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新:为什么孩子取代房子,成为新中产家庭的最大负担?

编者按:前段时间,中国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的《为什么教育资源最丰富的上海,小学家长比哪里都焦虑》一文,引发很多家长们的强烈共鸣。今日,我们得到授权转发此篇,看他续说孩子教育,是如何取代房子,成为新中产阶级的最大负担。教育投资,这笔账,真得好好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三明治(微信号china30s)

编:Echo

坦白讲,孩子出生时,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他的基础教育身上花很多钱。结果,我们上的是上海民办学校,五年下来,花费不菲。

但是我深知,这个花费在今天上海的民办教育界,其实已经很便宜了,现在顶级的民办学校,一年学费就差不多要20万。我们其实沾了孩子早生几年的光,在他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学费还没有贵得离谱。

但想到接下来,还要以每年10万+起步的学费一直供他上完高中,然后继续烧美元。作为一个从小也算“学霸”经常拿奖学金的我,有一种深深的不适应感。

读者可能会说,为什么要那么作,非要读民办学校,读公立不是好好的吗?都是中产阶级的毛病。相关回答其实已经在我那篇《上海的小学家长为什么比哪里都焦虑》中有提及了,公立学校自有公立的苦。

读民办完全是一条不归路,而且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有可能是因为一念之间,也可能是某些具体原因。

当初,我们孩子到了升小学的时候,看着对口的那个还不错的公立小学尘土飞扬地要基建三年,看着他月份小,心性还很幼稚,可能更适合宽松的教学环境,于是便想试试民办了。那时中等的民办学校还不是很难进,考了试就进去了。

现在,孩子读了五年,如果回到公立,就基本成为“二等公民”了,不仅要被统筹分配到某个中学,还要进普通班,进不了里面的“培优班”,据说差很远。然后,我们对孩子能不能适应公立教学模式和两倍于之前的班级人数不是很有信心。教育毕竟是不能轻易试错的游戏!

所以说这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可是,这几年,我看到身边的越来越朋友都想送孩子读民办学校,都想送孩子到国外读书。在我上篇文章末尾做的调查里面,选择“自己没有海外教育经历希望孩子有”的占近60%,还有近20%是“自己有海外教育经历希望孩子也有”的,占20%。也就是说,今天几乎80%的家长希望孩子有海外教育经历。

调查结果

“你自己的留学经历以及对孩子的留学意愿”(824人投票)A. 自己有海外教育经历希望孩子也有 (153票,占 18.6% )B. 自己有海外教育经历无所谓孩子有没有( 27票 占3% )

C. 自己没有海外教育经历希望孩子有 (473票 占57.4% )

D. 自己没有海外教育经历无所谓孩子有没有 (171票,占21%)

可能有人说,这个调查肯定不准确,你的读者肯定都是中产阶级。那我们就来谈谈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孩子教育,何以至此。

今天民办教育学费真的贵吗?

目前上海的民办教育,学费平均在每年10万元上下。看起来很高,但实际上仍然是大部分中产家庭基本能够负担的。

事实上,读公立学校的隐性消费不低,以一套300万的学区房计算,普通理财年化利率5%,全款支付的话,五年下来也有75万的沉淀成本,贷款的话,利息也不低。当然,如果五年后政策不变,你又顺利找到人接盘,说不定可以大赚一笔,这是很多家长的算盘。但这赌的是政策风险。而且需要在这五年里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使孩子参加各种培训,能够在初中上好的民办学校,在上海是这样。

我们自己经常怀念过去的小学学费低,自己的父母几乎不用怎么花钱,对今天为孩子教育“用钱铺路”感觉极其不适应,我自己也是这样。

我小学的时候,在家乡上的是华侨捐赠的学校。这位华侨不是别人,正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舅舅兼丈人庄静庵先生。他是靠做钟表起家,其实算不上大富豪,但李嘉诚1941年离开潮州到香港,第一站投奔的就是他。

庄老先生对学生很好,免收学费和书本费,我们要交的只有杂费。我还记得第一个学期的杂费是人民币2元,那是1986年。到了我上六年级的1992年,物价已经开始飞涨,我们的杂费是人民币11元。可是在小学12个学期中,有10个学期,我都拿一等奖学金,每次可以拿到人民币20大洋。通常我会压在枕头下,一直不舍得花。20元那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父母月工资的几分之一。所以整个小学阶段,我是赚钱的。

