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往往是矛盾的。
他们对国际教育以及国际课程有着殷切的期望,不愿孩子在极度内卷的国内教育环境下厮杀。
他们又对未知充满迷茫和怀疑,虽然为孩子选择了国际教育,但自己并不全盘接受异国文化,更不接受与下一代之间即将或已经出现的文化断层。
在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局势进行了深入思考后,他们既要考虑孩子出去的问题,又要考虑未来回来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天,有机会还能够回国发展,或者至少保留回国发展的可能性。
而这一切的忧虑落在眼下的实处,就是国际学校的中文教育。
文 | 叶果麻麻
编 | Daisy
图 | Pexels
为什么要学中文?
为什么要学中文?这个看似不言自明的问题,甚至不能称之为问题的问题,却是所有国际学校的中国家长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曾经的国际学校家长,我也曾面对这道必答题。
大女儿在国外上了两年美国私立学校后,英语水平已经几乎近似母语程度,但有一天她问我:“我为什么非要学中文啊?”
跟一个7岁的孩子解释这么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宏大的话题其实非常难。因为她不会懂什么民族大意,也不懂什么家国情怀。直到疫情后,她的美国同学说“China Virus”的时候,她才真正明白国家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家长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说中文、写汉字、阅读中国文学作品、鉴赏中国文化、具备东方审美能力。相比于欧美家庭的国际化,中国传统家庭的民族意识更为强烈,民族认同感更为清晰。“中国人”这个身份,并不会因为你英文说的像母语一样,就被抹去。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学好中文不光是对于民族认同感的有效增强,抑或是更好维系家庭关系的手段,更是给学生未来的求学、就业加持一种可能性。而在中国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强大,中国市场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的大背景下,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处理与一个重新崛起的、强大的中国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找到懂中国的国际化人才,而做为中国学生没有理由抛弃中文这一优势。
国际教育体系下的中文学习是什么样的?
很多国际学校的家长都会跟我吐槽,刚极力爬出国内高考的泥谭,却发现自己又处在一个更大的泥潭之中。最大的迷茫,就是如何在国际课程体系下坚持中文的学习。
通过在海外的生活经历,我发现所有华语区不光中国大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所有华语家长,都有同样的困惑——就是如何让孩子学习中文!
相较于国内家长在语数英的学科教育框架下的“鸡娃”,国际学校家长面临的中文困境则更为纠结。既要穷尽身边的资源去寻找课外中文老师和补习机构,又需要家长自己额外来给孩子制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法进度。
但遗憾的是,因为课外中文辅导缺乏长期目标,缺乏有效规划,缺乏优质师资,家长们慢慢地发现孩子早已失去了对中文的兴趣。随着孩子学习中文兴趣的流失,加上中文考试不出现在国际课程升学考试当中,那么当升学压力较大的时候,中文教育,就成了最先被舍弃的选项。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孩子和家长也会因为需要在课外额外学习中文而产生矛盾,不利于家庭的亲子关系。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在国际学校内解决中文学习的问题。
对于国际学校孩子中文的学习,IB课程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却是一种最不坏的选择。因为相较于IGCSE、A Level、AP几大国际课程体系而言,IB中文对于中文母语的考察,不仅仅停留在二语交流层面,而是深入到文学层面去考察,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不逊于本土学生的母语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的背后不只是文字、语法,更是历史和文化。
IB中文A的要求不比高考低。
根据IBDP中文文学大纲,学生将专注于文学文本,运用各种文本批评方法,去探索文学的本质,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和文本性,以及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最后的考试呈现,要针对以前未曾见过的文学作品节选或文本撰写两篇引导下的分析文章(注:paper1-guided literary analysis 指导文学分析,paper2-comparative essay 比较研究,higher level essay 高水平文章以及Individual oral口头文学分析)。
“作品”有哪些?是单独的一部长篇文学文本,两篇或多篇中篇小说,5-10个短篇故事,5-8篇杂文,10-15封信函,一首长诗的主要部分,或一首完整的长诗(至少600行),15-20首短诗。
学生在两年IBDP阶段,解读文本时也许会用到生态批判理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读者反应理论、马克思理论、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等等这些理论,去写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这个学习过程,谈何容易?写出一篇优秀的文学分析论文,又何来轻松?
所以,IB中文课程虽然在知识覆盖面上不如高考宽广,但是对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度是出类拔萃的。
国际课程体系“乱”吗?
