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佳莹 图 | 上博学院提供
上午10点,上海博物馆活动中心的空气中散发着墨香,30名小朋友们刚刚结束他们的“字里春秋”书法课,下一节课将移师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馆。
博物馆外已有不少参观者,夏日耀眼的阳光与滚烫的地面也没能阻挡他们对馆内藏品的热情。小朋友们穿上鹅黄色背心,手牵手走进博物馆北门,队伍排列整齐后便径直朝着青铜器馆走去。他们戴着耳机,一路上,老师都在向他们讲述这些青铜器的种种细节:不同时期的种类、纹饰、作用以及它们背后的神话传说……老师不时抛出问题,孩子们也会举手提出自己的疑惑。
这是上海博物馆学院的课程,由上海文广互动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历经两年悉心打磨后推出。据该项目负责人沈飞老师介绍,上博学院以上海博物馆为教室,目前分为寒暑假课程与周末常规课程两类:假期中是6-12岁小朋友们独自参加的全天式夏、冬令营,周末则是针对4-6岁、6-9岁、10-14岁孩子开设的分阶段亲子课程。
以博物馆为课堂
上博学院的课程覆盖人文知识、展厅导览、博物馆特色课等几大板块,老师们会根据课程内容带小朋友去不同的展馆。而即便是同一个展馆,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讲解角度。在青铜器馆,既有讲解青铜器纹饰的“一起寻找青铜器上的大眼萌”,也有讲解青铜器制作过程、功能分类和使用方式的“青铜器里的故事会”,还有介绍古代青铜兵器的“小小军事家——古代兵器大比拼”,以及教孩子们如何鉴赏青铜器的“小小鉴赏家——料工形纹看珍宝”。
通常一节课由课前概述、现场导览和课后手工活动三个部分组成。尽管博物馆的现场导览是重头戏,但老师们对于导览前的破冰活动和课程概述也很花心思,以帮助学员充分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识,使馆内导览更为顺畅地开展。45分钟的博物馆实地教学后,学员们会再次回到活动中心,完成与馆内学习主题相对应的手工作业。这种将文物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很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这也为他们的博物馆学习之旅留下了“摸得着”的回忆。
馆藏文物背后蕴藏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会不会太过深奥,不易理解?面对我们的疑虑,上博学院的老师介绍说:在选聘老师时,他们非常注重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有文博或者文史方面的专业背景,其学识足以解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丰富的授课经验,知道如何用孩子们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例如,在说到明代文人的精致生活时,老师提到了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该书堪称明朝苏州一带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指南。老师知道孩子们无法理解原文,便会先从食物入手。“你们有没有吃过苏式面?”这个问题足以勾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小到五块钱一碗的葱油拌面,大到九千多元的高级海鲜面,苏州的一碗汤面是整座城市精致气质的缩影。”《长物志》课程由此展开……
孩子们能在馆内看到珍贵的文物,但老师们并不希望孩子的天性被烙有厚重时光印记的文物震慑住,上海书画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徐旭峰老师就是如此。在他的课上,孩子们会拿着画板画笔走进书法馆和绘画馆。听他讲解完挑选出的文物后,孩子们便会坐在空地上选择自己最中意的书画文物,临摹上面的图案进行T恤或手表创作。
“我不会教孩子应该怎么画山、怎么画石头,也不会教理论的东西,更多的是引导小朋友们去仔细观察文物。”难得的是,孩子们的创作从不会令他失望,一百个人能画出一百棵树,有些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令徐老师都自叹不如。在“当传统成为时尚”的课堂中,有一项装饰手表的任务,有孩子将在青铜器馆学到的纹饰运用于表带的设计中,也有孩子将一只大雁切割成两部分分别装饰在表带与表面上,既富创意又具设计美感。
针对临时特展,上博学院也同样开设了不同的课程。暑假期间,上海博物馆举办了“浮槎于海”太平洋特展,馆内专家张经纬老师应邀为孩子们进行了导览。鉴于太平洋对孩子们而言还是未知世界,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策展人张晓翔老师便将课程做成了一场探险活动——《太平洋漂流记》。老师是船长,孩子们跟随着船长一同探寻散落在太平洋上的神秘岛屿:从赫赫有名的库克船长到托雷斯海峡的神秘独木舟,从为芋头举行庆典的巴布亚人到被视为力量源泉的所罗门群岛鲣鱼群……探险结束后,张晓翔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做了太平洋岛屿风格的钱币与书签,为这场探险留下纪念。
博物馆中的亲子共学
除了孩子们单独参加的课程,上博学院也推出了亲子课。据介绍,设立亲子课的初衷并不仅限于为孩子和家长科普文物知识,还包括向家长们展示如何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才能更愉快、更有收获——毕竟,带孩子逛博物馆并不是进入馆内让孩子撒开脚丫子跑就万事大吉了。
“作品背后的故事或是学术性的知识需要家长平时的积累,但即便家长没有这些积累,也可以问问孩子‘你喜不喜欢这张画?为什么?’,观展时的互动问答是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良好途径。”老师说。他们希望在孩子们多多提问的同时,家长们也能有多一点耐心去回答他们。
上博位列上海“人气打卡点”前几名,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暑假期间,就有不少平时生活在国外、趁着假期回国的孩子来博物馆参观,借此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由于博物馆场地有限,为了让更多家庭都能体验博物馆课程这一相对稀缺的教学资源,上博学院还做了直播课的尝试,效果颇佳。
据上博学院负责课程总体规划和设计的鲁意老师介绍,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学院正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亲身经历申遗全过程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一起,设计一条良渚研学线路。届时,孩子们不仅可以在上博馆内了解与良渚同一时期的文物概况,还能去探访遗址现场。未来,上博学院还将设计以上海市内文化遗址为主题的课程,孩子们可以在“行走上海”这一项目中近距离体验考古挖掘场景,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
很多家长让孩子参与博物馆课程是为了让他们受到熏陶,认为即便他们只听进去一两句也是收获。但对孩子们而言,无论是五天的夏令营还是两小时的亲子课,在学到些许知识的同时,学会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博物馆中的文物和它们背后蕴藏的深层文化,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End-
|在读|父母效能训练,我寻找育儿方法路上的最后一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