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中花钱买支教机会,速成式公益尴尬了谁?

文 | ABB   图 | Unsplash

暑假,国际学校的学生很忙,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一边要准备标化,一边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本是好事,尤其是其中公益慈善的部分,能让学生走出“泡泡”,看到更大更真实的世界。

不过,一旦这种实践与大学申请挂钩,成为所谓的“背景提升”,事情就变味了。

近日,一所国际高中就碰上了一件有苦说不出的事。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支教,学校出面联系了一所乡村小学,在确定合作关系时,曾被后者要求支付一笔捐款,不然乡村小学不愿意让国际高中的学生前来支教。于是在双方谈妥金额后,国际高中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支教活动。

这次支教很成功,不仅国际高中的学生顺利完成了相关国际课程的要求,学校本身的名声也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下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可之后,国际高中原本答应的捐款却一直迟迟没有支付。

乡村小学一气之下主动上门索要,他们觉得被国际学校白嫖了。气愤之余,他们还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捐款额、资助多项昂贵的电子产品,以及送乡村孩子和老师来国际学校免费学习进修等要求。国际学校害怕被乡村小学曝光,扣上诈捐的污名会损害慈善形象,结果只能一一答应下来。

对此,各方反应也很不一样:

有些人会说,慈善不应该买卖,乡村小学一开始要钱就做错了,大都市的国际学校学生愿意给乡村小孩带去知识和陪伴就已经够慈善了,竟然还开价?

也有人会说,不不不,错在国际学校,他们答应了别人给钱,结果赖账,还是富人赖穷人的账,吃相实在太难看。

还有人说,就算这样,乡村小学也不该趁机“敲诈”,果然穷病是救不起的。

更有人说,乡村小学这件事实在干得漂亮,让国际学校买了个教训,再不敢假惺惺地做慈善了。

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国际学校为什么热衷于做慈善活动?以及为什么出发点很好的活动,做着做着就变味了?

 

「01」

做慈善的初衷


国际学校为什么要做慈善?谁在要求他们做慈善?

首先当然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也跟外国名牌大学的升学要求、某些国际课程的毕业要求密不可分。所以从目的上看,有些国际学校带学生做慈善本就带着几分功利,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升学率和品牌口碑。

那是不是大学的升学要求和国际课程的毕业要求对慈善项目的设置还不够严格,才导致了国际学校做慈善不够真心呢?

倒也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些外国大学、国际课程对学生慈善项目的完成度,已经要求很高了。一从真实性上,都要求学生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真实需要帮助的群体服务;二从时间投入上,也都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坚持不懈地提供帮助;三从证据上,也要求学生要递交参加活动的反思、照片、视频等等资料。所以已经管控得很紧了。

可是,就算如此,还是很难排除掉想要钻空子的慈善行为。比如,全程依靠学校老师和机构找项目,学生自己只需要像花钱报旅行团一样,走一遭,就可以获得大学和课程所要求的证据,甚至虚假的时间证明等等材料。

有人也许会问,像上述这个“想要占便宜却反而被勒索”的支教案例,学校“花钱买支教”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真实的慈善服务?

从学校角度看,肯定算真实,要是外国大学或者国际课程查起来,学校都能给学生做背书。从学生角度看,也算真实,毕竟支教的课确确实实是自己上的,而且自己也认认真真地陪伴了乡村小孩,甚至不少学生还更能体会到了留守儿童的艰辛和不幸,更有同情心了。

可从受助人的角度看,这就不一定算真实了。从乡村小学看,他们本不想要大城市的人来打扰他们,他们没有这份特想被支教的真实需求。所以他们本就是冲着国际学校给的钱,才同意被支教的。他们不想要怜悯,更不想让乡村的小孩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和富家子弟的生活,而体会到自己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的落差。所以对于乡村小学来说,我们既可以把他们索要的钱看成是“卖穷”,也可以把这钱看成是对他们被比较、被侧目、受伤害后所收到的补偿金。因此乡村小学才会不顾脸面,也非要把这笔钱追回来。

 

「02」

国外大学想要的慈善能否实现?


从国外大学和国际课程的初衷上看,这样的设置是有益社会的,不仅帮助富家子弟了解到了贫穷和不公,从而让他们更有社会责任感,还帮助了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可惜,这个愿望比较理想化,比较象牙塔,能不能达成就很难说了。从上述案例的国际高中的反馈来看,电子产品和培训能落到乡村孩子身上,可这笔捐款最后会怎么样,国际高中也不确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慈善往往会变得跟其他商业行为一样,也是一场角力。下位者卖的就是“贫困”本身,而上位者通过买“贫困”,来换得名誉上的荣耀。所以只要双方都能遵守商业基本原则——诚信和互利,就已经是谢天谢地最理想的情况了,不然就会变成一方占另一方的便宜。更不用说,狼与羊的角色还是随时都可能转换的。

比如,前段时间被广泛热议的,一名北京海淀区国际高中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希望找一些职高女生一起“做专属女生的Coffee Chat,通过了解大家的故事,最终写成一本书来展现Girls Power”。

评论几乎一面倒地批评该女生,认为在这场“体恤民情”里饱含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剥削。于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要是真的进行了Coffee Chat,会不会演变成,几个职高女生围住国际高中的女生,逼迫后者付钱才讲故事,或者胡编乱造也可以,反正国际高中的女生也不知道,因为她们根本没待过职高。甚至还能奇货可居,把真正劲爆的故事在几个国际高中女生里竞价,价高者得……

一旦狼与羊的角色对换,国际高中的女生也可以沦为职高女生的提款机,而此时就又会被群嘲为“人傻钱多”“地主家的傻女儿”了。

现行的外国大学和国际课程里的慈善要求,基于的是“所有人都是善意的”这一出发点。可现实落地起来,会非常有难度。就算国际学校和学生们是真心想为他人服务,最多也只能做到帮急不帮穷。轻飘飘的或者不落实到真金白银的帮助对方不要,真心的长期的帮助又怕给不起,更怕被反噬。所以慈善项目在实施起来时,总会打不少折扣。

 

「结语」


疫情期间,上海一个17岁的国际学校学生成为了小区物资团购的明星团长,他不仅脚踏实地地帮助了身边有真实困难的群体,还培养出了自己善于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抗压的品质,而且这个案例是他独一无二特有的,后来也确实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藤校offer。

说到底,课外活动其实跟学术成绩那一挂很相似。从学校角度看,有些学校是扎扎实实做教学,有系统科学的设计,学生只要不打折扣地按照学校要求来,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有些学校,因为高中就那么几年,为了快速出成绩,只能迎合大学要求,让学生找套路多刷题。两种方式,也许从阶段性的升学结果看差别不大,但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却很不一样。

无论哪个领域,“速成”通常经不起考验,教育行业尤其如此。当功利目的占了上风,偏离公益慈善的初衷时,就难免会出现本文所说的尴尬境地。

那么对家长来说,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是要“擦亮眼睛”,辨识孩子参加的活动是不是他真实想做而且是被真正需要的。这就少不了与孩子多聊多沟通,同时也要对“额外付费才能送温暖”这类明显违背常识的事情保持警觉;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公益慈善不见得非得跑多远、要多么高大上,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有改善空间的事就有很多,关键是发现真正的需求,并尽自己所能持之以恒地付出。

 

作者简介:

ABB:曾在沪粤多家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目前主要在国内外投资收购、品牌和项目引进、托管运营等方面,从事教育领域的商务拓展和资源对接的工作。个人公众号“ABB讲教育界的故事”(ID:ABBdegushi)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