中国改革开放虽有40多年的时间了,但国际教育走进中国也不超过2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现在大多数国际学校学生的家长都是国内公立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对于考试大纲不明确、没有统一教材、考试没有客观题的国际课程体系产生了诸多的困惑、质疑甚至抵触心理,这都是情理之中的现象。
还是以IB中文为例,很多IB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发现虽然同学在高中都是学习IB中文,但学习的文本完全不一样,你读的是鲁迅,我读的是胡适,你研究的是李清照的词,我探究的是李白的诗。对于IB学生来说,同一科目下大家学习的内容,大概率是不相同的。
所以,太多的家长都会因为不知道孩子到底在学什么知识而感到困惑。诚然,IB没有教材、没有习题集、更没有模拟试卷,没有对知识整齐划一的编排手段,加上国际课程所倡导的“跨界”和“多元”,看上去的确乱糟糟的,跟国内公立体制分界清楚的学科、整齐的课程形态、明析的评价手段,完全不一样。
首先,国内公立体制的学习,是从具体知识的表层开始,走向学习的深层结构,最终只有精英学生有资格接触到最后的深层结构,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也就是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提升的双项提高;IB的学习,强调求知的方法,而非知识状态的获得,在学习之初就从深层结构开始,最终的目标并非检验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而是强调学生掌握思维、探究、交流、冒险的方法。
其次,在传统的公立教学体系中,教师的权力高于学生,低于考试命题组。教师拥有很强的专业权威,自身也有很强的学科能力,倾向于从“权威”的角度来教育学生和组织教学,学生也往往只能从服从者的身份来仰视、遵从教师,因而学生的经验在学校中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与之相对应的,IB教育的生命线则是课程的融合,最大的特点就是探究式学习,以“主题”“概念”串起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知识的选择、组织、进度、等是以一种松散的方式来规训教师和学生的。
虽然IB大纲的框架已经提前确定好,但教师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如何组织教学材料,并在主题式融合教学中允许学生将自己的常识经验和知识偏好带到班级进行分享。上课模式也以启发式、问答式为主,教师一人讲授的频率很低,常常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我的日常经验来思考、实践和操作。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话语权,而伴随着权力结构的变化,学生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完全听命于教师,是独立的、自治的学习者。当然,这样的学习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课堂输出的可预测性低,从而也就带来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进程失去掌控感的焦虑。
家长该如何协助国际学生学中文?
虽然我是一个中文老师,但是作为一名家长,在国外期间辅导自家孩子中文的坎坷之路依然不堪回首,上网课,拼小班,我甚至还亲自上阵使用自己做的教学PPT。不过很遗憾地讲,孩子的中文学习效果收效甚微。
没有同伴学习的激励和失去文化信息交换的属性,语言学习难免流于形式。对于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和同伴的交流是第一位的。这种交流不只是语言互动,而是在知识,经验层面进行态度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
所以,家长们不如暂时放下对孩子认字和写字数量的焦虑,转移到孩子的文学性上来,给孩子找一个中文同伴,一起读或者一起听一部中国文学作品,设置一些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看看孩子们能否输出一些观点。
而对于IBDP的高段中文学习者来说,处于IBDP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真的很大,家长就没必要再设置额外的课外作业了,我更建议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关注一下孩子在学校内的学习者档案,支持孩子的课内学习。比如多多关注孩子在读的文学作品,多帮他下载几篇知网的学术论文,多引导孩子阅读一些文学评论的期刊,让他熟悉论文的写作方式。更可以跟他同步阅读,时不时跟他在家庭内部也开展一些探讨。
也许你会发现,孩子选择文学作品的口味,居然和你的偏好如此一致;也许你还发现,孩子的文学批评角度如此犀利文风出奇稳健;也许你更发现,与孩子的共同学习,让你又重新燃起了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结语
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们的困惑和迷茫并不是坏事。
一方面,正是众多不再一味追捧国际教育、盲从于国际教育的家长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更为慎重的选择,这个选择是以孩子为中心、以学习者本身为出发的,才使得IB课程体系在中国从无到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正是家长们不断的批评和质疑,促使这个行业不断自我革新和迭代;正是家长们的困惑与迷茫,给了从业者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另一方面,许多跟我一样的IB教育工作者,正在紧跟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用日精于勤的努力,在一步步用自己的反思和成长,走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国际教育之路。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