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长远来看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文 | 芮娅
图 | Simon Rae、Celine Preher、Zhen Hu、Daria Nepriakhina
“MJ,把你的乐园收拾干净,说过多少遍了,所有乐高都要放到箱子里,听懂了么?!不要总是让我重复说过的话!!” “MJ,pee完以后要冲厕所,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记住没有!!”“MJ,能不能快点儿吃,跆拳道来不及了!……”
麦子出差一个半月,我独自上班加带娃,每天奔波周旋于办公室、学校、兴趣班之间,还有各种周末活动,时时计量着步伐的长短快慢,与分钟争个高低。麦子出差快结束的时候,我不得不颓废地承认自己精神体力都接近了崩溃边缘,跟MJ说话的时候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拔高了好几个音阶,事事看在眼里都变得脱离轨道,不可容忍,一定要一喊为快,彻彻底底沦落为“吼妈”一族。
6岁的MJ是个感情极为细腻的孩子,每次我放声“咆哮”的时候,他都睁大眼睛抬头看着我,沮丧地轻声拖着长音说:okay……然后默然离去。在他转身的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眼中黯去的光芒,心也跟着沉沦如重千斤,心情不但没有因为他的“屈服顺从”而好转,反而愈发烦躁难耐,我觉得我伤害了他。虽然我不想妄自菲薄说自己不是个好妈妈,但是,直觉告诉我怒吼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长远来看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很是意外于“吼爸吼妈”的普遍存在。一份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研究显示:在1000位被调查的父母中,将近90%陷于同样的苦恼。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孩子超过7岁的家庭中,吼爸吼妈的概率是100%。
尤其在加拿大,“打孩子犯法”这事绝对不是嘴上说说,对于父母来说,“怒吼”也许是唯一的武器。吼过了,立竿见影地,孩子安静了,听话了,但是三分钟热度后,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文章里说:怒吼只能让他们对你产生畏惧,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错了,也不知道错了的后果。
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摔打怒骂被孩子认为是家庭关系的常态,他们的行为举动也会被影响,也有可能导致校园凌霸或者被凌霸。相反,心平气和的交流会传递爱的讯息,尽管他们做了错事,孩子依然感觉到被爱,被接受,他们才会有信心,有愿望变得更好!亲子教育专家和作家Laura Markham博士言简意赅地说:作为父母的首要职责除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就是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来看,吼爸吼妈们也有不得已之处。他们被日常琐碎烦扰,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孩子的“犯错”很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紧绷的情绪被撕开了裂口,一泻千里。 “这是一种本能反应。”Concordia大学研究学龄前和小学教育的教授Nina Howe这么说。有时候,孩子触发了连父母自己都不知道的怒点,而在理智回笼之前,已经怒目圆睁,咬牙切齿了。
那么,到底可不可以不吼?
与父母有着亲密关系的孩子更容易自我控制。当孩子有了安全感,他们就更容易接受意见,乐于聆听和沟通,这样就会避免矛盾升级和怒气冲天的咆哮。但是亲密关系绝对不是在龇牙咧嘴中建立的,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先不吼?
“面壁思过”
在加拿大,对孩子最常见的惩罚就是time out,犯错的孩子被要求离开自己的伙伴,到独立的空间去“面壁思过”。作为情绪管理的一种手段,父母何尝不需要time out?在矛盾和火气失去控制之前,离开冲突,给自己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深呼吸,放松下来,孩子也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
“打开天窗说亮话”
如果处理妥当,孩子从愤怒中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复杂情绪。从喜悦到激动到悲伤、愤怒,从嫉妒到沮丧,与孩子一起认知人的七情六欲,告诉他们你的愤怒从何而来,也鼓励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
“怀柔政策”
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自己爱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告诉他们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但是要尊重他们,给他们平等的尊严。直视他们的眼睛,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妄图由此树立家长的尊严。沟通的同时要肯定并鼓励他们值得称道的行为。
“狼来了?”
Kids Are Worth It! 的作者Barbara Coloroso说:威胁和惩罚会激化进一步愤怒、怨恨和矛盾。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丧失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威胁和惩罚是对孩子的侵犯和羞辱,让他们丧失安全感。说多了“狼来了”,也只会让孩子产生麻痹心里,对威胁不屑一顾。不如尝试将威胁转换成激励,相比“如果你不好好吃饭,就不能看电视”,不如说:“如果你今天吃得又快又好,就可以多看十分钟电视”。
“复吼”怎么办?
尽管采取了各种手段措施,都不可能100%防止“复吼”。人之常情嘛!解决方案很简单:向孩子道歉。同时也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孩子:我们都会犯错,但是要知错就改。如果孩子也不幸变成了吼娃,父母需要义正言辞地提醒他们这是不能接受的沟通方式,并且让他们明白,只有他们表示对别人足够的尊重,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在一次我和MJ互吼风波后,我决心斩草除根。晚上,我跟MJ在床上谈心,分享了吼与被吼的感受,取得了谅解,达成了一致。MJ说:妈妈,我们别喊了!我们是Family。从此以后,我们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对彼此的承诺,so far so good!
芮娅专栏
加籍华人,自由撰稿人。资深亲子旅行策划,专注研究儿童的旅行教育。
菁kids 2018 9月刊 《创业父母》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封面故事|
|父母社区|
妈妈,我们别喊了!
|菁沙龙|
|美食|
|话题|
|父子说|
|在读|
|看世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