但这些回忆在今天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当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幸运。到了中学之后,升学压力大起来,就开始流行一种叫做“赞助费”的物事。一些差了一点的分数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交赞助费来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在1990年代中,这个费用已经达到了3000-5000人民币,再后来还不断攀升。这三五千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其实已经大约是一个工人一年的收入了,和今天相比,也得有一二十万了。

在1998年,我考大学选志愿的时候,顺带浏览了大学的收费标准。当我看到复旦大学新闻系一年的学费是3500元,人民大学新闻系是2500元,已经是全场最低了。公立大学的这个学费,已经接近当年的工人半年的收入。比较现在,我觉得相当于10万元以上了。要知道,那时候房价才多少钱一平啊。

所以,我们的父母,其实没有我们自己想的那么不舍得为孩子的教育花钱,而且花得还不少!可怜天下父母心。

整个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通过房地产运动,使中国的很多中产阶级成了千万“富翁”,也严重改变了社会的价格体系。一些东西在变得越来越贵,特别是稀缺资源,一些东西越来越便宜,特别是快消品。

这批因房致富的中产阶级,大多数是70后。他们在2000年之前便毕业进入职场,经过几年积累,正好赶上房地产爆发期。如果身处一线城市,只要脑瓜不算太木,经过几番房产买卖,手里的房产价值往往能过千万,还不只拥有一套房子。所以用其中一套房子的钱来给孩子一路上学,直到留学美国,想想也不算什么事。

但是,这样的房地产红利迅速消失了。80后一代,手头的房子除了自住之外,已经普遍不那么宽裕了。到了85后这一代,目前他们能够在大城市购置一套宽敞自住的房子已属幸运。而留给他们积累孩子私立学校学费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

新中产家庭的脆弱性和无法逆转的新价值观

80后一代,可以说是新中产,但这些新中产,在实质上有点脆弱。

就像我过去五年深入研究的“中国三明治一代”一样,他们稍微错过了一个黄金时代,但又不身处于最糟的局面,夹在中间,不上不下,上有老下有小,内心价值观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国际化,但实际条件却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这些价值观。

80后的一代的创业者,相比70后和90后都上。打工阶层,即使贵为金领,也将受全球经济大势影响,财务状况并不特别保险。

而说到中产本身这个概念,在中国仍然非常模糊。瑞士信贷银行在2015年的一个报告中说:

以美国的5万-50万美元为基准,以IMF版本的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汇率换算,个人财富在2.8-28万美元的中国人,均是中产阶级大军的一员。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包括所有房产、股票、存款等,只要你的个人财富(再次强调,不是年收入)在17.63万-176.3万元(以2015年美元兑人民币1比6.3的汇率计算)之间,你就是中国庞大中产阶级大军的一员。

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过亿人,是全世界中产阶级数量最庞大的国家。虽然占总人口比例却只有10%左右。

这样的定义肯定被大为吐槽。所以调查机构Ipsos 对1000个自认为是“中产阶级”的大陆家庭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平均的家庭月收入达到45202元,低于香港,高于韩国和台湾地区。这个数字,更接近于我们的认知。

在中国,80后一代,也即“三明治一代”的价值观,已经跨越了经济阶层的分野,不管是不是被定义为“中产”,国际化视野和自由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共识,这也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趋势,就像逃避雾霾和不安全食物一样,是出自于一种逃避“污染式教育”的恐慌。这种恐慌,已经开始跨越社会阶层蔓延,和经济地位无关。

中国的中产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增长,已经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他们会从自身的经历,反思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我们深知自己接受的大学教育严进宽出,课程敷衍,真正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远不如在大城市和优秀的同学身上学得多。而在为了进入这些大学而努力的中小学阶段,更是对学生片面能力的严酷比拼。

中产阶级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被一种“不认真、敷衍式”的价值观所俘虏,或者过于狗苟蝇营,即使名校毕业出来,也可能只满足于到五百强公司做一个小职员而已。

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对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看他的学历如何,而是看他能不能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技能和趣味的人,能不能人格平衡发展。可是,当今国内的教育制度,看起来离这个方向很远。

