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们得知BCIS应届毕业生Sophia被UCL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录取,专业为应用医学。我们在恭喜她拿到offer的同时,也约定了大学之后继续追踪她的故事。
现在的她正在忙着期末考试。关于从开学到现在的各种变化,她总结道:“大学生活与之前的轨迹确实不同,有太多不一样了:到了大学,才知道自己在高中做的一些事情是那么的有用;也发现,有许多事情一定要靠自己。”
*为方便阅读,本文用第一人称讲述
文、编 | Mina.L 图 | 受访者提供
前两天没事儿翻手机,“回忆相册”突然给我推送了一张照片,让我瞬间想念起高中的伙伴们。那是一张在食堂的照片,四人桌和餐椅被阳光照着。我转手就发到了我的高中朋友群中:
“天啊,梦回食堂有没有!”
“天啊!太怀念了!”
“有一种可以看到我们四个坐在那里的感觉。”
高中食堂的这张照片,勾起了我们的回忆
是啊!现在世界各地就读的我们,最真切的一种感觉就是,高中时代真的太美好了。
单就我个人目前的体验来说,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从北京来到伦敦,从IB学生到成为应用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这第一学期的几个月,“冲击”挺多的。
上了大学才知道,IB真香
我目前的课程有专业基础大课,也有细分到不同学科的小课,每个课程验收方式各不相同,有大论文,也有各种考试,还有小组作业。
我本专业中也有不少中国学生。与我从国内的IB学校申请过来不同,更多从国内来的伙伴都是以A Level课程考进来的。北京地区我遇到了世青和八十中学的毕业生,而从上海来的学生挺多,有包玉刚的,有上海中学国际部的,也有上海美国学校的,等等。
不过,以上都是少数。对比之下,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中国学生是从英国私校高中升上来的,比如非常有名的私校Winchester College, 像我这样从国内直接考过来的并不多。
随着学业的进行,我观察到一些不同教育体系学生到了大学之后的差异。
我们现在是大一上学期,很多专业课程还处在基础内容部分,有一些大学老师提到的知识点,我在高中IB课程里是有接触过的。我发现,IB的知识点会出现在我现有的本科知识学习中。而对于我周围A Level的同学来说,现在所教所学都是全新的。
此外,IB课程对于学科本身背后的探究——例如TOK(Theory of Knowledge)这样的核心课程——在本科阶段开始凸显出了它们的价值。
相比A Level 专攻一个一个知识点不同,IB对我“思维框架”的搭建,让我很快就能适应大学的教授风格,更快领会大学的学术要求。所以在听课和完成作业和考试方面,适应得很快。
例如我们除了大课之外,也会经常有一些小组讨论,尤其医学方面,会很综合,涉及到哲学、伦理、道德等等。
我们时常会讨论一些偏人文社科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思考和讨论,在我们高中的时候已经就有所涉猎了——这种思辨力的培养,可能在表面的考试分数上看不出来,但绝对会对学科本身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课程记录
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些小小的个人观察:国际学校出来的学生,都会比其他课程体系进来的孩子们“活泼”一些。
我和在美国的同学们,一开始进入大学后非常自然的就有“社团意识”,我们会主动的去找自己感兴趣,以及对自身专业有帮助的社团俱乐部或相关活动。这样“社交圈”就会向外打开,一些专业相关的资源信息和机会就藏在里面。
比如我就参加了一个“无国界医生志愿者社团”,会去UCL周边的一些医院或趁假期之时去郊区做义诊等等。
而我观察到的其他一些同学还在努力“破圈”。可能也是因为有些学校来的人比较多,大家还在从高中走向大学的适应期里,正慢慢过渡。
关于“圈子” ,关于“融入”
说到“破圈”,从高中一下子到了大学,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社交焦虑”。前一段时间我刚跟高中同学们一起视频聊起这件事,大家都感慨高中生活太好了,大家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每天朝夕相处,凝聚力又特别强。而这种感觉上了大学就全没有了。每天大家独自去上课,最多就是一起做做饭,“友谊很难特别深”。
后来我也释然了,人终究都要长大。在大学之中,大家终归要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不过,刚来伦敦,我也确实在社交方面有过不小的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
之前知道西方的同学们爱party,不知道他们这么爱party。我的舍友们,几乎每周末都要出去喝三到四次酒。除了我还有一个印度来的女孩子之外,其余的都是英国本地学生。
这种“酒吧夜店风格”真的太过鲜明,我俩偶尔参与一两次,但让我们“夜夜笙歌”,说实话实在感受不到这里太多的乐趣。
不仅如此,有时他们还会在厨房喝到凌晨两三点,放很大声的音乐,直接在宿舍开party。
对于这种“本地文化”,我们在英国各地的朋友们都遇到过,有些朋友的解决方式是“被动接受”,晚上戴耳塞或是降噪耳机。而我不要这样,我选择“主动出击”。
