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总统大选看“辩论文化”,我们中国孩子能从中学到什么?

北京时间9月11日,特朗普与哈里斯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展开了首场的电视辩论。大家对两位差异明显的候选人的讨论热度持续上升。无论是双方所持的政治观点,还是两位的个人风格,都为大众贡献了不少谈资。

自1960年肯尼迪与尼克松开启首次电视直播总统候选人辩论,电视辩论就成为了美国总统选举的“重头好戏”。

在辩论中,候选人不仅要阐述自己的政策立场,还要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辩论的表现往往会影响选民的看法和投票决策,因此候选人和他们的团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辩论。

辩论,表面上看是唇枪舌战,而它背后所展示的综合能力其实远比语言能力丰富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在教育世界中,那些著名的高校都对有着辩论经验的申请者青睐有加。

文、整理 |Mina.L 图 | 网络


藤校偏爱打辩论的?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过一项调查:美国高中的平均升学率是70%,而辩论队员的升学率则达到 98.58%,辩论队队长进入常青藤大学的概率更是比普通学生高出60%。此外,有超过80%的美国国会议员都曾参加过学校辩论队。

在前几天特朗普和哈里斯刚刚结束首场电视辩论后,普林斯顿大学SPIA学院的教授们就对本场辩论进行了分析,这也表明了藤校教授对辩论和公共演讲能力的认可和重视。

原文链接:https://spia.princeton.edu/news/princeton-spia-faculty-provide-reactions-trump-vs-harris-presidential-debate

有人做过统计,整个藤校联盟中差不多30%以上的学生都“玩”过辩论。美国的辩论文化在高校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无论是美国境内,还是世界范围都有着很多不同类型的辩论比赛。这些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辩论才能的平台,也是他们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公共演讲能力的重要途径。

知名辩论比赛:

1.NSDA全美演讲与辩论联赛(National Speech & Debate Association):这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中学演讲与辩论荣誉组织,也是世界演讲与辩论领域最大的专业教练会员组织。NSDA通过其独有的积分和排名系统,建立起了一个客观的学术评价体系,其奖项的公信力和含金量极高,对学生申请大学有显著帮助 。

2.Tournament of Champions (TOC):这是美国最高水平的辩论锦标赛之一,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辩论队伍。

3.National Forensic League: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举办各类辩论和演讲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4.美国议会制辩论赛:这种比赛形式在美国高校中也非常流行,它模拟议会的辩论形式,要求辩手具备高度的逻辑推理和即兴发言能力。

5.NHSDLC美式辩论联赛:虽然这个联赛主要在中国举办,但它采用了美式辩论的格式,并且吸引了许多美国高校学生参与。

6.校际邀请赛:美国各大高校辩论委员会每年会定期组织大型校际邀请赛,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城大学等都会举办自己的辩论邀请赛。

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David Coleman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辩论是为数不多可以让你‘理所当然地追根究底’的课外活动,它能使你进步。” 美国州立和全国辩论联赛奖项获得者最后进入一流大学的录取率也高出一般学生22%到30%。

打辩论能获得哪些“硬实力”?

菁kids之前做过一场创始人Toni与知名辩论教练Terry余崇正的对话 (为什么打过辩论赛的学生,为何更受名校的青睐),两位就谈到了辩论给孩子们带来哪些能力的培养。

如果把辩论这项活动拆解,“嘴上功夫”其实是最不重要的——辩论中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能言善辩,而是查资料。要想辩题打得好,资料准备得越充分,辩论的空间越大。找寻辩论空间的方法,就是去翻阅大量的资料。最好的辩手,通常在图书馆也泡得最久。而准备资料的时候,不是光准备你自己这一方,对手那方的资料也要准备,这非常重要。

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检索信息的能力,找寻线索,信息链条,逻辑的能力也同步得到了发展。这恰恰是信息一代缺乏的。

除查找资料,辩论还“教会”我们很多事: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辩论双方的观点都要熟悉,准备双方的资料,学会了解对立面的视角。

