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半城半乡的生活(下)?

《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半城半乡的生活上篇》(点击阅读)中,我们领略了三个家庭自然、诗意,却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城乡结合”生活。今天的文章将继续带您走进另外两个家庭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言,这五位妈妈的故事,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女性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无论她们的小家面临怎样的具体困难,都没有折损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待。

文|蔺桃    图|受访者提供

 

在乡村做美育工作室

半城半乡会是未来趋势


唐瑛从小生长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农村,对山水、花木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她说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情怀。

进城工作后,她又到了邻省的长沙生活,但仍想着有一天要回到乡村去生活。随着工作晋升、结婚生子、孩子上学,和大多数城里人一样,一旦踏上了快车道就很难慢下来。直到2016年,她被分派到法国工作,认识了一个当地的朋友。

这位朋友坚持每天开车两小时,往返城里的公司和乡下的寓所。工作和生活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也不觉得这样的通勤是多么辛苦的事。唐瑛被她的生活态度震撼到了,“在真正所爱的人和物面前,很多客观困难,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解决的,对内心所爱的坚定和信念才是最重要的。”

回国以后,很快又遇到新冠疫情。她也有了时间和机会,重新去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回乡”的想法越发清晰起来,想立即找到一处临近的乡村寓所,开始实践乡居生活。唐瑛说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只要内心发出了最强有力的渴望,全宇宙都会来协助你。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距离长沙城1小时车程外的苗木之乡——浏阳市柏加镇仙湖村,物色到了一处已经开发好的别墅式样商品房。

她以最快的速度把城里的工作室卖掉,置换了一个带前后花园的两层别墅。每次忙碌了一整天,开出城下高速,伴着夕阳驶进遍植鲜花和松柏盆栽的乡间小路,所有路程中的疲惫,似乎在瞬间烟消云散。

住到仙湖村之后,才发现周边都是志同道合的邻居,家家户户不是满院花木就是蔬菜瓜果。其中最早的住户之一是一对年轻夫妻,每天都往返长沙城里工作,顺带送孩子上学。已经好几年了,也没觉得有多么不方便。

事实上,相比欧洲城乡之间在艺文、医疗等生活条件上的相差无几,在国内的乡下生活还是有许多不便和烦恼,夏日的蚊虫、春天的潮气,都是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之前没有想过的。但她的邻居们,多数都抱着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去接纳和享受乡村生活的种种不便。

因为孩子上学,老公也有自己的工作,她选择自己先搬到乡下工作室生活,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老公都会带着孩子到乡下来生活。她还试着和孩子一起种菜,跟着二十四节气一起种菜做饭,做自然观察。

新的环境给了她新的创意,也激发了新的潜能。在乡下,唐瑛因地制宜地开始探索新的工作方式。重新认识和梳理了自己的特长之后,唐瑛成立了“欢喜•生活家”社群,邀请了海内外的生活艺术家们,帮助他们把各自在生活美学领域多年的熏习和研究,梳理成系统的培训课程。从空间美域、自然美育到生活美育,帮助和培育更多人,根据自身条件,找到美好生活的途径。

这也成了唐瑛的新事业。在创业之前,她做过市场调研,发现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对追求美好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也愿意去付诸实践。她觉得,半城半乡的生活方式更切中人们对高质量生活和生命品质的需求,很快会从小众文艺变成大众的时尚与潮流。

 

盖一栋村宅

生活有了更多可能


住在上海的段段是这五个家庭里,唯一的“地主”。

她在闵行区城乡结合的小村里长大,家里不仅有一块宅基地,还有一块小小的自留地。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银行工作,一路上来都在城市主流里生活。2019年,她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开了一个搬家公司,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女儿等等。那时候她发现两岁多的女儿已经喜欢上电子产品,“连种一棵树都是从手机游戏先开始的”。

段段回想起来小时候在田间玩泥土、放风筝的经历,决定每周带着女儿回到外婆住的村子里住两天,由此开始了她和女儿的半城半乡生活方式。她和等等一起在村子里散步,看外婆种菜,也带她去田里抓小蝌蚪放风筝。

活泼外向的女儿在村子里跑得飞快,很快熟悉也喜欢上了妈妈的老家。段段由此开始学习朴门设计,上了我的“自然食育12堂课”,开始从食物、农业和自然的角度去引导和启发孩子。

因为各种原因段段和先生没有买房子,这些年一直都是租房子住,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她一度想着等老家宅基地拆迁,置换成商品房,奈何等待拆迁未果,老房子也日渐出现漏水开裂等问题。

接触到自然教育后,段段感觉豁然开朗,“为什么不在老家建一个自己的房子呢?”今年春天疫情突起,段段一家在徐汇区的房子里隔离了将近三个月,她对城市生活的信心再次动摇,决定不管怎么样想,先在老家建一个自己想要的房子。

完成各项合规审批手续后,今年8月,她的自建村宅正式开始动工了。女儿现在5岁,未来计划在奶奶家户口对应的小学上学。不可避免,他们一家会继续“半城半乡”地生活下去,但是到时候居住的时间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段段说,她想把学习到的朴门设计、食物森林等理念实践起来,未来这个村宅也许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和这五位妈妈聊天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女性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无论她们的小家面临怎样的具体困难,都没有折损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待。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