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万中介费找工作:这届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氪金”求职

在裁员潮席卷科技行业、大公司纷纷冻结招聘的这两年,留学生想在国外就业变得越来越难了。

有的人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八瓣儿用,一手抓学业,一手抓毕设,一手抓实习,一手抓求职,海投简历几百封,领英私信无数次,只为求一个留下来的机会;

也有人选择“以氪代肝”,在求职中介渲染焦虑和“包拿offer”的一张一弛攻势下,交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真金白银,希望在专业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极速通关。

如果能换来一个高薪、体面、稳定的工作,花钱也算是一条捷径。但真的能如人所愿吗?“氪金保底”的游戏规则,在就业市场也通行吗?

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文 | Eileen 编 | Mina.L


 

花20w找求职中介,都图啥?

在小红书和留学论坛上,求职中介已然成为热门话题,相关的分享经验帖、避雷测评帖多到刷都刷不完。

买房、租房,留学都有中介,求职有中介也很正常。但留学“求职中介”的费用通常高昂的骇人。

“我认识一个朋友,data方向,应届生没身份,花了人民币20w签了一个号称100%上岸的合同,说一定给找到工作,最后也没有找到。”

“四大天坑转行人员,因为没有实习以及很多因素,今年找工作战绩为0。想试试中介,一个中介报价是13k美元,不成就退款;还要做一个实习的背景提升,服务费是4k美元。”

“我加了xxx留学顾问的微信,他们说有在科技大厂工作过的全职导师和还在大厂工作的兼职导师,还有软件开发的4周远程实习,费用最少1万美元,她推荐的要1.5万美元。”——引用自社交媒体留学生评论

这些收费动辄十来万人民币的求职机构,面向的基本都是金融、科技、咨询等高薪行业,很多只做北美、英国、澳洲、香港等其中某个地区,垂直细分性很强。

它们大多采取阶梯式收费,“低”至2500美元,高至3万美元,每个价位得到的服务都不一样。

“提供一段远程实习,大厂的VP作为你的主管,每周两三次会议安排和检查工作,日后求职时也可以背调”,求职服务里这样的介绍,让还未进入职场的留学生们听起来就前途在望。

留学生购买求职服务时最看重、最期待得到的是什么?统计了上百个案例后,我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实习经历和内推机会。

想要简历看起来不错,好的实习经历必不可少。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实习,也有很多人希望可以得到“大厂”“XX强”中工作的一份背书。

假设学生们如果自己网申投简历,泡在人才池中,先是要H1B抽签赞助筛掉一波,学历、工作年限再筛掉一波,即使简历很出色,也有可能难见天日。

更何况,官网能搜到的招聘职位其实只占所有空缺职位的一小部分,不对外开放的职位里,靠networking内推入职的占比将近一半。

而想要进内推池,没有人脉和关系基本没可能。如果你想靠一己之力在领英或各大论坛向学姐学长、或公司就职员工“套磁”求推荐,不能说一点儿用没有,但收效甚微。

求职机构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求职机构服务的一大卖点就是内推机会,签约的导师有知名企业工作经历,或者过往学员成功入职,可以提供合适岗位的内推,这相当于迪士尼或环球影城的优速通pass卡,不可谓不吸引人。

除此之外,常规的服务还包括修改润色简历,1v1面试模拟,行业分析、职业规划、技术培训课等等。求职的每个环节都考虑在内,可说是急毕业生之所急。

如果这些都能落到实处,付出上万美元能换得一个起薪7万美元、有发展潜力的金融、科技、咨询工作,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实际上,这样的美好蓝图只存在于宣传顾问的口中。签约付款后,学生们将逐一体验推脱敷衍的千层套路。

求职中介的千层套路

花1万美元报名了一家专攻科技的求职机构“无限1v1产品”后,在美国攻读Data Science专业的2023届毕业生小R对即将开始的求职之路充满信心。

顾问说他简历不够好,导师会带着他做项目,可以每天约一对一导师课,会给他规划秋招和春招,有“无限”内推机会,接到面试的话可以帮他模拟训练。

但在交完钱后,他想约课却被助教以各种理由敷衍搪塞:说这个老师最近很忙,说他这个模块很好、不用约课了,说他应该先投简历再上课,不然没有意义。

所谓的无限内推,也只是给他一个表格让他选合适的公司和岗位,在他选了之后又说哪些不合适,只能推这几个,推了之后也没有消息。

后来则是直接给小R发录播课,内容都十分简单,听这些课纯属浪费求职的宝贵时间。

“我花了1万美金,就上了4节一对一课,差不多2000美金一节,什么导师资质值得这个价啊?后来我也不想再找他们了,春秋招的最佳求职时机也在一次次推托中被耽误了,我现在已经回国了。”

小R对这家公司的作为很是气愤,他身边很多报了这家的同学也都在吐槽,“这两年毕业生本身就很难,没想到花了这么多钱只是给自己添堵,这种机构凭什么还活得这么好?”

