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国际交流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赴美交流生曹金在学校过万圣节_副本

高硼是YFU(Youth For Understand)国际学生交流协会中国上海地区的主管,她通过自己7年的工作经验,向大家讲述了国际交流中短期游学和长期浸润会对于孩子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孩子在国外的文化融入,如何关乎其今后的发展高度;在孩子青少年阶段与孩子如何相处,能够培养出适应未来国际大舞台的良好素养。

 

国际交流:短期游学VS长期浸润

 

作为从事青少年国际教育交流工作7年的专业人士,我见证了数百名中西方学生的长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之路。

 

相对于西方学生动不动就GAP(间隔年)一年去游学、交流、做义工、体验生活,中国家长很难想象让一个从小就分秒必争、发力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拿出完整的一年时间去做”学习” 以外的事,尤其是关键的高中阶段。

然而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开始认识到多元文化和经验交流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明目繁多的短期游学项目顺应了中国家长和学生的口味,成为既不耽误上学,又能增加孩子“国际背景”的首选,门槛低又省心。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常被问到:现在的孩子有个出国经历太容易,甚至有些小小年纪护照上已有十几国的签证,为什么还会有人愿意大费周章去交流一年?

 

让我先来反问你这样一个问题:有过十几国签证的孩子,他对世界的理解就一定强于在一个国家深入体验过的人吗?未必!

 

世界之大、人之不同、文化之魅力,是需要时间去发现的,它们深藏于景点与名胜之外;文化上的偏见与公平、狭隘与包容、分歧与理解,是需要时间去磨合的,它们明晰在朝夕相处之间;自身的价值、努力的方向、人生的格局,也是需要时间去参透的,它们不会被直白的写在课本上。

 

蜻蜓点水般的停留和游览,只能接触到看起来最华丽甚至是包装好的东西,而在折射社会全貌的当地家庭与学校中生存下来、克服困难并获得认可的过程,才是唯一能够深入到一种文化最内在、最本质的途径。

 

融入,关乎发展高度

 

我们常说的融入,简单来说涉及到语言、学业、价值观和人际交往,后两者已成为海外华裔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甚至给前两项拖了后腿。

我们总是雄心勃勃,希望在新环境中游刃有余,能轻松挣得一席之地,却每每在遇到苦难时从心底祈求得到作为外来者的特权,这本身就是低估融入重要性的后果。有这种心态的海外华人不在少数,像水面上的一滴油,无论漂到哪里,都始终是一滴油。

更可怕的是,各个方向的油滴汇到一起,抱成更大的一滴油。华裔学生抱团、与当地主流社会脱节,这似乎是个普遍的文化现象,然而却关乎我们下一代的发展高度。

许多华人学生高分考入名校,却很难成为领域的先锋,究竟是止步于学术能力,还是触到了文化瓶颈?

有数据表明,“非中国亲友”的支持更能够正面影响华人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即便在当下的中国,也已经开启了不出国门,也要面临跨文化交流与国际竞争的时代。

机会更青睐那些可以适应多元环境、有独立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人,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是要在特定的外部环境和专业的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实现的。

长期接触国际教育交流工作,就会发现,越是公平竞争、越是公开透明,我们的困惑也相应地多了起来。

标准化考试满分学生“全聚德”(全拒的),藤校缩减华裔录取比率,过去几年超过500名华裔学生在美国自杀,8000华裔退学或开除,这些案例不再是小概率事件,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根本无法适应竞争?

 

不必在孤立的小世界中寻求安稳

 

过去几年间,我作为国际长期交流生项目招生官,面试全国各地上百名高中生及他们的父母,从对他们的观察和与他们有目的的对话中,判断出适合出国交流的学生。

纵观这些孩子在国外学习、生活、交流的状态,和交流完的效果,以及后续的个人发展,我发现,真正能够适应国际舞台且学有所成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一对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目光长远的父母。

这些父母大多事业有成,尊重孩子的个性,不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愿意给孩子创造机会和空间发展自我,愿意倾听孩子,允许孩子犯错,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并且以身作则。

那么这些在青少年阶段能成功驾驭陌生环境的孩子们,又具备了哪些素养呢?

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健康的身心;

2.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控力;

3.坚韧的性格与乐观的心态;

4.善于沟通,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5.旺盛的求知欲与创新思维;

6.宽松的成长环境与有远见的父母;

7.有目标,也敢做梦。

我们的全民教育,是否提供了足够培养这些能力的平台?可能很难。那反过来我们的社会是否接纳没有这些能力的毕业生呢?更难。既不培养,又要考察,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

近几年来,公立学校学生交流完更青睐转入国际学校或者投奔国外的教育体系中继续学习。我也常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讨论这个有趣的现象。抛开经济能力不谈,原因大致来自于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交流的学生,本身的兴趣点就在于多元文化间的差异和比对,兴趣是最好的领路人,他们未来的发展路线大多是往海外延伸。

其次,国际教育倡导的个性化发展是国内教育的短板,而实打实经历过一年交流的学生,品尝到了国际教育的“甜头”且甘之如饴。不论是国际教育的倡导的理念,还是教学的模式,都高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可人与人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间合作,培养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这与国内教育的重点非常不同。

我本人对本土教育是持尊重态度的,认同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选拔机制,但也的确压制了许多孩子的潜力。

我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体制内优质高中,他们基础扎实,品学兼优,但总觉得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准备交流及正式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他们本人,包括父母,也一同经历了不同文化带给他们的冲击。

除此之外,交流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升的语言、思维、行为能力,也加速将他们塑造成真正符合teenager年龄的人。

而国内的同龄人基本还活在父母的保护下,做着安逸的大龄小宝宝,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最惨痛的记忆就是考试没考好,关注点和交流生已无法重叠。这些软实力,使得交流生群体更愿意寻找贴合他们成熟度更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海外学校或国际学校。

最后,以习大大在英国访问的公开演说结束这篇文章: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各国同舟共济的时代。你也不必在孤立的小世界中寻求安稳。

 

文:高硼   编:晓辉   图:YFU提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