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则出现在日本主流媒体的新闻引起大家关注:
中国家长正掀起一股“跨国买房热”,目标直指日本的学区房。
不同于过去以移民或投资为目的的海外置业,这一波中国买家的动机非常明确,那就是为孩子争取一张“优质教育入场券”。
撰文 | Rachel 图源 | 朝日电视新闻台
Part.1,中国家长,跨国抢学区
这几年,日本家长都被中国家长卷哭了。
为了让下一代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中国家长开始大举“进军”日本,抢购东京核心学区的学区房。
首当其冲的,是有“日本海淀”之称的文京区。
根据东京都政府公布的数据,2022年到2024年间,文京区中国籍居民数量激增近3000人,增幅高达60%。
与此同时,文京区公立小学中的外国籍学生人数也从389人上升至467人,其中约三成为中国籍学生。
文京区因教育资源密集而被称为“文教区”,汇聚了大量顶尖学校。
其中最著名的四所日本顶尖小学,即窪町小学校、诚之小学校、千驮木小学和昭和小学,被家长们合称为“3S1K”。
它们不仅是日本本土家长争相择校的对象,也成为中国家庭眼中的“神级小学”。
最受追捧的日本精英升学路线是:诚之小学 → 第六中学 → 日比谷高等学校 → 东京大学。
可以说,谁拿下了文京区的学区房,就抢占了通往东京大学的起跑线。
除了小学资源,文京区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初中、高中与大学,包括28所初中、25所高中和19所大学。
东京大学本部、“女子东大”御茶水女子大学等知名高校也落户于此。
长期以来,这里聚集着大量高知家庭及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是东京最具学术氛围的城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涌入,文京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海淀第二分区。
据日媒报道,如今文京区四大名门小学中,平均每十名学生中就有一人拥有中国背景。
而在当地房地产交易中,买家名字也悄然变成了“王”“李”“张”等中国姓氏。
一位日本房地产中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文京区购买公寓和房屋的中国人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大约有30%的顾客是中国人。
中国家长的热情不仅源于名校云集,更因为文京区周边私塾(补习班)林立。
孩子放学后还能接受补习强化,实现精英教育无缝衔接,成为许多家庭眼中的“教育天堂”。
Part.2,焦虑的家长,推高日本房价
随着大量中国家庭涌入东京抢购学区房,热门区域的房价节节攀升。
据《朝日新闻》报道,近年来文京区房价持续上涨,这一趋势与中国买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文京区,一套60到70平方米的二手公寓单位售价轻易过1亿日元。
按理说,日本正面临少子化、人口减少等结构性问题,房地产市场在未来可能出现萎缩的迹象。
但学区房作为稀缺资源,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现象。特别是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东京,优质学区的房产始终供不应求。
中国买家的大量涌入,更是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推手。
以文京区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该区公寓的平均单价已高达每平方米1,193,248日元。
也就是说,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公寓,价格轻松突破1亿1,900万日元。
而根据房屋具体位置、楼层、朝向、建筑年限等因素,部分房源价格甚至更高。
不仅如此,文京区的住宅用地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2024年,文京区住宅用地的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119,571日元,同比增长达8.5%,远高于东京平均涨幅。
中国家长对学区房的热情,也在改变整个东京的学区房市场,这种趋势甚至从文京区蔓延至其他区。
比如,目黑区和世田谷区也因公立名校云集,成为中国家长眼中的“买房热门”。目黑区立东山小学校、世田谷区立千岁小学校等知名小学吸引了大量择校家庭的关注。
东京周边的埼玉县浦和区也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因其丰富的私塾资源、优质的教育氛围,被称为“小文京”,成为中国家庭的新宠。
近年来浦和区的公示地价显著上升,更加印证了这一趋势。
连志木市这样的周边小城,也因文教氛围被冠以“小浦和”的新名号。
根据《日经亚洲》的报道,2023年东京23区新建公寓的平均售价跃升至1.1483亿日元,比2022年增长39.4%,首次突破1亿日元。
包括东京、神奈川、埼玉和千叶县在内的东京大都市区新建公寓价格上涨28.8%,达8101万日元,并连续三年创下新高。
当然中国家长“爆买”日本房产也并不仅仅是为了教育,而是一种更长远的教育+投资策略。
Part.3,新时代孟母三迁,这场热潮能持续多久?
相比于国内高考,日本名校相对容易进入,再加上日本整体社会安全、生活便利、医疗资源充足,因此成为不少中国家庭“曲线救国”教育布局的重要备选。
但是这场跨国教育迁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华人儿童在校学习和社交面临不小挑战。
据统计,目前在一些学校里,“几乎不会说日语的中国籍儿童”已超过两成。
孩子们更倾向于和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同学聚集,导致与日本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
这种“社交孤岛”现象,让中国学生感到缺乏认同感,越来越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而且很多中国家长对日本学校的制度了解有限,沟通渠道不畅,甚至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老师也很难联系到监护人。
虽然一些日本学校开始引入“日语指导协助员”,帮助外国籍儿童适应校园生活。
但是这一政策也引发日本国民的争议,用纳税人的钱来教外国儿童日语是否合适?这一质疑在日本社会中逐渐浮现。
另外,日本升学并没有大家想想中那么“躺平”,日本在教育上也是极其内卷的国家。
日本公立学校教育相对简单,但绝大多数家庭都会为孩子报私塾。
日本文部科学省做的统计,六年级时公立的补课率达到了半数以上,私立小学生八成都在卷!
因为在日本,想要进入好的大学是很看高中的,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挤进一贯制高中,从初中到高中一路直升,省了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学压力。
尽管现实中存在种种挑战与争议,但中国家庭迁入文京区、扎根名校周边的趋势依然在持续上升。
这场由中国买家推动的东京房市热潮,背后不仅仅是一种对教育的执念,更是对财富配置的考量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应对方式。
一位中国家长曾接受日媒采访时提到,自己在文京区购入一套60平的公寓,这套房子花了1.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50万元。
在她看来,这笔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更是一种资产配置策略。
日本的学区房市场长期以来被视为“稳健型投资”,即便将来孩子不在日本发展,房价也不会大幅波动,依然具备良好的转手空间。
从择校到置业,从教育焦虑到风险对冲,新时代的“孟母三迁”不仅关乎孩子的未来,也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发展路径。
对于许多家长而言,只要教育焦虑还在,这股热潮就不会轻易退去。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