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Nicholas : 虚拟世界是如何像电子毒品一样让孩子沦陷成瘾

苏珊给她六岁的儿子约翰买了一部iPad,当时约翰上一年级。在一次疗愈课上,苏珊告诉我:“当时我想,为什么不让儿子提早接触一下高科技产品呢?”约翰有着一头漂亮的沙色头发,喜欢看书、打篮球,而约翰所在的学校中,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老师对电子产品在教学方面带来的好处也是大肆赞扬,所以苏珊决定让孩子多去接触电子产品。可是让她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

本文中文版原发于公众号青瓦学堂(motherground)

菁kids上海获得授权进行转载

苏珊开始让约翰在iPad上玩各种教育类游戏。最终约翰发现了“我的世界”这一游戏,约翰的老师向她保证,这个游戏只不过是电子版乐高积木罢了。老师的话让苏珊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玩积木的愉快回忆,于是苏珊便让约翰每天下午都沉浸在“我的世界”游戏当中。

起初,苏珊还挺高兴,因为看起来约翰在方块世界中做着各种有创造性的游戏。但她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游戏与她童年时代的乐高积木不尽相同,毕竟她不需要在游戏中猎杀动物、寻找稀有矿物来求得生存,以便升入下一级别。约翰看起来乐在其中,而且在约翰的学校也出现了“我的世界”游戏俱乐部这样组织。那么,事情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呢?
对于约翰身上发生的变化,苏珊无法视而不见。约翰开始对篮球和看书渐渐失去兴趣,对游戏越发专注,家务活也不愿做了。有时约翰甚至告诉苏珊自己在晚上睡觉时也会梦到游戏里的方块。
尽管苏珊对此多少有些担忧,但她还是认为这只是她儿子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约翰愈发沉迷于游戏,苏珊尝试把iPad从儿子手里拿走,但约翰立刻就会大发脾气。对约翰的突然情绪大作,苏珊屈服了,她不断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个游戏是有“教育作用”的。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发现事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我走进他的卧室去看看他,他这时本应该已经睡着了的——然后我被我看到的景象吓到了⋯⋯”
她发现约翰坐在床上,聚精会神地玩着手中的iPad,双眼布满血丝。约翰已经迷失在游戏里了。苏珊不得不痛心地拉扯摇晃自己的儿子,强行把她拉出游戏。苏珊十分伤心,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曾经健康快乐的儿子会变得沉迷游戏,甚至患上紧张症呢。

img_6187

科技产品的设计者与工程师,对自己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都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硅谷工作的技术总监及工程师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在那里孩子接触不到电子产品。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拉里佩奇童年时是接受的是蒙特梭利教育,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也是如此。

现在格式各样的电子显示屏无处不在,父母们已经隐约地感觉到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了。如果父母把电子产品从孩子们手中拿走,他们就立刻变得脾气暴躁,孩子一旦离开这个通往虚拟世界的媒介就变得精神恍惚。更糟的是,现在孩子们只要离开的电子产品就会变得无聊、冷漠、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但还有更糟的。
 
现在,
我们认识到了,
iPad、智能手机以及Xboxes无限制地使用
其实都属于电子毒品。
 
最近的研究显示,在观察脑造影时人们发现电子毒品会刺激前皮质,前皮质主要控制大脑执行功能以及控制冲动,而其刺激方式与可卡因别无二致。电子科技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氛围十分逼真,会增高人脑的多巴胺激素水平,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让人感到愉悦,会使人上瘾,就像性一样。

img_6188

正是因为电子产品有着让人上瘾的效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主任,彼得怀布罗把屏幕称之为“电子可卡因”,中国研究者称之为“电子海洛因”。安德鲁多恩是美国国防部与美国海军成瘾研究的领头人,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电子游戏成瘾,称电子游戏和屏幕为“digital pharmakeia”。(pharmakeia是希腊语,意为毒品)

没错--你的孩子在玩“我的世界”时,他的大脑就等于受到了毒品的刺激。所以我们总是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让孩子脱离游戏,而且这期间孩子的脾气极为暴躁,这一点也就不足为怪了。另外,上百次的临床研究显示,沉迷电子产品会引发抑郁、焦虑以及狂躁,甚至类精神病症状,让电子游戏玩家与现实世界脱节。
在过去的15年的临床工作中,我接触过1000多名青少年。在治疗电子产品成瘾方面,我深知“一分预防胜于十分治疗”这句话的切实。一旦孩子跨越了那条界限,陷入电子成瘾的泥潭中,治疗是十分困难的。事实上,让吸毒的人戒掉海洛因或是冰毒,都要比让陷入电子游戏或是过度依赖社交软件的人摆脱电子产品要容易。

