兴看到她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相信drama课程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希望我们卓美能够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音乐真正进入了我家的生活
采/文: 范吉慧 图: Mitchell Pe Masilun
孩子,
Aiden Wang ,9岁(MSB 3年级)
Nathan Wang,4岁(MSB 幼儿园)
妈妈,
郝辉(海归,全职主妇)
有时候,朋友会问我,你们的孩子学到了些什么?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们学到了什么。这里不会教具体的技能。我想,我们收获到的是音乐的土壤,和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我被那份热忱打动
我之前在金融界工作,老公在IT界, 我们家没有任何的音乐氛围。但是我想给孩子多接触不同的艺术,我曾经在家给孩子放过音乐,但是心里却很不自信,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曲子,如何引导孩子。 于是我带着孩子听过很多机构的音乐课,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在和那些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根本说不清自己的理念,和课程体系。
后来,一个朋友跟我推荐“新芽空气”,我去听了Lucy(新芽空气创始人)的讲座,我被深深打动,Lucy很系统很清楚地讲解了自己音乐教育的理念,其中有数据有分析,更打动我的是她身上透露出的热忱和专业性。我相信这样一个妈妈的发心是值得信赖的。
音乐逐渐进入我家
两年多来,我和我的两个孩子都在新芽空气上课,老大从幼儿音乐班升入童声合唱团,老二在幼儿音乐班, 我上的是成人音乐研修课。我们还参加很多机构主办的讲座、音乐沙龙。可以说,音乐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年暑期中山音乐堂的演出季,我们都尽量去看。每年几次重要的童声合唱演出我会早早把票买好,然后一家人一起去看演出。在家里,我也知道如何给孩子挑选播放的音乐,音乐真的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 分。
老师有时候会带孩子去看IFC(新芽空气姊妹机构)交响合唱演出彩排,让孩子们了解演出的背后,亲手触摸乐器,听老师讲解如何看演出。有了这些积累,孩子们到了剧场有着习惯性的专注,从来不吵闹乱跑,最多就是小的孩子犯困睡着了。有时候,演出完了,老大还会很专业地评论一下,什么合唱哪里没处理好,跟乐队的配合很好等等,小儿子也会说特别喜欢哪首曲子。
生动感性的课堂
在新芽空气的音乐课上,放的都是经典音乐,每2周,还会有一次乐器进课堂的环节,让孩子听到乐器真实的声音,近距离感受演奏者的演奏状态。有了这些大量的音乐熏陶,孩子们对经典音乐并不陌生,有时候甚至我都觉得晦涩难懂的音乐会,他们都能听下来。记得有一次唱的歌曲是《娃哈哈》,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让孩子戴上新疆小帽、打着手鼓唱,完了还吃哈密瓜。经过这种多感官的刺激,一个生动的新疆形象就烙在了孩子心中。于是,音乐课上的歌曲都能让孩子记得刻骨铭心。好几次出去外面玩,孩 子自己都会哼起和当时情景很匹配的歌曲,前几天我带小儿子在院子里看花,他就唱:“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让我很惊讶。
合唱成为儿子的首选
我的大儿子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喜欢运动,尤其是打网球,他还在学习围棋、钢琴,但现在,他心目中排第一位置的是:合唱。虽然他刚晋升为二声部的主力,年龄也不是合唱队里较大的,但是孩子对此十分自豪和骄傲,总是跟我说: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协调好,好好表现!每次排练时间是两个半小时,但孩子排练完都特别开心,从来不觉得累。我们想大概是因为他们在歌声中释放了压力、抒发了情怀。他们每次都会唱很多歌,包括一首新歌,不仅有大量的外国名曲,还有一些中国经典。上次,我在门外听到他们唱黄自的歌:“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梦里花落知多少。”我都感动得不行。今年十月,老大还将随合唱团到德国演出,孩子对这次旅行十分期待,说这是他今年最重要的活动。我很庆幸孩子遇到了一个好的机构,几年跟下来,我想,音乐对他的作用将会一直伴随他的成长。
意外收获
有时候,朋友会问我,你们孩子学了些什么?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们学到了什么。“新芽空气”和其他培训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从不着眼教授具体的技能,而一切都在熏习中油然而生。我想,我们收获到的是音乐的土壤,和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我自己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提高,我正在学习书法,练习的时候喜欢放点音乐。我自己也觉得我越来越能领会音乐的韵味了。
老大学钢琴的时候,老师说,这孩子的节奏感特好,识谱也快,很有潜质。我们夫妻俩个都没有音乐基础,除了新芽空气的音乐课,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原因。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老中医,说到唱歌能改善哮喘。我才想起,儿子的哮喘好久都没犯过了,这也是一大意外收获!