所以,虽然国外的教育制度并不是万能,但相比之下仍然是个较优的选择。

加上,在之前文章提到的,中产家长自己受教育程度高,很难接受自己孩子不如自己,在我之前文章做的调查,能接受孩子最低在国内读什么样的大学,35%选的是国内一流本科,即985高校。这个比例之高令我深感意外。很多朋友还抱怨我没有设“不能接受孩子在国内读书”这个选项。

调查结果

你最低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读什么样的国内大学?(824人投票)A. 国内一流,如985高校 (289票 占35%)B. 国内普通一本 (324票  占39.3% )

C. 国内普通二本 ( 152票 占18.5% )

D. 大专及以下 (59票  占 7.2% )

如前文数据,80%的受调查家长没有在海外接受过教育,他们内心肯定认为,到海外接受教育,孩子的起点会比自己更优秀。

而这些新型教育观,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必须用大量的金钱为之埋单。

学费还能再贵一点儿吗?

有一些数字正在使升学形势变得严峻。

上一篇文章,我说到自2006年以来,北京、上海的高考人数都从十几万逐渐降低,2015年北京降至6.8万以下,上海降至5万。我以为是选择海外留学更多的人所致。后来我细查了一下,发现还和10几年前的新生儿出生率有关。

img_49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海2005、200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刚好是1980年代中期生育高峰诞生的婴儿,那时每年的新生儿人口超过15万。但随后这个数字一路下滑,到了1998年几乎是最谷底,新生儿人数只有大约7万左右,这批人将在2016年参加高考。而大约在2006年,上海的新生儿数量回复到10万水平,然后急剧上扬,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23万之众(其中有一半是非上海户籍,但他们的幼儿和小学教育大多会选择在上海完成)

也就是,在2015年出生的上海小孩子,要比2005年出生的孩子,面临多两倍的升学竞争,再加上前几年越来越热的境外生子之后,把孩子带回国接受教育的比比皆是,学位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北京的数字跳升同样惊人。2010年只有7万左右,2012年是14万,到了2016年,政府预计的数字是30万新生儿,2017-2020年北京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生育高峰。(数字来源:北京市卫生计生委,2015年11月)

入学供不应求的情况已经在2015年上海的幼儿园入园时出现端倪了,因为2012年大家都想生龙宝宝,新生儿人口从2011年的18万人直接跳升到22.6万人。所以一些对口公立幼儿园的家长在2015年发现他们虽然对口,但幼儿园名额不够,还需要摇号,部分孩子面临没有幼儿园可上的情况。教委的应对措施是尽快多建幼儿园。

幼儿园多建可能还容易点,小学的多建就没那么容易,师资、经验、口碑的积累都需要时日。而民办小学,包括国际学校,有一大部分依然按照原来的只招收境外身份孩子的政策不变,使得中国国籍的孩子就读不便,甚至有一种在自己的国家追求优质教育却反受“歧视”之感,更使学位资源变得千金难求。

可以预见,随着读民办的心理趋势越来越加强,民办学校的学费只会越来越高,会不会有一天突破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结构的平衡点呢?我觉得是极有可能的。

假使不涨价,以孩子12年基础教育在民办学校花费约200万元,到美国等西方国家读本科四年花费约200万元计,在16年里,必须有400万人民币的学费储备,也就是说每个中产家庭每年必须有25万元的节余作为学费储备金。这还不包括家庭日常的旅游、购车、房贷等大宗消费。所以,家庭年收入至少要持续多年达到60-80万以上,才能勉强满足这个需求。而且,美元对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预计将走强,学费会变得更贵。

也就是夫妇人均月入要达到3万人民币左右。这个比例在北京、上海能有多高,我不是很清楚,感觉能有10%的家庭达到?官方统计数字估计会说只有1%,2015年统计显示,北京上海的人均月收入才在4000元左右。大家可以说说看。

所以,我认为,这几年的民办学校虽然贵,还处于大家勉强能上得起的阶段,接下来,可能就难说了。

可以预见,孩子的教育经费将超越房子,成为中国中产家庭最大的负担。因为比起房子,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不到一二十年难见成效。而很多中产家庭,对于房子至少已有首付能力,房贷虽然每年也可能有一二十万,但是房子有升值可能,还可以通过买卖相对较快获得回报。

谈到这里,各位家长都要对自己接下来十年的赚钱能力得认真想想了。房子可以不买,但孩子的教育不能停啊。

这也才是二孩生不起的最大原因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