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升学机构婉拒后,我决定把自己培养成她的专属留学顾问

文丨Beth 编辑 | Yuan

又到大学申请季,一位在美国的朋友叮嘱我,一定要给孩子找大学升学辅导。原来,他家亲戚的孩子,吃了没找升学辅导的亏——样样都不如他优秀的同班同学,拿到了某名校的offer,自信满满的亲戚家孩子却落了空。

说这话时,朋友已经给他八年级的孩子找好了升学辅导。他特意嘱咐我,找当地的顾问,不贵,才几千刀。

这让我陷入了新一轮茫然与焦虑,真的要给在加拿大读高中的女儿请个大学升学顾问吗?哪里去找?升学顾问到底能提供什么价值?


#1  孩子升学,家长出钱还是出力?

最初接触升学顾问这个概念,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那时女儿在北京刚升入中学,她当时所在的学校有个家长讲座。席间,学校老师苦口婆心地劝慰家长们,不要去外边找升学顾问,理由是学校有这个资源,足够了,而且辅导老师经验丰富,还是免费的。

正在我频频点头时,坐在我对桌的一位爸爸自言自语道,“怎么能不找?”

从此,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脑袋里萦绕着。

表面看来,家长纠结的是升学顾问的事,但其实是因为越来越看不清升学这团迷雾,以及在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情况下,在孩子的未来这件事上,家长们既不愿冒任何风险,又想让孩子有机会尽可能“精准”的脱颖而出。

一个身为独立升学顾问的朋友说,这种大环境下,家长其实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出钱,要么出力。

当然,心大的家长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我家队友也支持这种理论,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而且要找最好的。

我同意。凭借自己的钻研能力,想要研究清楚大学申请过程中所需的方方面面所有事项,外加搞清大洋彼岸各大高校的特色,感觉真的是力不从心。

但是,要想找到合适的申请辅导机构,没有一些基本常识,挖不出机构的真实面目,也是万万行不通的。

去年,女儿升入高中,我便开始读吴军的《大学之路》,作为了解美国大学的第一步。

读完了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整本书讲的都是美国那几所藤校?莫非说起美国大学,大家的眼里就只容得下这几所?真是羡慕作者的女儿有实力、有勇气把目标大学只锁定在那几所顶尖藤校。

现如今,铺天盖地的大学申请辅导讲座及经验分享更是把几乎所有目光都锁定在了大藤小藤上。从过来人到从业者,大家无不倾囊相助,一副死磕通关到底的架势,因此也制造出越来越多的焦虑。

水涨船高的美国大学申请,到底是崇尚教育时代的必然产物,还是被家长追逐名校的心态催生出来的现象,抑或是被当下蓬勃发展的辅导机构出于商业利益需求人为炒作起来的?

为什么我们触目所及的那些申请辅导机构,每年张贴出来的辅导“战绩”也与之呼应?所有国际教育赛道上的孩子,都进了美国名牌大学吗?

一位行业内的人士曾粗略估算过,每年拿到美国顶尖院校offer的中国学生(不含拿美国绿卡的),总共才不超过百分之零点几,而99%以上的孩子及其家庭却被这些牛娃的成功案例宣传搅得焦虑不安。

其实,我更好奇那99%的孩子都何去何从了,是否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先不讨论最终结果如何,光是高中这几年为升学做准备的过程,连抗压能力略胜一筹的家长们听起来都觉得有点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前些天,跟一个妈妈聊天,她的女儿曾经在北京西城最好的公立中学就读,成绩也很不错,后来举家迁徙到加拿大,为的就是舍不得看到孩子在未来高中四年掉进卷上天的苦海里。

结果进入加拿大高中没几天,发现立刻得开始琢磨申请大学这事儿了。如果打算申请排名比较靠前的美国大学,校内成绩、竞赛、各种课外活动,外加标化考试从进入高中就得开始排上日程,说好的轻松高中生活呢?