把西方音乐教育与中国文化环境相结合
Lucy Luo 罗卫华 ,
新芽空气创始人
现在很多机构有精良的设备,却不懂音乐教育的根本。音乐教育不是逼着孩子每天坐在琴凳上八小时,而是让他们体会“美”的真谛。我做新芽空气的希望就是“让音乐走入家庭”,让音乐成为生活的常态。新芽在走的路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即在现阶段中国音乐教育体制下,把西方音乐教育理念与中国文化环境相结合。
我从小到大都在做合唱团的指挥,我的职业路走得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的音乐训练。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新芽不想只教孩子音乐才艺和技能,我们想从对儿童的美学习惯培养为起点,为孩子创造体验、感受独特的音乐环境,提供让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学习音乐的机会,最终实现孩子对音乐的热爱,让音乐成为塑造人格的一块基石。
手握技巧不如心怀殿堂
文: 郭佳 编: 李佳 图: Ken
女儿,小妤,7岁。人大附小一年级学生。在丽娟学习1年2个月
妈妈,郭佳,央视编导
艺术,在我心里,是殿堂,而我是殿堂之外的人。我对艺术心怀崇敬,却又敬而远之,怕近了,露怯。我之前一直觉得艺术是技巧和感觉。没有技巧无以表达,但我又本能地恐惧和排斥技巧,因为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被捏塑,过于强调技巧的训练,又可能会让孩子陷于模仿,却关闭了自己心灵的感受力和表达的欲望,但如果没有表达的欲望,徒然手握技巧,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次“玩”三小时
小妤五岁半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去了丽娟上一次体验课。
开始时,我站在教室门口观看,老师放起节奏劲暴的音乐,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在纸上乱画,有的孩子很享受,有的孩子莫名其妙,但这样的乱来孩子总是欢迎的。
然后老师让孩子们看自己的画,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看到了海浪,有的看到了兔子,有的看到了天空和云。老师把画发回给每个小朋友,让小朋友勾勒出自刚刚看到的形象。不管怎样,最后,完全出于偶然和随意的涂鸦真的成了一幅作品。不要求孩子做一样的东西,这合我心意。 没有开在大型的购物中心,而是安静地隐藏在一个居民楼的三居室里,这合我心意。一节课长达三个小时,这也合我心意。
第一次体验课,3个小时,中间休息两次,而小妤却不见踪影。结束后,别的孩子纷纷出来,还是没有小妤的影子。我只好再去教室。只见她穿着小围裙,拿着胶枪,正在往一块布上粘东西。看到我,第一句话是:妈妈,我会用胶枪了。然后,她丝毫没有要停手的意思,继续埋头弄自己的。我很喜欢她那种不懈努力的专注劲头。
我和小妤共同决定,每个周末拿出半天的时间到这里来。每节课是有主题的,一个主题常常用一到二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比如水墨实验,肌理实验等等。迄今为止她的作品有:宣纸经水墨渲染后做成的灯罩、木片搭建的房子、聚乙烯小品。而在小妤的幼儿园,陶艺课结束后,鱼贯而出的小朋友们,每人手里的作品,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做出来的。
足够长的时间,让孩子在这个环境里浸泡,而且能专注于其中;不鼓励孩子做统一的作品,而是致力于启发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表达;工作室里到处是工具和材料,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动手,让手和心结合,成为表达的工具,而非干活的工具。这些是我决定让小妤到这里的原因。
艺术,不能着急
艺术,在我心里,是殿堂,而我是殿堂之外的人。我对艺术心怀崇敬,却又敬而远之,怕近了,露怯。
但艺术其实不仅来自生活,还可以回到生活。
丽娟曾经做过一个主题,叫“我受伤了”。有一个男孩,他的作品是一双泥塑的手,其中一个掉在地上有些残破。这个男孩描述了自己四岁时,母子两个在经过一段很沉重的门时,因为母亲疏忽,那道门夹断了男孩的手指。这个男孩说:妈妈特别担心我,但我觉得我的手虽然短了一截,但我还可以做东西。后来这段视频最终放给孩子的母亲,母亲在这段视频面前放声大哭。积累在心里的内疚得以宣泄。
每个人都有困境在心里,而艺术帮助人们以艺术的手段和表达方式处理这些困境。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的一种需要。艺术原来还有这样的功能!
