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新府学”)初小部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拉开帷幕,其中,以核心素养中“勤于反思”能力的培养为主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教育模式,吸引了不少教育界同仁、媒体及学生家长的关注。
这不仅让学生们在头脑中能够快速反应,举起的小手也积极地响应,争先回答问题,上台填写答案。
不仅如此,落实在课堂上的作业,李老师也快速将当堂教授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到动手实践中。
她以即将到来的母亲节为节点,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材料,给妈妈做一条“美丽的项链”作为礼物。
在当下日趋强调与国际化教育接轨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学如何开展,也成为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走进了另外一堂八年级的中文课。
中文老师李琳婷选择了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文言说明文《核舟记》作为当天展示课的主讲内容。
而在课堂之外,也激发了学生们开启了传统文化探究的主动性。他们两个人为一小组,上台解说对其它传统艺术的认识与思考,比如刺绣、面塑艺术等。
初小部教学校长姚宇堃介绍,在传统教育中,很多优秀的老师其实是领悟了一些方法。比如不能照本宣科,所以尝试在课堂中融入活动或游戏,但这些缺少理论去支撑。
“为此,我们通过学习国际教育理论体系,让老师在教学中的想法更清晰,对课堂也更有把握。” 姚宇堃介绍,今年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各个学科都围绕对应的主题设计课程。这一安排源于新府学对于跨学科教学的重视,对参加过技能大赛的老师来说,则会是一次突破后的全新尝试。
在传统教育中,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是割裂的。但新府学通过跨学科教学给学生整体性的学习体验,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初小部学术总监马昕光介绍,每个年级的中心思想都源于生活中的现象,不同学科的老师要坐在一起讨论备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体验到很多实际问题都是通过不同学科来解决的。
比如三年级的主题是“世间万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语文课文《花钟》到数学中的年、月、日知识,再到英语时态相关的语法,都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诠释这一主题。
这些主题给予老师明确的引领,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新府学创始人卢振虎表示,新府学名字中的“新”,意味着在发挥中国基础教育优势的同时,引入西方教育理念和精粹,通过自主研发的特色课程、课外活动和国际交流,为学生创造多元文化环境,提供广阔舞台。
教师技能大赛也将作为新府学一年一度的常规性活动,让教师与学生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挑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