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商务部网站发出《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写道:“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双十一大促开始的第一天晚上,我正在核对购物车兢兢业业付尾款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商务部消息吓了一跳。这种提法是这么多年来,不曾遇到的罕见情况。
通知的前半部分稀松平常,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稳价保供,确保人民群众冬季的肉、菜、粮、油的正常有序供给。
仔细看到通知的后半段,开始出现“不平常”的字眼,如“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保障在重要时段和紧急情况下商贸供应网络正常运营”“满足居民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采购需求”。
短短不过几百字的通知,屡次出现“突发情况”类似的字眼。很难不让人多想。到底是什么“突发情况”?
世界被疫情笼罩已经快两年,从刚爆发的全面停工停产到现在开始常态化抗疫。虽然这一年来疫情不断反复,尤其是最近又来一波小高潮,但是从政府到普通民众心态还是很稳的。“突发情况”就是指疫情吗?
这则通知发布的三天前,还有一条新闻举世瞩目:10月29日,国台办副主任刘军川表示“统一后,台湾的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一系列的动作都显示,台海上空,战云密布。
本以为是自己多想,这条消息也许会辟谣、反转?或者官方其他解释出台。然而,第二天一早各渠道热搜都表明这则通知千真万确。
不乱猜测,响应政府号召,那就借着双十一名正言顺地囤起来吧(注意是生活必需品啊,不是口红、面膜、隔离霜…….)赶紧把中央消息传达给亲妈,没想到她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明确表示:“生活必需品那早就囤好了!”
边说边打开橱柜展示她昨天到货的“东北稻花香”大米三袋、“新疆河套”面粉两袋以及今天会送到的香油、花生油、菜籽油各一桶。更不要说她平时未雨绸缪自发利用拼夕夕储备的油盐酱醋10瓶+。
看着亲妈大概这辈子永远改不掉的“囤积癖”,在这个“突发状况”不确定什么时候到来的时节里,我再也没有了以往想要“说服”她不要囤积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安全感”。
最近这两年,上一届“囤积妇女”已经教育了本届“断舍离”妇女无数次了。
遥想疫情刚爆发的那个春节,口罩极其短缺,我跟老公发愁拿什么捂住口鼻出门买菜。最后正准备逼不得已,打算轮番尝试油桶水桶卫生棉、胸罩围巾拉拉裤等套头出门时,婆婆抖出了她珍藏的口罩——那是十七年前,她非典时囤积没用留存至今的口罩!十七年前,非典,这口罩差一口气就要成精了吧!
“都是纯棉的,医用棉纱做的,新的扔了多可惜,所以我留着寻思没准哪天有用!”“就是不当口罩,哪天给孩子擦屎擦尿也是好的。”那时手握非典口罩,心里早已给“英明”囤积的婆婆跪下。纱布口罩也比胸罩没罩出门强太多了啊!囤积条件得当,这块成精的非典口罩洗洗晒晒,又是一条丰满弹柔的好罩。
不仅如此,除了口罩,她连75度消毒酒精都找了出来。那珍贵的、17年前的小玻璃瓶上赫然标注着“酒精 75度,医用”。(这种酒精不会过期,依然可以外用)婆婆囤积了几十年,忍受着我们无知的批评和非议,在新冠爆发的时候,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高光时刻。
后来我们能够坚持十多天没出门,也是因为快过年了,婆婆妈妈使出积攒一年的购物囤货功力,疯狂购买了数量惊人的米面油肉鱼虾禽蛋以及各色干果点心。谁能想到此前她们还因为春节囤积年货被儿女们痛批,突发情况一来,蹲家里没羞没臊享用囤积战果的正是这伙痛批她们的子女。