我之前一直觉得艺术是技巧和感觉。没有技巧无以表达,但我又本能地恐惧和排斥技巧,因为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被捏塑,过于强调技巧的训练,又可能会让孩子陷于模仿,却关闭了自己心灵的感受力和表达的欲望,但如果没有表达的欲望,徒然手握技巧,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这个艺术实验室,让我放心,他不是在优先教授技巧,而是创造一个环境,让孩子去感受。
在这里玩了一个月后,有一次我爸去接孩子,和我妈同时发出疑问:怎么老是不教孩子画画呢?这种习惯性的、不问真正的内心需求的思维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我告诉爸爸:不急,真的不急。最重要的是小孩自己是否喜欢这里。
寻找“对”的教育太不容易
这里还曾经做过一个主题“悬浮的城市”,让孩子们想象、设计悬浮的城市是怎样的,然后大家共同来实现。这个主题延续了8个星期,一些家长质疑:你们什么都不教,是在骗钱。先后有8个孩子被家长带走。但孩子们完成的这个作品,据说在尤伦斯中心的某次展览中,几乎抢去了所有的眼球。
我有些感动,我觉得有人在努力用以无害为前提的方式,尽量去做对。这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在教育上,我们的谬误太多,因为对人的不尊重不了解,我们基本还是在延续传统的文化和习惯在实行教育,而孩子入学之后,就只能交由以考试为目的,以意识形态统领一切的主流教育当中,人们的标准着眼于考试的成功,和这个孩子是否能在进入中国社会后,在各种规则(包括潜规则)的污浊巨流上航行而不被淹没。
在丽娟,他们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某些在我看来正确的,对孩子对未来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寻找“对”的教育太不容易,全靠家长自己收集信息,自己比对判断,而所有的早教机构都把自己包装成贵族式的教育,但他们其实只是价格贵族而已。那些年轻幼稚的老师,只是在照猫画虎。
当教育完全沦为商品时,我承认,我很难给予信任。但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后,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天赋,则需要一些环境,于是,孩子们继续前往钢琴、芭蕾、绘画、唱歌等带有培训性质的机构。但在不确定孩子是否有天赋的情况下,强行训练,反而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兴趣。
小妤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后,她也在丽娟升班了,升班后的主题是“家”,在这样一个大主题中,孩子可以用多元手段探索、思考、表达一个主题,这也是我喜欢的。
刚刚,在和同学们去野餐还是去上美术课面前,她选择了去上美术课。
课程不仅面对孩子,更注重影响家庭音乐环境的培育,包括家长与孩子的每周共同课程,家长的每月沙龙和每季度的家庭音乐活动。课程提供大量的现场音乐聆听和演奏的体验,以多感官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习经典音乐的力量。为了让音乐元素成为家庭的重要文化内容,“新芽空气 ”特别为成年人设立了 “音乐沙龙”。我们希望创造性地在中国推广音乐教育。
与社区一起来玩艺术
文: 邓大非 编: 李佳
邓大非:
当代艺术家、策展人、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艺术总监
2009年的时候,我以艺术家的身份在苏格兰参与一个为期几个月的艺术项目,去了当地一个高中当了几周的艺术老师,与苏格兰的年轻人合作了几周时间。
那时我就发现英国的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动手和设计能力的培养。艺术课里有一门汽车模型课,设有电脑设计室、绘图和模型制作室,设备非常专业,作业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台微型跑车。
苏格兰高中里面也分了很多工作室,工作室里的设备和条件也都非常专业,也有很多以往学生留下来的作品,人一进去就容易被里面的气氛所感染想动手做点什么。
今年4月我到美国东部的里海大学参观,发现里海大学做为一个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竟然有自己的美术馆。馆藏里面还有很多现代主义大师的原作和其他地域文明的艺术作品。美术馆的馆长的思路是,每个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方法和方式来进行学习,人不能被课本的权威来代替自己的思考。
