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韵 编:竞波
按照鲁迅先生对intellecturals的翻译,智识分子是有智慧、有见识的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眼下很多“知识分子”是不够格的。从五十年代初大学院系调整开始,高等教育就一味强调专门技能的培养,“知识”成了单纯的工具,而不是智慧的载体。这一理念影响了几代人,导致现在的知识分子更像是“知道”分子,知道很多理论、数据而已。我们缺乏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去探索知识后面的“道”, 去帮助我们超越知识,达到智慧。
我接触到不少知识分子家庭,津津乐道于因为读书好而获得的物质回报,而在育儿上,往往还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误解,这就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在古代皇权社会,人分“士农工商”,读书是为了做官,进入上层社会,给家族带来荫庇。如今公民社会,理论上讲,人人平等,不应有歧视,但是现状还是逼着孩子考大学。孩子贪玩儿不爱学习,家长就吓唬孩子:“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去扫大街。”这就造成孩子对书本知识的过分看重,对考试成绩的过度追求,沾沾自喜于自己学到的知识,脱离社会现实而不自知,同时容易贬低那些“没有我们知道得多”的人,自诩为“精神贵族”,形成一种“精神自恋”。
我治疗过好几个非常类似的案例。爷爷那一辈是国宝科学家,即使不到“智识分子”的高度,个人的修养和知识结构相比解放后的大学生还是要全面得多。他们曾经历过很长时间的不公正待遇,一方面要勤恳认真地工作,另一方面不但得不到尊重,还要不断检讨,受到歧视批斗,于是就只能用“坚守自己的人格”来抵抗外界的影响。在旁人看来,他们的刚直不阿是不懂人情世故;他们的坚持原则是傻和倔;他们的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是清高、傲慢,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恶劣的环境使他们更容易在外面压抑,在家里才表露出愤懑、不满、委屈等情感。他们唯一被接纳的就是自己的专业水平,于是他们会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要学有所长。
到了爸爸妈妈这一辈,他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世界观是偏颇的,继承下来过于偏重读书的习惯,在爱心和耐心上父母没有给过太多,他们也就无法拥有。即便如此,他们所处的年代环境单纯,知识分子普遍还是受重用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大学还是教育机构而不是赚钱机构,医生和老师受人尊重而不是制度不公的替罪羊,所以他们偏颇的人生暂时没有崩溃。
但是到了孙辈,问题就彰显出来了。到我这儿来访的19-33岁的青年人,普遍存在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这里先列出典型的两类:
A.精英李
小李从小到大都是北京最好学校里排名靠前的学生,在外企公司里也是独当一面的经理。他身上每一根头发丝、每一根纤维都在向外发射着“我很棒”、“我优秀”、“我超群”的信息。他的举止是礼貌的,说话也是“对不起”、“谢谢”不停,但他傲视一切的态度告诉我,那些礼貌用语不是用来尊重我的,而是用来彰显他的“教养”。这样的态度,不容易与同事合得来。在职场多次碰壁后,他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狂”了,但其实骨子里对他人的忽视、轻视、蔑视还存在。我们的学校鼓励、推崇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社会风俗也尊敬、纵容成功(有钱、有权)的人。除此之外,“精英们”的傲气也来自从小家里的那种“我们不是一般的人”的态度—我们是有知识的、有教养的、有品位的,所以我们是特殊的,别人是不如我们的……
B. 怯懦白
小白的爷爷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经历过大半辈子的被批斗、被排挤。小白从小就听爷爷讲,社会有多么复杂,人心有多么险恶。不要跟同学聊闲天,没好处只有坏处,不如把时间用来学习。小白现在上大二,她的苦恼是感觉同学们都城府很深,不易接近,而且他们总在背后议论她。她也很想主动结交朋友。高中时看到别人在一起说笑,她也很想加入进去,但每次爷爷的话就会冒出来,于是她会先评估一下,这几个人是好还是不好,跟他们聊天对自己有益无益?是不是浪费时间?评估之后,原来的想法基本被否定了,小白仍是独自一个人在旁边看书。久而久之,她成了大家眼中的怪人,没人愿意跟她一起玩。有好事的故意来撩拨她,她虽然气恼,却也不知如何应对,暗自承认爷爷说的对,人真坏……
很多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孩子身上就混和着这两种类型:清高+怯懦。他们的行为常常会表现出以下特点:
躲避冲突
当我们的意志或利益与他人、与环境有摩擦或抵触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应对冲突的能力只能在应对冲突中学到并得以磨炼。知识分子家的孩子,用俗话说,不仅没有吃过猪肉,也没有见过猪跑,因为他们的父母、他们父母的父母,都不善于应对冲突。有时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有时是环境高压之下他们不敢甚至不可能有机会去应对,只有低头认真干活的份儿。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其实即使秀才遇见了秀才,也不会说理,因为缺少直面冲突的勇气与淡定,也没有应对冲突的能力与方法,总是从压抑忍让的极端突然转到爆发这另一极端。
高分低能
如果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就会缺少实际生活体验。人类社会确实需要一些人在象牙塔中一门心思做学问,他们的研究成果会惠及全人类,他们既有搞研究的天赋和能力,又能有幸遇到好伴侣、好制度、好同事帮着应付生活琐事。但那毕竟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很多人是应付不了现实才越发想躲入象牙塔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词形容他们:书呆子、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接地气等。很多知识分子家的孩子因为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书本上,而且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就会缺少机会和意识去发展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很多孩子其实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心底里常常有自卑和恐惧。
13-18岁的青少年普遍会感到自卑,一方面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知识不广,受很多限制;另一方面又自傲,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拼命去寻找自我价值。书呆子一样太过单纯的孩子,除了一些书本知识,对社会茫然无知。他们看到其他孩子经常活泼泼一起玩儿,社交上应对起来游刃有余,而自己只会做题,不会与同龄人用有趣的方式交流,博得别人的接纳,就会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是有缺陷的。这种自卑感是非常深刻的。如果家里父母还一直限制,认为外面孩子玩儿是俗气市侩,那孩子内心就会更加纠结。
年轻知识分子做为父母,知识面广,接触新媒介,头脑灵活开放,这都是优势。但是,亲子育儿更多的是与人互动的关系和情感,光靠看书、听专家讲座、看微博是学不来的,就像光看书学不会开车一样。我的书里谈到过“书柜式的父母”,把知识学来了,如果要考试的话,一定能答一百分。可惜在孩子面前,即使问卷能打一百分,也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好的父母。
但是,这些年轻父母因为长期养成的习惯和固执,往往还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会更加觉得书上对自己也对。如果孩子还出问题,那肯定是孩子的问题。他们看到了书上的孩子,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反而跟自己的孩子有隔膜。而事实上,孩子有太多说不出的,表达不出的情感需求,是需要父母来指导安抚的。对于意识到这些负面影响的知识分子家长,不用焦虑,只要注意以下几点补上功课就好:
● 让孩子开阔眼界,尽可能地考察和评估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理想,不评判好与不好,不否定或者贬低别人来突显自己的选择。
● 每一个人在不同群体中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家长要培养孩子能够恰当评估群体关系,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他人和自己的背景条件来调整,使双方利益最大化,才能合作成功。
● 培养孩子勇于面对冲突等现实生活问题。
● 让孩子追求卓越,而不是考试成绩优秀。
● 让孩子真正地与大自然接触,与社会接触。
原文载于微信号-心欣向荣。菁kids对作者进行访谈,对原文有所编撰补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