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人们短暂告别日常生活的一种仪式。中国节日的仪式感源于传统与规则:中秋的月饼象征团圆,春节的春联祈求平安,清明的祭扫表达追思。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为节日赋予了庄重与神圣的意义。
四年前,我们全家从北京来到丹麦,发现这里的节日氛围与国内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这里没有复杂的礼仪,也没有不变的规范,更多的是一种轻松、温暖甚至带点童趣的庆祝方式。
从点缀着灯光的圣诞树,到“精灵”恶作剧带来的笑声;从家人团聚的陪伴,到孩子们对圣诞老人和礼物的期待——这些既传承了传统,也融入了新的创意。
这种节日形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特质?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又有什么影响?
文 | 遇安 图 | 作者提供
Part.1,黑暗中的光:丹麦圣诞节的温暖氛围
丹麦的冬天,日短夜长,黑暗笼罩着每一条街道,寒冷穿透窗户。
然而,一到12月,街头巷尾却被点点灯光点亮:庭院里的圣诞树披着闪耀的装饰,窗台上的蜡烛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热红酒的香气,杏仁米布丁的甜味则为冬夜增添了一丝温馨。
普通丹麦家庭圣诞节时的窗台
真正点亮这个节日的,不仅仅有灯光,还有孩子们。
对于孩子们来说,圣诞节不仅是一场关于礼物的游戏,更是一场关于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冒险。
精灵恶作剧:开启对未知的探索
12月,家家户户迎来了一群调皮的“客人”——精灵。这些圣诞老人的小帮手,总爱搞些恶作剧:藏起袜子、偷吃布丁、撒满厨房的面粉,甚至在窗台上留下几行小脚印,仿佛在炫耀它们的“杰作”。偶尔,它们还会留下糖果,作为感谢。
清晨,孩子们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精灵的踪迹。他们迫不及待地提出各种问题:
“它为什么藏袜子?”“是不是饿了才吃我的布丁?”答案常常荒诞而有趣,比如“精灵可能藏在冰箱里,它也喜欢喝牛奶。”大人不会嘲笑,而是陪着孩子一起推理。
在这场游戏中,答案似乎不再重要。孩子们从提问到推理的过程,打开了他们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想象一下,当一个孩子站在厨房,认真思考“精灵为什么吃掉布丁”时,他的大脑正在经历什么?他不仅在想象一种可能性,也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未知互动。
孩子们是否从这场关于幻想的游戏中,开启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今年家里到来的三只精灵和留给孩子的糖果
圣诞老人的礼物规则:梦想与责任的连接
在丹麦,圣诞礼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馈赠。孩子们的愿望清单挂在圣诞树下,但要实现这些愿望,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比如擦地板、清理房间,或者完成一个特别的创意作品。
这些任务赋予礼物以特别的意义:愿望清单不再是单薄的期待,而是一张充满行动力的地图,通往一个更大的世界。
比如,有的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装饰布丁,有的会在邻居家门口摆放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这些任务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又怎样让他们在规则中找到自由?
相信,孩子们不仅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更理解了愿望实现背后的努力与责任。他们学会了在行动中创造价值,也逐渐找到实现梦想的路径。
邻居在草坪上点亮了驯鹿和雪橇
Part.2,从童话到现实:想象力改变世界
丹麦的圣诞节不仅是家庭的庆祝,也折射出其社会文化的底色。这片人口不到600万的小国,孕育了许多全球知名的文化与科技品牌。
这些成就的背后,或许与丹麦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与世界对话的想象力密不可分。
安徒生,这位鞋匠的儿子,用笔编织了无数关于人性的寓言。他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看似写给孩子,却让每个时代的人都感到共鸣。
安徒生从不提供固定的答案,而是通过开放的情节,让读者自行思考:牺牲与爱有怎样的关系?贫困中是否还有希望?虚伪为何能让人自欺欺人?
孩子们在安徒生博物馆内观赏豌豆公主故事展品和介绍
如果说安徒生的童话是丹麦想象力的起点,那么乐高积木则是它的延续。乐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固定模板。
每一块积木,都是对想象力的邀请——孩子们可以用它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受规则限制,也无需担心对错。
这种自由创造的理念,是否也反映了丹麦文化中对个体创造力的深深尊重?
图片丹麦比隆乐高乐园内用乐高积木搭建的丹麦皇宫
丹麦的想象力不仅体现在童话与玩具中,也延伸到了科学与技术领域。诺和诺德公司将糖尿病药物的作用延展为减肥方案,而维斯塔斯则通过技术创新,将北欧的寒风转化为全球绿色能源的希望。
这种在规则中寻找创新路径的能力,源于丹麦人的“提问精神”和敢于重新定义问题边界的勇气:比如“风除了吹乱了头发,还能做些什么?”
Part.3,规则里的自由:保护孩子想象力的种子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但长大后他们却被教育抹杀了这种创造力。丹麦文化中的“提问精神”和对自由探索的鼓励则试图不让教育的规则变成孩子的束缚。
比如,学校里的老师不会要求孩子们背诵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去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实验,并且去实践。
这种教育听起来有点“乱”,但却保留了孩子最珍贵的东西——好奇心。
丹麦的教育更像是一场对话。大人们愿意听孩子提问,甚至鼓励那些荒唐的问题:“地球为什么不掉下去?”“如果精灵也怕冷怎么办?”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它们指向了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相比“启发式教育”,传统教育体系更像是知识的“填充式运输带”。孩子被动接受标准答案,而不是主动提出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能培养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却难以培养真正的创新者。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填满知识和答案,而在于保护好奇心,为孩子的想象力留白,从而把他们身上本来就有的东西开发出来。
教育(educate)这个词跟拉丁语eductus有关,而eductus的意思是把一个人“潜在的、蛰伏的某种东西”“引发”出来。换言之,教育本该帮助学生把已经蕴藏在他们身上的东西开发出来并培育成熟。
引自《为自己思考: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
无论是乐高的积木、安徒生的童话,还是诺和诺德的药物与维斯塔斯的风能技术,它们都源自丹麦文化中的“提问精神”。
问题是通往创造力的桥梁。丹麦的文化从不试图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人们大胆提问,并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这种方式,不仅让他们在童话和玩具领域创造了奇迹,也在科学与技术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结语,想象力照亮生活
丹麦的圣诞节看似是一场关于灯光、礼物和游戏的节日,亲历这里的圣诞节,切身感受到:教育不是告诉孩子“答案是什么”,而是让他们问“为什么不能”;不是告诉孩子世界是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发现,世界还能是什么。
对我们来说,或许最重要的,不是照搬丹麦的传统,而是问问自己:规则和答案背后,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提问?去发现?去创造?
当孩子提出“天上的云为什么掉不下来”,请忍住讲气流的冲动;
当孩子问“地球在旋转,我们为什么能站着不动?”,请不要马上给出地球自转和万有引力的答案;
当孩子疑惑“时间是什么东西,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它?”,请停下来不要指向墙上的时钟……
毕竟,一个能够提出问题的孩子,总会找到答案。而那些答案,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