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咕咚来了 图 | Unsplash
帷幕是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拉开的。
上午文艺演出,下午学校放假,我订了个好馆子,计划是一家三口慢慢地一起吃顿饭,然后再带娃出去玩。然而娃没吃几口就把筷子放下了,说肚子胀。当妈的都知道,这种事儿常见,一番安抚以后,静观发展。回家之后,娃吐了几口。“这两天饮食清淡点,最好吃白粥。”我和队友结论一致。
结果连续三天如此,绷不住去医院做了检查,啥事情也没有,最多给开点益生菌。但是!我注意到,学校发来的微信暗示,这几天相当于是在期末考试(按政策,不能明说)。第四天,娃又支棱起来,开开心心地上学,放学去训练,回家做功课,饮食也正常了。
转眼下一周,早饭时候,又吐了!我默默地给班主任发了微信——果然,今天是要发卷子。生娃之后自学的那一堆心理学知识告诉我,这就算是有躯体反应了。
1
就这样走进一家心理咨询机构
还在纠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家爸爸带娃去儿童医院例行牙齿检查,路过精神科,发扬理工直男的爽利精神,直接求了一个加号。医生先是单独询问了孩子,做了量表,再把爸爸叫进去询问养育情况,大约半个小时吧,得出结论:有且仅有情绪问题,可以且最好能干预,建议去外面的机构做。
医生快言快语:“她的压力很大,但都是自己给的,建议你们有事多让她自己做决定,多听她的看法。”“你看我们这儿,来的几乎都是需要用药的,得让他们优先。你们这种情况也每周来一次的话,我们接待不过来。”
我们家爸爸看了看候诊区里那些神色憔悴的父母和举止古怪的儿童,低调地找医生介绍了一家机构,然后默默地牵着娃的手退出了诊室。
反正对这个行业完全不熟悉,也不知道该如何比较选择,我直接联系了医生介绍的机构,要求咨询师是一位有育儿经历的年长女性,并要求提供咨询师的简历、培训经历和小时数。对方按我的要求推荐了咨询师。接下来就是拉信用卡,首诊折后1000元,是一次一小时的评估。通过评估来决定接下来大致做几次咨询。
为了让咨询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怕有些话当着孩子的面不太好说,我事先把家庭情况、孩子的养育情况、性格特点、在学校和家庭的状态,洋洋洒洒写了2000字的简介通过客服发给咨询师,让彼此都有个准备。然后再约定时间,一家三口整整齐齐地坐到了咨询室里。
接下来的2个月里,每周的同一天,我们都会在这间房间里消磨一个小时。
2
当我们在心理咨询的时候
我们在做些什么
说,不停地说。
鉴于孩子只有8岁,主要是父母在说。孩子进诊室也可以,跑出去玩一会儿也可以。
讲述内容基本还是之前我发过去的简介上的那些:家庭情况、孩子的养育情况、性格特点、在学校和家庭的状态。但由于是面对面讲述,家长会不断地添加进一些细节,有时对于同一件事情,父母两人的印象或者感受会有所不同,从而发生争论。咨询师前几次主要是在倾听,话很少。
第一次的评估和前两次的咨询讲得我口干舌燥,心里直犯嘀咕,难道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当一个树洞吗?这个树洞也太贵了吧!很不服气地去查阅了一下文献。原来心理治疗(咨询)发展至今,理论流派种类繁多,相关心理咨询的理论就有400余种,称得上学派或者疗法的也不下250种。
但针对青少年问题,通常是家庭治疗流派。家庭治疗认为,疾病或症状是家庭系统的产物,以家庭动力系统为出发点,关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把家庭看做一个单位或系统,一个家庭成员行为的改变将影响整个家庭系统,治疗是为了理解和改变家庭关系。因此咨询形式是以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为对象。好吧,还挺对路。
然后我又和前台聊了聊,看起来很知性的前台告诉我,有的咨询师是觉察型的,让来访者诉说,在诉说中偶尔点拨一下,让来访者自己反思觉察。就像畅销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上写的那样。但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往往是指导型的,心理咨询师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父母反思并建议修正自己的教养方式。所以,我可以期待后面的咨询中,咨询师会多说一些自己的意见。
果然,第三次咨询开始,我们就要接受咨询师的批判了。咨询师告诉我们,我们的哪些做法是不妥当的;她眼见的我们和娃相处的状态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绝大部分对话是可以三个人一起听的,很偶尔的,咨询师会要求只留一个人单独谈。我和我们家爸爸都表现出了很高的依从度,至今没有互相打听咨询师单独和对方谈了些啥。
咨询进行到第四次,娃对咨询师和环境已经感到了熟悉和信任,她甚至喜欢上了去咨询,常在周中就念叨着想见咨询师,还会打包一些零食、玩具带去咨询室,请咨询师吃点东西,折几个爱心送给咨询师。
也是从这次咨询开始,对过去养育经历基本上都倾诉完了,我们开始讲述本周发生的、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同时也讲述我们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是如何运用咨询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和原则——有时成功,更多的是失败。失败还会带来质疑——咨询师说的就一定对吗?或者我们承认这个原则是对的,但能套用到我们家庭,我们的孩子身上吗?