根据2013年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声明显示,8-10岁的孩子每天花费8小时接触各种电子产品,而青少年每天有11小时是坐在屏幕前的。每3个孩子中就有1个在学会说话前就在使用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同时,金伯利杨博士出版的手册《网络成瘾》中指出,有18%的美国大学生饱受电子产品成瘾困扰。

img_6189

一旦陷入成瘾状态,无论是毒品、电子产品还是其他东西,他们在接受治疗之前首先需要断掉令其上瘾的源头。对电子产品成瘾来说,就是全面脱离与电子产品的接触,不能接触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严格的甚至还要断绝与电视的接触。持续时间以4到6周为前提,因为只有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让饱受虚拟世界刺激的神经系统得到恢复。但这不容易做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到处都是电子屏幕。没有酒水、毒品,人们可以照样生活,但是如果对电子产品成瘾,那么诱惑的源头却遍地都是。

所以我们该如何守护我们的孩子们呢?这不简单。
关键就在于防微杜渐,让4、5岁或是8岁的孩子一开始就不要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要让孩子玩乐高而不是“我的世界”,看书而不是在iPad上阅读,多去接触自然,做运动而不是看电视。最好要求孩子所在的学校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平板电脑或是笔记本电脑,直到他们10岁时。(建议12岁)
与你的孩子做一次坦诚的交流,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要少接触电子产品。与孩子吃晚饭时,身边不要有任何电子产品,乔布斯在与孩子共进晚餐时,绝对不会让电子产品在场。首先不能让自己沉迷电子产品,别人孩子成为“父母分心症”的受害者,因为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做什么,孩子们就会模仿。
当我与我9岁的双胞胎儿子谈话时,我告诉他们为什么父母不愿让他们有自己的平板电脑或是玩电子游戏。我告诉他们,有的孩子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中以至于不能控制自己。我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或是“我的世界”游戏,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就会变得一团糟,会失去对篮球的兴趣,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对科学与自然失去热爱,与现实世界的人交往出现困难。令我惊奇的是,对此我并没有费太多口舌,因为他们俩身边有就有现实的例子,一些小朋友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能融入现实世界。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包括社会互动,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玩耍和接触真实的自然世界。不幸的是,虚拟世界令孩子上瘾,阻碍了正常的生长过程。
我们也知道,当孩子在感到孤独、被排挤、失去意义及无聊时,最容易去向虚拟世界寻求逃避。帮助孩子摆脱困扰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接触真正的生活体验,与人建立真切的友谊。喜欢做创造性游戏与家人联系较深的孩子,很少会去向虚拟世界寻求解脱。即便感受身边时间关怀与支持的孩子,在接触电子产品及游戏时,也可能陷入其中。毕竟往往10个人中只有1人本身会对这种诱惑有抵抗力。
最后,苏珊拿走了约翰的平板电脑,但说到康复的话,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四年后,在苏珊与我的努力下,约翰现在已经大为好转。他已经懂得用健康的方式来使用笔记本电脑,也懂得了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他目前是篮球队的一员,在学校结交了几位好朋友。但是苏珊仍对儿子接触电子产品保有警惕态度,因为在人薄弱时,瘾头随时会反扑过来。确保有健康情绪表达,以及在卧室中不摆设电脑,晚饭时不能使用电子产品,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文中父母名字均为化名。

关于作者:尼古拉斯卡达拉斯博士是东汉普顿沙丘康复中心的常务董事,东汉普顿沙丘康复中心为全美顶级康复中心之一,尼古拉斯卡达拉曾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临床教授。他的新书:《面对荧屏光亮的孩子:电子产品如何绑架了我们的孩子--如何帮孩子摆脱其困扰》(见下图)已经出版。

img_6190

原文:It’s ‘digital heroin’: How screens turn kids into psychotic junkies

作者:Dr. Nicholas Kardaras,翻译:天奇

原文链接:http://nypost.com/2016/08/27/its-digital-heroin-how-screens-turn-kids-into-psychotic-junkies/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