经历过疫情的突袭,到今天又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鼓励囤积,其实是时候为上一届妇女们的“囤积癖”正名了。她们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居安思危、警惕物资短缺已经被她们融进了血液里。
当前这届中年妇女一般都自认为见过“大世面”,遍历山河,奶茶烧烤刺身吃遍,是最痛恨囤积食物的,更见不得有一点不新鲜的东西,蔫黄的青菜、隔夜的剩菜,过期3个小时的面包,那都是要扔掉的呀!在跟上一届妇女主宰厨房的权杖交替之际,这扔与不扔的拉锯战不知激情上演了多少次,又有多少次以一个偷摸扔掉,一个偷摸捡回来,通过互相装瞎来维持和平。
我们这届妇女虽然人到中年,也免不了囤点东西,可那囤的都是“最最紧要”的物资啊——我们有半个冰箱的面膜,半个冰箱的玻尿酸原液,三个抽屉的液体姨妈巾,三十八支红得五颜六色的口红,以及从隔壁人肉背回来的两箱口服胶原蛋白;只要有条件,我们还要囤够小孩上到十八岁的各种培训班和玩具;囤吃的?我们最多囤点各类高蛋白有机牛奶和喂娃的牛排、三文鱼。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她们囤积基本生活物资,简直在开玩笑啊!我们认为,除了这些“要命物资”,其他统统都要“断舍离”。食物要现吃现买,剩饭剩菜必须倒掉;三季没穿的大衣赶紧送人。家里装修要黑白灰、莫兰迪,极简禁欲,那种“家和万事兴”、“花开富贵”的沙发罩、桌罩都是人世间最惨烈的审美灾难,完全和“断舍离”的气质不符。
虽说传言中“断舍离”的精髓是反对“消费主义”,不是让你扔扔扔,但是你看看熏陶本届妇女的有关“断舍离”的书和文章,那清新寡淡禁欲的主人公哪一个不是号召你把家里扔到和他们一样差不多空无一物才算得道?而上一届“囤积能手”老母亲们基本都是阻挡我们在“断舍离”界修炼成仙的拦路虎。
电影《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照
重温疫情蹲家那些日子,每一片青菜叶子都不想轻易丢掉,只要没烂,稍微蔫点黄点又算什么;老芹菜叶子也舍不得扔,仔仔细细地摘下来洗了包好,绞尽脑汁克服昔日的懒惰,开发出多种吃法:摊上鸡蛋做早餐,裹上面粉蒸成晚餐;给予过期一天的牛奶一个立功的机会,像上届老母亲那样考虑它们其实并不会对我的健康造成危害。
精打细算,让每一头蒜每一粒粮都物尽其用,务必给它们一个下锅进肚的机会,不枉它们来人间走一遭。家里的餐桌上总会出现各种杂碎小炒,那是我啥不得丢弃的萝卜头、洋葱头、香菇屁股、一两肉皮。这种抠抠搜搜,物尽其用,汇天下食材为一勺的感觉,居然还——真美妙。
自从经历了两年前的那次因为疫情的“突发情况”,其实自己的思路有了很大的转变。囤积、惜物、惜福,这样的生活其实咂摸起来很有滋味。
想想我们这届中年妇女可能之前真是吃得……太饱了。说到底,上届老妈妈那才是见过世面、经过事儿的妇女届担当啊,因为年轻时候吃得不够饱、经过事儿,让她们有了这份坚韧不移的居安思危大局观。
陪伴老一辈妇女走过光辉岁月的国民床单
不舍得扔东西又怎么了呢?那套床单是她们当年意气风发争当“三八红旗手”时单位发的一等奖;这双20多年前的上海皮鞋是她们曾经迪厅蹦迪的战靴;还有屁股底下这个我们看不上的掉漆小马扎,那是改革春风吹满地买了商品房,第一次装修自己的三室一厅,让木工师傅做家具时顺手打的。
峥嵘岁月,物物关情。囤积的不是破烂,是上届老母亲老父亲鎏金的昔日荣光。“家和万事兴”“花开富贵”,家里布置得热热闹闹的,这是经过事儿的老一辈的人生感悟,他们这代人受够了黑白灰,别拿审美教育人了,我们这届还不懂他们的“大俗与大雅”。到了这个年纪,没事不囤点物资、不把家里拾掇得充满丰收的喜庆,搞成空无一物的“断舍离”,那还怎么过好“夕阳红”?
只要房子够大,囤,让她们囤,咱别哔哔。
所以,这次有明确指示的“突发情况”可能降临,我们囤点什么好呢?
跟老一辈妇女商量后决定,那就除了米、面、油、肉、土豆、大白菜再来二十包方便面、五斤挂面、三箱矿泉水吧!对了,还收到相关建议要跟国际接轨,务必囤上够蹲家里拉三个月的卫生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