接下去的几周就是拉锯:遇到了典型场景——运用了咨询师讲的方法,或者忘记了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或者效果不好——自我怀疑。这时,咨询师建议我们减少前来的频率,从一周一次,换到三周一次。一来是为了减少娃对咨询师产生的依赖,二来是腾出更多空间让我们更多地实践学到的原则和方法。
到了第七次,也就是一个package用完的时候,我和我们家爸爸都觉得咨询可以结束了,因为这些方法我们已经运用得很熟练了。当然,还是有一时激愤,拿出本能反应,忘了这些方法原则的时候,但这些已经不是继续咨询能带来的了。需要自己管住自己。但娃说话了,她还周末还想见“老师”,因为“想和老师说悄悄话”,于是我们又续了一个周期。
这个周期就很轻松了,娃想“老师”的时候,就约;娃不提,也就不用去。“能有一个信任的人,说说心里话,这也是很幸福的啊!”我们家爸爸感叹。我也深以为然。但是在当代社会,这个可以信托的人,不再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而是按小时付费的专业人士——也不知道是人性的进步还是社群的退步。
3
我们从这次心理咨询中学习到了什么
我的最大感受是:我以为的我并不是娃眼里的我。
这话分两层意思,一层是:家长发出的信号,和孩子接收到的信号并不一样。
比如,有时被娃搞得烦了,我习惯说:随便吧,我不管你了。
我发出的信号是:我不打算在这件事上继续和你battle了,你要按你的来,我不赞成,但也不再干涉了。
但娃收到的信号是:你让我很失望,我放弃你了(视不同的娃不同场景而定,并不是每次都是这样)。
第二层意思:家长的育儿原则和对具体事件的态度常常发生错位。
我们家的育儿原则就是一个字——佛系。这个佛系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深深根植于家庭环境。比如,孩子生得晚,有她的时候,我们已经人到中年,过了事业爬坡期,很自然的万事看淡一层;比如,比孩子低三届的学生人数已经断崖式下跌,所以娃大不了在学校里多盘桓三年,GAP两下,晚点出社会,机会多很多;又比如,家族里985、C9、T2、海归文凭一应俱全,对好文凭高学历没那么稀罕那么饥渴。所以这个佛系是真实的。而且落实到了行动中:小学远离各种鸡血选项,选择了“快乐区”的公办二梯队。作业不多,课间能去操场上疯。
但娃感受到的,却并不全是这样。因为宏观的育儿原则之下,还有我们整个家庭恪守的一些处事原则:比如今日事今日毕;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凡事要尽力而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等等。
在和娃相处的过程中,更频繁起作用的,是这些日常的处事原则。所以不管娃拿回来的卷子上有多少红圈圈,我们都波澜不惊;但是作业马虎、拖拉,时间安排不合理,我们又会紧追不舍。我们以为没给娃压力,但娃却感受到了压力,并且内化成了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另一大感受是:负面的“控制”和正面的“建立规则、培养习惯”仅是一线之隔。我们要求娃用完洗手间要冲水;平时想光脚可以光脚,但洗完澡要穿拖鞋;如果尿液偏黄要喝起码半杯水;洗完脸要把毛巾挂好而不是随手丢在盥洗台上……
在我看来,这是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在娃看来,每天眼睛一睁就开始了一堆规则,总有两双眼睛在检查哪里又不符合“标准”了,这是妥妥的被控制啊。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选择一段时间只强调一件事,其他毛病先忽略。娃的体验立刻上了好几个层次。
在这一切之上,还有一个最高原则:不要和娃对抗。
除非安全受到威胁要马上制止,否则不管娃出现什么样的行为,都顺着撸。对抗不仅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还会把未来之路堵死,甚至娃以后遇到什么事情,有了什么想法,都不说给家长听。可是有的场景下,不对抗感觉就无路可走啊!那么宁可停在原地,这次就不走了。
当然具体的方法技巧也学了很多,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
怎样让心理咨询真正帮到我们
如果说接受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为了学习育儿方法论,那么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传递给手机前的你关于参加心理咨询的方法论。
头一条就是,积极看待心理咨询。
去看心理咨询不是对娃的否定,更不是对父母的否定。接受心理咨询就像是接受一次体检、一次健身前的综合评估、一次隆重一点的照镜子;评估一下娃的状态、育儿的状态、家庭整体的氛围——好的部分要保持,不好的部分校正它。
接受心理咨询不是在暗示:你有问题,你的娃有问题。而是在暗示: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这是一笔时髦的消费——时髦程度肯定超越了买包、买钻、买貂,大概连医美都超越了吧!
第二条是,对咨询师的意见虚心接受。
我知道这很难。
相信打开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是一位知识型家长,拥有闪亮的学历、良好的认知能力、高级职位、社会资源;从知道自己会有一个孩子开始,就主动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甚至顺手考出了教师资格证。越是这样,打破自己就越难。
可以想象,当听到咨询师说出令人意外的意见,你一定会本能地反应:我不认同你,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不一定对,你并不是权威。你的学历、资质,其实我也能考出来。
是的,在咨询室里,我也邂逅过这样的瞬间。
那个刹那,我想起了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师教导过我,读书要虚静,要把自己倒空,放下自己既有的知识、观念跟着作者走,等明白了作者的一切意图,再回到自己的时空尺度里去评判和吸收。迁移一下,接受咨询也应是这样,对不同的、甚至是刺耳的意见先心平气和地接受下来,顺着对方的思路想一想。跳出自我,观照一下自我。
当然,虚心接受之后,如何贯彻落实,又是一重考验;相信经历过前两关的你,一定有信心和能力,通过这次考验。
后来吧,我收到了两个好消息:
最近一次咨询,我沮丧地对咨询师说,我觉得每次都正确反馈,高明的处理太难了,我没有能力给娃一个完美的成长软环境。咨询师回答说,有调查显示,完美的环境对娃也会有所伤害,所以没有完美,不追求完美,遇到问题就解决它好了。这让我一下子松弛了下来。
就在前几天,娃紧张地抓着衣角说,明天要广播操比赛了,要是我做错了动作怎么办啊,会被说拉了全班后腿的!
我拉起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说:“当我们做广播操的时候,心里只要想一件事——”,娃立刻心领神会,接下去说:“那就是做广播操!”
那一刻,我觉得这张账单,真是有生以来最值得的一张!
— END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