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纹路
我一直有长辫子情结,所以,当我看到《小真的长头发》这本书的时候,才会如此爱不释手,长辫子情结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十分夸张地流淌了一地。我和小悠一起读,念一页,停顿下来看很久图片,仔细看每一个细节,讨论,在视觉、讨论以及想象中尽情脑补。
小时候,我跟奶奶一起的时候,她给我留长发,扎辫子,还用当时捅蜂窝煤炉子的火钳烧红了在冷水里浸一下,把我的头发卷成弯儿。一边卷一边对我说“别动啊, 丫头。这叫冷烫。”但是只要我和外婆在一起,她就会念叨“这么一把长发,每天扎辫子太浪费时间了,还是剪掉吧,剪掉方便。”我假装没听见,外婆就说“你看,你的耳朵小,扎辫子把耳朵露出来,不好看。还是剪成短发,把耳朵遮住点好。”
外婆是个执着的小学退休教师,我最终剪掉了一头长发,变成了当年被称为“运动头”的短发,后来多次蓄发未遂。
自从结婚后,头发开始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长,以前看不顺眼的地方,都慢慢变得顺眼了。当我发现自己成了准妈妈,是我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剪短发,之后留到现在。仿佛第一次感觉到,头发是我身体真正的一部分,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不再为它纠结和担心,就算不梳头,它也显得那么舒服。
关于成长就是这样让我感到神奇,连头发这个仿佛跟心灵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也能被润泽到。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头发都有种隐隐的怨愤,不愿意去看小时候那些有着难看运动头的照片。但是自己从未去深究什么,在我成长的年代,女孩子们的头发没有被过度关注,校园里有各种发型。我除了羡慕那些长辫子和可以随意处置自己头发的巧手的女孩子以外,自己的怨愤也只是一时的情绪,很快就被别的事情转移。
《小真的长头发》讲的是三个女孩之间的一次聊天。两个是姐姐,而小真是最小的妹妹。小真说,她的长发从桥上垂下去的话,可以钓鱼。在栅栏外面甩进去,把牛都套上啦。还能卷到身上当被子,分别扯到两边的树上,当晾衣绳。洗头的时候泡沫像云彩,头发像海带,十个妹妹每天帮她梳头,烫起来的话,就是一座大森林,各种小鸟和昆虫,都到头发森林里来啦。两个姐姐听入了神,美的啊“这真是太好了。”小真也想,头发要是能快点长长就好了。
我觉得写这个故事的作者太了解小女孩儿啦,或者这就是她还是个小女孩时的想象和期待。小悠也常常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扰的事情时,跳出去,天马行空地想象一番。在她的梦幻世界里,据她说,她的头发可长可短,只要自己用脑子一想,立刻头发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和颜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身体感兴趣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心理学已经告诉了我们很多,从不能分辨镜像中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开始,到把自己和妈妈、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这需要几年的时间,这其间伴随了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而对女孩而言,头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探索。但是往往成年人为了方便或者是健康的原因,比如夏天怕热什么的,剪掉或者剃光孩子的头发,有的时候,对一些敏感的孩子来说,可能就会成为某些观念或感觉的萌芽。
直到现在,我带小悠在外面玩的时候,我的长头发会吸引到一些孩子过来摸一摸,闻一闻。比较大的女孩子会说“我以前也像你这么长。”或者是“以后我的头发也会长这么长的。”女孩子们都很愿意和我聊聊头发。
我看到这本书勒口上的介绍,还是偏重于这个故事的想象力来的,把这个当做卖点。确实,想象力非常丰富,图画也充满活力。但我们不能读完书以后还是强迫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想法来处理头发,仅仅把她对头发的探索和想象定格在书里面。
有些女孩是不愿意扎辫子的,因为扎辫子会疼,愿意剪短发。也有女孩是不怕疼也要扎辫子的,这也应该尊重,并在她愿意聊头发的时候和她聊头发。也许,在她成年以后,就不会在美发厅里花让人难以想象的钱来折腾头发了。
除了头发,对身体的其他地方,也应该是这样的态度。比如肚脐眼,同样有一本书专门和孩子讲到的。如何和孩子谈论身体,我觉得很重要。我们这一代父母,因为成长的环境,有一些多多少少都对身体有耻感,很难开口谈论,亲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的孩子都是自然之神,在这方面,她们其实在教育和引导我们。像《小真的长头发》这样美好又充满活力的关于我们身体的绘本,既是小清新,又是“重口味”。小清新是和孩子一起分享的,但是父母应该了解下 重口味,就是关于“身体”,如何和孩子分享及一起探索身体的秘密。
本文原载于《菁kids》2013年六月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