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学校: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书院式教育村落

Transformation Academy: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初冬,怀着好奇的心情探访了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更新学校全新的校园。新校区地处浦东唐镇,从地图上看,学校被“唐镇绿地文化公园”和外环绿化带环绕,交通便捷,是个闹中取静的佳美之地。

和更新结缘于三年前,当时我的孩子还在幼儿园中班,为了帮他物色小学,我曾去更新的老校区一探究竟。彼时的更新尚坐落在康桥某集团教育用地内,虽然非常认同办学理念和师资,但是硬件和地理位置还是让我打了退堂鼓。

但是这几年,总是听身边的朋友说起更新,说它是“民办学校中的一匹黑马”云云,加之又听说学校搬迁至了新校区,便很想再去看看。果然,新校区很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文:Lily Jiang   图:学校提供

“人文生态教育村落”里的寓意与留白

“我们在爱的环境里,以高品质教育,更新生命,培养和塑造卓越的服务型领导者——基于更新教育的这个使命,新校园一定是人性化、温暖有爱、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更新教育创始人李倩校长这样为我们介绍创办更新教育的初衷。

基于学校的初衷,更新新校区的总设计师林弘彪先生希望设计一所具有未来性的,在20年后其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及校园设计理念仍是领先的学校。

他希望建一所“现代书院式人文生态教育村落”,让师生们一起在这个生态教育村落里生活成长,因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所综合了教育环境、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科学技术等因子的黑瓦白墙、现代简约的自然校园。

先来说说学校大门的独特意涵。其灵感来自《礼记·中庸》所提到的“问学”二字,“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玄机何在?从校外望进去,透过学校大门能依稀看到教学楼前的一块照壁,从教学楼内方形大门向外望去,照壁上的圆洞与楼内方形大门相叠成一个“问”字,寓意着“山门问学,更新育人”;学校大门口的黄山迎客松挺拔翠绿,则寓意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进入学校大门,学生向左走,车辆向右走,通过台阶人车分流,安全又美观。从学校大门进入到主教学楼前约有二十多米的长度,设计师特别设计了有五个转角的步道。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在进入校门至主教学楼前有一个缓缓的静下来、慢下来的缓冲间距,使其进入教室后可以平静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一进入主教学楼便是挑高3.7米的图书馆,东南两侧则是大面积的落地窗,自然光铺洒向整个图书馆。原木色的地板、原木色的图书架与洁净的白墙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让人甚是心安。图书馆的一侧是家长等候区,家长们来接孩子时可以在此边翻阅图书边等待。

之所以称更新校园为一所人文教育村落,也是因为它的设计理念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和谐模式的产物,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古代社会悠久的农耕历史与现代社会文明相结合的文化理念。学校的专用教室设计中,特意留出了“二十四节气厨房”,孩子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令节气,了解、掌握气候变化及制作食物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学习、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气象、现代科技知识。

在更新,孩子们通过栽种在校园里的四季花果,体会四季更替,了解、认识、掌握园艺、植物等相关知识,在满足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培养了欣赏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主教学楼看似平淡无奇的外墙原木色的隔栅,也隐藏着设计师美好的期许——它不仅仅是外墙的装饰、阳台安全的防护栅栏,更是藤蔓攀爬的架子。当你的孩子一年级入校时,亲手种下一株藤蔓,随着孩子的成长,藤蔓也在努力向上生长,等到毕业时,藤蔓恐怕要与孩子在顶楼相会了。而当他日后再回到母校,再次看到这株藤蔓,想必又会是另一种感动。

更新校园中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墙体大面积留白。设计师说:“建筑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作品,更是生活学习于其间的师生们的作品,他们才是学校的主人。”

特别是教学楼回字形走道的墙面设计,在墙体大面积留白的同时,预设了画轨线,这些部位随时可以变换出一个个布展空间,给孩子和老师们留出了一片共同动手、动脑的天地。

超大的教室与特别的小土丘

教室是学生们每天最主要的活动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会是一个被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琅琅书声萦绕的地方。

更新的教室非常大,普通教室将近100平方米,专用教室更是有约170平方米,加上通透的采光,对于目前就读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敞亮的。“之所以把教室设计得这么大,是为以后因材施教留下空间。我们将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安排不同的区角,真正做到差异化教学。”李倩校长介绍说。

更新教室的另一大特色是:大部分的多功能教室都有可移动的门和隔断,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由组合,也可以完全打开与户外连结,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多元化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楼教室外都有自己的小花园平台,低年级的小朋友一走出教室就是小院子,有花有草,很方便地就能亲近自然;楼上教室的阳台则成为了风格迥异的空中花园,既是班级绿植的家,也是连结相邻两个教室的纽带,还可以增加通风,为教室带来自然新鲜的空气。即便装有新风系统,在空气质量好的情况下,学校会尽量开窗通风,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

而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就会纷纷涌向操场旁的一个个小土丘,撒欢似的跑上跑下。说起这个小土丘,还有一个特别的来历,原来更新的老校区中就有这样一个土丘,搬迁时孩子们都很不舍。最终,学校采纳了孩子们和家长提出的建议,在新校区中也特别设计了一个小土丘,重现了这一场景。事实上,这也是新校区建设中对土方总量平衡而为,除了这个小土丘,校园内的其他部分场地也做了“硬改绿”,增加了绿化面积,保留了童趣。

操场旁的看台也是一道风景线,谁说看台必须是四方的水泥地呢?也可以是富有曲线的小草坡、小土丘,或者是石头垒起来的自然看台!最赞的当数西边的滑草区,外教老师正带着孩子们翻滚撒欢,据说那里还是观赏星星和思考的好地方。

操场周围还有几栋独立的小楼,在未来的二期工程中计划改造成玫瑰花园餐厅、艺术楼等等。

自带“科技”与“环保”属性

在更新的新校区,打造智能校园是建设未来校园的标配。目前,更新唐镇校区里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智慧黑板,未来,智慧黑板还能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一体化、课堂互动、实时分析、家校共享等多种功能,真正实现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教育。

在120多天内完成一年的工期——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新却做到了。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确保设施安全、环保达标?

事实上,从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那一刻起,学校就邀请有相关建筑背景的家长成立了家长监理团,从选材、施工到验收都亲自参与。新校区的装修施工完全采用绿建材、绿装修,用E0级的环保材料来构筑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优质教学环境。其中大面积的Low-e玻璃墙(又称“低辐射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能将空气中的紫外线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

在120多个日日夜夜里,家长监理团的成员们下班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工地,只为让孩子们能在9月1日按时在新校区上课,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科技、环保、生态也成为这个书院式校园与生俱来的属性。

在更新,我们看到了一个集安全、健康、人文、艺术、自然、科技等各种特质于一体的校园,也深切体会到了“优秀的建筑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呈现”。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