承诺缩水、货不对板,是求职中介最常见的套路之一。

所谓支持背调的大厂实习项目,实际可能只是一个员工在做的项目,让你参与其中,不走人事系统,可能被HR视作简历造假,也可能是合作小公司的固定岗位,模板化的经历和收获,每年有许多人雷同,成为简历上的污点。

宣传阶段的明星导师,可能简历都是P的,也可能确实资历不错、领英可查,但在付款后被分配到的,只是刚工作几年的新人,问就是合同中“未开通定向导师课程”。想升级?可以,得加钱。

修改简历可能很久才给到,粗暴套模板,没有多大提升,甚至语句不通;校招表更新慢、课程内容浅——主打一个“做都做了,但保量不保质”。

高收费的“保拿offer”服务,可能拿到的offer是很一般的企业,双方合作、有直招名额;有的是预付部分款项+入职后2个月工资,如果试用期再没过,不仅三个月白干,还浪费了时间。

当然也有学生吸取教训,只考虑有退款条约的合同,但等真的走到退款这一步,还有得磨。

先商量能不能换成其他项目、延期到什么时候还能用;然后是根据合同,六个月或一年后退,或者分20期退款;也有的提前在合同条款挖坑,签约主体和收钱方不是同一个;甚至是什么办法也不想,吃定了毕业生忙于找工作,没时间打官司,“有本事你去告我”。

有学生开玩笑说,有些机构承诺找不到工作退一半费用,但他们本来也没能力、帮不上忙,不如直接说“报名的时候给一半就行了,反正也找不到,省得退了。”

很地狱笑话,但也是这个鱼龙混杂市场的真实写照。

靠吃一堑长一智、口耳相传避雷的学生,跟以此营生、长期钻研的人去对抗,总是很难赢的。

那么,既然知道它有坑,不买不就避开了么?又或者说,是谁在源源不断地入场,购买它们的服务?

既贵又坑,到底谁在买?

关于为什么会花这个钱,学生们是这么说的:

“美本数学+不错的硕士,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找不到全职工作,周围的同学cs专业的offer一堆,同专业的也有一半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所以有些心急,到毕业也还是没找到,所以听父母的话找了家中介。”

“因为那段时间很焦虑,不知道我到底想去金融还是IT,到底想在东岸还是西岸,被那些顾问一吹,更是觉得没了他们就要失业了。”

“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太太多了,读研的朋友也都出来找工作了,我这个普通商科生感觉一点优势都没有,只花一个包包的钱能学到面试技巧、提升能力,我愿意用钱买个安心。”

可以看出来“焦虑”是最高频的关键词。

机构所提供的的服务,只要自己肯花时间精力,在网上总能找到相应的分享和教程、能修改得更好。但在一次次求职失利后,信心也会被消磨。如果此时能有个资历深厚的导师、专业精通的团队在身后做助力,总能给摇摇欲坠的精神注入一剂强心针。

而且有时它们确实能给到求职者一些帮助,帮他们厘清职业规划上的困惑、提高面试表达,只是这个比例相对来说没那么高。

网上也有学生表示遇到了“靠谱中介”

这个一直存在的行业,在这两年越来越火爆,归根到底是现在海外求职太难了。

根据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ADP的统计数据,美国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只招聘了17.5万个工作岗位,与去年同期平均每月39.7万个的数字相比大幅减少,缩招的行业主要是科技、金融、咨询等。

而非营利性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亚太裔大学生面临更高的失业率,没有身份的留学生只会更艰难。

根据领英的留学生求职调研,从2022年到2023年,选择留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从37%锐减到了3%。

留下来成了一场更难打的硬仗,也无怪乎他们想借助一切力量,只为多增加一点找到工作的可能性。

经济下行周期,环球同此内卷。只愿国内外的学生们,在兜兜转转之后,终有所得。

<End>

以上为笔者的非全面观察,分享的经验也多半以失败告终。如果您有靠谱或正面的海内外求职咨询体验,也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