如果找个升学顾问咨询一下,他会安慰你,把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可实现的小目标,高中升学的过程就没那么可怕了。专业人士区别于家长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避免了试错的过程,省掉了很多无效的努力。

 

#2,与升学辅导机构“过招”

于是,高中伊始,女儿尚未完全进入状态时,老妈我便早早的磨刀霍霍开始信息收集,四处寻找靠谱的升学辅导机构,收听各种关于升学的网络直播课(简直太多了),和身边的妈妈沟通,阅读相关书籍。

然后再和选定的几家辅导机构来上几轮前期沟通,虽然是免费的,也收获了不少信息,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下了不少笔记。

先说说我在跟几家辅导机构沟通过程中有意思的几个小故事。

有一家专注于博雅教育的机构我很早便关注了,阅读了他们的公众号后,他们的辅导方式深得我心,感觉很适合我家这个偏文科方向的高中生。几位合伙人老师也是实话连连,分析得很到位,感觉很实在。

经过了家长和顾问的面谈,以及孩子和合伙人的沟通后,他们却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我们不确定该如何辅导您的孩子。言下之意是,我们不收这个学生。

原来,他们所谓的良好录取率,是基于前期对学生的严格筛选。收几十万的辅导费,还要挑选最优秀、最符合他们辅导思路的学生去辅导。全北京的顶级公立(挑学生)和私立学校(收高额学费)也没人会两头都想占。

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取关他们。他们的很多观点与分析还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再说另一家机构。

前期听了他们的讲座,假期回国时与顾问进行了面对面的长谈,前前后后聊了三轮,几乎已经决定要签约了,结果被最后一轮的小老师,也就是今后负责日常辅导沟通的老师给吓退了。

原因是他会把一个很简单的在农村拔草的活动(可见是他们选定的活动清单之一),升华为能引发出孩子的一系列深刻思考的活动。我和女儿对望了几秒,还是pass吧。

还有更有意思的。一位资深家长推荐的机构的创始人在被问及,辅导孩子的同时,你们能为家长提供什么价值时,简直是瞬间打开了一个情绪按钮——

开始不停的吐槽家长如何向他们倒苦水,对孩子的担忧、不理解,亲子关系中的种种问题,都被一股脑地从家长抛向了机构。可见这位创始人是接收了太多的情绪垃圾,自己都有些消化不了了。

突然间有那么点理解中介机构了,接收新学员的时候,要挑的不该是学生,反而应该是家长。为了辅导老师们的心理健康着想。

 

#3,如何填补升学信息差?

其实,即使选择了升学辅导,家长和孩子也不妨自己多去主动了解些信息。

曾听到过这样的建议,如果家长的英文可以应付的来,去国外大学官网查询一手信息,是最有效的了解学校的方法。市面上的机构所提供给你的信息看似简便易得,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往往都是加工过的二手信息。

同理,如果想深入了解大学招生官的喜好,以结果倒推过程,就要听他们的亲口讲述。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机构在组织讲座时聘请的特邀嘉宾会顶着某大学前招生官的头衔。但听来听去会发现,毕竟讲座时间有限,这些曾经的从业者,很少会详尽的给大家介绍很细节的注意事项。

就像美国五所藤校的招生官曾经联合组织了一场针对加拿高中在校生的在线宣讲会,主题是加拿大高中生如何申请美国大学。想着果真是近水楼台啊,结果失望而归。一个小时的时间,真的只够讲点最最基本的信息,没有接收到一丁点额外的实用的东西。

图片

想要听详细的大实话的话,我隆重推荐,其实是菁kids创始人Toni假期时推荐给我的,《Valedictorians at the Gate—-Standing Out, Getting In, and Staying Sane While Applying to College》这本书。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作者非常诚恳的告诫家长们,美国有几千所大学,除了藤校,还有很多非常不错的大学,我们不一定只盯住那top的几所(作者自己就是本科申请达特茅斯未被录取,结果读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但是很喜欢)。