起初每次他们太吵我都会去提醒一下,但后来“屡教不改”,我就在宿舍群里很严肃的发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相处,但工作日我们都有早课还请大家配合一下。
重要的是,我提出了一个规定,比如12点之后要小声说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不过后来,他们“又忘了”。我就去找了reception, 宿舍的前台跟他们说了之后,问题最终解决了。
能够直面冲突,或许也跟我高中参加辩论有关。在参与辩论之前我也是一个特别不愿意起冲突的人,特别希望大家都其乐融融的。而加入辩论组织之后,发现大家平时玩得都很好,比赛时可是一点儿不含糊,“唇枪舌战”“正面刚”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勇气。
我和宿舍的伙伴们
“不妥协”也存在于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比如公共厨房的垃圾袋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在换,大家似乎也理所应当起来。之后我在群里说明,大家能不能也快满了去换一下。第二天其他人就开始换了。
很多同学和父母担心的“霸凌”“歧视”问题,我目前没有遇到过。相反,我还参与了一场“反霸凌”。
那个时候我刚入学不久,有一天我在街上准备去买水,就听见小卖部门口有几个当地的初中生在吵,声音很大。仔细听发现是一帮男孩子在集体攻击一个男孩,羞辱他的身材,语言非常难听。
本能让我开始往那个男孩的方向走去,这时候我也看到还有另外两名本地女生也朝男孩走了过来。我们三个人安慰着男孩,也“教训”了那帮初中生。之后,我们三人陪着男孩走回了家。
男孩到家后给我们都发了短信,短信说非常感谢我们今天的行为,温暖了他一整天。
巧合的是,我们三个女生彼此之前都并不认识,一个英国人,一个西班牙裔,一个中国人。我们竟然是一个宿舍的,都是UCL的。后来我们还一起约着上课。
可能很多同学遇见这样的事,大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我不这样认为。 “融入”并不是一味的迎合,在海外生活和学习,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边界真的很重要。我觉得正面解决才能让大家了解到彼此,这是获得尊重和平等的关键。
父母的陪伴让我“软着陆”
大一的上半个学期就快结束了,现在我正忙着考试。回想这快三个月的时间,真的过去的太快了,我也飞速成长了许多。
我的日常很规律:早上九点起床,上午上课,中午在医学院或医院食堂吃饭,下午四点半下课后,要么参加社团活动,要么去健身房。之后去超市购物,回家做饭、写作业。晚上十一点左右,我会躺在床上看剧。虽然考试期间偶尔会熬夜,但大多数时间我都保持这样的作息。
我也会做饭,平日里给自己做做照烧鸡腿,糖醋里脊,黑椒牛柳,红焖大虾,这些都是之前在家学的。
讲真的,我的饭做得还是不错的
说到学做饭,就要讲一讲我的父母在教育上对我的支持了。我觉得我最感谢父母的一点是,他们的支持不仅是在金钱和学术上,其实最重要是在生活上让我能够“软着陆”异国他乡。
做饭这件事其实是从小潜移默化的,而在确定来英国上学之后,我的父母先于开学之前,陪我在伦敦生活了一个月。我起初觉得这样的安排没有必要,现在回顾,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当时这样的安排。
我的很多中国同学都是在开学前几天独自飞过来的,在开学之后,要面临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双重挑战。而我当时是自己入住宿舍,爸妈住伦敦的酒店,在酒店里办公。
平日里我们会一起去菜市场买买菜,认一认路线,熟悉一下伦敦和学校周边都有哪些生活设施。我们也并有黏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是父母让我独立去做,在精神上给到了很大的支持,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出现。
妈妈的“教育哲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抓大放小。她会觉得家庭教育要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也和爸爸一起践行着“言传身教”。
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鼓励我独立,让我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当然也要承担选择的责任。这些都对我独立性格的养成有很大帮助。
现在的我们,每周都会视频,我给她讲讲学校和伦敦的见闻,她和爸爸也会分享他们自己工作生活上的故事,在我们家,也一直保持着平等的亲子关系。
伦敦生活的一些日常记录
还有一个月左右,我就可以回北京看到他们了。当然,我也会去跟我高中的小伙伴们聚一聚,同他们聊聊彼此的变化。
想说的太多了,关于父母对我的养育,关于学业上的,关于我在UCL那些有趣的导师的故事,等有机会再跟大家聊。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也在继续成长,观察着。
分享者:Sophia
BCIS乐成国际学校2024届毕业生,现就读于UCL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应用医学专业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