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热爱”变成执念,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

文 | 星一
图 | pixabay.com


在今年的冬奥会上,18岁的天才少女谷爱凌无疑是最受国人关注的明星运动员之一。大部分关于她的报道里都提到了这个年轻而非凡的少女对滑雪的“热爱”。甚至连她自己都在访谈中表示:支撑她一路走来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天赋”,而是实实在在的热爱。

你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热爱”正在成为今天教育界的政治正确:

“你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这样才能坚持下去。”

“有热爱,才会有内驱力。”

“在热爱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才有可能成功。”

还有当年乔布斯给全球人民送上的鸡汤:“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那就继续寻找,不要放弃。”

以至于,我身边有人到中年的朋友失落地表示:“我一直都没有特别热爱的事情,怎么办呢?我大概这辈子就一事无成了。”

你看,任何美好的事物,当它成为唯一的标准时,也就开始不那么美好了。

 

「01」

不功利的喜欢

带我们走向热爱


我朋友说,他没有特别热爱的事情,并且把“没有热爱”等同于“一事无成”,这就好像是被“热爱”这个大词下了个咒,把自己圈起来了。

实际上,我们对“热爱”的定义因为一些鸡汤文和个别案例变得有些狭隘:仿佛一定要令你全身心投入、占满你全部的时间、不疯魔不成活的……才是热爱。

在各路媒体和影视作品的视野里,这样的热爱往往专属于某个不世出的天才、某个令人惊叹的牛人。比如谷爱凌,比如乔布斯。但这样的“热爱”如何能被复制到普通人身上?

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热爱”这个词实在太大了。我们不妨把这个大词换得小一点,可以是:喜欢

你喜欢做什么?

  • 做这件事让你很开心,一提到它就会忍不住两眼放光;
  • 做这件事让你很专心,听不见父母叫你吃饭;
  • 做这件事让你自得其乐,那些在别人眼里有点无聊的事,在你看来都很好玩……

这就是喜欢。

最重要的是,你喜欢做的事,一定会让你无比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不过分在意结果”正是“喜欢”的标志之一。按照这样的标准,我那个说自己“没有热爱”“一事无成”的朋友,其实喜欢做的事也还挺多的:他喜欢修东西,喜欢捣鼓电子产品,还喜欢一个人发呆,静静望着窗外出神……

也许很多人会问:喜欢这些有啥用?可以考试加分吗?可以创业赚钱吗?可以参加比赛拿到名次吗?这不就是瞎折腾嘛。就像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啥也不喜欢,就喜欢玩。

可是这样一来,“喜欢”这种行为本身也被分了三六九等:喜欢读书、喜欢编程就高级,喜欢玩、喜欢发呆就是“没用”?

这样不自觉、无意识的区分背后,其实是因为我们将“喜欢”和“有用”强行捆绑在了一起,将所有不能带来收益(升学、赚钱、成名)的爱好归结为“没有价值”“不值得去做”的那一类。

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和孩子,不是太无聊,而是太忙。忙着工作、忙着充电、忙着上各种课外班,这使得我们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却涣散的状态,让我们不能容忍“无聊”。但是,“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有重要意义”

作家余华在回忆童年生活时也曾提到,小时候他无书可看,唯一能找到的是一些残缺的小说。他常常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给这些没头没尾的故事编出各种各样的结局。

让喜欢回归纯粹,就是剥离它被强行赋予的功利性。允许异想天开、允许胡乱涂鸦、允许那些让孩子自得其乐的事。

我们需要相信的是,每个人都有喜欢的人和事。喜欢并没有高门槛,不要用大词来吓唬和束缚自己。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接纳和包容,会让孩子的喜欢开出花朵。从放下了功利的喜欢开始,孩子会被引向他终将要去往的地方。

 

「02」

多元探索的过程

本身就有意义


对于成年人而言,找到并认同自己的兴趣是不容易的事。因为我们被太多功利目标遮蔽了眼睛,就像我那位朋友一样。但对于孩子却并非如此。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天生就是兴趣广泛的。因为在成长初期,大脑发育的需要会促使他们去接触、了解尽可能多的事物,以丰富多样的外界刺激来促成神经元的发展。

