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火 图 | Katerina
我现在很耐心地在跟你说……”
“我会对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你还没有资格跟我们发脾气……”
“你现在的生活都是我们给你的,我高兴了你才能有好吃的好喝的……”
其实队友每次和孩子说话不都是这样,但他有时候神经比较大条,儿子不懂事的时候,或者应该这样说,儿子对他有特别抵触情绪的时候,他张口就来了,不知道到底是为了显示他作为爸爸的威严,还是在挽救即将丧失的威严,反正,这样一句比一句有杀伤力的话就这么脱口而出。
教育学家都在说,父亲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管对错,当妈妈的在一旁都不要干涉,有不同意见私底下沟通。可是,妈妈也是凡尘俗子,少有仙女下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度(好吧,就算有那也是生娃前的事儿),更别提对面是拧着眉明显已经快绷不住情绪的亲生儿子,哪个妈能淡定啊?
在我听起来,这几句话代表着威胁、施压,很难以让人接受:
我现在很耐心地在跟你说……(威胁:潜台词“你如果不听的话……”)
我会对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施压)
你还没有资格跟我们发脾气……(打压)
你现在的生活都是我们给你的,我高兴了你才能有好吃的好喝的……(施舍?这是捡来的孩子?还是你不是亲爹?)
队友下班回家,正好儿子已经做完作业练完琴,准备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就睡觉。队友回来很亲热地坐在儿子身旁,想搂他。可是儿子没让搂,并且说了句:“哎呀爸爸别打扰我,我看电视呢!”
如此反复了两三次,队友一直被拒,开始认真起来,说:“怎么就不能让爸爸搂搂呢?”
这下好了,孩子的“顶嘴、发脾气、没礼貌”——都怼在队友的枪眼上了,热脸贴了冷屁股,让他十分没面子。
我知道看到这儿一定有人会说,这孩子不是自找的吗?爸爸回来了跟爸爸抱抱很正常,乱发什么脾气?也太任性了!
可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前前因”是,在儿子专注地看电视节目——一个魔术表演的时候,已经被我和刚进门的队友的“热聊”打扰了两次了。
第一次是我们说话太大声了,他发出了提醒,说爸爸妈妈我听不到电视声音了;紧接着我们又在电视前逗留,一边说话一边去电视柜找东西,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挡住他了。
以我对儿子的了解,肯定是这个魔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环节他没看到,早就已经坐不住要倒退回去重新看了。这时候爸爸过来“跟他腻歪打扰”他,岂不是也“怼”在了他烦躁情绪的枪眼儿上?
显然队友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前前因”,于是就这么一人一句拌起嘴来。
关系好起来都没我什么事儿,俩人玩得好着呢;臭脾气窜起来时,互相看不到对方的好。
我很怕队友这样说话会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以后处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或者体会不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而逐渐隐藏自己的情绪,可能再长大一些,心事都不会跟父母讲。
虽然队友也并不是经常这样讲话,然而对于有语言洁癖的我来说,任何引起不良情绪的字眼都会让我难以接受,而我会默认这种感觉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
队友说:“哪有那么严重,都上小学了,这点抗压能力都没有?”
不好好说话这件事真的很气人。之前孩子放弃击剑的原因就是因为教练的说话方式令他很受伤。
真是气炸,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不知道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吗?
是,一颗玻璃心无法闯世界。可我依然认为,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父母可以用更高级的方式。
衡量一件事情的不同标准,是我们的分歧来源。我总认为语言暴力造成的后果比照着屁股打两巴掌都严重,问题是队友并不认为这属于语言暴力,还说我将问题放大了。
之前儿子幼儿园班上的一位妈妈也有同样的困惑。爸爸说妈妈太溺爱孩子,妈妈说爸爸对孩子过于严厉。孩子一做错事情就大发雷霆,指望着说一遍孩子就记住,下次不能再犯。可是,之所以叫小孩,就是因为需要成长啊,他需要时间和过程呀。为此,两个人也是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妈妈有时候恨得牙痒痒,气得快翻白眼。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一个充满阳光和爱的内心应该是儿时最珍贵的收获,才能在往后成长的路上越来越强大,一路披荆斩棘打怪过关。如果这么小就被BOSS虐,得需要小孩多顽强?
或许是当妈的过于细腻,也或许是过于在意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全身的神经就都炸起来了,自己可以身插百刀却看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真不知道往后的育儿路上,与队友的“战争”几时能停。
现在娃们都开学了,少不了又有弦绷起来了。爱吼的家长要珍重身体了,过于溺爱的也反思下吧,像我这样和队友意见不统一的,也只能继续彼此互爱互恨地见招拆招了。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