抛开对排名的执着后,大学申请的激烈程度会大大缓和。

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如果把目标锁定在美国20-50的大学,那么其游戏规则和藤校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申请排名50往后的大学,那么升学辅导都不需要了。

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越来越低的名校录取率,其实只是大学招生的一种营销游戏——录取率越低,大学的排名越高,而学生们成了配合这场商业游戏的棋子。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所有升学辅导机构都在大肆宣传他们辅导的学生拿到了多少枚藤校offer,与大学招生的商业游戏如出一辙。

身为达特茅斯的前任招生官,在卸下了招生官这个身份后,作者终于可以坦言,拿到录取信的学生未必就比另一个没有拿到录取信的学生优秀,他只是正好符合学校这一年对生源组成的要求,每个学校每一年需要的学生组成偏偏又是不透明的。

想想中国家长的传统习惯,是以孩子拿到offer的学校水平来评判孩子的努力水平、成就、甚至出息。读了这本书,真的希望家长们可以放弃这种思维模式。

在书中,作者就校内成绩、课外活动、标化成绩、文书、补充文书、推荐信、访校等等申请美国大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详尽的介绍,并列出了所有的注意事项(比如我们认为不重要往往忽略的,但是招生官绝对在意的细节),及作者自己当年作为招生官时的很多切身体会和大实话(你能想象到他们花几分钟决定Yes/No/waitlist吗?)。

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比较新,尚未有中文译本。

但是我已经认认真真读完,并且把所有我认为有用的笔记全部放在豆瓣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下面了,分享给所有如我一样的高中生家长们。当然,我更推荐高中生们亲自阅读一下,你们毕竟是这条升学之路的亲历者。

如果想多了解一下美国大学升学录取的规则,或者说黑盒子(绝对的不透明且公认是一门玄学),那么《Who Gets in and Why—- A Year Inside College Admissions》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Jeffrey Selingo——一位有着多年大学采写经验的记者,早在1994年即已开始为U.S News & World Report撰写关于大学排名的文章——深入“敌后”,花了一年的时间,和三所大学(私立大学 Emory University,文理学院 Davidson College,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招生官工作在一起 ,贴身观察,给读者带来最真实的招生内幕。

他也得出了和达特茅斯大学前招生官相同的结论, “who gets in” is frequently more about the college’s agenda than the applicant(大学最终录取谁,更多是由学校当下的需求而非申请者本身决定的)。

所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作者讲了这样一句话,“Success in college is about how you go, not just where you go”,我特别赞同。

那么,竞争这么激烈、升学那么难,对于普娃们来说,大学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有个加拿大本地的独立升学顾问跟我说,如果上不了顶尖美国大学,不如就上加拿大的大学,多伦多大学的排名就很不错。

这理论听着总觉得哪里别扭,我就找了一个升学顾问朋友去求证这个观点。她说,说这话的人一定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主要针对加拿大本地学生)。

但是中国学生到国外读大学这事,老早就被分析过了,千万别老想着投入产出比,在国际教育这条路上,投入产出比高的凤毛麟角。

细算一下这账,大学申请辅导不仅贵(本文一开头那个美国朋友花几千块钱找的顾问,我始终没搞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还一抓一大把,美初、美高申请(当然也包括英国寄宿中学申请)辅导也比比皆是。

我就曾听说过,有的孩子出国留学,从申请美初开始,就是一路由辅导机构保驾护航着的。这未必说明孩子能力不足,相反,很多还是非常优秀的,只是家长希望多一道保险,少些风险而已。这么算来,这留学的投入产出比更是别想了。

就算家里不差钱,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计成本的投入,但现实是,升学辅导的角色既可以是保驾护航、整体提升,也可以是连拖带拽、如贴身保姆一般,把孩子推进大学的门,最终激发不出他们的内驱力。

设定了不合理的目标,或者没有找对适合自家孩子的升学顾问,都有可能欲速则不达。

想到这里,突然很感慨,当个高中生的家长真的太难了。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