但是,正如从小到大孩子身高、样貌都会发生改变一样,兴趣同样会变。有的孩子小时候喜欢溜冰,上学后又喜欢游泳了;有的孩子愿意画画,家长买了画具报了课程,他又不喜欢了,想要去搭乐高……

我们往往会觉得,这种孩子“心不定”。殊不知,“不定”和变化都是成长的一部分。除了少数“天选之子”,大部分孩子都不能从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的喜好,不断尝试、又不断取舍;不断探索、又不断反思,最终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正是贯穿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功课之一。

除了帮助孩子认识自我之外,多元探索还具有另一重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孩子建立通识背景,激发跨界思维。去年备受关注的新锐作家陈春成写过一篇关于音乐的小说,其中对于音乐感受的描绘令人惊艳。但他本人却表示自己并没有特别专业的音乐素养,只是具备音乐通识。对于音乐的基本认知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就此碰撞出了特别炫目的火花。

多元探索的过程,一定需要家长的支持,这不仅仅是指给钱报班、或者强行“塑造”一个爱好,更重要的是观察、支持、包容、引导孩子投入各种探索与体验,并且积极地和他们展开讨论。直到孩子无需刻意鼓励或外在奖励也愿意去做这件事时,他们就找到了真的热爱。

 

「03」

“万金油”虽不耀眼

却一样可贵


在一般情况下,“兴趣广泛”算得上一个褒义词;但在教育内卷的今天,“兴趣广泛”的含义已经被悄悄拔高到“全能高手”。像谷爱凌这样,学习运动样样耀眼的,才能称得上是兴趣广泛,否则充其量只是“万金油”:什么都会,但什么都是“略懂”,什么都算不上“达人”。

有明确的热爱方向、有因为热爱而产生的强大自驱力,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在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从而成为一名出色的专才。但一个兴趣广泛却不突出的孩子就真的只是平平无奇的“万金油”?

我的父亲有一个好朋友,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雕塑家。他的作品遍布五湖四海,赢得了极高的赞誉;他本人却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不好交际,数十年来始终醉心于自己热爱的雕塑事业。

因热爱而激发才华、继而收获成功,这位雕塑家可说是非常典型了。而与他形成对比的是我父亲:他出身文学世家,却进了建筑行业。因为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读了很多书,会吹笛子,会眉飞色舞地讲故事,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工作上的伙伴都很喜欢他。

但雕塑家有一回谈起我父亲,语气里充满了遗憾:

“你爸爸挺可惜的,人很聪明,却不够专注,像个万金油。”

实际上,在身边的人眼里,父亲一直是一个博闻广识、风趣乐观的人。他称自己是“万事通”,带着孩子们看星空、讲远古的神话,也教我们对着身边的事物画速写。在那个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他还会想出各种游戏举办一个小型生日会,别出心裁地搞出家庭谜语大赛,让大家热闹又欢乐……有他在的每一天,日子总是活泼有趣,充满生机。

如今我已为人父母,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自己的热爱、不辜负天赋的才华、收获现实意义的成功;但从父亲身上,我清晰地看到一个也许没有特别的“热爱”、但却兴趣广泛的孩子,他所具备的无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生活乐趣无处不在,他永远不会觉得空虚无聊。乐于探索的欲望、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都将推动他去发现、体验世界的纷繁多彩。

第二,广泛的兴趣往往意味着更强的同理心和理解力,更容易让孩子建立良性的社交和人际关系。

最后,一个兴趣多样的孩子也许并不能做到样样擅长,也许并不能从中“培养”出专一的“热爱”,但他一定会热爱生活。而生活的无限可能也将给予他更平和的心态,更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有趣、有朋友、乐观积极,这样的孩子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但幸福的人。在这个焦虑的时代,这已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肯定并追求的美好目标。

所以,何必让“热爱”成为执念?如果我们不带功利地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尝试,包容和接纳孩子天真的喜好,引导他们对“兴趣”的发掘与思考,回应并尊重他们的每一次选择……孩子的成长,终将让我们惊喜。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