学会归纳总结:辩论中,一方的基础论点通常不超过三点,怎样在浩瀚的储备中选取重点,如何提炼总结,如何取舍,如何判断,这是一种能力。

学会闭嘴:辩论台上,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论述的好坏对错,学过辩论的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讲话,什么时候不要讲话。辩论,是学会闭嘴的艺术。

学会看清背后的逻辑:所有的问题后面都还有其他的意涵,要学会在语言与逻辑上面做后设思考,千万不要只听到问题的表面,后面都有其他的思考成分。

学会规则:无裁判不辩论。如果今天没有一个仲裁者或者第三方在辩论场,所有的辩论都会变成吵架。

那么,如果家长想培养自己孩子的辩论能力,又该怎么做呢?

辩论 Q&A(Toni 问 Terry)

Toni:演讲和辩论的能力是天生还是后天训练的?

Terry:有天赋的存在,有些人在对文字的掌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天生就会比同龄人强。比如有可能一个很小龄的孩子就可以完整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法,而且不带任何的缀词缀语或是磕巴,这就属于天赋。但如果要把演讲和辩论做好,还是要经过训练和长此以往的磨练,需要一定经验的累积。

如果真的要去系统性训练的话,经验来讲应该从四年级或者10岁以上比较理想。

最糟糕的培养方式就是刻板化的训练。曾经一个机构请我去当评审,后来发现评出来的一二三名讲的方式、手势、仪态,甚至口气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其实你如果没有手势也不要紧,没有人规定你演讲需要手势,但是你如果刻意把它加上去,很不自然,外在的东西就会让别人不舒服。

你唯一要刻意训练的就是你内在的东西,你需要刻意大量的去阅读,你需要刻意的去知道一些逻辑训练的方法。

也有些人会有一定的误区,好比训练口才这件事。比如学习快板、相声、绕口令。这些东西能不能训练?可以,但它是记忆。训练的不是你的口才,而是口条儿。但目前市面上仍然有很多这种所谓的青少年演讲机构最爱训练这些,因为简单容易训练,回去给爸妈有交代。

Toni: 除了找正规培训,父母可以做什么?

Terry: 其实,家庭才是训练孩子们演说能力最棒的地方。

首先,父母尽可能从小不要用模糊语言跟孩子沟通,什么叫模糊语言?比如孩子问妈妈:“你帮我把那个拿下来。”然后你就去拿了。为什么?因为你知道“那个”是什么。

如果真有第三个人在旁边,他一定不知道“那个”是什么,但是我们的家长因为跟孩子有生活默契,我们常会默许孩子用模糊语言来跟我们沟通。久而久之,这样的表达习惯会造成表达不清晰,表述困难。长大后很多人在职场上有表达障碍或经常词不达意,理解信息困难,就是这个原因。

家长要习惯鼓励孩子,或是自己在说话的时候就注意,比如,“请把盐罐子递过来”——精准语言的训练是从生活开始的。

还有一点,低龄的幼儿,父母经常习惯跟孩子说叠词。例如“吃饭饭”“喝水水”“睡觉觉”,这不可取。实际上婴幼儿在听觉发育的时候,你在破坏TA听的能力,但父母并不自知。

Toni: 学习演讲和辩论除了技巧更重要的是什么?

Terry: 是阅读。你肚子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能够承载你表达的技巧,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般来说,能聊能讲的人,他们涉猎的领域很广,什么都能跟你聊上两句。这个能力是信息取得的能力,整理的能力跟搜寻的能力。同样看到一件事情,对经过这样训练的人来讲,他会把它变成他的资料库。

当你知道了一些辩论演说技巧的时候,如何给孩子提供一个训练的舞台才是重点。

这其实是我们东方教育的比较遗憾的一个地方,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在学校教育里面鼓励“辩论”这件事情,不过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比如北京德威学校与亚洲辩论协会(Debate Asia)共同举办的“纵横杯”国际学校中文辩论锦标赛就吸引了北京地区很多国际化学校参与。鼎石、乐成、私立汇佳、二十一世纪、海嘉学校、王府学校等,也都经常鼓励学生们参加辩论比赛,是比赛中的常客。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