我觉得英国与美式的教育理念中有非常务实的一面,这与艺术创作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契合的,而且我一直认为这种实验的精神不仅仅是局限在艺术中的,它本身属于一种认识论范畴,对于通过艺术创作提升人的创造力来说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在丽娟的课程设计中我们也吸收了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我们给孩子准备了非常多的工具与制作材料,老师在辅导孩子创作的时候,在统一的课题里面每个孩子的发挥空间也比较大。一个课题展览上您会看到每个孩子通过艺术在表达他们自己的体验的时候,会非常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
另外,欧美的美术教育在入学考试制度上与国内的美术艺考差距比较大。国内美院的入学考试制度标准比较单一,欧美的基本上是综合评定。好的美院或大学的艺术专业还更看重学生在入学前参与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展览、大赛之类的。国内的大多美术学生在专业的选择和尝试上没有西方学生那么多的自由空间。
做为艺术家,我的个人经验是国外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比较注重艺术作品、艺术项目与当地社群、社区的互动关系。艺术教育基本上是通过邀请周边社区的人群参与进来一起玩艺术来进行的。甚至很多艺术家的方案就是互动性比较强、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比较锻炼艺术家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欧美的社区里,甚至是很小的小镇里面,都会有很多有趣的美术馆、博物馆。很多建筑、公共物件的设计都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居民的家里也都收藏很多艺术品,所以孩子也都是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在生活的很多层面上、在设计上做的都很好,我觉得这一种对环境的改造,对空间与物的讲究整体上提升了民族素质,不是在那里讲大道理,靠标语与口号来塑造人。
社会要求的“主流”其实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几乎每10年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都会变化。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校园墙上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现在北京有的学校的校训就是: “崇德、博学、创新、求实”。
但你分析那个“创新”,这实际上增加了对人的个性的尊重,人只有在个体的存在状态具有足够的自由感的时候,才最有创造力。 所以我觉得家长不要太在乎所谓的“主流”,而应该从不同维度了解自家孩子的能力。比如从老师的角度、从亲友的角度、自己的观察、孩子的创作积累等等。
一般家长肯定会鼓励孩子自己的艺术爱好的,如画画、跳舞、音乐。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特别是到了升学压力加大的年龄,家长往往会根据现实的需要帮孩子选择学习方向,有的就会觉得艺术没什么用干脆就放弃了。
我建议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未来的时候最好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如果目的性太强,孩子在被迫和压力的作用下他们的反作用力会更强,往往效果会更坏。很多有成就的人的自学能力都比较强,这都和兴趣和爱好的作用密不可分。
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爱好和特长保持敏感,并努力给他们创造环境发挥到最大,而不是取长补短把孩子从小就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我建议送孩子去国外留学,比如西欧与北美。但我觉得家长也要先期做一些功课,对学校进行了解,并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综合判断。在国外留学对第二语言的要求很高。比如从本科到研究生,毕业论文用英语来写,对英语的熟练使用是很有帮助的工具,会给毕业后带来很多额外的附加值,孩子未来的艺术活动范围与拓展平台会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这些过来人在这一点上体会是非常深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